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应玉堂 > 第54章 卫家六

应玉堂 第54章 卫家六

作者:为我鱼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19:03:15 来源:文学城

“邹婶子,光线太弱,明日再补吧。”

老嬷嬷头发掺着灰白,面容慈祥:“不碍事,这辈子都这样补过来的,眼睛也没瞎掉,就是临老了才有些看不真切。”

应玉堂摘掉帷帽,脱掉靴子躺到榻上,随手拿起盘子里的果脯嚼着。

这位邹婶子是卫家的老人,先前是在卫湃祖母身边伺候的,年岁大了,便出府来独自居住,不愿在府上添麻烦。

卫家拗不过她,只能将她安排在后门外的巷子里,时常派人过来送些吃喝穿用,冬季要用的碳火在秋季就准备好堆在柴房里,满满的一面墙,各种时令蔬果,只要卫家有的都给老嬷嬷送一份儿。

应玉堂吃完果脯坐起身,吐掉果核,蹲到老嬷嬷脚边解开脚踝上缠着的纱布,露出里面的药膏。

雪天路滑,她前日在卫府外晃荡时遇到这位老嬷嬷摔在地上起不来,将她背回来,又弄了些药膏替她敷着。

邹婶子虽老眼昏花,却还是听说过她的。

应玉堂随意扯个谎,只说在卫府住够了,不愿再继续麻烦下去,就想着出来住。

于是,邹婶子便留她在自家住下,也好有个说话的伴,免得整日孤单。

这几日闲聊下来,才知邹婶子无儿无女,未婚嫁过,春夏天气暖和时就在院子里种种花草,落雪后,院子的积雪越来越厚,也就没什么消遣了。

邹婶子缓缓活动一下脚腕“哎呦”低声痛呼起来。

应玉堂抬头看看她:“别乱动,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才两日就想好。”

把纱布解下来,拿起桌上的药罐子重新敷上药膏,再仔细的缠好。

邹婶子低头看着她感慨:“人老了腿脚不中用,连骨头都酥了,动不动就摔一下。”

“那你为何不回到卫府去?那边有人照顾着,总比在外面方便。”

邹婶子眼眸一暗:“我在那儿待了一辈子,就想过过自己的日子。”没再解释更多,低头拿起衣衫继续缝补起来。

第二日一早,应玉堂将炉子烧得火热,吃过邹婶子烙的饼和煮的粥才出门去。

“今日早点回,晚上吃面。”邹婶子坐在桌前慢慢吃,冲着朝门口走的人喊道。

应玉堂估摸着时辰,卫湃此刻应该已经出门,于是加快脚步向前追去。

大理寺地处都城以北,位置偏僻,整条街荒凉冷清,门口两座威严的石狮,头上还落着厚雪,栅栏里靠墙而立的两面鼓,常年经过风吹日晒,不知还能否承担重击。

正门开着,一眼望进去空空荡荡。

门口拐角处停着马车,应玉堂认出这是卫湃常坐的那辆,察觉到有人出来,闪身躲进街角。

马儿打个响鼻,马蹄踢踏踩在雪上,淡墨牵着绕过拐角向后门处走去。

应玉堂又盯了会儿,卫湃只要进了大理寺,应是遇不到什么危险,日头西沉圆月悬挂时才会出来。

东市的市集,无论冬夏最为热闹。

胡饼铺子拍打面团的声音、吆喝声、唱曲声和叫好声,铁器敲击声、灶炉里炭火噼啪,蒸笼热气腾腾。

两边支的摊子上时令糕、核桃饼、麻花酥样式眼花缭乱。

应玉堂在摊前驻足观摩许久,买了几样看上去酥软的,一口腾腾冒着热气的大锅引起她的注意,飘出来的腥膻味儿使得她捂住鼻子。

大锅旁边有一个铁笼子,里面或蹲坐或趴着几只没精打采的狗,眼中无光似乎已经认命了。

应玉堂蹲到笼子前逗弄几下,几只狗只抬眼看了看她,一点反应都没有。

铁锅后站着一个大冷天穿着汗衫的壮汉,脸上的肥肉走起路来呼哧呼哧的直发颤。

“姑娘看中哪只?清蒸红烧都能做。”

应玉堂被腥膻味儿熏得反胃,摇摇头退到街对面去。

壮汉见她没有买的意思,撇撇嘴又走回铁锅后面,拿着半人高的大铁勺伸进去搅和几下。

笼子里的狗有大有小,有的趴着闭上眼睛,有的迷茫的看着街上来来往往人。

有一只狗身上毛发凌乱,长毛是棕灰与白相间,棕色的大眼睛始终盯着她,眼角有泪痕,除开厚重的皮毛,不知瘦成什么样子。

应玉堂想起法华寺的大黄,对这只狗即将遭遇的有些于心不忍,捂着口鼻再次靠近铁笼子。

壮汉在铁锅后探头看她一眼,有些不耐烦:“姑娘,你到底买不买?”

