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年初一,天气晴朗。
无论是布衣百姓,还是官宦世家,无论是公子小姐,还是老爷夫人,都可以出门逛逛闹市买买小玩意儿,逛逛寺庙祈祈福。
人人面上都洋溢着新的一年到来的幸福。
这日一早,二房的大少夫人钱氏带着三位姐儿来到明安堂邀请郑殊岳一道去逛庙会,府中几位哥儿也要去。
郑殊岳询问是哪个寺庙。
钱氏说是弘福寺。
郑殊岳一听,同四口井胡同背道而驰,她今日还得去一趟四口井胡同,见见汪先生,也把香兰,紫草二人送去,顺道送些吃食过去。
于是她拒绝了几人的邀约,借口要去见见仪宁郡主,交代翠心翠竹注意书房,有什么需要及时安排后,便同钱氏等人一前一后的出了侯府。
马车缓缓穿过街道,不多时就到了四口井胡同。
门口来迎人的是侍卫玉真,玉真还是一位十三四五岁的少年,见着郑殊岳前来,忙去帮着搬东西。
“你师傅呢?”
郑殊岳下了马车后边走边问。
玉真忙道:“小王女,师傅让我给你代哥话,他有事要回冀州一趟,让你好生待在侯府就好。”
郑殊岳撇撇嘴,这口气除了汪先生还真没人敢这么说。
“他什么时候回去的?”
玉真不疾不徐道:“腊月初三。”
随后又补充道,“本来他想等小王女来了再走的,可总是等不来,他便先回去了。”
郑殊岳点了点头,那段时间她忙的出不了府,确实是没办法。
不过她又询问玉真道:“你可知道你师傅回去干什么?是京都有什么事吗?”
“不知道”玉真摇了摇头。
郑殊岳听罢,交代了几句,没多做停留便离开了,香兰紫草也没留在四口井胡同。
驾着马车一路往东走,此时她倒是真的想见见仪宁郡主了,只是纯和郡主来了之后,她也不便打搅。
街道两旁热闹非凡,只是在京都她也没什么熟人,随意转了一圈她就准备回府了。
在路过天香楼路口时,有小斯前来递话,淮江有位公子在等她。
她一听就明白是刘衡。
随着小斯去了天香楼。
推开隔间,确实是刘衡。
刘衡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郑殊岳。
郑殊岳疑惑,下意识的摸了摸面颊,“我的脸上有什么吗?”
问着就坐到了刘衡对面的圈椅上。
刘衡起身为她斟茶,“我是没想到你居然是冀州的王女。”
郑殊岳张口,欲要解释。
刘衡打断她,“无妨,我也没有问过你。”
郑殊岳点了点头,端起茶盏呷了一小口。
不妨刘衡又问道:“他对你怎么样?”
“谁?”郑殊岳下意识开口又反应过来应该是问的萧晏,随即道:“萧晏啊,还行吧。”
二人断断续续的聊着,刘衡好似有些兴致缺缺,却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约莫未时三刻,郑殊岳起身告辞。
回到安平侯府后,直接东拐往明安堂去了。
在门口,不妨遇到了纪明珠。
“郑姐姐。”纪明珠大方的同郑殊岳打招呼,“你回来了呀?”
郑殊岳看了一眼纪明珠身后的秦起,点了点头。
“刚刚河清哥说你出门了,我猜着你也应该回来了,没想到我猜的这么准。”
纪明珠笑颜如花。
郑殊岳眉头微不可察的蹙了一下,纪明珠的话来看,她同萧晏是十分亲密的了。
不知是不是她多想,她总觉得,纪明珠要表达的意思不止是字面意思那样简单,可是她也不想同她过多交集,简单两句后边踏进了明安堂。
路过前厅时,萧晏正端坐在上首看着她,似乎是知道她回来,故意等她一般。
郑殊岳行了个礼,就要离开。
“郑殊岳,”萧晏叫住了她,“陪我说说话吧”
郑殊岳直觉萧晏有话要说,还是关于她的,提步入了厅中,坐在了萧晏的下首。
“有什么事吗?”她问。
萧晏没回答,反而问她都去了些什么地方,看了些什么热闹。
郑殊岳微微愣了一下,这么长时间来萧晏好像不是那种会和她谈论家长里短的人,却又问了这么奇怪的问题。
郑殊岳摇了摇头,“只是随便逛逛。”
萧晏坐在廊檐下晒太阳,见着她回来,出口询问她怎么不多玩一会儿。
郑殊岳笑着道:“也没什么好玩的。”
说着又想起临行前说要去见仪宁郡主,又道:“没见到仪宁郡主,恐怕她有什么事情,我就随便逛逛就回来了。”
“这样啊?”萧晏似是反问又似是自言自语。
“嗯。”郑殊岳回答的肯定。
“如果没有嫁来京都,你想过怎样的生活?”
