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诱权臣 > 第1章 寄人篱下

诱权臣 第1章 寄人篱下

作者:若水未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4 10:54:21 来源:文学城

“女君,难道你就要眼睁睁地……看着明江去死吗?!”

舅母胡氏扑通一声跪在徐漪的床榻前。

徐漪生有喘症,和离之后回到长安就病了许久,竟不知表哥柳明江因丢失军备而下了天牢,找了许多关系都没有用。

胡氏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当朝太师晏楚的路子,得知他每年四月十七都会去珈蓝寺祈福,明天便是四月十七。

所以特意来找徐漪,请徐漪去求求晏楚。

那素净到底的幔帐后传来孱弱的咳嗽声,一把平缓轻柔的女声道:“...我与他并不相熟。”

胡氏一听便知是谎话,晏楚曾是徐漪祖父的得意弟子,不论是清谈的道场还是交友的诗会,都能看到晏楚跟在徐太傅身后。

是以,徐漪说跟晏楚不熟,必定是在扯谎。

胡氏跪在榻前哭声震天:“女君,你当初从沈家和离后没地方去,是明江不顾闲言碎语把你接回长安。不然,你哪有安身之所?那些曾为徐家鞍前马后、溜须拍马的亲戚朋友,在太傅被贬崖州那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恨不得躲起来,只有我们明江收留你。如今我给太师递了帖子,已然约好了拜访的时辰,不过叫你去见见,怎么就这么难呢?”

徐漪坐在幔帐后面,迟迟没有说话。

胡氏说的没错,她和离归家,举目无亲,崖州距长安何止千里万里之遥,除了舅表哥柳明江外,她没人可以投靠。

柳明江确实对徐漪呵护有加,知道她身体羸弱,寻医问药从不吝啬银钱。

此外,柳明江还劝说胡氏,说徐漪是世家出身,最重规矩,叫胡氏无事别来打搅徐漪。

因此,胡氏极少踏足徐漪的小院,今儿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冒然来求人。

照此来说,徐漪为救表哥应当在所不辞。

但是...徐漪亦是有难处。

胡氏见徐漪犹豫着,嗷一声跌坐在地上,甩开两条膀子哭自己命苦。

徐漪的婢女香雪在一旁皱眉道:“舅夫人,我们姑娘才喝了药,要静静地歇一歇,你别闹得这么大动静,表公子有难,我们姑娘自然着急。只是那晏楚不好惹,舅夫人难道不知道太傅是为何被贬崖州的吗?”

晏楚在徐太傅门下学习了几年,学业突飞猛进,本有大好前途。

但晏家野心勃勃,意在江山社稷。

大将军晏跃起兵造反,逼迫大元皇帝退位。

晏楚当年就是晏跃举荐到徐太傅门下的。此时晏楚当然要跟随叔父,为晏跃作马前卒。

彼时,大元皇帝带着众大臣躲在紫极殿内,殊死顽抗。

禁军共几百人将殿外围成铁板一块,固若金汤,怎么都攻不进去。

就在战事陷入僵局之时,晏楚自告奋勇,挑了十个死士为敢死队,趁着月黑风高,以木鹊飞到紫极殿上方,掀了琉璃瓦攻进殿内,亲手割下了大元皇帝的脑袋。

之后,晏跃改朝换代,国号为齐,称为武帝。

晏楚这个舞姬之子摇身一变,成为武帝立国的一大号功臣。

晏楚杀大元皇帝的时候,徐太傅就在紫极殿内。

徐家几代人效忠魏国皇帝,晏家造反后徐太傅联合几个御史台的文官天天写奏折骂武帝。

骂武帝是窃国之贼,骂晏楚是蚀堤之蚁。

没几年武帝死了,徐太傅又改骂幽帝,骂幽帝昏庸无能,骂晏楚揽政专权。

昔日师生就这么背道而驰,分道扬镳。

后来徐太傅终于获罪,全家被贬谪到崖州,不光徐家被抄,还有好十几位官员受到了牵连,是本朝迄今第一大案。

有这层缘由,叫徐家人如何去求晏楚,晏楚又怎么肯帮忙呢。

就在这时,立在门口的朱芷兰悄声嘀咕:“不是说晏太师曾向徐家提亲嘛...”

