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云秀坊早就已经没有姜府的人了,全都是卢风自己打理。
宋玉姝从来没有给他提过要求,只要把原本的经营状态能保持下来就很好。
只是没想到卢风却很有经商的头脑。
云秀坊本来只是一家普通的绸缎铺,凭着薄利多销,每月都有稳定的利润。
卢风后来自己跑出去,不知道从哪里进了一批样式更新、色泽更好的绸缎,提高价格,专门向县里那些富户人家出售。
他专门安排了几个能说会道的年轻漂亮妇人,带着布样去上门推销。
果然打开了一条销路。
时间长了,又开了第二家绸缎铺,主要以这一类绸缎为主。
两家铺子也不会太大的竞争关系。
宋玉姝到云秀坊的时候,卢风正在给一位夫人介绍布样。
看到她来,对那位夫人说了声抱歉,立刻就走了过来。
宋玉姝看着比自己高两个头的卢风,自己当时只是心软给了他一顿饭,却换来这么多年他一如始终的帮自己。
他也将近20岁了,生的高达俊朗,比起六年前不知道沉稳了多少,可能是做生意的缘故,话多了,笑容也多了。
卢风见她来了也不说话,就端出刚买的点心,又倒上她最爱喝的茶,问道:“小姐,怎么了?”
宋玉姝拿起茶杯放在手里转来转去,“卢风,我们家要是离开柳州,你有什么打算么?”
卢风没有回答,只是问道:“小姐一家要去哪里?”
宋玉姝:“我也不知道,可能去京城,也可能去其他地方,要看我父亲的调令吧。”
“若是你不想走,我就把这两间云秀坊转给你,本来我也没做什么,都是你……”
卢风却直接打断了她,“我可以跟着小姐走吗?”
说实话,宋玉姝有些高兴。
卢风从来没见过她的真容,因为一饭之恩,愿意帮助她到现在。
在青云寺的六年,他也没有离开。
如果他愿意和自己一起去京城,她心底好像就多了一份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与柳氏不同,与佛珠不同。
宋玉姝自己定义为,伙伴之间的信任。
“谢谢你,卢风。”宋玉姝很开心很直接地展露了她的心情。
卢风也很高兴,他本来就是因为宋玉姝才留在柳州,若是宋玉姝走了,他愿意去新的地方从头开始。
宋玉姝想了想,“要不,我们把这两间铺子转让了吧,到了京城或者哪里,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这和卢风想到一起了,他思量了一下,“没问题,我最近整理一下铺子里的生意和收支,若是来不及,小姐就先走,我去找小姐汇合。”
至于如意堂和桃源客栈这些产业,宋玉姝暂时还不想动。她有一些想法,不过需要去了京城看看情况再说。况且,如意堂还有姜府的两成。
……
宋玉姝一件一件地处理着手中的事情,眨眼间,就迎来了自己及笄的日子。
只是,据说三天后,蔡大人提亲的人也要过来了。
徐氏自然不会理会一个庶女的及笄礼,还美其名曰,“就让玉姝的姨娘亲自给她办吧。”
在宋玉姝看来,最好是不要有宋父和徐氏的掺和。
柳氏唯恐委屈了女儿,在及笄这一日,将赐字文书、冠笄、香炉等一应事务都准备得无比周全,用的也都是上好的东西。
柳氏主持,姜母专门登门担任正宾,灵儿、柳约、苏怡,甚至卢风都作为好友到场参加。
及笄之礼讲究赞礼、开礼、宾盥、三加、三拜、聆训等十九道仪程,宋玉姝在柳氏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十分认真恭谨地完成。
完成了及笄之礼,她才算真正的成年了。
仪礼虽然简单,但来客都是真心喜爱宋玉姝的亲朋好友,反而更温馨熨帖。
仪式堪堪结束,就见阿四捧着一样东西跑了进来。
“姑娘,有人在门外送了一件东西过来,说是祝贺你及笄之礼的。”
宋玉姝接过后打开那个狭长的小木盒,里面是一支通体晶莹,似乎有流光波动的羊脂白玉簪,触手温润,栩栩如生。
她轻轻抚摸着簪子,感觉有些熟悉。
姜母诚心赞道:“这真是千金难寻的好东西,我随老爷去京城见过一次这种玉,还是有贵人在,掌柜的才拿出来,说是已经寻不到这种质地的玉石了。”
“这支簪子雕刻的这样精美雅致,怕是千两黄金都难买。”
众人不妨这小木盒里的东西竟然这样昂贵,都吓了一跳。
柳氏忙问阿四:“送东西的人呢,还在吗?快请进来!”
阿四:“那人留下东西接着就走了,他骑着马,应该已经走远了。”
宋玉姝轻轻问道:“也没有留下什么话吗?”
