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一场婚姻 > 第5章 第四章

一场婚姻 第5章 第四章

作者:黑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1-06 23:48:42 来源:文学城

“她离了婚,算谁的太太,又算谁的母亲?她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

李文树送她进门之前,重又望了望爱乔每日都换得那对烛火,梁上朱红的笼面仿佛缓缓笼住了她低垂的神色,她只记得他最后说道:“玉生小姐,明天我再来见你。”

他说起了她的母亲么?或者没有。玉生后来即便到了上海,真正到了他母亲住过的地方,也再记不起来他是如何那样恨他母亲的。

那天玉生和李文树道了别,傍晚时分便接到了从安平打来的电话,爱乔一接起,果然是孙曼琳。孙曼琳仍然拿起电话便以为是玉生,冷哼着说了许多,最后也只变成爱乔零碎的复述,唯一让爱乔记得真真切切的,爱乔向玉生转告道:“曼琳小姐让您记着,千千万万要记着,姓李的人是世上最不讲诚信的人。”

爱乔思索了片刻,又注道:“最后一句是问您的话——明天几点有空到新街口剧院?”

“没有空。”

入了夜,玉生坐在那只黑猫袭过的窗台前写字。她的笔断了,滴墨成河染了整张白纸,毁坏的字词被爱乔收走,又换上新的纸和笔。

爱乔低声道:“爷说了,明天就来换电灯。”

玉生点一点头,将宽袖挽一半上去,纤细如一节白藕的手腕放下,顺势沾上浓墨继续写,写到“情随事迁”之后,才发觉手背的墨擦不去,留了淡淡的淤青颜色。就如同李文树细白的手背上那一条青紫色的缰绳。

晚饭前,李文树的请函送到了,黄牛皮的信纸中还附带了一件回礼,竟也是一条小小的缰绳,细看也不是缰绳,只是将真金做成了缰绳的样子,绳头绳尾处系流苏穗子,穗子垂坠着一对小小的宝石扣。似乎珍贵非常。

玉生在饭桌上接过,无意间皱了皱眉头,又立即松开。她只是问爱乔道:“走了没有?”

爱乔道:“送信的是个生面孔,不像是那位先生,早走了。”

玉生道:“爱乔,要还回去。”

爱乔怔了怔,方道:“待会我在门口等着,在新街口那儿有个常年跑腿的小孩儿,如果他有路过门前我叫他拿了送去。”

林世平正点上暖炉,放在桌底,重又抬起脸来后,他望向玉生。

林世平道:“李文树是从不收退礼的。”

他向玉生笑了笑,只是平静地扫过一眼那条金缰绳,又道:“你收着,爸爸会去回他的礼。”

爱乔常在晚饭时间到前厅去看账,直至结束晚饭之后,她才慢慢地收起账目。玉生与她爸爸彼此对望,但也从不在饭桌上说话,即便她母亲在时那是如此,饭厅永远寂静的只余下碗箸轻微的响动。若是有话说,吃了饭过后到前厅去,厅门紧闭之后,也只是细细的低语。

玉生听见她爸爸唤她道:“玉玉,今天去金小姐家?”

接着,她飞快地抓住了自己飘飘浮浮的思绪。她在电话机前的烛火下回过脸去,竟立即匆匆地回道:“是,在那儿我碰巧遇到李先生。”

玉生从不扯谎,亦不会扯谎。又或者,她并不认为李文树是为了自己才失约的。

林世平道:“守业如果不是跟他在上海的银号来往密切,怎么会咽下今日这口气。他请了许多宾客,又让我联络商会一半成员,所有人酒足饭饱之后,主桌的位置却还是空的。”

林世平不望她了,忽地道:“李文树请你去了哪里?”

“秦淮。”

“去哪儿做什么呢?”

玉生低了低长眉,道:“爸爸,李先生说您欠他张戏票。”

于是李文树所言她复述了一遍,只是十五年过去了,细事谁也记不得。

林世平始终是平静地,带着淡淡的笑意,一句也不反驳。最后他回道:“玉玉帮我还了吗?我又何止欠他张戏票,十几年前他来南京,我以商会会长同守业一起去摆宴接他,却正碰上你过生,那时失约的是我。”

雪又细细地下起来。

玉生拉紧了宽袖外衣,只是不再回她爸爸的话了,接着,李文树便没有再被提及。在红得有些晦暗的烛光前,林世平将自己冰冷的双手放在暖炉底下,双手将一整个暖炉端起来就放在她的面前,他常说她的双手如果像她母亲便不会怕冷,只可惜像了他,永远像握了一块冰在手中。

提到她母亲,又提到苏州、提到苏州的女人好读书、再提及她在苏州的表姑妈早年也曾留洋一段时日,如今从一家的大太太,成了新时代女性。她今年还在苏州办了一家女子学堂,有的女学生可以在里面读到大学去。

