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愿逐明月入君怀 >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愿逐明月入君怀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作者:西来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5 21:45:16 来源:文学城

柴桑的头靠在九歌的颈侧,第一次被柴桑这样抱着,九歌的身体有些僵硬,努力支撑着,并不敢真的用力地往后靠。

“放松些。”柴桑的双手轻轻抚摸着九歌的胳膊,附在她耳边说。

话音入耳,像一根羽毛轻轻拂过,痒痒的。九歌闭上眼睛,深深呼了一口气,然后一点一点放松下来,任由自己慢慢靠向柴桑的后背。

这样的姿势下,她的后背贴着柴桑的胸膛,两人严丝合缝,是前所未有的亲近,柴桑心中的不安感也在渐渐地消失。

今天上午,看到九歌收下郑羽送出的玉镯,他面上毫无反应,内心却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但是现在,九歌在他怀里,她没有犹豫,没有挣扎,全身心地靠在他的怀里,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想到这里,柴桑突然心里发虚,他一向自诩磊落坦荡,如今却生出这么多心思。

“陛下今日说的心上人……”

“是你。”九歌还未说完,便被柴桑截断。

虽然心里一直在犹疑,在猜测,他说的到底是不是自己,虽然已经接近确定,甚至告诉自己不要怀疑他的心意,但亲耳听到答案,她的心还是忍不住怦怦直跳。

九歌侧过头,脸上的笑容渐渐放大。此刻,柴桑的脸近在咫尺,甚至不过一寸,气氛逐渐变得旖旎,终于他向前挪动,轻轻吻上了她。

九歌的心跳的越发厉害,呼吸也越来越急促,他的唇温热,又软软的,开始只是轻轻碰一碰,后来便开始啮咬、描摹……

她的手抱着柴桑的胳膊,柴桑一下一下轻抚着她,先是小臂,后是腰……她感觉自己渐渐酥软,像一滩泥一样,彻底烂在柴桑的怀里。

分开时,两个人都气喘吁吁,柴桑的怀抱愈发收紧,他的胸膛贴着她的后背,她甚至能感受到,他一下一下的心跳。

待两人渐渐平静下来,柴桑开口说:“太妃那边,让你明天就过去。”

“好。”

“你答应了?”九歌答的如此果断,倒叫柴桑有些意外。

“还容我不答应吗?”太妃的一番好意,若是不领受,岂不是显得她太不知好歹?

“只是……”柴桑犹豫道:“过了那边,我去找你,怕会有些不便。”

九歌却不以为然:“陛下若是想见我,会想办法的。”

柴桑正玩着她的手指,听到她这句话,便放到嘴边,轻轻咬了一下:“你个小没良心的,你就不想我?”

九歌赶紧抽回了自己的手指,服软道:“想,日日夜夜都想。”

“夜里也想吗?”柴桑在九歌耳边轻轻问。

九歌的脸登时羞红了一片,嗔怪道:“你何时学了这派浪荡子的作风。”

柴桑抱着她,大笑出声。

九歌到张太妃那边后,柴桑的确放心了很多。之前和众臣讨论的整顿军队的事在多番商讨之下终于有了定论,因而柴桑便一心扑在此事上。

此前高平之战给他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有这样的一支军队,任哪一个皇帝都不可能睡的安稳。

思虑再三,此次的军队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首先是裁汰冗兵,军中年老体弱者,由朝廷一次性发放饷银,一律劝回,返乡之后,由当地官府安置;其次是补充青壮,男子年满十六岁可报名参军,家中父母健在的独子不得报名;

再者是军中选拔,从武力、阵法等方面严格考量,军中将官有能者居之;

最后是奖惩制度,凡家中有人在军中者,实行什一之税,立军功者,按军功大小授予官职,赋税可酌情减免,临阵脱逃者,处以流刑,加倍赋税。

此次军中改革,先在李彦明所在的天卫军试行,柴桑选定天卫军,有自己的考量。

一是慕容柏舟隶属天卫军,柴桑有意让他来主持这次改革;

二是李彦明是军中老将,又是可信之人,一旦有了什么变故,能压得住阵;

三是天卫军的战力,在整个大周都是首屈一指的,若天卫军能顺利完成这次改革,便能为其他军队提供一个模板和榜样。

而除了这些,柴桑心里还有一个盘算,慕容柏舟虽然无论能力、品性自己都极为看好,但毕竟在军中资历尚浅,必然有许多看不全的地方。但是慕容诀不一样,若柏舟能得到慕容诀的指点……

