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郢州富水 > 第2章 疑云

郢州富水 第2章 疑云

作者:J锦官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0:06:00 来源:文学城

“我去拿给你,书信难言,先看看吧。”程行礼向后面的书架走去,在书架最后一层的暗格里拿出信封与木盒。

程行礼坐下后,严肃道:

“你四月离京,惠文太子中秋宴时身体康健,精神俱佳。中秋宴后不到十日,太子得了一场风寒,久治不愈。圣上听此常前去看望,我跟在圣上身边,看太子日复一日的消瘦下去。整个人不复往昔之态,最后身陨。”

程行礼声音很温柔,郑郁听来如甘泉般。可说出来的话却让他心神紊乱,呼吸也跟着重了起来,心蓦地跟着字抽痛起来。

程行礼给他倒了清茶继续说道:

“最可疑的你也与我说过,赵茂心系老母幼弟,不可能殉主,后来我便留意赵家动向,赵茂殉主后第三日,赵家夜里突发大火。但赵家人早在十一月底便离开长安,不知去向。大火后,我在赵家的残垣中找到这个带私印的残缺信件,赵母年事已高又有重病,赵茂的弟弟赵定只是普通学子,这个私印不太像会出现在他们家中的物件,故而我带了回来。这印被大火焚烧的只剩这点,至于这金乌章,我也打听过无人的名或字是胜亦。”

说罢将那封只有巴掌大小的残信推到郑郁面前,信纸是民间常见的书写白纸。信件尾处,有一私章加盖上去的红印,那私印大部分都被烈火焚尽,只余左下角一块带有私印的地方有所残留。

私印中间最为关键的字样已被烈火焚尽,只留下了一个印字。而在信件的右下角还有一个三足金乌的黑章印,金乌脚下刻有胜亦二字。

“太子历来身体康健,风寒怎会久治不愈。圣上不曾疑心就罢了,那太子亲弟弟成王他也不疑心吗?”郑郁说到此处,心中满是酸涩。

自林怀清死后,他就一直暗中托在京的程行礼查此事。惠文太子林怀清孝友仁慈,身为储君无半分架子,为人谦逊有礼,朝野内外人人称赞。

三年前郑郁刚进御史台不足一月,北阳王妃魏慧病重,他告病假回家侍奉,陪魏慧度过人生中最后一段时日。而后是守丧三年,郑郁四月离京,那时林怀清身体无半分异样,又怎会在他离开后骤然薨逝。

而这期间不过时光几月,林怀清就在除夕夜前崩逝于东宫,连元日晨阳都未瞧见。御医说林怀清是风寒不治,又因操劳国事积劳成疾所以病故。

但他不信,此次他回京最重要的事就是查出林怀清的死因究竟是何。

听完郑郁的疑惑,程行礼叹一口气摇头道:“成王本就沉默寡言,惠文太子薨逝后,性子愈发孤僻,疑心又能如何,御医们如何诊治都是那番说辞。已作了决定,只道是病逝。这是当时惠文太子寝殿中点的绫罗香,我想着或许有用就一并拿来给你。”

随之将案上木盒推至郑郁面前,书房中还燃着清香,郑郁听完程行礼所言,周身不住生寒又有钻心之痛,倏然觉得周遭是阴冷无比,犹如寒冬一般。

虽然他已知林怀清死讯,但如今在听一次,仍觉得恍若隔世,仿佛昨日那个在灞桥上,送他归家的谦谦君子还在。

自程行礼查到这两枚印章之后,他也绘过相似的去查,但都一无所获。当时他也不好大肆加派人手,去打探刚死不久的太子,只能密查,可查探长安上下都是并无异样。

唯一可疑的只有赵茂的死及出现在赵家的印章。

程行礼见郑郁沉默着,也没开口打扰,静静地喝着茶,举手投足间君子风雅。

过了半响,郑郁才哑声问:“知文,这绫罗香真无异?”

程行礼面露愧色道:“我拿给多年经香的商贩看过,这香没有任何不妥。私章烧成这样我实在是看不出是谁的,愚兄不才只能查到这些。”

程行礼说完,突然想起什么,又道:“成王任御史中丞,与你同在御史台。虽然不是大事,但惠文太子死后成王也查过东宫上下,或许他那里知道的会比我知道的多,你之前是太子伴读,你俩还是能说上两句吧。”

成王林怀治,德元帝第六子,林怀清亲弟弟,从小性子就冷漠孤僻,不喜与人来往。

郑郁已近三年不曾听闻关于成王的事情,骤然听见连带着呼吸都停滞了几分。

“知文兄言重了,成王对我和对旁人并无差别,虽说一起坐过学堂,但早年成王的脾性就是生人勿近,我与他也只说过几句话而已。”郑郁摇头无奈。

随即又疑惑:“但是依着圣上对贵妃的情意,怎会让成王去了御史台呢?若学习政务,三省六部哪里不比御史台好。”

大雍旧例,皇子及冠后,皇帝会安排三省六部中的虚职学习政务。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德元帝居然安排林怀治去了御史台。

程行礼道:“好像是成王亲向圣上请的,成王月前及冠,圣上令诸皇子学习政务,让他想及去哪儿。也是贵妃宠爱,宁王之前可没成王这般有得选,圣上便依了成王所请,给任御史中丞一职,还许他参政知事,进政事堂议政。”

郑郁心里虽疑惑,但这是皇家事他懒得去管,想起林怀治的性子,哂笑道:“成王的性子,与那些御史们合得来吗?”

