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庸人自扰 > 第3章 chapter 3

庸人自扰 第3章 chapter 3

作者:敬飞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00:11:02 来源:文学城

我向往平淡的生活,然岁月静好可遇不可求,平地起波澜才是常态。

前日,李想跟我说了“导师计划”。在经历参选、落选、再入选另一位教授门下等波折后,我以为等待我的是新一轮学习。我本人,恰如自我介绍——能吃苦,什么活都抢着干,毕竟说不定里头就有什么可以学习到的东西,而且还能尽快融入导师和师兄的学术生活中。

我不介意当打杂的,师兄一开始为了偷懒也乐见其成。

但导师注意到了我,也注意到了师兄的小动作。

“吴育翔,你过来。”赵教授眉头皱得死紧。可能对他这样习惯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来说,教育学生确实吃力不讨好吧。

“张涛,你也先别走,在外面等一下。”他也没放过我。

我面壁蹲着发霉,专心致志研究墙面上腻子的纹路,一不小心贴得太近,导致师兄出来时脸上的郁闷都绷不住了,肌肉抽抽几下,换上了一个不知怎么形容的表情:“张涛,赵教授让你进去。”

我颇有些尴尬地起身,向他点头示意,庆幸他现在没心情嘲笑我。

我与他错身而过,隐约听到他的低语:“这人到底是聪明是蠢啊。”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赵教授手边是一份项目书,但项目书的主人无暇施予目光,目光正落在我身上。“那些是我交给你师兄的任务,你们可以合力完成,但我不希望下次问到你们任务有关的问题,只能从另一个人嘴里听到答案。懂了吗?”

“懂懂懂。”我点头如捣蒜。“赵教授,我可不可以有自己的项目啊?”

赵教授已经低下的头再次抬起,却没有立刻反驳我这算得上好高骛远的问题。“我手上的项目不是你能做的,适合你们这种水平的项目,只有你师兄手上那个,你找他问去。”

我清楚他的好意,他几乎已经是明着同意了我加入到师兄的项目里,我不必通过各种打下手的借口偷师求学了。“好的好的,谢谢赵教授。”

我几乎算得上是雀跃地离开办公室,一路小跑着到实验室找师兄。

“那个,师兄,请问我可不可以参与你的项目啊?”我尽量礼貌地问,因为师兄的脸色看起来不是很好。

“你之前参与得还少吗。”他苦笑道,“是郑教授让你来找我的吧?那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你每天进实验室有时长限制。师兄这是为了你好,你每天在实验室待那么久,别的任务也跟不过来啊。”

我猜是刚刚的抓包让他有了危机感。可能我确实太急切了,没把握好主次分寸。

于是我应下要求,回到寝室琢磨起其他方面。就算不能做实验,也总有其他环节要完成。

不想周浩也在寝室,他对于在这个时候看见我显得很惊奇:“张涛,你怎么回来了?”

我答:“实验室今天不能去了,回来看看别的。”

“为什么……”

“张涛,听说你被赶出实验室了?怎么回事?那个师兄这么过分?天天让你干杂活打下手,还要把你赶出去?”

周浩的问话还未完结便被突然开门的李想打断,刚好也不用问了,便顺嘴开始声讨:“什么?他怎么这么不知感恩?”

我感觉一个头两个大,忙向他们解释前因后果。李想看起来冷静了,但仍皱着眉;周浩面上更是忿忿:“那你这也不行啊,哪有搞研究的被限制进入实验室的?我找院长说理去。”

“没事,我本来就水平不够,能参与进去已经很不错了。”我把周浩摁回椅子上,他听完这话却反手把我推起来,再拉着我一起出门。“就是因为你总觉得自己不行,别人才真的以为你不行!”

但我是真的不行啊。

我任由周浩拽着,没空思考这孩子哪来的牛劲,思绪已然放飞天外。我也曾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天下第一,觉得所谓“天才”不过是努力的差距。但一次次竞赛落榜、一次次倒数第一证明了我就是学习能力有限。

这样的我,怎么才能说出“我可以”呢?

