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玉帝传奇 > 第185章 第一百八十五集

玉帝传奇 第185章 第一百八十五集

作者:玉皇大帝后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09 18:59:20 来源:文学城

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唐宪宗李纯暴死,骠骑大将军、右武卫上将军梁守谦、武宁军监军王守澄等人立即拥立太子李恒即位,这就是唐穆宗。

唐朝晚期,唐宪宗李纯驾崩,贵妃郭瑶象得到了大宦官神策军中尉马元贽的帮助,拥立其子太子李恒为帝,是为唐穆宗。

就这样,唐朝的又一代新君登基了。

唐穆宗李恒即位的时候已经26岁了。

唐穆宗李恒位居储君期间,惶恐不安。

随着成功的登基,就烟消云散了。

他对扶植自己登基的一干人等给予了不同的赏赐,特别是把生母贵妃郭瑶象册立为了皇太后,以报答她多年以来的辛苦经营。

与此相对照,他对父皇的亲信和宠臣,分别处以杀罚贬斥。

正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元和十五年三月,唐穆宗李恒追赠虢国大长公主为齐国大长公主。

左军中尉吐突承璀和皇次子澧王李恽,为了突如其来的政变杀个措手不及,一起被送上了黄泉路。

刘松柏因为支持唐宪宗李纯立二子澧王李恽为帝,被唐穆宗李恒秋后算账,充军塞外。

其妻江采琼与七岁的女儿刘三好和家婢姚金铃进入了宫中为奴。

江氏历代做首饰闻名,江采琼幼受庭训,练得一双巧手,被编入了司珍房,负责太后郭瑶象的凤凰珠钗的最后工序,以夜明珠作凤目。

初春赏花,太后郭瑶象以炉火取暖,突然身旁的宫婢赫见凤目竟然滴出红蜡,惊呼凤凰泣血,江采琼被杖打了,司珍宋美玉亦被革职了。

江采琼伤重,加上感染了风寒,重病垂危,临终之前想要再闻故乡的花香,小刘三好为了圆其愿望,走到了御花园之中的琼花树下,捡起了一朵琼花。

徐妈妈经过了御花园,未经询问就以刘三好私摘宫花,加以掌掴,唐穆宗李恒的十三弟小光王李怡看见了,得知了刘三好心意,念其孝心,这时刚好一朵花飘到了小光王李怡的手里,小光王李怡便把它送给了小刘三好,刘三好归来之后将花献上,江采琼非常欣慰。

弥留之际,叮嘱了刘三好要谨守做人的宗旨:“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尚宫蔡仲屏提升掌珍阮翠云接任司珍,司制钟雪霞极力反对,认为掌珍阮翠云陷害司珍宋美玉和江采琼,司制钟雪霞图谋失败了,掌珍阮翠云成功的升做了司珍,与司制钟雪霞平起平坐。

刘三好、姚金铃与其她女孩接受了配房之考试,姚金铃如愿的被编入了司珍房,反而拥有一双巧手的刘三好却被选入了司制房,原来司制钟雪霞与司珍阮翠云相斗了多年,知道了司珍阮翠云赏识刘三好,拗气的使手段夺去了刘三好。

姚金铃不服气因为司制钟雪霞与司珍阮翠云的私怨而连累了自己与刘三好被拆散了,言称他日要掌权作首,不再被人摆布。

唐穆宗李恒即位之后,没有忘记把犯有自己名讳的地名等统统改掉了。

像恒岳改为了镇岳,恒州改为了镇州,定州的恒阳县改为了曲阳县。

对于壮年登基的皇帝来说,如果想要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这正是一个使人钦慕的年龄,唐太宗李世民是28岁登基,唐玄宗李隆基也是28岁。

如果想要饱食终日、游乐享受,那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时候。

唐穆宗李恒没有仿效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的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毫无节制。

尚在朝廷之上为唐宪宗李纯的治丧期间,唐穆宗李恒就毫不掩饰自己对游乐的喜好。

当元和十五年五月唐宪宗李纯葬于景陵以后,他越发显得没有节制。

很快,他就带着亲信随从狩猎取乐去了。

到了六月,皇太后郭瑶象移居南内兴庆宫,唐穆宗李恒就率领着六宫的侍从在兴庆宫大摆宴席。

酒宴结束之后,他又回幸神策右军,对亲信中尉和将领大加的颁赐鎏金刻人马狩猎杯。

从这天起,唐穆宗李恒每三日来神策左右军一次,同时驾临宸晖门、九仙门等处,目的是为了观赏角抵、杂戏等表演。

七月六日是唐穆宗李恒的生日,他异想天开地制订了一套庆祝仪式,只是因为一些大臣提出了自古以来还没有这样的做法,才算作罢。

他在宫里大兴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宝庆殿等。

宫苑之内修假山的时候倒塌了,一次就有七位工人被压死了。

当永安殿新修成的时候,他在那里观百戏,极欢尽兴。

在永安殿,唐穆宗李恒还与中宫贵主设“密宴”以取乐,连他的嫔妃都参加了。

除此之外,他还用重金整修装饰京城内的安国、慈恩、千福、开业、章敬等寺院,甚至还特意的邀请了吐蕃使者前往观看。

到了八月,唐穆宗李恒又来到了宫中的鱼藻池,征发神策军二千人将唐宪宗李纯时期早就已经淤积的水面加以疏浚,九月初二池水开通之后,他就在鱼藻宫大举宴会,观看的宫人乘船竞渡。