虽然之前他去请慕容诀出山,他严词拒绝,但是他还是希望他在军中的这一番动作,有慕容诀的身影。即使当年他不是当事人,哪怕如今廉颇老矣,他依然为这个当年叱咤风云的名将感到可惜。

这样一个人,不仅清楚军中的大小事宜,对于行伍之人需要怎样的一个朝堂,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吧。

果不其然,不知是听了什么人的指点,还是柏舟猜到了几分柴桑的用意,请父亲来开封的信一封封地从柏舟的府邸飞往澶州。

一个年迈的父亲无法拒绝一个儿子三番五次的请求,最终双脚踏进了十几年未曾踏足,本以为一辈子也不会回来的开封。

柴桑得了信,心里自然高兴,在书房里踱了好几个来回,他想立即把这个好消息与人分享,第一个涌上心头的人便是九歌。

当日他们一同去请慕容诀出山时,九歌还差点和慕容诀吵起来,她若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很开心。

柴桑立刻出门,往颐华宫的方向走去,初夏的天气正是舒爽,他一路上脚步轻快,李苇都险些跟不上。

然而到了一看,颐华宫却宫门紧闭,柴桑回过头来问李苇:“怎么回事?”

“许是太晚了,宫门落锁了。”李苇答道。

柴桑闻言皱起了眉:“现在几时了?”

“回陛下,已过亥时。”

“那确实是晚了。”自己只顾着手头的事,没曾想已经这么晚了。他退后几步,望了望里面,然而宫墙高矗,什么都看不到。他有些失落,开始往回走,期间还不望回头看几眼,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明日一定早点过来。

然而第二天,白日里的他依旧毫无空闲,等处理完手头的奏章,屋里的灯已经点了多时了。

“现在几时了?”他赶紧问站立一旁的宫人。

“回陛下,将近戌时二刻。”

还好,比昨天要早一些,柴桑立马放下笔,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往颐华宫赶,然而到了之后,还是吃了个闭门羹。

柴桑看着紧闭的宫门,颇有些无奈,索性扶着墙坐了下来,大口地喘着气。

看着柴桑这个样子,一旁的李苇意有所指地说:“这颐华宫的门,是越关越早。”

“怎么说?”柴桑听出他话里有话,便问道。

“有了昨日的事,今日我特意问了颐华宫的宫人,说是这宫门,平日都是亥时准时关的,眼下还不到戌时三刻,今日这宫门,提前关了将近半个时辰。”

柴桑在心中暗暗思索,如果李苇所言不虚,那定是有人刻意为之。

算了算,自九歌从福明宫搬到颐华宫已有六日,六日不见,不知她腿上的伤有没有好些。

第二天,柴桑一下了朝就往颐华宫跑,进了殿,正巧张太妃在吃早膳。

“陛下怎么匆匆忙忙的?”张太妃看见柴桑额头上冒着薄汗,气还没喘匀,故意问道。

“请太妃安。”柴桑躬身请安。

“快坐下来,还没用早膳吧。”说着,张太妃让身边的宫人添了一副碗筷。

“太妃,九歌她……”柴桑一坐下,就立马问道。

“她还没起,我特许她晚点起,不用过来问安。”张太妃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宫人退下。

“听说陛下昨夜、前夜,都在我这宫外吃了闭门羹?”张太妃盛了一碗粥,递到了柴桑的面前:“陛下这也算是,三顾颐华宫了。”

柴桑赶紧双手接过:“太妃就不要取笑儿子了。”

两人都没有再说什么,安安静静用了膳,而后张太妃留下了柴桑。

“陛下来我这颐华宫做什么?”

“来看太妃,顺便……看看九歌。”

“说来,你们的事,我本不欲插手,陛下与我并无血缘关系,别人尊称一句太妃,皇后儿媳似的伺候我,我能在这宫中安度晚年,都是享了陛下的福。我在陛下面前再端长辈的架子,实在是有些不妥。”

柴桑赶忙说道:“太妃自然是长辈。”

张太妃摆摆手:“那是陛下心善。”而后又认真地看着柴桑:“但在九歌的事上,陛下做的,实在不妥。”

张太妃说的一点都没错,柴桑只能闭嘴。

“我听到些传闻,但在那姑娘那儿,无论我怎样旁敲侧击,她一个字都不肯说,她在维护你,对吗?”张太妃说完,定定地看着柴桑。

柴桑叹了一口气:“是。”

“我与她,相识于澶州……”柴桑把二人如何相识粗略地讲了一遍,而后又讲到郭玮赐婚,讲到九歌为他做的种种。

张太妃听完,陷入了沉默,良久才说了一句:“那是你对不起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