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叶涟漪 > 第11章 浦江摆渡

一叶涟漪 第11章 浦江摆渡

作者:赵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09:36:52 来源:文学城

叶凡满心期待着能和涟漪一同乘坐摆渡前往浦东,那是他内心深处无比渴望的旅程。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他被张彼得害得经济陷入困境,囊中羞涩到连区区两块钱的摆渡费用都难以承担。

“1、2…6、7…”屈奋进认真地用手指逐个清点着人数,神情专注而严肃。“行!咱七个人过去,我去买摆渡票,大家把钱给我交了。”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承担着一份重大的责任。

“欸!屈奋进,我也去。”就在这时,涟漪清脆的声音响起。只见她从背包里掏出几块钱,然后凑近叶凡,小声说道:“我先给你垫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友善,那一瞬间,叶凡的心中仿佛照进了一束温暖的阳光,喜出望外的情绪瞬间溢满心间。

在这繁华都市的喧嚣中,他们的身影或许并不起眼,但这份真挚的情谊却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在朝着东方明珠稳步前进的道路上,叶凡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准备拍摄沿途的迷人风景。然而,就在他按下快门的瞬间,他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幅独特的景象。

大部队不知何时已悄然分成了几个梯队。走在最前方的是屈奋进,他一如往常,紧紧地握着那张指引方向的地图,步伐坚定有力,仿佛一位勇往直前的领路人。

紧接着的是涟漪,她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步伐,一直走在叶凡的前面。她背后那个巨大的包,与她那娇小且柔弱的身材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那包仿佛一座沉重的小山,压在她纤细的肩膀上。叶凡走在她后面,每当看到她略显吃力的背影,心中时常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帮她去背一下那个沉重的包。可是,在那个恪守“男女授受不亲”传统观念的少年时代,叶凡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不敢啊!他不敢跨越那道无形的界限,不敢轻易打破那个时代的规矩。

在那个纯真的岁月里,像叶凡这样的少年,心中怀揣着无数的梦想和憧憬,却又被种种传统所束缚。他们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却在表达和行动上谨小慎微。一个简单的帮助,或许都会被视为越界之举。叶凡不敢主动与女生交谈,不敢轻易触碰女生的物品,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出对女生过多的关注。他不敢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就在他双眼紧盯着涟漪背后那个硕大的包,陷入愣神的状态时,李铭悄然伸出手,轻轻地捅了捅他的后背。李铭一个字也没说,然而,仅仅是这简单的一个动作,叶凡却瞬间心领神会。

叶凡猛地一扭头,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无需任何解释的画面。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或许是天边绚烂的晚霞与古老建筑交织出的绝美画卷,或许是街头艺人全情投入表演时那充满感染力的神情,又或许是一群孩子在巷子里嬉笑打闹的温馨场景。

叶凡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拿起手中的相机,迅速调整焦距和参数,手指灵活地按下快门,仿佛生怕这稍纵即逝的瞬间会从他的眼前溜走。他的眼神专注而炽热,仿佛要将这美妙的画面永远地定格在这一刻。

于是,在他那珍贵的底片里,又悄然多了一幅这般独特的画面。炽热的烈日高悬于天空,毫不留情地散发着滚滚热浪,远远的地方,孤零零地立着一棵大树。那大树犹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伸展着茂密的枝叶,为大地投下一片难得的阴凉。

在那宜人的树荫下,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其中一个少女安静地坐在长椅上,她的额头微微渗着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而另一个少年则笔直地站在旁边,手中紧握着一瓶矿泉水,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仿佛那瓶水是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只为供她饮用解渴。

相机那清脆的“咔擦”声,宛如一道突兀的闪电,瞬间划破了周围的宁静,引起了涟漪的注意。此时的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被这声响猛地拉回了现实。当她下意识地转头望去,才惊讶地发现走在自己边上的阿玉,不知何时竟然和张涛并肩走在了一起。

他们的身影在旁人眼中显得有些特别,仿佛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这一发现紧接着引发了连锁反应,每个人都被涟漪的异样神情所吸引,纷纷好奇地回头看去。就连那心心念念、满心期待着早日到达东方明珠电视塔,一路上步伐坚定、勇往直前,目光从未有过丝毫偏移的屈奋进,都忍不住扭转过头来。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喧闹的起哄声,这声音如同汹涌的浪潮,在空气中迅速蔓延开来。在这阵浪潮般的起哄声中,张涛和阿玉的脸庞瞬间如同熟透的苹果般通红,他们原本自然的动作瞬间变得僵硬,慌乱之中急忙停止了那些略显亲昵的举动,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迅速地回到了队伍中。

