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五年。
此年伊始便是瑞雪,这可是预兆着风调雨顺的吉兆。可最近出了件怪事,护国寺里忽然出现一个未断奶的孩童,虽说是个弃婴,然全身却是干干净净,不染尘埃。
此事也是稀奇,毕竟皇室宗亲或是达官显贵能进那护国寺,但京城没哪位大官丢了子嗣,可若是平民弃子,又怎么会有本事能把一个婴儿丢弃于此?
寺里的和尚也拿这个孩童没办法,正打算送到京城的慈幼局去,却没想到正是遇到户部尚书与其妻来庙里求子。
“我与夫人多年无子,倒不如结个善缘,收养这个孩子吧。”余尚书见这婴儿生得粉雕玉琢,不免心生欢喜,又见自己夫人也有收养的心思,便开口提及收养一事。
那护国寺的和尚们本就那这个烫手山芋束手无策,如今见有人起了收养的念头,自然是同意了。
“余大人可想好给这孩子娶什么名字?”
“……便取为行止吧,”余尚书笑了笑,“以后的表字可叫由心。”
也不指望这孩子能有多大出息,只要行止由心便好了。
说起这余尚书收养了这孩子以后,没过一月,这余夫人便有了身孕。
又过十月,竟是诞下一对龙凤胎来。
其子名为余洛,其女名为余汐。
这还没完,此后三年,余夫人竟又是诞下两子。
这余夫人原本因无子嗣的事情被余老夫人指责,若非她娘家显贵,加上夫妻情深,她丈夫怕是早就纳了几房小妾了。
可即便丈夫不愿纳妾,她也总想给丈夫诞下子嗣,这才会去护国寺祈福。
可没想到收养余行止之后,竟是让如愿以偿,这自然让余夫人视余行止为亲生儿子。
“……其实也就是封建思想害人。”余行止吃着余夫人亲手做的糕点,叹了口气。
他倒不是真的稚子,而是一个穿越而来现代人。虽说二十多岁还得装作无知幼儿多少有些羞耻,但此时也是寄人篱下,总得藏拙。
万一被人当做怪物扔出去了怎么办?
余行止可不想饿死。
但这招子的名声不知为何传入宫中,如今圣上子嗣单薄,唯有三子一女,当朝太后便起了让余行止进宫多走动的心思。
可这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偶尔走动尚可,一直住在宫里便有些不成体统了。
于是一朝圣旨下来,宣余尚书养子余行止入宫为大皇子伴读。
那时余行止六岁不到,而大皇子都已经八岁,都启蒙好两年多了。
当伴读?余行止觉得自己不太行。
说起这位大皇子,为先皇后嫡出,那身份自然是十分尊贵的。虽然年纪不大,然平日行事克己复礼,已有君子之风。
对于余行止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伴读,大皇子也未露轻视之色,只是其他伴读着实讨厌,经常暗地里使坏,还给余行止取了个“招子”的绰号。
余行止一个成年人,自然不会同他们置气,有什么恩怨直接当面报复回去——反正他年纪小,许多事情都没人相信是自己做的。那些伴读们也只能吃暗亏。
就这么几年过去,皇室还真添了一位皇子与几位公主,于是太后瞧着余行止的眼神也愈发慈爱。
余行止:“……”
行吧,虽然此事解释不通,但讨人喜欢怎么说都不是坏事。
其实也不止是太后喜欢余行止,就连那凶巴巴的太傅也很喜欢他。毕竟按理来说,差了几岁的孩子在学业上是难以跟上的,可无论自己布置了什么课业,这余行止总能完成,课上回答也是对答如流。
他觉得这余行止是个神童。
余行止可不敢认,他比那些小孩子多活那么多年,要是还跟不上他们的课业,岂不是丢人现眼?
他穿越过来也不求封侯拜相,留名千古,只求个安稳度日,长命百岁。
所以,他从不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即便是二皇子频频向自己示好,余行止也只是婉拒。
日子过得逍遥舒坦,这般过了段时日,三皇子也到了启蒙的年纪,可皇帝却是没给这皇子选伴读。
这位三皇子生母只是先皇后的婢女,地位低微,其母又在生产时又没了性命。先皇后怜其孤苦,将三皇子收养膝下,可没过半年,这位皇后竟是突染恶疾而去。
皇帝与先皇后乃青梅竹马,感情甚笃,悲痛之下,皇帝竟将责任归于一个幼童身上,说这三皇子乃是灾星,害了自己的母亲还不够,又害了皇后。
若非太后拦着,这三皇子怕是被皇帝扔到护国寺里头出家了。
这般厌恶,皇帝自然不会给三皇子好脸色,以至于在他启蒙之时,竟未给他找一个伴读。
余行止是觉得这小孩可怜,但他知道自己没必要散发无处安放的同情心。
天下可怜的人多了去了,自己同情哪个不好,偏偏要同情遭帝王厌恶的那个。更何况虽然在同一位先生手下读书,余行止也鲜少看见这位三殿下来念书。
想来是不想学吧?不过也没人管他。
当时的余行止可不会想到,自己同那位三殿下会有那般孽缘,可谓是万事无常。
又过几年,大皇子年十五,帝册立东宫。
这是大家早就预料到的事,也并没有稀奇的。不过该送礼的送礼,该祝贺的祝贺。毕竟不出意外,这位就是未来的皇帝,自然得讨好他。
那日正是酷暑,余行止觉得光是吹一阵风就能把人给熏熟了,手拿着扇子,万分怀念前世的空调电扇。
要不去太子那边蹭蹭冰块消暑?
