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沼记 > 第3章 第 3 章

玉沼记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远乡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12:07:01 来源:文学城

天气一日日的冷了,苑里百花凋落,唯有廊下女贞苍翠如故。

王氏坐在靠窗的罗汉床上,陪房周氏站在一旁同她仔细点着私库里的东西,她听的有些不耐烦,揉了揉额角打断她。“行了,这些零碎东西你记着就好,那几间铺子、还有京郊农庄的账本要理明白,让管事过几天来跟我回话。”

周氏领命去了,尤姨娘坐在榻前的杌凳上,对着王氏讨好道:“大小姐托生在夫人肚子里可真是天大的福气,这嫁妆与公主娘娘只怕也比得上!”

王氏清点私库是在盘算着给妙善添作嫁妆,只是眼下崔氏尚未登门,两家婚事还没摆到明面上,堂而皇之地说起实在不妥,这话若换作从别人王氏必定觉得对方故意如此,可对方是尤氏她却懒得计较。

她摁了摁额角,没搭话。尤氏有心思没心计,看着聪明实则愚蠢,这些年来在她手里也没翻出什么花样,寻常小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了。

宋姨娘坐在尤氏对面,生得目秀眉青,咋看之下只觉是个秀雅美人儿,可眉目流转间却见楚楚风情。她开口,声音低柔动听,“年关将至夫人也得清点商铺田庄是以备来年之用,妾身近来无事若有能用得上的地方,夫人尽管吩咐。”

一听她这么说,尤氏便知道自己方才说错话了,想要找补偏偏又不知应说什么,最后恨恨地瞪了宋氏一眼作罢。

宋氏权当没看见,垂首不语。

王氏睁开眼,看着宋姨娘缓缓道:“我前几日往你那儿去,有扇鹊迎牡丹的围屏很不错,绣工精湛不输府里头的绣娘,可是出自锦绣之手?”

宋姨娘抬头笑道:“夫人谬赞了,锦绣比不得大小姐擅长研经书画,就女红还算勉强入得了眼,她闲来无事绣着打发时间罢了。”

王氏点点头,“过几日定国公寿宴让锦绣与妙善同去吧,她大了,也别整日的闷在府里,多出去走走也是好的。”

宋姨娘闻言双眼一亮,欢喜应下了。

王氏不紧不慢地押了口茶,转头对着尤氏慢悠悠地问:“昌言那孩子的功课怎样?你可曾打发人去瞧瞧他缺不缺东西?”

尤氏忙不迭地点头,“昌言说每旬休假他自会回府,缺了什么到时添补就行,常日里就不用派人去了。至于功课——”

尤氏觑了眼王氏的脸色,心虚道:“功课我原问过,只是实在听不明白,就没再问了。”

王氏闻言微愠,将茶杯磕在桌上。“他说不用,你倒是省事了,国子监里的哪个不是前奴后从的?怎么就偏生冷落了他?旁人瞧着丢的是咱们府上的脸面!”

尤氏听着,嗫嗫啜啜说不出话。王氏又叫了人来,打发他去国子监送些吃食用物,如此折腾了一番也觉出乏来,打发她们回去了。

宋姨娘回到自己房里,女儿苏锦绣迎了上来。“阿娘瞧着高兴,可是有什么好事?”

宋姨娘拉着她的手,将方才王氏准她去定国公府的话说了。“大小姐的婚事有了眉目,你的婚事也能慢慢打算起来了。”

苏锦绣却不见喜色,她比苏妙善小三岁,京中如她这个年纪的大多已经订婚了。先前因着崔家二郎守制耽误了婚期,她自然而然也越不到长姐前头去,娘亲旁敲侧击地在父亲面前提起过一回,也只得了一句“内宅诸事自有夫人定夺”。眼下似乎是见着希望了,可是她一个庶女婚姻前程在夫人手里攥着,是好是坏只在她一念之间。

宋姨娘见她不说话,心里了然。尤氏虽然蠢笨话却没说错,大小姐托生在夫人肚子里是天大的福气,生来就比她们高贵,这世上好的求不得的对人家来说都只是应当应分。

她心里酸楚却也得强行按下,只对苏锦绣安抚道:“夫人自持世家大族出身,寻常人是看不进眼里的,再说她素来最在意声名,你便不是她亲生,她也断不会在婚事上委屈了你,况且还有你父亲呢。”

苏锦绣点点头,宋姨娘握着她的手,转而说道:“定国公府宴席得好好准备,今年秋里夫人赏了几匹杭缎的料子正好拿来给你裁衣裳。”

苏锦绣面色仍恹恹的,那些寻常的料子哪儿能跟苏妙善的比?

