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几日,洒金街的桃源客栈在京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篇《桃花源记》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折腰吟颂,陶渊明的名字在这个异世界又一次绽放异彩。
仅用热水冲泡便清香无比的各式茶叶,虽价格高昂,可京城从来不缺富人,有的是专门过来品尝一二的。
一旦试过,唇齿留香,便念念不忘。
还有围炉煮茶的新式饮茶方法,在这寒冬时节,最是暖人心脾。
就连月影纱,都成了众多女子的心头好,直接将开业不久的云秀坊挤的水泄不通。
桃源茶馆,没有做任何寻常店铺开张需要邀请的锣鼓舞狮,紧靠着口口相传,便成为这个冬日里京城最火爆的地方。
而桃源茶馆的东家之一,谢安,也成为京城最神秘莫测的商人。
众人都知道桃源茶馆有两个东家,一位是竹溪茶馆的东家林知鹤,另一位便是这谢安了。
他似乎一到京城,就与林知鹤开始筹备这间茶馆。
开张几日就名满京城。
偏偏,他也不太与人交际。
除了林知鹤,没见他还与什么人来往过。
倒是有一日,被来往的商客认出来,谢安曾经在柳州县经营了一系列的桃源产业。
从桃源客栈开始,到桃源酒楼、桃源茶馆,皆是有声有色。说他是柳州县第一富商,绝对无人置喙。
如今,柳州县的桃源产业自有掌柜代管。
谢安又来到京城,一出手便是惊艳。
没听那商客说吗,在柳州县的桃源茶馆,可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
但是那里的桃源客栈倒真是不错。
虽然也有其他客栈想要学习一二,可惜只学得形似,东施效颦而已。
明明长着那样一张妖孽的脸,可现在众人想起他,却首先是桃源客栈的一缕茶香。
这样的人物,怎能不引人关注。
宋玉姝明白大家的意思,这就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实力。”
谢安越来越受瞩目,即便宋玉姝想要低调,也挡不住这么多人对他好奇。
她打算,让林知鹤帮谢安寻一处房子,总是这样居无定所,也挺不方便的 。
……
桃源茶馆每日迎客无数,许多贵人小姐也结伴而来,专门找二楼僻静之处,品茶小聚。
这一日,谢安看见了一位熟悉的小姐。
正是镇北侯府的陆晚。
只是陪她进来的却不是闺中密友,而是两名男子。
其中一人便是陆时,另一位虽有些冷漠,但存在感极强。
这通身的气质矜贵内敛,又有陆时作陪,除了二皇子顾昭,简直不做他想。
陆时未作介绍,谢安只能装作不知道。
陆晚充满好奇地在茶馆一楼逛来逛去,陆时和顾昭则看向丝缎上的《桃花源记》。
这篇文章本来就是处于魏晋乱世中的陶渊明,对于安宁和乐世界的一种向往和精神寄托,映射的是东晋王朝内部倾轧、贪污**、盘剥百姓的种种社会现实。
普通人读来或许更多的是向往那种平和富足的生活。但顾昭作为皇子,而且是有野心的皇子,自然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不知这陶公究竟是何人,魏晋又是什么朝代,历代史书中从未记载过。”顾昭双手负后,看向那句“无论魏晋”。
陆时:“或许是暗指的前朝,亦或者是虚构的也为可知。毕竟连陶公也早已经仙逝了,这个问题可能终究难解了。”
顾昭笑道:“哪朝哪代不重要,文中的隐喻倒是发人深省。”
两人还想继续,陆晚已经等不及了,“两位哥哥,我们快入座吧!我想试一下这个蒙顶甘露。”
早就有人预定了二楼临窗位置,三人坐下后,又有小二将茶具、点心一一摆上。
陆晚对围炉煮茶特别感兴趣,一会看看红泥火炉,一会看看各种烘烤的干果。
顾昭只是来品茶的,一杯香茶入口,确实少了苦涩之味,清香扑鼻,轻柔甘醇。
难怪声名大噪,这种茶叶,即便是每年送入宫中的新茶,也远远比不上。
不如带一些回去,给父皇尝一尝。
顾昭问道:“子牧,这茶确实不错。不知掌柜是否能出售。”
“那我们得问一问茶馆的老板了。”陆时可不只是来喝茶的。
他叫来小二问道:“谢公子可在?”
