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虞灵 > 第33章 第 33 章

虞灵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Lolen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3 16:46:05 来源:文学城

良久,皇帝长叹一声,道:“你们将他扶进去歇息吧,林双,你同老夫先回去。”

林双抱拳称是。

皇帝临走又回头看了一眼闭眼昏睡的太子,目光闪烁意欲不明,终究还是走了。

酒醉的人重如千斤,太子妃本还担忧,却见凌氏夫妇一左一右,搀起太子,走得飞快。

好容易安置好了太子,虞灵见着一旁忧心忡忡的太子妃,上前道:“今夜已备好屋舍,稍后使人送来洗漱。只是寒舍寡陋,仆妇粗鄙,还请太子妃见谅。”这间客房里布了两张床,庄头媳妇是大帅府里出来的家生子可以守夜,也方便太子妃亲自看顾。

太子妃这才回神,向虞灵道谢:“今日叨扰了。”

虞灵告退,出门安排。

端着盆热水回屋,却见凌伯钊撑头坐在榻上,眼神定定,一语不发。

“怎么了。”虞灵放下盆,拧了热毛巾,给凌伯钊擦脸。

凌伯钊闭眼任由妻子动作,温热的毛巾拭过脸颊脖颈,毛孔丝丝张开,舒适非常,酒意也散了一二。

凌伯钊突然抱住虞灵腰身,埋脸闷声道:“你梦见过么?”

虞灵摸摸他的头,说:“决胜那夜后三日没有,后来每夜都有,再后来在江南,偶尔。”

凌伯钊不语,又说:“明天早上想喝粥,喝完咱们去跑马。”

“嗯。”

他醉得四肢不听使唤,凌伯钊依稀感觉到虞灵替他擦洗,换好寝衣,鼻尖是被褥上熟悉的日头晒过的味道,一夜无梦。

翌日,天光大亮,虞灵备好热水,凌伯钊结结实实沐浴了一番。

晾干湿发,趿拉着木屐到前厅廊下,虞灵支起一张四方小几,桌上碗碟满满登登。

太子夫妇也洗漱好过来坐下。四人叉腿坐开,一言不发开始用早饭。

虞灵一大早熬的山药粥,又蒸了前一天多余羊肉包的烧卖,并着几个开胃小菜,凌伯钊西里呼噜喝了两大碗。

外头是晴空万里,庄子里是鸟语花香,吃饱喝足,庄头媳妇上来收拾碗筷。

太子妃和虞灵俱换了一身骑装,策马一左一右跟着。

春风和煦,太子与凌伯钊说着昨晚那酒不错。可不么,现在还叫“枸酱酒”,后世可是唤作西南某台,今天起来一点也不宿醉,啥事没有。

城郊有一片平地往南直通保定府,四人跑马途经一处梨树林休整,梨花正茂,虞灵采一朵梨花别在鬓边,挑眉示意凌伯钊。

凌伯钊点头,眼含笑意。

太子妃羡慕道:“凌大人夫妻感情甚笃。”太子妃乃是兵部尚书嫡长女,从小在西安府老家长大,是太子一出生就由皇帝定下的婚事。总的来说,南朝整体还是尚武。

虞灵垂眼面露羞色,又抬眼笑道:“太子殿下走到哪都不忘娘娘,连到臣下家中用饭也得带上娘娘。”

太子妃看着走在前面同凌伯钊叙话的太子,目光却有些怅然:“是啊,走到哪里都带着我。”

虞灵见状,岔开话题:“这梨花开得真好,待到九月定然鸭梨满枝头。”定州鸭梨啊,那可真是好吃。

太子妃扑哧一笑,艳若桃李:“凌少夫人可真是宜家宜室,是个实在人。”

“太子妃不知,我与大人在江南府上成日说的最多的,便是明日吃什么。他不爱应酬,我也不爱,日日不过操持三餐,下值回来吃口热的,衣衾暖厚。从前在军营三餐不按时,脾胃毛病大,我与他调理了许久才好些。江南冬日也冻人呢,他那冻疮老是复发,男人粗心大意,急着出门风一吹全皴了。”不知不觉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虞灵止住话头,有些不好意思。

太子妃若有所思,笑说:“我那有一瓶冻伤膏,回头给少夫人带来。原是西安府一位老府医自己调配的,我父亲冬日也老是生冻疮,涂了四五次,第二年冬天就没再发了。”

“说什么呢?”太子回头看着两位夫人相谈甚欢,调侃道,“这是说自家官人坏话呢?”