我一路神游,看到实验室的门还纳闷院长办公室什么时候搞装修了。直到周浩径直推门进去,我才反应过来这好像就是师兄的实验室。

“学长,你有点过分了吧,活都让师弟干了,还要反过头来限制师弟做实验?”周浩开口便是一句诘问。

我试图捂他的嘴,未果。

师兄很尴尬,我也是。但好在我占理,且习惯了周浩直来直去的性子,看起来比对方从容得多。

“学弟,不能这么说吧,活是张涛主动要干的,现在限制时间也是为了他能有时间做别的事嘛,你们大二还是有很多课程的吧。”师兄把对我说的话又给周浩重复了一遍。

“张涛主动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你要是拿着别人的情分当本分,到头来还因为张涛的主动影响到你的实验就把人支开,那确实够王八蛋的。”李想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凭他的体型,往那一站就是定海神针。

“不能这么说,既要又要的,王八也没长两个头呀。学长,你觉得这算什么?”周浩顺溜地把话接了下去。

师兄在一旁听着他们王八长王八短的,脸都绿了,可能还带点羞恼和心虚,红红绿绿白白,好不精彩。偏生我们人多势众,还有个看起来就强壮、感觉上也不好惹的黑衣人。

我想着好歹是学长,总不能真叫人下不来台,而且人家一开始确实没打算为难我。便把旁边两个推出门,回来打圆场:“师兄对不起,他们脾气比较急,周浩年纪小,他的话你别往心里去。我的到来给您添了麻烦也很不好意思,今后我会注意不打扰你。”

师兄的脸现在像苦瓜:“没事,你走吧……以后实验室也正常来吧。”

眼见事态暂时平息,我自是忙不迭走人。回去路上不忘一手拽一个:“周浩你也太急了,好歹是学长呢,起码尊重点吧。还有你,李想,周浩年纪小胡闹,你也跟着他来?”

周浩驳道:“学长怎么了,年龄这种活着就能长的东西,还不如成绩有说服力。再说了我都懂的东西他不懂那不是他丢人么。”

我向来争不过他,便叹了口气,转头去看李想。李想正好也在看我,我便抱臂好整以暇地等他解释。

“之后要是那个学长针对你,你就跟我们说,就算我们解决不了,周浩也能找郑教授。如果是赵教授或其他老师找你,你就把责任全推到我们身上,把自己摘干净。”李想自己扶稳了眼镜,说出来的话却让我大跌眼镜。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一没成就二没人脉,在大学里处于一个最尴尬的时期。平时多关注一下专业竞赛和创业大赛吧。”他下了结语。

我已然呆滞:“你们不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做吗?”

“这还要解释?”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一左一右,立体环绕。

李想微微蹙眉,周浩则瞪大了眼凑过来:“我们是朋友啊,帮朋友要什么解释?”

“那也不能让我把责任推你们身上吧?毕竟起因是我。”想到这,我又给他们道了个歉。在尖子班两年,我几乎忘了友情的模样,忘了友谊是可以冲冠一怒的疯狂。尖子班的人永远理智,也永远无法靠近。

“没必要道歉,推到我们身上,老师可能轻轻揭过,但要是责任全在你,你会……挨顿大教训。”李想在句末的停顿,我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是我一个人的错,那么最坏的结果大概是我被踢出赵老师门下。

“没事张涛,你要是不想呆了,我就让郑教授把你也收过来,我们不受那个气!”周浩信誓旦旦地放言。

我知道他们说到就能做到,我感动的,是这种从未在“朋友”间体会到的被维护感。

当时的我只认这是一时笑言,哪曾想一年后郑教授劝周浩保研时,他真的把我作为条件加上了。

同学问起,我只得觍着脸解释:“可能因为周浩所有游戏都绑的我的实名吧。”

是的,周浩大天才,大三了居然才17岁。

“张涛,你真以为是周浩让你保研了吗?”李想突然打断。

“不然呢?”

“是因为你的成绩本身就可以保研。要是你成绩不达标,就算周浩帮你说话,你也没法保研,这是规矩。周浩只不过帮你找了个好导师。”虽然李想惯来稳重,但我也少见他这般严肃的模样。

“对啊张涛,而且郑老师对你的成绩很满意。”周浩也难得正经。

“可我之前都没申请……”

“但你申请了就能上。张涛,你是不是有点害怕竞争,其实你不用害怕,你是有实力竞争的。”

我沉默。大学三年,我以为我已经翻天覆地。我可以大方地拉着李想周浩一起参加比赛、拉项目、联系老师,我以为、至少,我拥有了“新生”。但李想却如此直白地点出我心中所惧,让我陡然意识到,旧日沉疴仍如附骨之疽,刮骨难疗。

人常说,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那么不幸的高中生活呢?它实在短暂,对比起其他人的苦难来说不值一提,所以提起来都显得矫情。可它离我实在太近,萦绕在我每个打算迈步的脚尖,在我错觉逃离之后,于一个不经意的低头让我惊醒。

还是那句话,我怎么才能说出“我可以”?我怎么才能说服自己“我有竞争力”?