看着大狗的宽嘴巴和挺立起来的毛茸茸的耳朵,问道:“这只怎么卖?”

壮汉斜睨她一眼,伸出一只手张开:“八百文。”

不到一两银子就能决定这样一只大狗的生死。

见她又不出声,壮汉催促道:“姑娘,你到底买不买?若是嫌贵,你跟我说,实在不行我给你收拾干净炖熟了,不然的话,炖熟也是要收二十文的。”

应玉堂撑着腿站起身,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壮汉面上肥肉一横,低骂一句:“在这儿挡着我做生意,什么人呢!”

应玉堂走到拐角处,转回身朝铁笼子的方向拍拍手。

蹲坐在地上的大狗竖起来的毛茸茸的耳朵动了动,察觉到什么,犹豫的看了看铁锅。

猛然站起身撞向铁笼子,冲出来的一瞬间,棕色的眼睛沾染上亮光。

趁着还没人反应过来,摇晃着尾巴冲着笼子里的其他狗叫几声,飞快跑开。

逛市集的百姓四散开怕被狗咬到,壮汉这才从铁锅后站出来,看见敞开的铁笼子和四散跑开的狗怒吼,站在原地不知要朝着哪个方向追,恨恨的踹一脚铁笼子。

垂头看见铁笼子底下的一两银子,弯腰捡起来,面色缓和些。

左右看看,将银子上的浮灰吹掉揣进怀里。

无论是谁掉的,现在都是他的了。

应玉堂眉头舒展开,胸口变得轻盈,心情好的掏出一块糕点吃起来。

转身正要继续逛,腿上被撞了一下,低头一看,是那只长毛棕眸的大狗,正用宽嘴巴贴她的腿,脑袋也蹭着,竖起来的耳朵还是毛茸茸的。

她忍不住伸手去捏,问道:“你跟过来做什么,还不跑远些,小心一会儿又被抓回去,我可不管了。”

将狗头推开,继续往前走,一回头,发现大狗还跟在身后。

这是要跟着她的意思吗。

见她停下,大狗也停住,蹲坐在地上看着她。

邹婶子坐在厨房灶火旁摘菜,猛然见到一只大狗靠近,吓了一跳,从小木凳上跌坐到地上。

应玉堂随后跟进去呼喝一声:“一两坐下。”

大狗停在灶房外,摇头晃尾,眼睛盯着应玉堂。

邹婶子重新坐好:“这是哪来的?莫不是野狼?食人否?”

应玉堂噗嗤一笑,拍拍狗头:“这是一种狼犬,与狼长得相似,我在集市上铁笼子里看到的,将要被做成狗肉,见它可怜,买下以后来与你作伴,你放心,它不咬人也不食人。”

邹婶子还心有余悸:“你刚才叫它什么?”

“我花一两银子买下的,因此就叫它一两。”

应玉堂翻找出一把铁剪子,将一两身上纠结在一起的长毛全部剪掉,又将它带到雪堆前,捧起雪扬在它身上。

它似乎明白要做什么,主动钻进雪堆里打滚,再出来时干净许多,臭乎乎的长毛洁净了些。

邹婶子扔出一块饼,一两先抬头看看,见应玉堂点头,才去吃掉。

乖巧的样子令邹婶子都忍不住夸赞,又扔出一块饼子。

一两接连吃了三张饼子,还没吃饱的样子,邹婶子又嘟囔着:“也太能吃了。”

应玉堂拍拍它毛茸茸的狗头:“许是被关起来后没怎么吃过东西。”

重新戴上帷帽站在萧索的街口,应玉堂吸吸鼻子,注视着马车缓缓驶出大理寺。

卫湃坐在车厢中,鼻端又感受到熟悉的热流,拿过帕子堵住,半晌后感觉热流止住,又换一张帕子。

淡墨接过车帘里伸出的沾血的帕子扔到路边。

马车离去,应玉堂盯着路边的帕子出神。

他何时受的伤,伤到哪了?