定国公过寿那日是个顶好的天气,晴空无云,风也和煦。苏侯爷同定国公私交甚笃,这种场合定不能缺席,王氏自辰时起开始打点一应诸事,巳时正一行人出发不紧不慢地往定国公府去。

侯爷夫妇同乘一车走在前头,妙善与锦绣二人一辆车跟在后面,杨氏这几日不舒服在家中歇息没有同去。

苏锦绣今日穿了件丁香色的折枝纹褙子,发间是同色的芙蓉花簪子,耳上坠着石榴石耳坠衬得她娇俏可人。妙善夸她,“妹妹今日穿的好看,这身衣裳格外衬你。”

苏锦绣红了脸,低声道:“是母亲怕我穿的不得体,特意挑给我的。”

前几日,王氏派人给她送了这身衣裳,料子做工无一不出色,对照之下宋姨娘准备的就相形见绌了。

妙善听完只笑笑没说话。

她们姐妹感情平平,能聊的事不多。妙善自小养在祖母房中,宋姨娘则是苏柣外放时收的房,苏锦绣也是在那儿出生,直至六岁才随着苏柣回了京城。

苏锦绣坐在对面不动声色地打量过去,妙善今日穿了身月白色的褙子,襟前绣着玉色的芙蕖,鬓间簪着白玉嵌东珠的发钗,耳上是一对东珠耳珰,她本就不是明艳张扬的相貌,素净淡雅的装扮恰好得宜,和着眉心的小痣显得脱尘绝俗真如入世观音般。

苏锦绣神色黯然地垂下眼,夫人给自己的哪能跟长姐的比?

马车走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方到定国公府,妙善姐妹随着王氏入了内院拜会定国公夫人,苏柣往前头去为定国公贺寿。

妙善二人给国公夫人行过礼,定国公夫人拉着妙善的手仔仔细细地打量过,开口夸赞道:“善姐儿往外祖家这小半年的功夫出落的愈发出挑了,可见琅琊的风水养人是个福地!”

王氏捏着帕子笑道:“这话还请夫人改日到我们家老夫人面前说去,先前妙善回府,她老人家还念叨人清减了,疑心她在外祖家受了委屈。”

定国公夫人笑声响亮,“你们家老夫人偏疼妙善捧在心尖儿上都犹觉不足,哪个都入不了她眼里的。”

她拉着妙善又接连问了几句,妙善皆一一答过,定国公夫人这才松开她的手,一别眼看见后头站着的苏锦绣。

“二小姐也长这么大了。”

王氏端着茶正准备喝,听定国公夫人这么说停下了,接话道:“上个月刚过了十五岁生辰,这孩子行事周全,妙善不在家的日子多亏有她到我那儿陪着说话解闷儿。”

听王氏这么说,定国公夫人又多看了苏锦绣几眼,最后点点头夸赞道:“二小姐孝顺知礼,模样也标致。”

苏锦绣听着,微微红了脸。

王氏笑着应了两句,定国公夫人请她们二人入席落了座。

后头不断有宾客进来,皆是各家夫人贵女,相熟的笑着寒暄几句,生份的点头相视一笑。

沈玉容来得稍晚一些,妙善记着上回的事儿,对着她打趣:“你算算自个儿今日须得罚几杯才是?”

沈玉容皱着眉,“可真是晦气,我们刚到巷口就见着前头车马并架、护卫在列堵得水泄不通,等了足有一刻钟的功夫才入府。”

妙善好奇,“谁在英国公府摆这么大的排场?”

“我们也纳闷,母亲她方才跟领路的婆子旁敲侧击地问了下,那婆子说——”沈玉容又向她贴近了些,声音压得很低。“说方才门前是新任按察使的车马。”

妙善怔了下,脑中募得闪现过微微上挑的一双凤眼,深邃冷漠的眼神好似又落在自己身上,她想着,胳膊上竟起了战栗。

沈玉容在一旁念念不停,“也真是奇怪,大家不是不跟他来往么,怎么就到英国公的寿宴来了……”

苏锦绣在旁边见着她二人低声交谈,只当是在说什么悄悄话,出声问道:“两位姐姐在聊什么?”

