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移舟漕台 > 第8章 铁索连舟

移舟漕台 第8章 铁索连舟

作者:烛影斧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4 22:47:45 来源:文学城

天光大亮,照得千江碧透,青山苍翠,宛如新生。

江天一色处,见日初生,一股暖融融气韵笼住河山。

黄葭独坐船头,浸沐在晨光里,仰起头,长舒了一口气。

今日晴空万里,舟行此处正是顺风,想来很快便能靠岸。

到了浙江龙泉,她再改道一路向西,不出半月就能抵达关中。

她站了起来,阔步向前,拿起千里镜,远望江流尽头。

却见天光之下,像是布了一道黑雾。

大浪滔滔,暗流涌动。

晨间江上大雾四起,移船相近。

终于看得清楚,江河之上竟是一张由巨舰编织成的大网,黑压压的一层罗住了整段河道!

这些船都很大,高出水面十七八丈,气势恢宏,硬生生挡住了江面往来的风,船身巨大的阴影投下来,压抑得人喘不过气。

她这艘四百料的小舟刚刚驶入那片阴影,便听得上空落下一道声音。

“你!干什么的!”

黄葭抬起头,那声音离得远,又有高下之分。

朦朦胧胧望去,看不清说话人的脸,只能勉强瞧见一道甲胄的光芒。

藩台衙门的衙差她曾撞见过几回,建宁近年火耗极重,逃户又多,府衙上下盘剥,还是欠下了好几年的税,衙差各个狼狈。

可眼前那一片,甲胄光亮如新,可见并非藩台衙门的人。

她拿起千里镜,只向那高船之上看去,一面红底黑字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是漕船!

黄葭一怔,急急走向船舵,欲要调头回崇安。

可转念一想,纵使漕运部院派人来搜捕,也不大可能出动这么多的漕船,福建又不是有漕省份,这么多漕船停到了此处,官府恐怕是另有图谋。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在这里撒野!”

等到那船上传来第二声,黄葭才发觉那人并不是对着她说话。

雾气朦胧间,看见周围密密麻麻的黑色褐色的小点。

用千里镜仔细看去,才发觉是一片片竹筏和商船。

六百料的商船在漕船面前,与溪涧小渔船无异。

这些商船似是一同出发的,或是船主人有交情,把船身都聚拢在一处,与漕船拉开十丈距离。

竹筏上黑压压地站着一群人,有的站不下了,便沉在水底双手扒着竹筏。

竹筏上的人也狼狈不堪,衣衫半湿,不知是汗水还是江水。

看其打扮大约都是逃到此处准备离开的难民。

这些人都是沉默不语,只有那十七八条商船上的人在与官兵对骂。

那商船的确不容小觑,其上有不少夹枪带棒的侍从,紧密地守在船的四围。

黄葭不知,如今的商人运货竟已经周密至此。

她眉头轻蹙,想到先前张老爹曾说官兵拿着画像找人,她也不知那画像上的人是不是她,更不知道现如今漕运部院、兵备道到底有多少人能凭画像认出她。

不过,把整条河道堵上,八成是冲着此地难民来的。

现下两方对峙,看事态只怕要出乱子。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黄葭刚要调转船头,却听得一个沙哑的声音。

“恩人。”

把这茬儿忘了!

那妇人抱着孩子走出来,脸色刷地一白。

她久在乡间,何时见过这么多的官兵,还有这数不清的上千料的大船,高下之势,恍若遮天蔽日,如此声势浩大。

又见前面密密麻麻的人群,看装扮都与她大差不差,是穿着麻布衣逃来的难民。

黄葭微微皱眉,不知该如何安顿这妇人与孩子,只是现下在江上,竹筏与商船,或是漕船,哪个都不是容身之处。

她思忖了片刻,看向妇人。

“此处的河口已经堵住,我预备绕道从崇阳河走,转道大约要两个时辰,你只管歇着去。”

那妇人镇静下来,也别无他法,只点了点头。

前面的船只已经闹开,只见竹筏上许多人,已经站不住脚,正往绳子上绑钉耙,约莫是要甩进那船里。

天际飞舞着麻绳一般的钉耙,在天光下闪着寒芒,看着极为骇人。

那些个富商纷纷跳脚,却不敢上前,身子愣生生杵在船舱前,由十几个侍从围着,扯着嗓子冲漕船上的人大喊。

“别、别让他们上来!”

“快把船让开!”

“把船让开,要多少银子,我给!”

闹哄哄的一片,吵得耳边嗡嗡不断。

黄葭心中烦躁,急急转舵。

只可恨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些漕船将河道网罗得密不透风,帆船没有风,只能改用楫,一点一点地划,走得奇慢无比。

忽然,背后的声音一齐消失,江面平静,鸦雀无声。

转头看去,却见一个男子从船舱中悠然走出来,身披水田披风,着浅碧绸长衫。

脚下八百料的商船高出水面五六丈,得照天光。

初冬的暖意里,他抬起头来,身上仿佛散发着一层光晕,明亮而耀人。

此人一出来,那漕船上也像是换了一个话事人,传出来的声音比方才沉稳许多,语调也软了下来,“原来是沈老板,您的船上装的是什么货?”

