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移舟漕台 > 第7章 白驹过

移舟漕台 第7章 白驹过

作者:烛影斧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4 22:47:45 来源:文学城

大江东去,沙白蒲青,绕城关,河势稍曲,支流新涨。时有帆船下堤,立久方渡。

天空晦暗无边,四百料的长舟上,风声萧萧,潮水舔舐着船身。

见天色已晚,黄葭降下了一尺风帆,打算在此停泊一夜。

夜来潮水汹涌,拍过船身,小船悠悠晃动。她坐在甲板上,听着潮声起起落落,从腰间解下酒葫芦,将剩下的酒水一饮而尽。

烈酒割喉,痛得畅快。

抬头望着漆黑夜空,两鬓碎发随风飘起。

照这个航程,大概明日就能过了松河,靠岸浙江。

她躺在甲板上,望着头顶夜空,缓缓闭上双眼。

转眼就要离开崇安了。

刚回来那会儿,她一连几天都在江上过夜。

听着潮声的涌动,仿佛还能看到过去那些亲人的面孔,在某个瞬间转头对她微笑。

晚来江水涨起,心潮澎湃。

古老的年月里,和亲旧相伴共度的每一刻辰光,一幕幕图景在眼前掠过,所有以为遗忘的细节竟然也历历如昨。

——怒涛漫卷的船头,她疯玩了一天,日落西边,祖父拉出网,哼着童谣,起楫归家,“小船摇啊摇,摇过白石桥”。

“葭儿,是哪里的白石桥?”

“是崇安南巷的白石桥。”黄葭睁开眼,恍惚还能望见那个长髯飘飘、挥斥方遒的身影,就在船头看着她。

这一恍惚便是七年。

人们都说,五七子时,死去亲人的魂魄会在夜里回来,可为什么她等过了子时,却等不到他们回来。

多年后,她再次抬起头,与七年前的他目光相对。

眼前光影轮转、日月变幻,去时亲朋相携,归来只剩她一人。

江潮牵动着心底深埋的隐痛。

——这潮水吞噬过她的亲人,也让她最在意的人病死狱中。

正悠悠闭上双眼,雨珠忽而下落,听得“滴答”一声。

抬眸望去,江边淡烟四起,恍如乡野人家炊黍蒸藜。

——要下雨了。

这雨下得不大,只有朦朦胧胧的水雾。

风吹雨丝,迎面湿漉漉一片。

黄葭支起篷子,靠在船舱外,有些冷,明明还是秋季,却像是入冬了一般。

她兀自叹了一口气,听着自己的叹息,像是听到了心头盘庚经年的惆怅与希冀。

当年离开泉州,约莫也是这样一个秋天。

她打马过桥头,只见运河的水自桥下滚滚流过,船拥渡口,桥头两棵青松在肃杀的秋风中战栗不止。

不由地苦笑一声,岁寒知松柏,又有谁知道她黄隽白呢?

江上风大,吹得愁绪纷乱,雨打船头,心里亦难平静。

黄葭披上了灰氅,走进船舱。

船舱开了东西两扇窗。窗上的纸悬空了半截,经了雨的潮气,迎着风霍铎霍铎作响,旁边零碎小纸,也不住地乱摇。

走进里面,便觉阴风阵阵,异常惨淡。

黄葭点起了自个儿带来的蜡烛,昏黄的光下,终于看得清楚。

——东西漏风的窗、潮湿的茅草堆、一方两尺左右的桌案、半根凝固在烛台里的蜡烛。

她走向茅草堆,慢慢躺下,望着窗外透进来的点点渔火光芒,闭上双眼。

这一觉睡得分外安稳。

好像已经许久没有这样安歇过,短短二十多年的光景,她如一艘大船,漂泊于江河湖海,看着船上的人一个个靠岸走远,而自己、则永归汪洋。

江上风浪转眼平歇,船外已是云销雨霁,明月高悬。

月光透过西窗,斜斜地照进来,满室皎洁。

黄葭眼皮一颤,悠悠转醒。

却见眼前有一片碎花衣角。

睁开朦胧的眼眸,遥遥看过去,竟是一件寻常乡里人的蓝色碎花布衣。

月光自布衣的手肘间穿过,落到怀里一双澄澈的眼眸里。

黄葭坐起身,借着烛光才看清。

西面桌角旁坐着个妇人,还抱着孩子!

她猛地一怔,又很快反应过来,拔出身后鱼篓里的鲁班尺,猛地指向那妇人。

那人却没有动静,黄葭秀眉微蹙,目光地冷冷扫过去,“你们是什么人!”

怀里的孩子经不起这一吓,立马嚎啕大哭,“哇呜哇呜——”

哭声凄厉,盘旋在四面。

听得黄葭心烦意乱,愈发恼火。

“哭什么哭!”