香雪立时抬眼,狠狠瞪着朱芷兰,嫌她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是胡氏的外甥女,父母走后来投奔胡氏的。

胡氏平日不许她来小院走动,为此朱芷兰今晚第一次进到徐漪的房间。

房中陈设并不考究,不像是女子闺房,倒像是男子的书房。

挨墙放着四个顶天的书架,上面累满各类书籍卷轴,书架旁是两个柜子,里面搁着笔墨纸砚,连案几上都铺满了还未干得画卷和朱砂赭石等等。

徐家世代书香,家学渊源,儿女子孙都有过人之处。

徐漪擅长作画,及笄之时在长安城中就是有名的丹青圣手。

一般女子的房间不是花香就是胭脂香,而一进到徐漪房里满是墨香。

朱芷兰鼻子灵,见过点世面,嗅出来不是一般的墨香,是要些银钱才能买到的。

朱芷兰心里吃味,柳父去世后,柳明江接替父亲做了怀化中郎将,虽有从五品,但长安哪哪都要花钱,是以家里生活并不富裕。

同样是表兄妹,朱芷兰得帮姨母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徐漪却还有闲情雅致舞文弄墨。

再看正对着的墙上挂了一副湘夫人思君图,湘夫人临水而望,幽怨神伤,令人心碎。

其画技高超,将湘夫人眉眼间的忧思描摹得惟妙惟俏,朱芷兰都看入迷了。

她以为是哪位名家大作,却不知是徐漪自己所画。

朱芷兰心里不平衡很久了,才故意把晏楚曾求娶徐漪的事说出来。

反正长安城里应该没人不知道吧。

只是迫于晏楚霸道威严,没人敢再提。

听说徐太傅当时连门都没让进,破口将晏楚大骂一通,直接把婚贴摔在地上关门逐客。

还有人说徐太傅不愧当代大儒,足足骂了两刻钟不带脏字还不带重复的。

不过朱芷兰倒是提醒了胡氏,既然有这个关系,徐漪未必不能成。

“说不定,说不定太师他愿意见姑娘呢。你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胡氏说着又哭了起来。

“你,你们!”香雪急得额头出汗,自家姑娘当真骑虎难下。

晏楚哪里是什么好相与的人。

武帝死后,他扶持幽帝,幽帝登基没两年,又扶持当今小皇帝。

短短五年时间,晏楚都弄了两个傀儡了。

总之,晏楚就是个奸臣佞臣,又素与徐家有怨,躲都来不及,万一晏楚要报复当年被徐太傅羞辱之仇,徐漪如何自处?

这不是把徐漪往火坑推嘛。

香雪还想说什么,徐漪在幔帐后嗽起来,上气不接下气。

忽然,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掀帘子跑进来,扑在徐漪的床边,担忧地问:“娘亲,你怎么了?!”