心头像被一只手攥紧,有点闷闷的。

马车拐进卫府,应玉堂蹲在后门,手上还攥着路边捡起的帕子。

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她跟了几日,谁能在她眼皮子底下伤人。

淡墨端着补汤进书房:“公子,这汤…要不还是和老将军说一声吧,那日医士来看时说过,公子鼻子流血就是因为补汤。”再喝下去,爆体而亡也不是不可能,只能说,老夫人的方子也只有老将军能受用得住。

卫湃:“倒去门口的花圃里。”花圃里的雪都被汤汁染上褐色。

应玉堂手指扒在房顶瓦片上冻得通红,朝着手心哈口气,听明白卫湃是因为喝补汤才流鼻血,放心下来。

就是说,谁能在她眼皮子底下伤到他。

站直身子抻开手臂活动一下,未曾想脚下一滑,房顶的雪被她踢掉一大片。

提气抬脚,在淡墨刚反应过来时,纵身一跃,只留给淡墨一个背影。

淡墨站在院子里,手中握着长刀。

那是…侠女?

纳闷的回屋去,卫湃看向他茫然的目光:“是谁?”

淡墨有点乱:“好像…是那日在路上相助的侠女,只来得及看见背影…身影差不多。”

卫湃眼波光华潋滟,欲笑未笑,垂眸道:“去休息吧。”

淡墨心中越感古怪:“可是…万一此人身份不简单,是冲着公子来的呢。”还是睡在书房守着公子吧。

卫湃斜睨他一眼:“若是要对我不利,半路那时就不会出手相助。”

也对,淡墨收起长刀:“公子,你也早点休息。”

回到邹婶子家的时候,天色已晚。

邹婶子坐在凳子上,烛光下年迈的皮肤布满沟壑褶皱,一两趴在地上睡着,耳朵听见门口的动静支棱起来,慵懒抬起眼,见到是熟人,又将眼闭上继续睡。

应玉堂摸摸它的耳朵,邹婶子不高兴的冷哼一声:“叫你早点回来,回来的却更晚。”

应玉堂挠挠发顶,一开始她还记得,后面见到帕子就忘了,弱弱问一句:“还有饭吗?”

邹婶子呼出口气,咬牙切齿:“就知道吃!”两手撑着桌子想要站起身。

应玉堂赶紧拦住:“你脚还没好,你告诉我在哪里,我去端。”

邹婶子重新坐下,抬手指了指灶房的方向:“在锅里还热着。”

掀开锅盖,里面是不知泡了几个时辰,已经有些软烂的面条,嚼劲全无,用筷子夹起来就断了,盛出一碗软面片端进屋里。

邹婶子看一眼:“谁叫你回来这么晚,还能吃吗?不能吃的话我再去给你重新做。”

应玉堂吸溜一口面汤,含糊不清的说:“不用,很好吃。”

“软成这样能好吃到哪去?”随她去,谁叫她回来的晚了。

应玉堂对邹婶子还是了解的,她怕麻烦,平日吃食都要做最简单的,怎么今日不嫌麻烦又和面做面条吃了。

似乎看出她想问什么,邹婶子感慨一句:“过完今日我也古稀之年了,也是个老不死的了。”

最后一句自嘲,应玉堂听了心里不太舒服。

蹙眉,放下碗筷:“胡说什么,古稀之年多少人还活不到呢。”

“原来今日是你的生辰,怎么不早说?”现在告诉她,这大半夜的上哪儿去准备生辰礼。

邹婶子摆摆手:“都一把年纪,土都埋到脖子了,还过什么生辰,吃碗面就算过生日了。”

“话不能这么说。”应玉堂低头捧着碗吃完一碗面,眼珠子转一圈。

“等着我。”留下一句大步往外走去。

邹婶子在后面喊:“这么晚了你做什么去?”

亥定,夜色已深。

应玉堂满大街溜达,琢磨着能送给邹婶子的生辰礼,恍惚间记起在西市有一家皮毛交易铺子,那里面的兽皮柔软干净,没有腥味,做成护膝最合适。

抬头看一眼天色,缓缓勾起唇角,吐出一口气,抱着肘慢慢走去。

邹婶子在桌子上等得睡着了,再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亮起来,看见空空的床榻,抬手揉着脖子,满心担忧。

出去了一夜都没回来,这是跑哪儿去了?

刚念叨完,一两晃荡着尾巴跑去门口迎接。

应玉堂笑盈盈踏进门,将包袱递到邹婶子面前。

“你跑哪儿去了?这一夜怎么才回来?拿回来的这是什么东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包袱,看见一对灰兔皮毛护膝,摸上去皮料柔软。

应玉堂拿着呼护膝粘到她的腿上:“站起来试一下怎么样。”

邹婶子嘴上嘀咕着:“你这是跑哪儿去弄的?出去了一夜就为了买这么个东西,我的腿脚还没有这么不灵便。”绽开的嘴角却出卖了她真实的内心,笑意藏都藏不住。

应玉堂从东走到西,又蹲在门口敲门半天,才挑到满意的皮料,此刻困意涌上来,闭目躺在榻上:“饭好了叫我。”距离卫湃去大理寺还有两个时辰,她还能再睡一会儿。

邹婶子扭头替睡着的人盖上被子,走出门去抬手擦了擦眼睫的湿润。

卫湃走出卫府登上马车之前,站在街角四处看了看。

淡墨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公子,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卫湃收回视线。

刚踏入大理寺,严司直急匆匆迎上来:“大人,关押的那名人犯全都招供了。”

卫湃脚下一顿:“供述可全部记下?”