沈老板、沈叔谒,浙江湖州人士,苏杭一带最大的富商。

黄葭知道此人。

昔年她督造远洋船的时候,那些造船板的杉木就是借调了沈家的商船运到江北的。

沈叔谒拱手一笑,身上水田衣在阳光下轻轻飘起,风姿绰约,“船上装的是鄙人在泉州采买的五百斤茶叶,正要运去江北,诸位若是不弃,鄙人正想奉上五十斤请诸位官爷喝茶。还请诸位,行个方便。”

闻言,黄葭面色复杂,此人说话宽仁谦和又精明老道。

只是本朝重农抑商,他身为商贾却身着绸缎,已然逾制,又在官差面前如此轻慢,若是衙门不吃他那一套,那他就麻烦了。

“沈老板,上面有令,凡是过江的商船都要搜查,可否让兄弟几个来点一点?”漕船上的声音似是不买账。

沈叔谒笑道:“自然方便。”

漕船上动作迅速,不一会儿下来一只小舟。

上头站着个身穿甲胄的护卫,撑着楫悠悠漂来。

众难民颇有眼色,看这沈家的商船就要过江,心里也有了打算。

一个个钉耙已经越过小船,向沈家的商船上飞去。

沈叔谒轻嗤一声,轻轻抬手。

“保护沈家主!”那侍从齐齐蹿起,自六百料的船四面围过来,黑压压一片如同蚂蜂一般。

沈叔谒看得明白,这些漕船摆明是要拦住难民,一旦这些难民上了沈家的船,那这船便不能出福建了。

只是,这些流落失所的难民已然将他那艘八百料的商船看作唯一救命稻草。

钉耙被打下来,一个个奋不顾身向水里跳。

四面白浪此起彼伏,拍打船身。

这些难民身在沿海,有不少以打渔为业,水性极好。

沈叔谒立在船头,见四下人头攒动。

黑压压成片的人就向他的船游来,恍若大军压境。

“家主,现下该怎么办,咱们只带了一百号人。”侍从急急来问。

沈叔谒不慌不忙拿起千里镜,正看见迷雾之后还有一艘四百料的船。

那船驶得慢,在雾中船身看不确切,只是风帆大而广阔,清晰可见。

他嘴角一勾,蓦然拉高声调,饱含深情地挥别。

“四弟,你且等着,为兄先走一步!待过了江,定遣二哥来接你——”

这一声洪亮有力。

众人皆以为后头那船是沈家船只,一大片一大片地拥去。

黄葭一怔,站起身。

下一瞬,四面白浪翻飞,水气翻腾,长舟震荡。

她猛地转过头,正对上沈叔谒的目光。

浪打船头间,两人对望一眼。

“家主英明。”侍从不忘奉承。

沈叔谒立在船头,衣袍飞扬,神情不变,眸中却颇有得意之色。

四下难民齐齐向后头游去,从四面翻上船。

衣角上的水珠四溅,一双双脚落在甲板上,发出沉重的碰撞声。

黄葭沉下气,不知这些难民会不会引来暴动。

她拿起鲁班尺,以锋利的一面与游来的人拉开距离。

妇人正犹疑地从船舱里走出来,见眼前一个个身影逼来,惊得说不出话。

一个个难民上了船,惊魂未定,喘着气,横七竖八倒在船头,或是在水中泡得太久,面色发白,已然晕厥过去。

黄葭刚要上前,便听得那漕船上又传来一道声音。

“北边那艘船是这伙刁民自个儿拖过来的,这些家伙驾船往海上去,是要反了朝廷,来人,把那艘船给本官围住!”

漕船上的人摆明已经与沈叔谒通了气,要借她的船把难民聚拢来,一网打尽。

黄葭秀眉轻蹙,嘴唇绷成了一条线。

是调头转道,还是靠岸逃走?

既然官府是来抓难民的,就不会只堵这一条河道,就算有河道没封住,现下漕船挡住了风,船要动只能靠人力推。

那若靠岸逃走,船上这些人已没了气力,一个个虚汗大发,像是生了病,上了岸更是没有指望。

由不得她犹疑,漕船上动作迅速。

一只只长舟鱼贯而出,上头站着身穿甲胄的兵将,撑着楫疾速漂来。

她调转船舵,却见沈家的船正从漕船之间越过。

船头的沈叔谒凭栏望山色,清风徐来,煞是惬意。

背后兵将已成群追来。

黄葭单手扶着桅杆,怔怔地看着沈叔谒脚下的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须臾,她忽而一笑。

“八百料的商船,船下大都无直木,形制以合木为槽,又由杉木打造船板。”

“杉木明明是轻底,可这船吃水线却这么深,不知里头装的是五百斤的茶叶,还是五百斤的私盐。”

这声音颇有调侃之色,沈叔谒脸上笑容猛然凝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