那妇人急急放下了哭闹的孩子,猛然跪倒,看向黄葭,眸中浮出泪光。

烛火漾漾,只见妇人头发散乱,发间还有不知从哪里沾上的杂草,那一身蓝色碎花布衣也像是被藤条划开了好几道口子。

她的声音沙哑异常。

“我们娘儿俩是延平逃难来的,家乡的田地都给淹了,州府又拿不出赈灾银两,马上要过冬,这才不得已逃出来。”

“原想带着些散碎银两,到浙江去卖几亩地,路上又遇着强盗,好不容易出来,可恨孩儿他爹死在了那伙盗匪手里,沿河走到这里,救命钱也没有剩下的。”

“姑娘您可怜可怜我们,我们娘儿俩下半辈子一定给您当牛做马!”

这妇人说着,眼泪蜿蜒流下,拉着孩子就要磕头。

黄葭撇过脸,“我这船是刚修的,经不起你们磕。”

那妇人微微一愣,连忙点头,拉着孩子将将起身。

月光落下,黄葭才看见她的脸,面黄肌瘦,眼眶深深地凹陷下去,像是十多天没吃过饱饭的样子。

想到她方才所说,自延平府逃难出来,一路奔到建宁这里,那可是上千里地。

更何况她还带着个孩子,没有车没有马,就这样走过来,不知道要把脚磨成什么样。

黄葭低下头看。

果然,为了赶路,她将粗布鞋换成了耐磨的草鞋。

脚踝被坚硬的麻草勒出了深深的红印,一双脚像是在水里泡了许久,浮肿起来,又有石子刮过,那脚下麻草猩红一片。

黄葭撇过眼,快步出了船舱,门前风大,正吹得她衣袍翻飞,只落下四个字。

——“你且等着。”

大风起云海,松涛共鸣。

黄葭走上甲板时,雨已经停了,天还是阴沉一片,只有熹微的光。

迎面即是凉飕飕的风,比下雨前还要凉上几分,果真是入冬了。

她笼了一盆火,烤着一条咸鱼,鲜红的油光崩裂开鱼皮。

浓郁的腥香缓缓飘起,一滴一滴油自鱼尾滚落下来。

那妇人抱着孩子出来,像是闻见了味道,蹑手蹑脚地坐到一边,又小心地看了一眼黄葭。

火盆上的热气层层攀升,白茫茫好似一片云雾。

那怀里的孩子也不哭了,睁大了黑白分明的双眼,只盯着那条火光中的咸鱼看。

江水滔滔间休憩着平静,仿佛能听到躁动的人心。

西风起长帆,投下的影子将几人笼罩在黑暗之中。

“恩人,你这船真大。”那妇人忽然开口,脸上带着笑,只是她的脸太瘦了,笑起来反而不好看。

黄葭给咸鱼翻了面,她不习惯与萍水相逢的生人谈天说地,尤其这些人就这样贸贸然地上了她的船。

她撇过脸,看着远处的江岸,却总能隐隐约约感觉到,那妇人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有些不自在。

于是接了话,“刺桐港那些船,小的也有六层桅杆,四层甲板,十二张大帆,船上可以装上千人。我这个,不算大。”

火盆烤炙着,淡红的微光映出黄葭清秀的侧脸。

感觉到那火盆的暖意,妇人不由地拉着孩子靠过来,蜷缩着身子。

“恩人,您也是去浙江么?”

“我有我的事。”黄葭坐在火炉边,暖她那双通红的手,指甲盖干净透明,白皙却粗糙的修长手指缓缓伸展开,灰袍被风吹动,无端多了几分清冷骇人的气势。

那妇人听出她语气中的不悦,便低下了头。

鱼很快烤好了,泛着金色的油光,火盆里黯淡下来,只有火星点点,却还是暖融融的一片。

妇人细心地挑着鱼刺,那小孩儿扒着鱼一小口一小口地送进去,吃得很慢很慢。

黄葭放下了拴船的绳子,拉起了风帆。

船动了。

岸边草木树林疾速向后退去,流水潺潺奔涌,推着长舟在风中悠然驰行。

眼前的视野登时开阔起来,过十里村庄,转入山腹崖前。

江面无边,碧水郁郁,两山对峙,山上葱茏林木如云,山石如累棋削玉。

天仍是暗的,明月将要西沉,星辰熠熠相伴。

那妇人哄了孩子睡,昏昏沉沉靠在一边。

她这几日逃难实在耗尽心力,如今好不容易找了个容身之处,累得眯起了眼。

江上风大,她就如同一片轻飘飘的浮萍,一阵风就能倒伏。

“你若乏了,就去睡一觉,再有两三个时辰就到河口了。”

黄葭的声音自风里传来,妇人微微一怔,睁开惺忪睡眼。

抬起头,见船前景象大变,已是换了一个天地,急急看向那恩人所在。

只见黄葭斜倚桅杆下,双眼炯炯平视前方。

夜里没歇息太久,她脸上却也没有疲倦之意,想来她是日夜漂泊在船上的人,早已习惯夜间航船。

妇人心下大安,点了点头,抱着孩子进了船舱。

冷风擦面而过,长帆在寒冷的夜风中被刮得猎猎作响,黄葭走到船头,仰望头顶星辰。

大风扬沙,轻舟驶风北上。

刺桐港,即泉州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白驹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