严司直点点头,跟在卫湃身后,边走边说:“正如大人所料,他们确实是一个组织,养了一批杀手听命于人,要取大人性命,先前大人所说的丧命的那名犯人,也是他们所为,而且他们前段时间还出手了,只不过押送回来的这位大婶身边有一个高人保护,他们损失惨重,就没敢再轻易动手,也算是任务失败,此次暗杀大人也确实是想让大人不再追查案子,狗急跳墙了。”

卫湃坐到桌案后展开卷宗供述,严司直自觉闭嘴坐到一旁侯着。

一炷香后,卫湃才抬起头,沉思片刻,吩咐下去:“先将涉案人员全部羁押带回审问,涉案府邸全部查封,明日一早我会带着供述卷宗入宫面圣。”

牵扯事广,卷宗上供述出的几乎是赵家三代,相当于一网打尽,恐怕赵家不会善罢甘休,重压全部落在大理寺。

严司直踌躇开口:“大人,你看要不要增派点人手?赵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封府的过程可能会动用武力,单凭大理寺的人,事情不太好办。”

卫湃沉思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去调玄甲军。”

严司直瞪大眼睛,颤抖的双手接过漆黑的令牌:“这…这是圣上的玄甲亲兵?”见令牌如见圣上亲临。

没想到这位卫大人会如此得圣上信任。

“是,下官这就去办。”

接连几家被查封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应玉堂戴着帷帽,坐在街角的茶水铺子里,听着四周议论声之外,余光盯着斜对面二楼茶楼里的卫湃。

“哎,你们听说了吗?赵家这次彻底完了,凡是赵家人在朝为官的一个都不落,都被彻查了,在赵家查出无数金银珠宝,就连赵家的一个旁支,名下都有十八间铺子…”

“啧啧啧,可见平日里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的,声音激不起一点水花,被灌了一脑袋的骂声。

还真是墙倒众人推。

应玉堂有些担心,卫湃此举会不会激怒赵家,做出不计后果的事。

咬一口肉包子被汤汁烫到了嘴,赶紧喝口凉茶,帷帽下舔了舔嘴唇。

小动作被斜对面二楼茶楼的人全部看在眼里,薄唇上扬,轻笑出声。

淡墨坐在对面,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公子在笑什么?”他发现公子最近有些奇怪,总是莫名其妙的发笑,这件事晚上回去要好好与禇思说一下。

“没什么。”卫湃收回视线,抿唇垂眸。

淡墨闭上嘴,好吧,公子确实有事瞒着他。

街角的几人与二楼的淡墨对视一眼点点头。

淡墨领会:“公子,已经安排好了。”

卫湃沉下脸,将茶杯稳稳放在桌上。

应玉堂一屉包子吃完,一壶茶喝光,身后几桌散客陆陆续续走光,察觉到一丝异常。

抬起腿踏上长凳,想招呼店小二过来再要一屉包子,摊位里却不见一人。

眉头一皱,扭头仔细观察着街上看似在闲逛的人,脚步轻盈,肩背紧绷。

街角的菜摊和背上的菜筐都盖得很严实,里面应该是藏着兵器。

再看向斜对面二楼沉稳坐在原地的卫湃,眉心越皱越紧,这个距离不太方便,如果一会儿有人出手,她怕是会慢一步。

思量一瞬,街上的人已经等不及出手了。

菜摊被掀翻,长刀抽出泛着银光,脚下一踏,腾空飞上二楼,刀刃直对座上的人。

淡墨早有防备,落下隔窗挡住刀刃,另一扇窗被击破,杀手翻入茶楼,从雅间冒出许多身穿甲胄的玄甲兵,兵器碰撞声响起。

应玉堂看不到茶楼内的情形,从身旁的长凳上抽出长剑,小步助跑,手脚骤然发力。

长剑纤细上斜向前,寒光横扫而出,眉间一抹凌厉杀气。

身影如燕般轻灵,击杀掉隔窗两侧杀手,攀到窗内。

看见穿着甲胄的兵将杀手逼退,卫湃毫发无损。

淡墨:“侠女,又是拔刀相助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