太子妃嗔了他一眼,看着虞灵说道:“凌少夫人细心操持,温柔体己,凌大人得此佳妇,真是羡煞旁人。”

太子狐疑看了虞灵一眼:“细心操持,温柔体己?”媳妇你可能没见过这女杀神干仗的样子。

凌伯钊问太子今夜可要留饭再回去。一想到明天还得上班太子也开心不起来了,说道晚上就要回。

距离梨树林二十里外有个村子,今日有户人家因即将办喜事正要杀猪,一行四人除了太子妃俱是饶有兴致看了全程。那猪实在是大,乱窜乱扭三四个汉子都没按住,村里老叟见着凌伯钊块头大,还请他帮忙按猪。果然是火眼金睛,凌伯钊上去一按,猪仿佛死了心挣扎不动。

连杀二头,凌伯钊同太子夫妇到一旁喝茶歇息。虞灵不知何时从一群女眷里窜出来,笑盈盈道:“晚上可要吃粉还是生烫?”这猪肉可没有更新鲜的了,做汤粉都美。

凌伯钊点头:“不是办喜事呢,还卖么?”

“我同办喜事的朱家二婶说好了,猪杂一应不要,梅花可以给我们一块。多的猪杂咱回去卤了。”

太子夫妇是北方人,没吃过这后世岭南风味,凌伯钊回头问他二人,自然是答应。

快马回了庄子,虞灵快手吊上高汤泡上粉,开始处理猪杂。

太子妃被那腥味哄得一倒,屏住呼吸问虞灵可要帮忙。“娘娘若是愿意帮忙,便去菜地里拔些菜和小葱水芹,待会咱们烫了一起吃。”

太子妃点点头,她原来在西安府老家长大,家中老人平时也好种点作物,母亲也教过她庖厨之道,虽是生疏,倒也做得不错。

庄头媳妇打水,虞灵用面粉和盐反复搓洗肠肚,再用食醋和白矾搓洗,切出要吃的部分,剩下的一股脑全部放进卤汤里开卤。一番下来整一个时辰,那头太子妃早就弄好,捂着鼻子认真看虞灵干活。

开火炸好蒜头酥和葱油备用,虞灵看那头粉泡好了,举着双手探头看屋里正在下棋说话的两位,问道:“现在吃,还是再晚点?”

凌伯钊看向太子,那一阵又一阵的香味早就勾起肚里馋虫。太子危襟正坐,点头:“早些用饭吧,吃完我们也该回宫了。”

虞灵点点头,又回了灶房,抓着青菜丢进锅里快手烫了四大海碗粉出来,把处理好的新鲜猪杂在高汤里烫过,变了颜色即捞出,冲入高汤,点上蒜头酥葱油和芹菜末,太子妃亲自端上桌。

四人还是坐在早上廊下的四方几上吃,只是太子夫妇二人在宫里吃饭讲究,没见过这直接拿盛汤用的大盆装汤粉,一时有些局促。

凌伯钊搅开顶上的葱油,夹起一大口粉,看他二人道:“看什么,吃啊。”西里呼噜先吃上一大口。

“白不隆通的一碗,还真有味。越吃越香哈。”太子吃完一海碗,满足地打了个嗝,靠在椅背上,满足地摸摸肚子。

虞灵放下筷子:“要不要给殿下再来一碗?”

太子摆手:“不必不必,待会我回去还要面圣,吃太饱了容易犯困。”转头看着大口又不失文雅吃着粉的太子妃,眼里赞赏,“太子妃这吃相真有福气,咱就是得能吃能睡,活得好好的回去削死老二那帮人。”

太子妃横他一眼,仰头把汤喝完。

太子剔着牙问虞灵:“这南边常吃米粉吗?”