阿四:“只说祝贺姑娘及笄之礼。并没有说别的。”
这可就不知道是谁送的了。
柳氏:“不管是谁,选在这个时候送来,也是有心了。姝儿,你先收着吧,想来以后有机会见到那人,再谢不迟。”
宋玉姝小心地收了起来。
……
宾客皆散后,宋玉姝自己回到房间,拿出那支簪子,轻轻地簪到了头上。
她注视着镜子里的自己片刻,心念一动,镜中绝世佳人,肤如白玉、唇如点朱,白玉簪衬得她更是灵动脱俗。
“好像这样才更配呢。”宋玉姝小声呢喃,然后拿出了一枚已经收藏了六年的玉佩。
若是姜母在此,肯定要惊叹,这样价值连城的玉饰,玉姝一人竟有两个。
玉佩和玉簪相映成辉,宋玉姝不愿意摘下。
就以真容带着簪子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她心情很好,不过她不想探究为什么心情好。
想这么多做什么呢,这短暂的、漂亮的、令人沉醉的灵魂身体双向自由。
只是,偏偏她的思绪太快,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
第一次见他,在药铺,他是陆时,自己是柳十一。
第二次见她,在城外,他是陆时,自己还是柳十一。
第三次见他,在山洞,他是陆时,自己是宋玉姝。
第四次见他,在茶馆,他是陆时,自己是谢安。
陆时送给谢安一枚玉佩,又送给宋玉姝一支用同样的玉石雕刻的玉簪。
宋玉姝的脚步越来越快,思绪也越来越快,然后终于,她定在了原地。
到底是陆时和谢安你俩有点暧昧了,还是柳十一你自己早就露馅儿了?
总不能怪到我宋玉姝身上吧?
必然是被他知道了。
宋玉姝心想,否则,谁还会送给她这么贵重的及笄礼,还和玉佩质地相同。
到底是哪里露馅儿了。
她百思不得其解。
拔下玉簪,收起玉佩,宋玉姝冷静下来,刚才的散漫自由荡然无存。
一个只见过几面的人竟然都能察觉出自己的秘密,她太大意了。
若真去京城,蔡炎成了她的姐夫,还真是要慎之又慎呢。
……
三日后,蔡炎派来的提亲队伍到了。
比起上一世,这一次蔡炎的聘礼可要更丰富。
毕竟,上一次是宋父将女儿送上,这一次是蔡炎主动求娶。
徐氏看着院子里满满当当的聘礼箱子,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这未来姑爷实在是太让她满意了,瞧瞧这聘礼单子,各式各样的绫罗绸缎,珠宝首饰,还有那一对漂亮的大雁!
天呐,这么远的路程,姑爷到底是怎们弄来的,这么精神!
这一天,实实在在地让宋父和徐氏在县里长了脸。
不知道多少亲朋女眷投来羡慕的眼神,玉瑶更是被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真是天生的京城贵女。
宋玉瑶只觉得满心欢喜,虽然从来没见过未来夫婿,可他如此贴心,定然是将自己看的顶顶重要。
她已经等不及快点到成亲的那天,这样就能和他的夫君相见了。
成亲的日子定的很合宋父一家的心意。
就在两个月后,只是,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
几天后,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宋父的调令下来了,工部员外郎。
虽只是个从六品,但确是京官,又在六部之中,宋父满意的不得了。
双喜临门,宋府上下好不欢喜!
一边要忙碌成亲,一边又要准备去京城上任,一时之间,宋父和徐氏忙得脚不沾地。
最后决定,这几日就派人先去京城准备一应事务,其他人半个月后启程去京城,在京城成亲。
蔡炎作为准姑爷,自然会在京城接应。
双方都很期待。
宋玉姝有些意外,这一世,宋父居然成了员外郎了,看来蔡炎真的非常重视呢。
不知道,洞房花烛之夜,掀起盖头之时,他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半个月转瞬即逝,宋府一家终于启程去往京城。
由于许多东西已经在这半个月里陆陆续续先行运去了京城的家中,这一趟只是家眷和随身用的一些物品。
虽不是很笨重的大件家具,但因为女眷和孩子们比较多,都是乘坐马车,路上走得并不快。
大约十天后,一行人风尘仆仆,终于达到了京都。
宋元景早已前来等候,徐氏抱着儿子喜极而泣。
宋玉姝坐在马车内,探出头去,忍不住去张望记忆里京城的模样。
和那座小小的柳州县城相比,京城实在是太盛大繁华。
高耸坚固的城门,层层盘查的士兵,一股威严紧张的气息扑面而来。
随着人流走进城内,以刚刚这座城楼为中央,两边的屋宇星罗棋布,茶坊、酒肆、肉铺、客栈、作坊应有尽有。
主街道还有不少辅街向内城延伸,里面或是住宅,或是各色商业,一派物质丰裕的升平景象。
再往前,城内还有河流经过,河水清澈见底,河上堤桥相连,两旁绿树成荫,街道、水路皆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各种景致让人目不暇接。
宋玉姝虽然知道京城是什么样子,但到底是原主记忆中的,此刻亲眼看到,还是赞叹万分。
古代的城市建设也非常科学啊,而且看来京城的治安管理还不错,街道上各类商业井然有序,热闹喧嚣中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