是了。

徐漪还从沈家带了个女儿回来,小名婵奴。

跟在婵奴身后的是孙姑姑,容长脸面,气质高傲,不苟言笑,通身气派让屋里氛围瞬间不一样。

打徐漪记事起,孙姑姑就在身边教导规矩礼仪。

因母亲柳氏门第不高,若不是父亲坚持,徐太傅绝对不会让柳氏进门的。

故而,徐漪出生后,徐太傅极为重视孙女的教养,特意从宫里请来了孙姑姑。

孙姑姑早年在宫里受过太傅恩惠,将教育徐漪视为毕生事业。

太傅是男子,不能时时盯着徐漪,而孙姑姑就是太傅的手眼,时时刻刻都谨记太傅交代,时时刻刻都记得要规训徐漪。

世家望族的女儿,不能有一点失仪,不能有一步走错。

这是徐太傅对徐漪这个孙女的要求。

即便徐太傅如今不在身旁,孙姑姑仍秉承这一点。

如今徐漪有了婵奴,孙姑姑又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教导婵奴的职责。

照她的话说,徐家目今是败了,但破船还有三千钉,徐家的门楣还在,长安好多双眼睛都盯着。

婵奴不能给徐家丢人。

在这个徐漪这儿,真正能主事的,大家都怕的,不是徐漪这个主子。

而是孙姑姑。

知道孙姑姑最瞧不上胡氏小门小户的。

所以,方才徐漪让孙姑姑领婵奴去隔壁哄睡了。

结果这小祖宗听到母亲房中有动静,又跑进来,孙姑姑也跟进来了。

徐漪想安慰女儿,可仍旧咳喘不止。

孙姑姑眼睛一横,吩咐香雪和另一个婢女秀雨又是端痰盂,又是递帕子。

几声急咳之后,徐漪把刚吃的药吐了出来。

婵奴年纪小没经过事,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孙姑姑皱眉喝道:“哭什么,没出息。”

婵奴惧怕姑姑,只要她一开口,婵奴立马闭上嘴,强忍着泪水,憋着嘴不出声。

屋里人多少都有点紧张,唯有孙姑姑傲然挺立,临危不乱。

孙姑姑来了,胡氏不敢吵嚷,低头噤了声,暗忖要是徐漪有什么好歹,她可负不起这个责任。

不一时,孙姑姑退出来,高昂着下巴对胡氏道:“舅夫人,明儿再说吧,女君的精神实在不能支持。”

孙姑姑语气不算客气,带着贵族应保持的骄傲和蔑视。

胡氏面色犹豫,朱芷兰赶紧抢白道:“可人命关天啊,多耽搁一天表哥就多受一天的罪。”

朱芷兰拉着胡氏还想靠前,孙姑姑一抬手,身旁的秀雨张开手臂,不许她们进去。

正当僵持不下时,一双纤细的手缓缓撩开帘帐,徐漪轻声道:“姑姑,没事的。”

“不行!”孙姑姑很坚决,“女君身体要紧。”

婵奴转过头,红着眼圈望着徐漪:“娘亲,你好些了吗?”

徐漪温和地冲她笑了笑,报以安慰,“我好多了。”

孙姑姑站在榻前,居高临下地质问徐漪:“女君,方才你们说的老身都听到了,晏楚与徐家有深仇大怨。你若向他低头乞怜,徐家的脸面何在?”

孙姑姑深受徐太傅恩惠,两人思想高度统一。

既然孙姑姑受太傅所托,教导徐漪,那她表达的就是徐太傅的心耳神意。

颜面,声誉,那是徐太傅最看重的东西。

既然徐太傅不在长安,孙姑姑当然要坚持把守最关键的东西。但徐漪摇摇头,“姑姑,难道面子比人命还重要吗?”

“那当然!”

孙姑姑挑起眉头,“太傅为何直言进谏,就是不想与晏楚等窃国贼为伍,这才被轮流崖州的。难道女君忘了吗?不要忘了,你可是徐家的女儿,是太傅一手培养出来的高门贵女,是所有闺秀的典范,是...”