但今天、刚刚、现在,有两个人正提醒我,或许他们早已提醒过我,我不比大多数人差。

天才们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而我却在无限空间中迷失,从未料想,炽热的日光下,被掩盖的我,除了是萤火,也可以是炳烛、甚至明月。

“谢谢你们。”我干巴巴地挤出一句话。原谅我嘴笨,而且鼻子眼眶酸涩,光忍住落泪便耗费大力气,更别提思考回应了。

其他同学看气氛不对早已自觉离开,周围只剩我们三人。

李想本就坐我旁边,看我情绪不对,便顺势给了我个拥抱。我埋在他怀里,感受这陌生的温暖,和心跳的震颤。

周浩也凑到我头边:“说了我们是朋友嘛,朋友不用说谢谢的。”

我把自己从李想怀里拔起来,尽管洗衣液的味道很清新,被环抱的安全感也确实令人沉醉,但我莫名脸上发烧。好在他们大概只以为是闷的,见我抬头只愣了一下,没问什么。就是两个人的脸也莫名其妙红了。

“对了张涛,”周浩突然挑起新话题,“既然我们都到了郑教授手底下,那以后你的实验就和我们一起做吧。”

我现在还在赵教授手下,他仍然沉迷学术无法自拔,学生还是只有我和师兄。

自上次一闹之后,师兄对我颇有点避之不及的感觉,我当然乐得清净,但不免有陌生领域要请教。尽管对方看起来不计前嫌,相处起来也难免不自在。

我借此机会退出,也算少了个人际交往上的担子。

之后我和李想周浩算是形影不离了,同寝室同导师同实验室,即使得了空,我也习惯性地跟着他们,观察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思路。我也习惯了思考时大家互助的讨论声。

曾经这种讨论声还是离我很远的,我贪恋这种“参与感”。

“波长193纳米的光,能量足够吗?”李想道。

周浩道:“远远不够,我觉得甚至需要波长20纳米以内的光。”

李想道:“可目前没有仪器可以发射波长更短的光了。”

“确实还没有成熟的办法。”周浩道,“欸张涛,你怎么看?”

“我觉得……你们该喝口水了,毕竟你们已经聊了两个半小时了。”我打岔道。

其实是我想喝水了。听他们讨论听得无聊,我便拿起笔在纸上随手画画,现在画得脖子都有点累了。

“有道理。”他们异口同声回复,然后犹如复制粘贴般同时拿起水杯喝水。我在一旁乐得笑出了声,他们后知后觉也笑了起来。

“走,再去实验室试试。”周浩起身道。

我一道去了。除了看他们做实验外,我发现他们做起实验来废寝忘食的,原本只有个周浩,现在李想也被带坏了。我只好盯着他们劳逸结合,帮忙点个外卖倒杯水啥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大多数时间跟不上他们的思路,只能边思考边发呆。

“成了!用光的脉冲去击打液态金属锡,可以激发出波长更短的光。”我被周浩的动静吓一激灵。

李想道:“但还有个问题,这个光的强度还不够。”

“哎呀确实,这下怎么办?”周浩难得面露难色。

“我有一个想法,如果击打一次强度不够的话,为什么我们不击打两次呢?”我试探性提问。

两人猛地抬头看我,目光炯炯。

我尴尬地笑笑,挠挠头,知道自己大概又出洋相了:“抱歉,当我没说。”

“张涛你是天才啊!”周浩激动得像要朝我扑过来。我愣住了。

“天才的想法。”李想也点了点头。

我迟钝地开始不好意思。

“快做实验验证一下!”周浩他们迫不及待投入实践,留我在一旁傻乐。

天才就是效率,当天的思路当天出结果,第二天就去找老师汇报了。

“成了老师,我们激发出了波长13.5纳米的光!”周浩碰上研究成果时总是很激动。

郑教授道:“做得不错,这可以申请一个专利了。”

周浩出了办公室后对我道:“张涛,申请专利的事交给你了,名字写我们三个吧。”

我一怔:“可是我就给你俩打了下手。”

“但决定性的想法是你提出来的,你是最重要的角色。”李想搭着我的肩道。

周浩道:“对啊张涛,没你我们不可能成功的。你就是我们的缪斯。”

眼见他们什么肉麻的话都要说出口了,我连忙应下来。只是心里还在回味,原来被肯定是这般让人心花怒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