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有些尴尬的爱情故事 > 第12章 葵花小镇

有些尴尬的爱情故事 第12章 葵花小镇

作者:施定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4:24:11 来源:文学城

这一年潘星雨的业余爱好除了读书写作,就是去逛各式各样的咖啡店。

作为祖国南部的一线城市,江州的咖啡店多不奇怪,奇怪的是转角咖啡也多。据星雨研究地图的心得,这与城区独特的地貌密切相关:两条弯曲的河流和几座大山将城市切割成无数个不规则的小块,因而也形成了很多的“转角”。

她在百度上反复搜索:转角咖啡、荷兰油画、暗色系、法语歌曲……

然而,仅凭原木的描绘,很难找到他所在的咖啡馆。毕竟焦糖味的香熏和法语歌曲没办法通过图片呈现。复古和怀旧也是咖啡店最流行的装修。每到节假日,星雨喜欢独自骑着自行车在街头小巷里转悠,一来是熟悉城市、体验民情、对写作也有帮助。二来就是看看能不能碰到一家转角咖啡。如果碰到,就进去坐坐,点一杯最便宜的饮料。

就这样转悠了一年多,毫无所获。

她见过暗色系装修、播放法语歌曲的咖啡店,但里面没有焦糖味的香薰。或者有香薰、有歌曲但不是法语。又或者三样都有、却位于一个很大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是转角的,但购物中心的咖啡店算不算转角呢?很难说。

只有一件事可以立即证明自己找对了地方,那就是遇到那个左手无名指上纹着狗爪印的服务生。而这个人——她始终没有遇到。原木也没再提起,也许人家已经不在那里上班了。

他们是坐着出租来到的洛南路,下了车,齐岳说:“我有个叔叔就住在附近,堂弟在这上大学,我以前在这里上过补习班,经常过来玩。四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年少,觉得咖啡味苦,可乐才是最好喝的。”

他大学四年是在哈尔滨度过的。

他扬了扬手机:“刚才问了下我堂弟,他说这里的转角咖啡店大概有五六个。最出名的有两家:‘鹿城咖啡’最大,饮料的种类最多。‘葵花小镇’的甜点最好。你选哪个?”

“葵花小镇。”她比较在意吃饱肚子。

他点了一份法式双人套餐,三层的点心盘摆着五色缤纷的点心:可颂、马卡龙、柠檬塔、栗子蛋糕、大米布丁、黑巧奶冻慕斯。

所有的都是第一次吃,她认真地品尝。世间居然有这样复杂而美味的东西:外酥内软、不甜不腻、香气馥郁、入口即化。价钱更是令人咂舌,点餐时她想拦住他,但他是用方言点的,她没太听懂,服务员一面用方言复述一面冲他微笑、收银机敲得飞快,等她看到一大堆东西端上来时,已经晚了。

“我们AA吧。”她建议。

“那怎么行。你救过我的命——”他把外套脱下来放到一边,里面是件浅灰色的短袖T恤,鼓鼓的臂膀好像要撑破袖口,雄性动物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

“这家你以前来过?”她问。

“嗯,高中的时候常来。一般是暑假,补习班就在前面。我爸让我放学了就在这里写作业,冷气足嘛,他下班了过来接我。这里除了咖啡还卖果茶,点心我也爱吃。”

“那可不少钱吧。”

“开始的时候我也想省钱,补习班挺贵的,我控制花销,每天只喝一杯冰茶。我妈知道后就说,只要好好学习,这些小钱忽略不计,让我想吃什么随便买。别纠结怎么省钱,耗费心力不值当。”

星雨呆呆地看着他。长这么大,省钱一直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没想到到了别人家里就成了“耗费心力”。

“于是我就敞开吃呗。”他揉了揉下巴,“反正家里就我一个孩子。”

“你爸妈挺疼你的吧。”

“谁家不是呢?”

他看上去稳重成熟比实际的年龄要大,一双儿童般无忧无虑的眼睛暴露了他。一面说一面向后悠闲地一靠,椅背磕到旁边的书架上,一本书掉了下来,她看了一眼,书名是《过于喧嚣的孤独》。

“印象中外国小说一般都有砖头那么厚,” 他拾起来放在掌心上翻了翻,“这本书只有——”

“一百二十页。”她说。

他有点惊讶:“你读过?”

“嗯。”

“讲什么的?”

“讲废品收购站里的故事。”

“好看吗?”

“取决于你喜欢什么样的小说,如果你喜欢米兰·昆德拉——”

“潘星雨,”他突然打断她,“做我的女朋友怎么样?”