虞灵点头:“殷实的人家,过了年的陈米卖了或者做米粉米线米糕米皮米条,晒干了煎炸烹炒又是一道菜。大家吃大米或者糯米,不像北边吃面食的多,除了江西还有衢州府那些地儿,我看口味也都不太重。”

太子点点头,若有所思。

送太子车驾远去,凌伯钊锁好大门,又里里外外检查好门户,方才回屋。

“回去了?”虞灵用衣架把浆洗好的衣服叠好收进衣柜里,又仔细铺好床铺,换好寝衣。

屋外凌伯钊低沉地应声:“嗯。”起身洗漱好,换上寝衣往里间走。

虞灵掀被躺到里侧,舒服地拱拱背。凌伯钊也躺进来,被窝里热气上涌,虞灵双手抱头,盯着青花帐顶,一言不发。

凌伯钊调侃她:“话痨今天怎么不说话啦?”往常都要拉着他睡前说会话,“不说话咱干点别的。”拉着虞灵覆身而上。

事后,虞灵踢踢凌伯钊,撒娇道:“夫君,渴了,可以帮忙拿杯水吗?”

“什么时候都可以给你端水。”凌伯钊猛亲了一口被窝里香软的老婆,起身去拿水喂老婆喝了半杯,自己就着杯子喝完剩下的,两人配合着换了床单,大被同眠。

第二日晨起,夫妇二人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喝了庄头媳妇留的大米粥就咸菜包子,收拾好行装,又出发了。

二人来去匆匆,快马五日又回了清河镇。

依旧是兵分两路,凌伯钊去卫所点卯,留的那替身拖延了好几日的公务,整日坐立不安。虞灵则是回家整理行装,举着一把铁锹,到后头马房边东南角,数到第七块砖,而后开挖。

吭哧吭哧掘地三尺,坑里终于露出一个黄花梨匣子。虞灵默了一瞬,随即将匣子里家伙取出。

简单收拾好行装,圆圆进来说施宜小姐前些日子派星儿过来送自己做的女红,这才想起放了人鸽子这茬。当日匆忙,还没给人回话。

虞灵沉吟,道:“你去前头药房请师伯捡两棵老参,然后亲自送去县里,就说我这两日出去进货了,回头摆桌请施小姐赔罪。”

圆圆乖巧点头,出门去办。

虞灵在家做了些饭,等凌伯钊回来,二人吃完,上马出发。

赶了两日,定乐县八十里外,沿途一望无际的水田水位明显过高,秧苗无精打采在田里烂着,路上行人衣着也开始褴褛,乞丐明显多了起来,大多目光呆滞低头赶路。

这么严重了。虞灵拧眉坐在马上,看向一旁:“不给放粮这事,是李相公说的?”李老相公李承温是二皇子嫡亲娘舅。

凌伯钊点头:“前年丰收,江北有的县那粮食收上来,粮仓不够放就四处随意堆着,放那也是沤烂了。”定乐县令觉着可惜,上书可否以公粮形式限价卖粮。不是区区几百几千石的事,江北知州不敢擅专,报了定州府知府定夺。去年又是个好年,南边北边大致粮食不缺,皇帝拉着重臣们开了个小会,又去钦天监看了天时,结果是觉得可以试试,但是须在定额内,不许乱了粮价。

萌芽,不许扰乱市场。虞灵点点头,坐在马上摇摇晃晃。“我猜猜看,定乐县有些同行不乐意了,今年偏逢多雨眼瞅着是少收,就跳出来搞事了。”

“正是。”凌伯钊点头,夹夹马肚提醒开小差的马儿往前走。

定乐县是南朝产粮地之一,按例等比产出这里的粮食供给朝廷只占三成,几大粮商把持着粮价,若不是有朝廷压着,只怕无法无天。

二皇子妃蔡氏正是出身定乐大族。

“照我说,就是要把粮价打下来,这等民生根本,怎能让粮商把持。”资本把持是大忌,虞灵转念一想,大族树大根深,皇帝在位不过二十余年,不可一日而语。不过如同后世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现有环境下变法政策都只能是徐徐图之。

