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皇太子李湛即位于灵柩之前,是为唐敬宗,时年十六。
唐敬宗李湛登基之后,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他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唐穆宗李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敬宗李湛即位之后的第二个月,就一天到中和殿击球,一天又转到了飞龙院击球,第三天又在中和殿大摆宴席,尽欢而罢。
唐敬宗李湛一味的追求享乐,就连皇帝例行的早朝也不放在心上。
三月的一天,群臣来到了武德殿准备入阁议事,可是唐敬宗李湛一直到了日上三竿还没有上朝。
大臣为了参加朝会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皇帝迟迟不到,时间长了,臣僚们坚持不住了以至于有昏倒者。
对新君的这一有悖祖制的行为,谏议大夫李渤提出了劝谏,唐敬宗李湛在大臣的催促之下,过了很长时间才姗姗来迟。
退朝以后,左拾遗刘栖楚对皇帝的这一做法更是极力的劝谏,他头叩龙墀,血流不止。
唐敬宗李湛当时表现出了很受感动的样子,但是仍然是不改,后来甚至发展为了一个月也难得上朝两三次。
为了使唐敬宗李湛能够上朝理政,在地方上任职的浙西观察使李德裕进献了《丹扆箴》六首,提出了劝谏。
唐敬宗李湛命令翰林学士韦处厚起草了一道诏书表扬了浙西观察使李德裕,但是他对自己的问题仍然无动于衷。
唐敬宗李湛的近乎疯狂的游乐,在宫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突发事件。
即位不久,就有位叫徐忠信的平民百姓闯入了浴堂门,引起了一场虚惊。
四月,又发生了染坊役夫张韶与卜者苏玄明联络了数百染工杀入了右银台门的严重事件。
当时唐敬宗李湛正在清思殿打马球,听到了张韶等百余人的喊杀声,狼狈的逃到了左神策军避难。
左神策军兵马使康艺全率兵入宫,把已经攻进了清思殿并登上了御榻而食的张韶等人杀死了。
八月秋夜,又发生了妖贼马文忠与品官季文德等近1400人图谋不轨的事件,当事人皆被杖死了。
唐敬宗李湛本人生性喜好大兴土木,即位以后,从春天到寒冬,兴作相继,没有停息的时候。
各级官员和匠役之人都怨声载道,染坊役夫张韶作乱,不啻是对他的当头棒喝。
大臣认为这些事件都是因为唐敬宗李湛一味的沉湎于游乐,经常不在宫中,而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
唐敬宗李湛认为大臣们的说法有道理,但是自己的玩乐却变本加厉,花样不断的翻新了。
宝历元年十一月,唐敬宗李湛突然想要去骊山游幸,大臣们都极力的劝阻,他就是不听。
拾遗张权舆在武德殿叩头进谏,还说:“从周幽王以来游幸骊山的帝王都没有好的结局,秦始皇葬在那里国家二世而亡,玄宗在骊山修行宫而安禄山乱,先帝去了一趟骊山,享年不长,回来就驾崩了。”
唐敬宗李湛听了这话,反倒引发了更大的兴致:“骊山有这么凶恶吗?越是这样,我越是应当去一趟来验证你的话。”
结果,不顾大臣的反对固执的前往,即日回到了宫中,他还对身边的人说:“那些向朕叩头的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可信啊!”
丝毫不把臣下的意见当回事。
唐敬宗李湛也同样喜欢到鱼藻宫观龙舟竞渡,有一天突然给盐铁使王播下诏,他要造竞渡船20艘,要求把木材运到了京师修造。
这一项的花费总计要用去当年的国家转运经费的一半,谏议大夫张仲方等人力谏,他才答应减去了一半。
唐敬宗李湛不仅自己喜欢打马球,还要禁军将士、三宫内人都要参加。
宝历二年六月,在宫中举行了一次体育盛会,马球、摔跤、散打、搏击、杂戏等,项目很多,参加者也很踊跃。
最有创意的是唐敬宗李湛命令左右神策军士卒,还有宫人、教坊、内园分成了若干组,骑着驴打马球。
因为唐敬宗李湛的兴致很高,一直折腾到了夜里一二更方罢。
唐敬宗李湛还喜欢打猎,平时白天玩不够,就深夜带着人捕捉狐狸以取乐,宫中称之为“打夜狐”。
唐敬宗李湛,沉迷玩乐、爱好猎狐滥杀,同时为了在骊山扩建行宫,大兴土木,令骊山的狐群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皇室不知道因此而跟狐族结下了恩怨,令狐族对人类甚至皇室又怕又恨,惹来了狐族之中的主战派决定向皇室报复。
狐族暗中派来了两位使者,一个是黄鼠狼精黄轻风,另一个则是黄轻风的好姐妹狐精贵族胡飞鸾,两只妖精化身成了美女,分别代表着狐族的主战派和主和派,江王李昂不知道两位美人,一个是为自己带来了杀机,另一个则希望令狐族与人类达成了和平共处。
唐敬宗李湛实在是太喜欢玩了,他也实在是太会玩了。
唐朝在这样的皇帝的手上不亡国已经是万幸了,历史上评价唐敬宗李湛为“不君”,实际上就是说他不打马球是个称职的帝王,这已经是很替他留面子了。
我们确实看不到唐敬宗李湛在治国方面的才干,却随处可以见到他在玩乐方面的本领。
唐敬宗李湛是一位马球高手,又善手搏,观赏摔跤、拔河、龙舟竞渡之类的游戏从来都是乐此不疲。
唐敬宗李湛还专门的豢养了一批力士,昼夜不离左右。
他不仅要各地都选拔力士进献,而且还出资万贯给内园招募,很舍得在这些力士的身上花钱。
唐敬宗李湛的玩兴一来,也就没有了什么顾忌:力士们有的恃恩不逊,唐敬宗李湛动辄就将其配流、籍没;不少的宦官小有过犯,轻则辱骂,重则捶挞,搞得这些人满怀畏惧、心中怨愤。
宫中的宦官许遂振、李少端、鱼弘志等人还因为与他“打夜狐”配合不好而被削职了。
唐敬宗李湛的这种肆无忌惮的游乐,很快就把自己送上了末路。
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唐敬宗李湛又一次出去“打夜狐”。
还宫之后,兴致昂然,又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以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
唐敬宗李湛酒酣耳热,入室更衣。
此时,大殿的灯烛忽然熄灭了,刘克明、苏佐明等人同谋害死了唐敬宗李湛,年仅17周岁。
唐敬宗李湛死了之后,群臣恭上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
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日,宦官刘克明等人杀死了唐敬宗李湛,伪造了遗旨,欲迎唐宪宗李纯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
两天之后,宦官枢密使王守澄、左军中尉梁守谦又指挥了神策军入宫杀死了刘克明和绛王李悟,拥立江王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改年号为“太和”。
宫中的阉党肆虐,唐文宗李昂的登基由宦官枢密使王守澄一手拥立,并受到了枢密使王守澄的牵制。
沧景节度使李全略之子李同捷窃取了兵权,谋求承袭父职。
唐文宗李昂太和元年七月十三日,唐敬宗李湛葬于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