阿玉带着几分羞怯,匆匆地回到了涟漪的身边,眼神闪躲,似乎不敢面对大家那充满好奇和打趣的目光。张涛也显得有些尴尬和局促,默默地回到了我旁边,脚下的步伐略显凌乱,继续走着。

后来的事情呢?岁月的流逝让那段记忆变得模糊不清了,努力回想,应该是和屈奋进历经波折走到了电视塔的脚下。然后怀着满心的期待向上望了望,然而,当得知登塔票价竟是高达 60元时,他们满心的渴望瞬间被现实的冷水浇灭,只能望而却步了。

在它脚下和它旁边宏伟的金贸大厦前,他们停留了片刻,留下了几张照片。每个人都轮流照了,无一例外都是单人的,依然没有留下叶凡和涟漪的合影。如今,时光荏苒,那几张照片早已不知去向。即使某天意外地找到了,恐怕也没什么用了,因为叶凡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照片最多也只能算是风景照。

在那高高的塔下和同样高耸的金贸大厦下,人影显得是如此渺小,在照片中所占的比例甚至还不到五十分之一,连五官都模糊得看不清楚。而给他们照相的人就是屈奋进,他当时的心思大概更多地放在了那些壮观的建筑物上。

上海之行就这么匆匆结束了,仿佛一场绚丽而短暂的梦。那是叶凡和涟漪距离最近的一天,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甜蜜。

在返程的火车上,叶凡的心情格外舒畅,带着满满的满足感沉沉地睡着了。即便如今时光流转,现在的叶凡都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那种奇妙感觉。在那段旅途中,他丝毫没有感觉到火车的那些颠簸,那硬邦邦的座椅也没有让他感觉丝毫的不适。他仿佛沉浸在了一个美好的世界里,忘却了一切的疲惫与不适。

就这样,叶凡在睡梦中一路前行,直到张彼得那响亮的大声叫喊打破了这份宁静,“叶凡,快下车!”他这才如梦初醒,发觉自己已经到了内海北站。

“祖国!我回来了!”张彼得在下车后兴奋地伸展双臂大喊着,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这用祖国贴切么?应该改成家乡!”屈奋进则一本正经地纠正着张彼得,他那严肃认真的表情与张彼得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就说祖国!我表达情怀……”张彼得毫不退让,坚决地驳回了屈奋进的话,继续情绪激昂地大喊着。他的声音在车站上空回荡,充满了坚定和执着。

“唉,就是当时我没买到手链。”远处一个细微而略带失落的声音吸引了叶凡的注意,循声望去,那是阿玉。她刚刚从车厢里下来,身姿略显疲惫。此刻站在她身旁的不是涟漪,而是张涛。只见张涛毫不犹豫地从自己手腕上摘下手链,微笑着说道:“没事,我买到了,这个给你吧?”那一瞬间,周围仿佛都被这温馨的氛围所笼罩,让人不禁心生暖意。

多么温馨的场面啊!然而叶凡却与此无缘,他刻意地留在车站,成为最后一个走的人,满心期待着能再次看到涟漪的身影。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每一个角落都不肯放过,心中怀揣着一丝渺茫的希望。可最终,现实还是让他失望了,直到车站变得空空荡荡,他始终没有再看到涟漪那熟悉的身影。

回家的路上,叶凡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前行。就在这时,一个路边香气四溢的烤羊肉串摊位映入了他的眼帘。在内海这种地方,这种露天的烧烤摊被人们亲切地叫做“马砂”。

叶凡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坐了下来。他用涟漪借给他过摆渡剩下的钱,毫不犹豫地点了几个肉串和一杯啤酒。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喝啤酒,当那杯生榨啤酒被端到他面前时,一股浓郁的香醇气息扑鼻而来。

仅仅十分钟的时间,他就如风卷残云般吃光了串,喝光了酒。随后,他满足地站起身来,带着几分醉意往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的脚步有些虚浮,目光也略显迷离。一直看到他家那个熟悉的房间里属于自己的单人床后,那股酒劲才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猛地贯穿头盖骨。他再也支撑不住,一头倒在床上,瞬间便陷入了沉睡,一睡不醒。

那是一个无比漫长的季节,整个夏天叶凡的情绪都如同那杯啤酒迅猛灌下肚之后一般,始终昏昏沉沉,仿佛被一层厚重的迷雾所笼罩。

在那个暑假中,他是没有任何理由去找涟漪的。或许现在的你可能无法理解这事儿,觉得喜欢就该勇敢去追寻。但在当时,只有 17岁的叶凡确实没有理由去。那个年代,社会的观念和青少年之间的交往规则,都束缚着他的行动。