玉生只是静默着。

林世平道:“我时常想如果我十四岁时没有弃学,接手祖业,今时今日就不至于要为你请位老师还要劳烦袁瑞去帮我寻觅。我今天写信给他,要他回北平时联络一些他交好的师友,曾到国外读书过的,教你一些外文。”

玉生淡淡道:“爸爸,我并不留洋。”

“女子的出路是读书。”

“女子有许多条出路。”

自临近从金陵毕业,林世平便做好为玉生准备留洋的打算。甚至曾想私自买下到美国的轮渡票面,毕竟玉生在活着的十八年中一次也没有生出过逆反的心。

她注视着林世平,只是道:“爸爸,您早点歇息。”

随后她拉开前厅的门,爱乔仍在门外等着她。

那只黑猫跑了过去,窜过玉生的脚边,她惊了惊,但没有呼出声来。爱乔随手扔去那颗捡来的石子,却扔不到它。

玉生锁住了门帘。

夜里的雪声好似雨声,滴在了那两盏小小的油灯顶上。半夜她起了身,双脚踏在冰一样的地面,取下了灯,她忽然想,她才十八岁,怎么能做油尽灯枯的意头呢?这两盏灯早不能挂了。灯吹灭了,房里头还是亮的,门帘透着光,她隐隐地望见帘外一棵常青树的魅影,会飞舞一样,后来睡醒了,才发现是做梦,唯一一棵常青树在前厅门前。并不在她房门外。

而玉生再见到李文树,是去到高淳的。他唤来接她的车,车夫又换了人,但竟换作常年为孙守业开车的那一位,他被孙守业雇用了许多年,早不做他人的车夫了。

玉生道:“您怎么来?”

他却答非所问道:“玉生小姐,李先生昨晚坠马,不便行走,才不能一块来。”

玉生怔一怔,道:“怎么会坠马?”

他回道:“高淳的马场是养野马的,不认识上等人,所以将他摔了下来。”

如嗤笑,又如怜悯。玉生却只是揉了揉指心,不知为什么她认为李文树那样的人,是永远不会有所谓“凄惨”的形象。果然,她再见到他的面时,他的双手只是精致地缠住了一圈又一圈的雪白纱布,戴在他的手臂上,犹如一双昂贵至极的手套而已。

他问她道:“冷不冷?”

接着,李文树慢慢地走出了马厩的高栏。他的手中披一件羊皮衣,厚实的羊毛剥落之后盖到人的身上去,人身上便带着羔羊的气味了。只是在他身上脱下来的,仿佛又鞣制了雪松、烟草在里面,不那样难闻。

他披到她肩头上去。她躲不及,接着了,反问他道:“李先生痛不痛?”

他忽然笑出声,道:“痛不痛?玉生小姐好像在问一个孩子。”

他手里攥了一把金黄的麦秸,将长杆伸到马口边,此刻他不是李先生,变成了衣着高雅的马夫。但另一匹马如何嘶喊,如何伸出马口,他都不为所动,最后他丢下麦秸,走出马场前,只淡淡地向玉生道:“那并非我的马。”

他的波斯是匹黑马。

玉生在马场门外的大地上仰望到了波斯瘦长精炼的身躯,它琥珀石一样颜色的棕眼似乎正冰冷地注视着她,直至李文树唤了唤它,像是马语,又像洋文。之后它才微微向李文树低了低身,它的肩颈竟与李文树出奇地相似,一样的挺直、高扬着。

李文树轻柔地抚摸它浓黑发亮的被毛,低声道:“波斯很漂亮对吗?玉生小姐,我第一次见你,觉着你很像白色的波斯——不要介怀,马并非比人低贱,美貌是可以并列的。”

玉生笑了笑,道:“如果李先生不说中文,不会有人猜测你是个中国男人。”

李文树道:“中国男人不骑马?”

玉生道:“中国男人骑马,但也许并不养马——李先生养了波斯多少年?”

李文树认真地望她,道:“二十年。”

随后他仿佛想起什么,又注道:“波斯比你还要年长,玉生小姐。”

玉生道:“是的,就像李先生也比我年长。”

李文树忽然翻身上了马背。波斯身上没有安装任何一件马具,它只是那样温顺地低下了身,仍由他乘上去。

李文树正在马背上微笑道:“请玉生小姐上来。”

玉生道:“李先生,我并不会骑马。”

李文树道:“坐在波斯的身上,只需乘马,无需骑马。”

他的双手重又伸了下来,于是波斯的马腿竟缓缓屈了下来,直至低到了她的肩头。如同那一颗珍珠坠,不容拒之的余地,她的手心与他的手心紧握之后,她立即被他牵引上了波斯的马背,从前玉生一次也没有坐过马。

李文树坐在她的身后,他宽阔的臂弯真正地抵在她的背脊了,她的耳垂也真正地红了。他的手臂伸到她面前去,拿起波斯的缰绳给她,然后道:“你轻轻地,扯一下就好。”

玉生只是平静地,并不做什么。

李文树道:“不要怕。”

“波斯永远不会失控的,我爱它是因为它是难得的、温顺的血马。”

“它是温顺的吗?”