“好了,我知道了。”

面对孙姑姑诘难,徐漪并未生气,她嘴角带笑,静静地听姑姑说完,而后温声道:“表哥待我有恩,我已经决定了。姑姑不必再多言了。”

听到这里,胡氏和朱芷兰同时松了口气,本来还在想要劝说徐漪的。

徐漪从床上下来,“舅母,明天我会去,你放心。”

家中突遭变故,胡氏整日头昏脑涨,但看到徐漪的芙蓉面,胡氏顿觉清醒,抬手揉了揉眼睛。

但见徐漪虽在病中,但仍旧保持世家女应有的风范,发如丝绦,面若莹玉,端庄清雅。

胡氏不合时宜感叹,女娲捏人造物时真的着实偏心了。

朱芷兰亦是许久没见过徐漪了,上次见还是春节过年时。

打量着徐漪,朱芷兰不由地望向那副湘夫人图,目眇眇兮愁予,恰如此时的徐漪,而今更添几分西子捧心之姿,雾雾蒙蒙的,仿佛罩了一层纱,美得让人看不真切,又想要看个真切。

没来长安之前,朱芷兰一直自持美貌,那是从小被人夸到大的,人人都说她凭着花容月貌就能嫁入王公侯门的豪阔之家。

可见到徐漪,朱芷兰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种被比下去的自卑与懊恼真叫人难以忍受。

朱芷兰暗自使劲捏了捏手绢,上前两步蹭到胡氏身旁,低声道:“姨母,既然女君答应了,那必定是能成的,但凡她尽心就肯定没问题。我们得去准备准备,说不定明天表哥就能回家了。”

胡氏喜不自禁,揩揩泪水,“对对,得摆香案去去晦气,还得预备干净衣服,干净被褥,牢里的那些都不能要了。”

胡氏一面说着,一面携着朱芷兰的手离开了。

等人走后,孙姑姑瞪着朱芷兰的背影:“她这是在对女君施压,如果表公子出不来,那岂不是女君你不尽心,是你的错?”

“姑姑,烦请您带婵奴去歇息吧,她该睡了。”

孙姑姑紧皱眉头,牵过婵奴的手,走了两步,又退回来,带着气性问徐漪:“女君!老身不懂,你为何执意要和离,沈家哪里不好?这是太傅大人为你亲自定的婚事,沈家是青州有名的大家,家底殷实,家风严谨,你在沈家后半生必定安稳无虞,太傅为了你操碎了心,女君你怎么一点都不珍惜!”

徐漪披着一件素净的绸衣,撑着案几缓缓坐下,拿起案上的笔,并在瓷碟中重新滴了水,褐色层层在水中晕染开来。

徐漪用狼毫笔沾沾颜色,又开始细细地认真地描绘起来。

她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孙姑姑又进一步:“难道你还想着姓晏的?”

徐漪沉迷丹青,仿佛没听到似的。

“姑姑!”香雪上前劝说,“要不我们带小小姐去休息吧。”

孙姑姑得不到答案,一脸气愤,恨铁不成钢。

她叹了口气,徐漪是从小看到大的女君,没认识晏楚之前,很乖顺很听话的。

自从认识了晏楚,却好像什么都不对了。

孙姑姑摆了摆手,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

另一边,朱芷兰扶着胡氏往寝房走,胡氏心里还是惴惴的, “你说那法子成么,万一明天徐漪要是发现我们根本没有给晏楚太师递帖子,而是生生去堵人家,那姑娘会不会生气啊?”

原来胡氏只是偶然听说晏楚会去伽蓝寺,带着徐漪纯粹是要用她碰碰运气。

明天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

“哎哟,姨母!”朱芷兰出言宽慰胡氏,“伽蓝寺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了,如果人都到了太师跟前,他那么大一个官,总该知道体面,不能把人赶出来吧。”

胡氏摇头:“你来长安时间不算短,还没听够太师那些雷霆手段吗?前些日子说是有人想要走他的门路,不知哪里触怒太师,被砍了手脚扔出长安。”

说到这儿,胡氏打了个寒颤,“你说…徐女君,她不会有事吧。”

朱芷兰听后亦是背脊发凉,但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

她道:“姨母,你千百个放心,姑娘国色天香,太师舍不得的。”

这话说的大有意趣,胡氏停下来看了朱芷兰一眼,“芷兰,你这是什么意思?”

开新文了,撒花!存稿超级多,欢迎入坑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寄人篱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