沈玉容抬头,有些不悦地看向她。她家里头几个姨娘不安分,庶子庶女也争得厉害,沈夫人因着这个烦忧不堪,她自己明里暗里也被使过不少绊子,提起几个庶妹就心烦意乱,此时对苏锦绣也摆不出什么好脸色。

妙善深知她脾性,赶她开口在前回话:“不过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

苏锦绣抿了抿唇,心里有些不高兴。“若是好玩儿的我也想听听。”

沈玉容瞟了她一眼,没搭话,转头跟别人聊天去了。这时候外头响起管弦声,婆子打开了庭前的格栅,水榭上搭了戏台,粉墨大戏已经登场。

妙善顺势岔开话题,“定国公府这回请的戏班很有名,一出《南柯记》最叫好,咱们也听听到底是不是如传说中厉害。”

苏锦绣仍旧笑着点点头,转过身看向水榭那处不再说话。

花厅里燃了地龙,妙善的位置恰巧能被太阳照着,坐的时间久了渐渐热燥起来。宴席过半,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说话,笑闹起来很是热闹。沈玉容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舍了自己的位置偏爱去和兵部尚书的次女挤在一处,苏锦绣也在席上结识了别家的女儿,此时正凑在一起谈天。

妙善看了眼霜落,后者心领神会,两个人悄悄地离席往外头去。

定国公生性风雅,曾在江南任职十数年,就连府中宅院都是仿照江南园林的样式,回廊曲桥,四时有景,人在其中宛若画中游。

转过连廊行过曲桥,花厅西南角有一风雨亭,后有修竹掩映,前有碧水相接,清幽典雅,一眼望去心旷神怡。

方才的燥热缓缓散去,妙善徐徐吐出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霜落环视四周一遭,低声道:“小姐,咱们不能离开太久,透透气就得回去了。”

妙善点点头,霜落性子比月升沉稳,行事也更谨慎,母亲觉得她可靠,自己若去别人府上作客总要她陪着。

不觉间,两人已走到风雨亭前,冬日时节草木衰败,唯有此处凌寒不凋,孤翠亭亭。

一路走到这儿,妙善已是神清气爽,她估算着出来有一段时间不宜再多停留,便想带着霜落回去,正要开口却听得竹林那头隐隐约约有声音传来。

两人下意识地顿住了脚步,沉默着相视一眼。

此地寂静,林间的风也停了,那头的声音又大了些像是在争吵,颇为激烈。

妙善犹豫了会儿终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带着霜落轻手轻脚地往竹林里头走去。她们二人躲在小径旁借着竹林遮掩,向里头张望去。

风雨亭前,周旻被侍卫自左右钳着胳膊按住跪在地上,裴昭在他面前负手而立,一袭黛青澜衫更衬得身形颀长。

周旻面色涨红,竭力挣扎仍动弹不得,最后梗着脖子怒喝:“辟阳之宠,帐内门客,满京嘲诋不知羞畏的玩意儿也配穿这身衣裳!”

一侧侍卫腾出手来按住后颈将他压在地上,周旻以面呛地,剧痛难当却兀自强忍不出声。

裴昭气定神闲地踱步走近,抬脚,靴尖抵住他下颚向上抬起寸许。他居高临下地俯视下去,周旻左半张脸被砂砾磨的血肉模糊,目眦欲裂地瞪着自己。

裴昭看着那双眼,其中滔滔怒海,唾弃,鄙夷,轻蔑汹涌翻滚,却不见半分胆怯退缩。

周氏一门守节持正,不迎权势,不谀富贵,刚直不阿。

“周大人腹中锦绣,字字珠玑,三言两语胜过文章千字,如此辩口利辞又何须仰仗纸笔功夫,不如——”裴昭盯着他,眉梢一挑,似笑非笑。“废了。”

几乎是在话音落下的同时,右侧的护卫钳住周旻的胳膊向后轻轻一别,动作干脆狠厉。周旻一声惨叫,面色苍白地跌在地上,嘴唇翕动吐不出半个字。

妙善大骇,不由一声低呼,掩着嘴向后踉跄退开。

几乎是一瞬的功夫,方才掰断周旻胳膊的侍卫就闪身至近前拦住她们的退路。

妙善辨认出是那日在长庆寺给自己送伞的侍卫,与那日不同的是此刻他面无表情地拦在自己面前,让人心中忐忑难安。

妙善极力稳住声音。“我们方才迷了路,不曾察觉到了这里。”

霜落回过神来挡在她身前,“我们今日登门是为定国公贺寿,快些让开!”