小二:“东家在。只是几位客人若是有事可尽管吩咐小的。”
陆时只说:“你就和谢公子说,柳州故人来访,玉佩可还在。去吧!”
顾昭挑眉看他,“什么玉佩?你什么时候去过柳州?”
陆晚反应过来:“哥哥,我记得你就一块玉佩,难道你送人了?”
陆时不急不躁地给二人倒茶,“这么好的茶,不要浪费了。快请吧。”
片刻后,陆晚见到了哥哥口中的“谢公子”。
早就听说谢公子玉一般的人物,她不太信。
自己哥哥和二殿下都是何等风姿,一般人根本入不了她的眼。
但现在,她后悔自己太武断了。
如果她的女官在,一定会给她解释一个词,名曰“打脸”,亦或者“真香”。
谢安过来直接就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拿过陶壶,给三位客人斟茶。
他也不看陆时,自顾自道:“陆兄别来无恙。”
宋玉姝作为女子,陆时总不好盯着人家看。
但谢安,陆时就放肆了许多,他看着对方修长如玉的手指捏着陶壶,手腕微压,茶水如柱,倒入茶盏之中,说不出的流畅优雅。
语气里好似带了些幽怨,“不是与谢兄约好了,来京城一定去寻我。谢兄可是失约了。”
谢安知道他又开始装了,瞥了他一眼,“陆兄只说朱雀街陆府,我可没找到陆府在何处。”
“那是陆某的错了。”陆时毫不介意她那凉凉的语气,忍者笑意道:“所以,我今天是来送礼的,希望谢兄不要错怪。”
“以后我也好来喝茶。”
说着,拿出了一件木盒,打开后,是一套十分雅致的茶具。
顾昭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啧,这可是父皇赏赐的,当初他想要来,陆时还不肯。
这谢安是谁,让他怎么有一丝……讨好?
谢安觉得陆时是不是人设崩了,明明是运筹帷幄、冷静理智的世子爷,但总是露出现在这种讨好小狗的模样。
他这套茶具倒是不错呢。
顾昭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谢公子,既然你与子牧是旧识,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公子这里的茶独一不二,不知在下能否单独购买?”
这种问题,已经有不少人来问了。
毕竟,目前这茶只有桃源有,想喝茶就必须来茶馆。
可总有些人,除了有钱就没别的,喜欢买回家慢慢品,还可以招待亲朋,岂不是一举两得。
只是谢安和林知鹤都没有开这个口。
这可是目前他们的招牌,怎么能易出售。
谢安闻言,为难道:“这位公子,抱歉,小店的茶概不单独售卖,只能在店内饮用。”
顾昭本来以为谢安一定会应允的,没想到对方竟然断然拒绝。
陆时见好友吃瘪的模样,心想,自从回京,已经没有人这么直接地拒绝殿下了。
他正想调和一二,不想谢安又继续说道:“但,陆兄不同。那陆兄的朋友自然也不同。”
“我已经让人每样都包装了一份。稍后就拿过来。”
最后又加了一句,“不卖,只送。”
“那就多谢谢公子了!”顾昭道。他身为皇子,今日竟然是沾了陆时的光才喝上这茶,他看向陆时,笑得意味深长。
只不过好友好像没有接收到,因为他已经被那一句“陆兄不同”摄住了心神。
陆晚雀跃道:“谢公子,我也有吗?”