那个暑假,叶凡一直都是独自待在家里,与那台略显陈旧的电脑为伴。有时候金龙和张涛也会过来,他们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守着电脑,沉浸在当年那些风靡一时的游戏中。时间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即便夜深了都依旧不舍得离开。而叶凡则像是一个默默的伺候者,每当他们渴了,他就会迅速递上一杯冰凉的可乐;饿了,他便毫不犹豫地下楼到喧闹的市场,买上几张香气扑鼻的油饼给他们吃。

长此以往,叶凡的腰包逐渐变得捉襟见肘,快支撑不住这种频繁的开销了。在经济的压力之下,后来他绞尽脑汁,终于发现了一个既能给自己节约资金又能享受独处的绝妙办法。

金龙一般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会急匆匆地跑来敲响叶凡家的防盗门,“砰砰砰”!那剧烈的敲门声在安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刺耳。而这时候,叶凡往往应该还躺在床上睡大觉,迷迷糊糊地沉浸在梦乡之中。听见这突如其来的敲门声,他不仅不能有丝毫的动弹,不能发出半点声音,还必须强迫自己赶紧睡个回笼觉。

在这紧张的时刻,叶凡紧闭双眼,努力调整呼吸,让自己的身体保持绝对的静止,仿佛与整个房间融为一体。这第二次觉醒过来,他小心翼翼地睁开眼睛,竖起耳朵倾听门外的动静。发现金龙已经走了,并且相信了叶凡家没人就彻底的放弃了。

这时候应该差不多中午 11点了吧?叶凡抬头看了看墙上那有些老旧的挂钟,心里暗自揣测着。叶凡家是南向的房子,夏日的阳光直直地照射进来,使得屋内比较闷热。

确认没有人再来打扰后,他轻手轻脚地打开了防盗门,让那带着些许热气的微风穿堂而过,试图给室内带来一丝凉快。随后,他迫不及待地走向冰箱,从里面掏出一根冰棍,心满意足地撕开包装纸,开始享受这片刻的清凉。

紧接着,他坐到电脑前,准备投入到他心爱的 3D游戏世界中,尽情享受那精彩绝伦的游戏效果。说起这台电脑,它几乎承载了叶凡高中时代的全部欢乐与梦想。至今他还记得它 CPU的名字叫 AMD K62。那是在 1998年,它刚被搬到家时,叶凡还是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小白,面对这个新奇的高科技产物,他充满了好奇与懵懂。

在随后的日子里,叶凡凭借着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对新知识的渴望,学会了打字。那一个个字母在他的指尖下跳跃,仿佛是他与这个数字化世界交流的独特语言。再接着,他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自己稀里糊涂地把系统从 Win95升级到了 Win98。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成功完成了升级,那一刻的成就感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嚯!您家儿子电脑用得不错啊,才刚买这么几天就……”这个充满赞赏的声音传来,说话的人叫黄钰铭,他是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友人,不远万里来到内海中医学院求学,立志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

叶凡的电脑芯片正是他不辞辛劳从当地给捎过来的。要知道,这枚芯片比起内海市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价格要便宜 500多块,这可着实为叶凡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了帮忙装电脑这一善举之外,他们之间的交流远不止于此。黄钰铭还会热心地向叶凡传授一些关于网站建设、编程技巧以及神秘的黑客知识。在闲暇时光,他们常常凑在一起,黄钰铭会耐心地讲解各种复杂的概念和原理,而叶凡则聚精会神地倾听,眼中闪烁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好奇。

在 1998年,那是一个注定被铭记的年份,曾经发生过那么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在遥远的南欧,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无情地肆虐着,就在那混乱的局势中,一个属于我国的大楼竟被无情地炸毁。这一噩耗犹如一道惊雷,在国内瞬间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民众们群情激愤,愤怒的火焰在每个人的心中熊熊燃烧。

那时候,作为最早接触电脑这一新兴科技的学生,叶凡深感自己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更是决心要利用手头儿的本事“为国争光”。在那段充满紧张与激情的日子里,陪在叶凡身边的并非平日里形影不离的张涛和金龙,而是另外两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屈奋进和张彼得。

屈奋进,性格内敛而坚毅,如同深沉的湖水,表面平静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张彼得,则热情似火、活力四射,仿佛燃烧的烈焰。他俩的性格与张涛的活泼外向和金龙的豪爽直率截然相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与叶凡结下深厚的友谊。

叶凡对待他们同样真诚而慷慨,为他们提供着宝贵的网络资源,在他们饥肠辘辘时,送上热气腾腾的油饼。然而,当战斗的号角吹响,趴在电脑前冲锋陷阵的是叶凡,且只能是叶凡自己。他紧蹙着眉头,目光坚定地凝视着电脑屏幕,双手在键盘上如疾风骤雨般敲击,每一次按键都仿佛是对敌人的有力回击。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浦江摆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