她意识到他毛发旺盛,几天不见,密密的胡须沿着腮线覆盖了下巴,看得出修剪过,剃得很薄,越发显出颚角的尖锐。浓眉之下是黝黑的眸子,镜头般一动不动地对准了她,生怕错过了任何细小的反应。

她摇了摇头:“我不要男朋友。只想要个哥哥。”

“可我,”他从容笑道,“并没有兴趣做你的哥哥呀。”

她低头喝咖啡。

“要不,先把‘女’字去掉?”他又说。

再拒绝就失礼了,无奈之下,她只好点头。

* * *

公寓的线路出了故障,萧金桂的电话打到了厂里。

“你爸出事了,脑动脉瘤破裂。”

“阿嫂,我得先放下手里的活儿,过十分钟给你打回来。”

逃出石淙后,星雨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大概是距离太远,哥嫂也没有追过来找她,只是要求她每周必须要给家里打一个“平安电话”,汇报生活和工作,一次也不能落下。星雨有次忘记打,被潘星奎痛骂一顿,扬言要带人过来找她算账。

鉴于“平安电话”的主要内容无非就是哥嫂以各种理由要钱要物——通常打着父亲的旗号——星雨本来不信。一想到“动脉瘤”是个相当专业的词汇,连忙找二虎求证。

二虎说确有此事,潘德庆是在石淙老家发病的,当时儿子媳妇都不在身边,萧有田、二虎和几个村干部连夜把他送到远阳市抢救。

医生说是多发性动脉瘤,出血量太大只有开颅手术一条路,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或成为植物人。潘德庆向来对医院有成见,认为医生都是抢钱的。农村人常用的医保“新农合”一年只用交一百多块钱他都不乐意,摊上事就两眼看天。

星雨知道以哥哥的习性多半会选择放弃,但他这人好面子,身边要是站着一大群乡亲,定会要求手术。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潘德庆苏醒过来后很快有了意识,只是大脑受损严重,致使半身瘫痪无法自理,神智也有些失常,情绪暴躁、见人就打、根本不配合治疗。

她问金桂可不可以把父亲送到江州来,毕竟这里的大医院比较多。金桂说父亲现在的状况根本上不了火车,她们的生计都在远阳,孩子也在远阳上学,没法留在石淙长期照料,问星雨可不可以回来帮忙。

“厂里恐怕请不了很长的假。”星雨说,“要不咱们请个人来照顾他吧。”

“人倒是不难请,我有个表姨愿意帮忙。但这种24小时护理外加洗衣做饭,五千块一个月都不多,看在亲戚的份上,我提四千她可能会答应。爸手术花了一大笔钱,重症室里躺一天就是两千,钱还是村长和二虎他们帮着垫的,家里现在困难得很……”

“那我尽量每个月多寄些钱回来。”

“寄五千吧,少了没法周转。”见星雨不接话,金桂又说,“这已经是最省钱的办法了。想想看,如果爸在你那边,也还是要请人照顾的,像江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就算□□千一个月人家也未必愿意。”

这倒是实话,她只得咬牙答应。

这一年由于写作速度渐趋稳定,星雨每月都能挣到两千块左右的稿费,加上工资的收入,如果不需要给家里寄钱还债,以她自己的标准可以生活得很好。而哥嫂那边早出晚归、辛苦卖菜、依然摆脱不了贫困。春喜说星奎的性格不适合做生意,脾气来了管不住,属于不蒸馒头争口气的那一类。

金桂倒是能够察言观色,但又过于算计不肯吃亏。两人搭在一起基本上是互相拆台、互相拉垮。星雨寄回去的钱名义上说是给父亲,其实都进了哥嫂的腰包。父亲这一病,她的积蓄将迅速清空,必须要在两个月内找到第二份工作,才能维持日常的开销。

接完嫂子的电话,她忽然想起那日跟齐岳去“咖啡街”,一路上看到过好几个招聘启示。

洛南路位于大学区的交汇处,西边是江州大学、南边是江州师大、北边是江州美院和江州音乐学院,它们互相之间还隔着几条小街和一个小商品市场,但从地图上看基本是挨在一起的。咖啡店优雅安静,书香气十足,是她喜欢的工作环境。那里离设备厂不远,公交车半个小时能到。

周六的下午,她又去了一趟洛南路。为了应聘,特地涂了点口红,还认真地准备了简历。

果然,下了车没走多久,就看见了三四个招聘广告。有招服务生的、有招咖啡师的、有招厨房助手的……全职、兼职都有。招聘的人听说星雨在奶茶店干过三年,都表示有兴趣,再听说她只能下午六点开始上班,又纷纷摇头。可以接受兼职晚班的又嫌她学历太低、气质不符、普通话不标准。一连谈了好几家都没有谈成,星雨不禁有些沮丧。

咖啡店服务生也不是什么复杂工种,初中生都能干好,但她不知道正因为咖啡店环境好,又是大学区,想来这里打工的大学生挤破头,别说本科了,硕士生都有,早把老板们的口味养刁了,挑了学历挑长相,挑完长相还要求懂英语……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上次齐岳带她来过的那个“葵花小镇”,对面就是洛南路最大的转角咖啡店——鹿城咖啡。她走过去一看,门口上贴着一张招聘启示:

诚招服务生两名,全职、兼职皆可,薪优良准——有星巴克工作经验者优先、愿意长期工作者优先。要求:认真踏实、品行端正、仪容整洁、工作热情。有意者请致电陈女士,电话:XXXXXXXXXX。

电话没有人接。

她从包里翻出一张简历,整理了一下衣服,推开门大步走了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