定乐县令刘令文是太子运作,在此任职多年,群众基础不错。这新法刚施行当口,太子夫妇最近主要任务就是每日就架着二皇子两口子,一会哀民生多艰,打完北庭才几年,需要休养生息,一会又说把整个盘子先做大才能讲繁华盛世,每日早朝皇帝都叫这俩儿子和朝臣吵得脑仁疼。

太子觉得既然这粮放在粮仓里隔年就是陈米,江北今年多雨,江南稍微好些。先放了救济百姓,好歹把眼前的难关过了,若是天时还行趁着入夏前改种其他作物,待来年税收再调剂调剂,粮仓不还是满的。

李老相公当先反对:“种粮乃是根本,瓜果蔬菜不过点缀,况且这些不耐放,怎可为一时天灾乱了纲常。今天这小灾就放了粮,若是明年大旱,又该当如何?”

太子眼神犀利,声调不急不缓:“那请教李老相公,该当如何?”

李老相公朝圣上作揖,朗声道:“禀陛下,臣请户部派员亲至江北,同知府协同共效,请米商出粮救灾。”

皇帝反问:“出粮?是捐还是买呀?”

“全捐怕是乱了来年粮价,还请圣上定夺。”

“胡闹,哪有朝廷找商贾买粮救灾的道理!”太子率先反对。

皇帝沉吟片刻,点了户部右侍郎包玉明、御史台谏官陆宁为左右钦差,即日南下处理江北一事。“从国库里调两万两,再从我私库里拿一万两,由江北知府杜一门主持筹粮,你二人全力督办,皇帝穷得只有三万两银子了,让江北的大户们看着办吧!”

群臣跪倒,内侍宣布退朝。

太子抱臂盯着走在前边的陆宁背影,不说话。

二皇子斜眼旁观。

“放心吧,蔡家那头晓得厉害。”李老相公年近八旬腰背仍是笔直,精神矍铄,走的标准四方步,目视前方面色和蔼,不时同主动打招呼的同僚点头。

二皇子看看旁边的李老相公,扭头蹙眉不语。

这孩子。李老相公嗔他一眼,望向前头虎背蜂腰的太子,颀长的一个,年近而立眼瞅着是越来越气宇轩昂稳重可靠,走在人群里硬是高上半拉头。身旁二皇子肩头窄窄,随了自家夫人的细长骨骼,都二十三了,瞧着是伟岸不起来了,偏又是多思多虑的性子,心中暗暗叹气。

回了寝宫,二皇子妃蔡氏迎上来,亲手伺候他换衣后,两人携手到饭桌边用午食。午后二皇子去国子监听课,到了晚间左右等不来人,蔡氏命人到国子监去问,听宫女来传话,二皇子今夜与几位同窗夜游京城,不过来用晚饭了。

蔡氏看着一桌凉了的饭菜,淡淡道:“覃容,把菜拿下去吧,再给我来碗粥。”

蔡家商贾巨富,家中子弟祖传的不善耕读,直到上一代才出了一个叔父,好容易才熬到四品的太仆寺少卿。叔父是个有野心的,毕生所愿是有朝一日入阁,对于家中出了自己这么一个皇妃寄予厚望。京中叔父一家对自己多有照拂,两月前就给自己递了消息,天灾米贵,父亲又是暗中阻挠太子新政,恐要发难。想到太子那副战场下来的骇人架势,蔡氏叹气,不知父亲顽固不化的一人,能不能顶得住。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太子与我下了命令,若是遇上冥顽不灵的,可先斩后奏。”凌伯钊解下水壶喝了一口,递给虞灵。虞灵一口气喝完总算解了口干,又还给他。

“所以咱们当前任务是,在京里人到之前,先查明粮仓一事。”虞灵皱着眉头,“不开仓放粮,还就说服了皇上,真是奇了。”

皇上未必不了解个中关系,是非曲直看看粮仓里有没有粮便知。“怕是最后又成了殿下和弟弟别苗头。”凌伯钊头疼。

“所以,这粮仓里,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啊?”虞灵眼里满是做坏事的兴奋。殿下这回请了凌伯钊出马,有还是没有,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凌伯钊调转马头,扬起马鞭:“等咱们去了便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