余行止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他可没什么讨好太子的心思,只想仗着还算不错的关系去他那边蹭冰块。
“大哥,我也要去。”余汐不知道是哪儿得来的消息,扯着余行止的衣角道,“太热了!”
“行啊,哥哥带你出去玩。”
余行止前世没什么兄弟姐妹,如今得了个乖巧可爱的妹子,自然是愿意在合适范围内宠着的。
——也是怪余行止还是现代人思想,想着妹妹年纪尚小,不过十二,偷偷带去东宫那边也并无大碍。
却不曾想到向来在外人面前落落大方的余汐为何见了太子便怯生生地躲在余行止身后,不肯出声,连礼都不行了。
“太子殿下莫怪,舍妹一向害怕生人……”余行止干笑一声,拉了拉妹子的衣袖,心里叹气。
这丫头难不成和太子有什么过节?
不应该啊……
余行止正疑惑着,没想到太子的身后也是冒出一个小脑袋,瞧着比余汐还小一些,但眼神之中却满是警惕。
可不就是三皇子吗?
虽说宫内都说是三皇子这个灾星害死了先皇后,但太子殿下可不信这些鬼神之说,相反,他对自己这个弟弟还算照顾。
这不,怕他在宫里热着,便把他带到东宫里了。
“无事,”太子对余汐的失礼并不在意,“行止的妹妹果然如传闻一般。”
如传闻一般什么?
余行止想了想自家小妹在外的名声还算不错,想着太子儒雅端庄也不会阴阳怪气,便也放下心来。
“行止,一会儿有礼部的官员要来东宫,你先带着三弟和令妹去后院待一会儿。”
“好。”
余行止的确不想见那些官员,便扯着自己妹妹的袖子看向那位三皇子。
“三殿下,您同我一起吧?”
那位三殿下皱了皱眉,似有些不情愿地跟上了余行止,眼底带着几分敌意。
敌意……
余行止不明白这敌意为何而来,毕竟自己可没得罪过这位三殿下。
余汐很少走那么多路,坐在后院竟是在椅子上睡着了,看得余行止哭笑不得。
他喝了口茶,却见那三皇子还盯着自己看,有些不解:“三殿下看我做什么?”
“我在看你有什么特别的。”三皇子道。
余行止纳闷:“都是一张脸上两只眼,一个鼻子一张嘴,我能有什么特别的?”
“是啊……”三皇子望着余行止,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我也是如此,可为什么你是福星,而我却是灾星呢?”
他语气里并无怨怼,只是单纯的疑惑。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却遭此非议,真是可怜。
余行止是经历过现代教育的青年,自然不信那些神啊鬼啊的,可这位三殿下到底不同,也难怪方才会略有些恨意地瞧着自己了。
想来是嫉妒吧?
余行止并不讨厌对方的这份嫉妒,轻笑着道:“三殿下,在下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福星,同样,您也可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灾星。”
“喜从天降,亦或是天灾**本就是人间常态,你我不过只是恰好碰上而得了虚名,又何必真把这虚名挂在心上呢?”
这话对于孩童而言可能有些深奥了,也不知道这位三殿下有没有听懂。
反正余行止说完,这位三殿下看余行止的眼神里便再无恨意了,许是觉得他这人还算有趣吧。
“……先生说你课业完成得不错,我刚好有些不懂的,你能教我吗?”三殿下转移了话题,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余行止。
余行止笑了笑,教小孩而已,又有什么难的?三皇子问了许多,余行止便一一替他解惑。
其实这孩子也挺聪明的,本就是一块璞玉,若是悉心打磨,将来必然出彩,只可惜……
余行止叹了口气,心说人家皇子成不成才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人民教师,莫要多管闲事。
到了最后,三殿下又问了一个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倒有些让余行止出乎意料。
“我曾读过一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三皇子仰头看着余行止,“你的名字是出自此处吗?”
“额……并非如此,”余行止摇头,“而是行止由心。”
“虽然我还未到及冠的年纪,但父亲已经帮我定了表字,便是由心。”
“由心……”三皇子念着这个名字,不知是在想着什么,“真是极好的名字。”
接下来几章都是回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古代的大冤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