谢安看向可爱的陆晚,轻声道:“自然,陆小姐也有。”
“咦,你怎么知道我姓陆。”陆晚不记得刚才有介绍过。
谢安微微一愣。
“我从前与谢兄说过,我还有个妹妹。”陆时道:“谢兄,你猜的真准,这就是我妹妹,陆晚。”
妖冶美男子谢安难得有些局促,他知道我是宋玉姝,已经不想装了吗?
……
三人离开茶馆后,顾昭看向手边包装别致的茶叶。他可是注意到了,桃源最贵的西山白露,二十两一壶,那位谢公子给他装了足足一罐。
他蹙眉:“子牧,这位谢公子知道我的身份?”
陆时:“我与他上一次见面时六年前,六年间我们从未联系过。他应该不知。”
顾昭不理解:“难道就因为你,他就把价值几百两的茶叶这么往外送?”
陆时不知道忽然从哪里变出一把扇子,大冬天的拿在手里摇来摇去,“那不然呢?总不能因为殿下这个陌生人吧。”
要是让宋玉姝知道陆时这么高估自己,怕是要大大地笑话他。
她又不傻,怎么会平白无故送给一个陌生人这么贵重的茶叶。
自然是因为他二皇子的身份。
她还特意给二皇子多装了一些,这不就是最好的“带货王”吗。
她就不信,殿下身边这么多人,看到他喝茶就不好奇?就不想试试?
这一来二去,不就把桃源宣传出去了。
不过,宋玉姝没想到,要论最强带货王,二皇子还真是算不上。
因为他回宫后,就将每一种茶叶单独分装,孝敬给了他父皇。
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对这种清茶爱不释手。
皇帝也不例外。
他最喜欢的当属西山白露和九曲红梅。
让宫人把他喝的茶全都换成了从桃源拿来的茶叶。
甚至,陛下一事不烦二主,安排二皇子去桃源茶馆谈,定期向宫中送茶。特别是西山白露和九曲红梅,决不能出现断货。
然后,就逐渐有大臣发现,每次参见陛下,总能闻到一股特别的茶香,格外清幽醇香。
而且,陛下似乎极为喜欢,以往那种煎茶已经很久不见了。
有心之人已经向皇帝身边的内侍打听,陛下这是新换了什么茶,好像格外不一般呐?
还有的去过桃源,猜到这似乎是桃源茶馆的新茶,没想到陛下竟也喜欢。
更有甚至,已经确定,陛下最爱喝的正是西山白露和九曲红梅。
古来入仕做官者,未有不心思敏捷者。
这种敏捷也迅速地反馈到了宋玉姝的茶馆里。
林知鹤发现,最近客栈里怎么来了这么多父亲的同僚。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监察御史,还有内阁大学士……
啧啧,他父亲应当没有这个能量把这么多朝廷忠臣都请来吧。
还是谢兄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不仅如此,他发现来店里单独买茶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之前不厌其烦地派人来买,甚至还有人想找他们麻烦。
怎么忽然就消停了呢。
林知鹤不清楚,当日陆时和二皇子来过后,就已经被人瞧见并认出来。
殿下走时,小二送上马车的大盒小盒,不是茶叶还能是何物。
又过了几天,听说陛下喝的也是桃源的茶。
好好好,一个陛下,一个当红的皇子,都能从桃源买到茶。
就他们不行。
为什么不行,还用问吗?
什么,你想效仿陛下?那你也擦擦脑门考虑清楚,什么能效仿,什么不能效仿。
人家桃源都说了不卖不卖,单单卖给了宫中。
你还非要买,你和宫中抢东西呢?
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以上,只是众人心中的揣测。谢安、林知鹤从未解释过什么。
虽然最初给二皇子的茶,是送不是卖。可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单独往宫中送茶,这一部分,可是实打实的卖。
甚至,谢安和林知鹤打算,以后再有新茶,优先送入宫中,一个月后再陆续出售。
总不能亏待了大客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