萧晏冷不丁开口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郑殊岳目光带着探究,看了一萧晏,他们之间,还不到能够谈论这些的地步。
“怎么了吗?”
萧晏欣赏郑殊岳的敏锐,面露笑着。
他原本有些迟疑的,但是追月今日的传话,或许陈穆山的建议是可行的。
他开口道:“我想同你商量,娶平妻进门的事情。”
郑殊岳以为自己听错了,抬眼看去。
萧晏再重复了一遍。
“是谁?”郑殊岳询问,脑海里却浮现出纪明珠的脸来。
“纪明珠”,几乎是同一时刻,萧晏的声音也传至郑殊岳的脑海里。
按耐住心里的苦涩,从容的点了点头道:“好。”
回答的太过爽快,这般爽快是在萧晏的意料之中的,只是或许人都无法接受自己不被爱的事实,尤其是萧晏这种从小就众心捧月的天之骄子,他心中涌起莫名的烦躁之意。
“好了,没事了,你先回去吧。”
萧晏声音陡然一变,带着许多不耐烦。
郑殊岳似乎没听见,起身就往正院而去。
独留萧晏坐在原处,恰巧此时有小斯来报,说是煊王爷来看看小侯爷。
萧晏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
侧眼看了一眼一旁的秦起,秦起吩咐人去正院请郑殊岳。
郑殊岳换了身大红色褙子,面色如常,款款而来。
不多时,刘衡就到了,身着一身月牙白的锦袍,腰间挂着羊脂玉的玉佩和一个青蓝色的香包。
老远就笑意盈盈道:“萧小侯爷,你好些了没有?”
萧晏点了点头,远远看着刘衡走近。
侍女忙端来茶水糕点。
刘衡调侃道:“大乾有你可真是大乾的福气。”
萧晏反问道:“你怎么来了?”
刘衡挑眉,“来看看你好些了没有,怎么还来错了?”
萧晏没搭话,“我是说,你怎么来京都了?”
刘衡无奈道:“来陪我母妃过年不行吗?你不要告诉本王这样都不行?为人子,一年到头都不能来陪她过个年,那像什么话,皇上知道了也会体恤本王的。”
刘衡说的理直气壮。
萧晏听罢,缓缓开口道:“太子妃娘娘,她还好吗?”
“什么?”刘衡以为听错了。
萧晏重复道:“我问太子妃娘娘身体怎么样?”
“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刘衡诧异道:“怎么突然问起本王的母妃来了?”
萧晏沉默,没在说话。
刘衡端起茶呷了一口,“这仗打的,让你都转性子了,都能想起来询问本王的母妃了。”
萧晏没接话,郑殊岳见着,莫名其妙的开口道:“别宫住着的人就是先太子妃娘娘吗?”
萧晏和刘衡都抬眼看她。
刘衡疑惑道:“你见过她?”
郑殊岳点了点头,“我前年刚到京都时,就住在她隔壁,她院子里有一棵冬枣,我去摘冬枣就和她认识了,我听有侍女唤她娘娘,我也跟着唤,只是我不知道她就是先太子妃娘娘。”
刘衡笑着道:“世界可真小,没想到你们居然认识。”
郑殊岳点点头,“是啊,我成婚时,她还给我送了礼物呢,娘娘真是顶顶好的人。”
“你也这样觉得?”刘衡心情十分愉悦,“我母妃真是世上最顶顶好的人,郑殊岳你是有眼光的。”
郑殊岳一听刘衡这话,嗔怪的看了一眼刘衡。
刘衡旁若无人的哈哈大笑起来。
一点没顾忌萧晏。
正在大笑间,有个女子的声音传来,“郑殊岳,我听说你出门寻我去了,怎么还要本郡主倒过来找你呢?”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是刘蓉还有谁。
郑殊岳忙起身去迎她,“谁给你说的我去寻你了呀?”
不妨刘蓉才踏进厅中就见到了刘衡,兴高采烈的走到近前,开口就道:“哥哥,你怎么在这儿?”
刘衡反问道:“我怎么不能在这儿?”
刘蓉面露喜悦,像是没听到刘衡的话,“你来了怎么不来找我玩,我可想死你了。”
说着就挨着刘衡坐了下去。
刘衡面露嫌弃道:“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这么没有规矩。”
刘蓉充耳不闻,对刘衡撒着娇。
郑殊岳惊掉了下巴,她哪见过刘蓉这般模样,好像在庄子上冷静分析未来的人是另一个人一样。
刘衡无奈,“好了,这里是安平候府,小心人笑话你。”
“谁敢笑本郡主”,刘蓉撇撇嘴。
刘衡挑眉示意萧晏。
刘蓉道:“我可不怕他,我让郑殊岳替我出气。”
说着又急忙道:“哥哥,你认识郑殊岳吧,她就是冀州来的小王女,我最好的朋友。”
刘衡有些见鬼的样子,指着两人道:“你们俩个是好朋友?”
这两人怎么可能是好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