“我也不知道,不过连慈当时说徐大夫在成王去后恐怕会告假。果不其然成王刚去御史台,徐大夫就告了两日病假。” 程行礼谈及此处眼底浮起笑意,喝了口茶说,“你回来还没见过连慈吧?”

郑郁捧起茶抿了一口,答道:“事务繁杂,还没有,都在长安总会见到的。”

他知道御史大夫徐子谅,为人忠直刚正,朝野上下就没有不被他弹劾过的。当年他做太子伴读,言行不雅时都会被徐子谅参奏一两本。

而后郑郁与程行礼谈及了朝中局势,德元帝在一年前立赵王林怀湘为太子。林怀湘是皇后陈仙言之子,若说太子背后最大的支持者是谁,那就是中书令刘千甫。

只因刘千甫娶了陈仙言之妹,林怀湘都得称他一声姨父,身为外戚官居相位兼吏部尚书,早年就晋为梁国公。德元帝对他放权过多,而德元帝近年来已有怠政之像,非紧要公务不处理。处理也只处理事关军、民政务的要事,还爱玩平衡之术,在朝中立了不知多少派。

两人聊了许久,直到侍从敲响房门,道:“郎君,魏国公府的人来请,说请你和郑二公子去金风阙。”

程行礼答道:“好,你备好马匹,我即刻就来。”又对郑郁笑道:“走吧,你来京总得见他。”

郑郁心知这下是逃不过了,勉强答应,“那就只盼则直别请太多人。”

郑郁揣好残信起身,程行礼让侍从把绫罗香送去北阳王府。

金风阙在东市,距离修政坊还有段距离,袁亭宜既然来催那就是等得急了,郑郁与程行礼便骑马前去。

长安乃是前朝旧都,前朝灭亡后大雍定都于此,历几代帝王扩建,现如今长安城有外郭十二门,内置有一百一十坊和东西两市。道路交错纵横宽阔大气,又有三十八条重要道路将各坊分隔。

这金风阙就立于东市,外观恢宏大气,内里装修亦是金碧辉煌,轻纱曼舞,是多数世家公子宴请好友的必选之地。

郑郁和程行礼下马后,将马匹交由金风阙小厮牵引喂料。郑郁报了袁亭宜的名,小厮便引他与程行礼去往二楼雅间。

雅间订在二楼,推门而来的是一架八折金雀朝凤銮绣屏风,越过屏风走进屋内亦有香炉立地,燃着三贯一两,香气清新淡雅的罗云香。一张沉木长案摆于红锦毯上,长案旁已坐了不少人正喝酒谈笑。

郑郁只认识人群中样貌最出众的袁亭宜,袁亭宜面相俊美,双目笑意盈盈。尤其一双眼睛生的格外好看,笑起来时像盛满清水的一弦弯月,笑时脸颊有两道浅浅酒窝,面上永远是不知忧愁为何物的恣意开朗样。

袁亭宜身边坐着一青衣男子,那人在见到郑郁时后浓眉一挑,眼中闪过一缕轻蔑。男子鼻梁高挺,五官俊朗。脸上因有些醉酒而泛着淡淡红意,身上的青衣锦缎将人显得华贵不凡。

见着有好几位他不认识的人,郑郁突觉得有些不自在,他不喜欢跟人来往,特别是有敌意的陌生人。

袁亭宜坐在青衣男子身边,没发觉人的异样,看两人进来,忙招手道:“知文,砚卿,你俩快过来。”

程行礼笑着回道:“路上耽搁了,则直别见怪。”

袁亭宜摇手表示无碍。

两人来得案边对着袁亭宜坐下,袁亭宜给他们倒好酒,欣喜道:“我还以为你俩不来了,砚卿,近三年没见,你可想我?”

此话出,郑郁觉着对面有凌厉目光直射过来,像是要将他穿透,可望去时已不见其人。

郑郁失笑:“这不是来了嘛!未见你面的日子,自然是想的。”

袁亭宜大笑几声,肩膀撞了下青衣男子,指挥众人说,“我就说嘛!砚卿兄怎么可能不想我,赌输的,都给我喝!”

席间笑声朗朗,袁亭宜给那青衣男子倒酒,随即面朝郑郁说:“这些人你都认识,九安你也认识吧?”

郑郁疑惑,他还真不认识!早年他为太子伴读时,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哪里会认识这么多人,九安?他思索了下,一时记不起这人是谁。

“右相独子。”程行礼在郑郁耳边低声解释。

郑郁想起来了,觉着这两人怎么混在一起去,有些好奇袁亭宜是不是脑子被马踢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旧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