侍卫听完仍是一动不动站在那儿。

妙善心里发紧,眼下什么情况她也拿不准了。

“常安,不得无礼。”

说话的人声线清润合该十分动听,可此时此刻落在耳中竟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妙善听得脚步声自身后由远而近,侍卫退开了,换作一袭蓝衫遮挡住视线。她顺着那抹蓝向上看去,薄唇窄额,鼻骨挺直,两厢视线甫一交汇,那双凤眼就攫住了她,妙善觉得好似被施了定身的法咒,既挪不动脚步也移不开眼睛。

初见时的战栗再次席卷而来更是多了些胆战心惊,妙善下意识地连喘息都放轻了。

那双眼盯着她不放,眼神细细密密地缠在她身上,深邃沉静里掺杂着让人捉摸不透的。

许久,裴昭眼睫一动,眼神松开一线,微微侧首道:“周大人醉酒摔伤了胳膊,你们送他回去。”

侍卫领命走回亭前,一左一右地将人架起拖着向前走去,周旻业已昏死过去,右手虚虚垂下随着被拖行的动作一摆一动。

妙善觉得手心一阵发空,隐隐有汗意渗出。“我们离席已久,也该回了。”

对面的人并没有让开的意思,日光自他平直宽阔的肩膀上倾泻而下,他的影子如山一般沉沉盖了下来将妙善整个包裹其中。

“上次借小姐的伞不知何时能还?”

声音里甚至还带了几分笑意。

妙善滞了一瞬,回过神来慢慢道:“伞被不慎弄丢了,小女愿原价赔偿,还望大人见谅。”

沉默有一息的功夫,裴昭眼神暗淡了几分,淡淡地道:“薄物轻贱,不值得小姐挂心。”

他语调沉了几分似是有些许自嘲,可此时情景下妙善也无心揣度,只带着霜落匆匆离去。

与来时的惬意不同,回路上二人可称得上是步履匆忙,待入了席气喘吁吁。

苏锦绣不知往何处去了落座竟比她俩还晚些,“姐姐怎么了?喘得这般厉害。”

妙善随口搪塞了几句,苏锦绣点点头,却又指着她颊侧问:“姐姐的耳环怎的不见了?”

妙善抬手摸去,右耳上空空荡荡。

霜落在一旁道:“方才出去时我还特意瞧过是在的,兴许是掉在外头了,要不奴婢出去找找?”

风雨亭前的一幕还心有余悸,妙善摇摇头,“别去,不过一枚耳坠没什么要紧的,回头跟母亲说一声就是了。”

霜落应了声,退至一侧不再多言。苏锦绣亦笑了笑,转身看戏了。

妙善攥着帕子,一颗心如何也静不下来。

定国公府前院推杯换盏正值兴处,有人从门外来躬身行至定国公身侧低声耳语了几句,定国公脸色凝了一瞬却很快有松散开来,沉声道:“既是如此就快送周大人回府,再请大夫一道去瞧瞧。”

下人领了命去了。

一侧有人问道:“周大人去了这许久怎得还不回来?莫不是躲酒去了?”

定国公面色微醺已有几分酒意,闻言抚着胡子哈哈一笑。“琼浆玉露怎可辜负,此杯在下与诸君满饮。”

裴昭低垂着眼,指腹缓缓摸索着杯口,就在别人以为他不会喝时却见他猛地一抬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邻座有人拍手叫好,“裴大人好酒量!”

裴昭勾唇笑笑,望向湖中水榭,眸中毫无醉意。

戏台上小旦腔调婉转地唱着:“人生如寄,闻乐不乐,何也?”

何也?何也?

命也,命也。

有点儿崩,有空再修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