由于时间临近九九重阳,唐穆宗李恒又想要大宴群臣。

担任渭南县尉、右拾遗的李珏等人上疏劝谏,认为:“皇上刚刚登临大宝,年号尚且未改,宪宗皇帝园陵尚新,如果就这样在内廷大举宴会,恐怕不合适。”

唐穆宗李恒根本不听。

在重阳节那天,还特意把他的舅舅检校户部尚书郭钊兄弟、朝廷贵戚、公主驸马等人都召集到了宣和殿饮酒高会。

十一月的一天,唐穆宗李恒突然下诏:“朕来日暂往华清宫,至落日时分当即归还。”

此时,正值西北少数民族引兵犯境,神策军中尉梁守谦将神策军4000人以及八镇兵赴援,形势很是紧张,御史大夫李绛、常侍崔元略等人跪倒在了延英殿门外切谏。

唐穆宗李恒竟然对大臣们说:“朕已决定成行,不要再上疏烦我了。”

谏官再三劝谏也是无效。

第二天一早,唐穆宗李恒从大明宫的复道出城前往华清宫的方向而去,随行的还有神策军左右中尉的仪仗以及六军诸使、诸王、驸马千余人,一直到天色很晚才还宫。

对于唐穆宗李恒的“宴乐过多,畋游无度”,谏议大夫郑覃等人一起劝谏:“如今边境吃紧,形势多变,如果前线有紧急军情奏报,不知道皇上在什么位置,又如何是好?另外,皇上经常与倡优戏子在一起狎昵,对他们毫无节制地大肆赏赐,这些都是百姓身上的血汗,没有功劳怎么可以乱加赏赐呢!”

唐穆宗李恒看到了这样的表章感觉很新鲜,就问宰相这都是些什么人。

宰相回答说是谏官。

唐穆宗李恒就对谏议大夫郑覃等人加以慰劳,还说“当依卿言”。

唐穆宗李恒的这一态度使宰相们高兴了一阵子,但是实际上他对自己说过的话根本不当回事,转过身,唐穆宗李恒依旧是我行我素。

唐穆宗李恒甚至觉得,经常宴饮欢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一天,他在宫中的麟德殿与大臣举行歌舞酒宴,就很兴奋地对给事中丁公著说:“听说百官公卿在外面也经常欢宴,说明国家富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朕感觉很安慰。”

给事中丁公著却持不同的看法,他对唐穆宗李恒说:“凡事过了限度就不是好事了。前代的名士,遇良辰美景,或置酒欢宴,或清谈赋诗,都是雅事。国家自天宝以后,风俗奢靡,酒宴以喧哗沉湎为乐。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者与衙门的杂役一起吆三喝四,无丝毫愧耻之心。上下相效,渐以成俗,这造成了很多的弊端。”

唐穆宗李恒对他的这番说辞也觉得有道理,表示虚心接受,但是就是坚决不改。

唐穆宗李恒的这种近乎疯狂的游乐,到了长庆二年十一月才算有了收敛。

原因是他有一次在禁中与宦官内臣等人打马球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游玩之中有一位内官突然坠马,如同遭到了外物打击一样。

由于事发紧急,唐穆宗李恒十分恐慌,遂停了下来到大殿休息。

就在这一当口,唐穆宗李恒突然双脚不能履地,一阵头晕目眩,结果是中风了,卧病在床。

此事一发生了,宫外就接连有很多天不知道唐穆宗李恒的消息了。

而在此前一周,唐穆宗李恒还率人以迎太后郭瑶象为名前往华清宫,巡狩于骊山之下,他即日就骑马驰还京城,而他前往迎接的太后郭瑶象则是第二日方才还宫。

唐穆宗李恒中风以后,身体一直没有康复。

长庆三年正月初一,唐穆宗李恒因为身体有病没有接受群臣的朝贺。

病中的唐穆宗李恒曾经想过长生不老,和他的父皇唐宪宗李纯一样迷恋上了金石之药。

处士张皋曾经上疏,对唐穆宗李恒服食金丹之事提出过了劝阻。

不过,唐穆宗李恒还没有等到了丹药毒发就在长庆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驾崩于他的寝殿,时年29岁。

正是贪生之心“太甚”,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长庆四年正月壬申,唐穆宗李恒驾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