李文树笑道:“是的。”

说完,他已经握起她的手,与她一起扯动了缰绳。于是波斯飞快又平稳地跑了起来,忽如其来的冷风像利刃一样划过玉生的眉眼,令她失措地闭了闭眼,睁开之后,只是望见无际的、却有边界的马场。又像巨大的圆,永远望不到尽头。

玉生只觉得自己恍然来到另一个南京。

她从来不知道南京有这样大的马场、高淳有这样空旷的大地,在这片大地上,寂静的只剩下一匹马两个人。秦淮的水上戏院一去不复返了么?究竟又是谁失了谁的约?又要还谁的戏票呢?她的双手在李文树的手中一颤,但她的意识仍是清清醒醒的。

“李先生。”

“什么。”

他与她那样近,于是她听见彼此的声音几乎震耳欲聋。

“我要回去了。”

“为什么?”

波斯停了下来,停在马场的半圆。耳旁有人低语,原来是李文树,他说道:“玉生小姐,那个班子我请来在小楼内了,不用到秦淮去。”

玉生忽然道:“演的是游园?”

李文树笑了笑,波斯走得更慢了。坚硬的灰墙之中生出一屏高大非常的门,足以让波斯跑出整个马场,只出了门波斯便停了下来,它的双眼望向不远处的宅门。

李文树下了马,随之他将她的一整具身躯抱在怀中也使她下了马。玉生望见孙曼琳与兰西双颊紧贴的那一次,孙曼琳说过,在南京之外中国之外的许多地方,男人与女人亲吻、勾肩、拥抱皆为常事。

玉生下马之后与李文树并肩往宅门内走去,小小的双金环门大开,里头是嚷声一片。不像是金小姐那样西不西、东不东的院宇,入了门,玉生仿佛顷刻之间到了小时的苏州,绿与白的横梁之下是张张朱红长椅,种花植草是春天的事,残枝落叶虽落了遍地,但比坚硬的假面多了春去冬来的转变。再走几步,忽然望见绒帘拉起,戏台在帘后登场,随之是与在秦淮河上看戏剧一般的飘摇,人在船上,又像在船下,实际她与他只是同坐在一张朱红长椅上。面前茫茫的水雾只是热茶倒下,倾上的滚滚茶色而已。

“这时丽娘成了他的太太了。”

“还不是。”

玉生重回了他的话。

然后,终于注了一句道:“李先生,戏里不讲太太,讲发妻。”

李文树不与人相望时,浓郁的双眼仿佛是望向天、望向大地的,眼色游到比秦淮的水上戏台还遥远的地方去。玉生却知道他只是在望那远远的杜丽娘,甚至后来与他结婚不久,突然问过他一次道:“如果那杜丽娘不是小厮演的,你或许会和她结婚?”

李文树只是笑,回她道:“那是杜丽娘,又不是林玉生。”

但此时此刻李文树还不说这样荒唐的话。他与她平静一场,直至天暗去,他才提起要留她用晚饭,预谋已久或是临时起意,玉生也只是淡淡地回道:“有空的话,还是请李先生到我家用饭,在你离开南京回上海之前。”

如绸缎般精致的白纱紧缠住他的手臂,他挥了挥,叫来一个外国男人。玉生看清了,原来是在港口前见过的那位,李文树说他是那艘英国轮渡的船夫,除了开船之外,他也会开车,他请这位船夫开车送她和他一同回到太平南路。

玉生道:“我为什么不自己回去呢。”

李文树只是摇了摇头,笑一笑并不回她的话。仿佛让一个小姐赴约之后自己乘车回家在他看来是最下等最无礼的事情。

车子驶离高淳,驶向黑白分离的夜色,细雪是白的,大地是黑的,只有风声、叶声,和碎碎的啼哭声,是夜莺或是猫儿,总之不是婴儿的叫声。李文树闭着眼,细细地说起他在英国时从没有度过比今天更宁静的夜晚,又说南京和英国如果是两个女人,英国是最时髦、优雅的小姐,南京是最坚韧、又柔软无比的女子身躯。

直至要下了车,他对她说道:“玉生小姐,我在南京无非是度假来,如果你要见我,我就是有空的。”

玉生真诚地望他,算是回了他的话。

后来李文树第一次打电话到她家中,也只是隔日的事。一早,他又约她到高淳的马场,她说波斯的确是只很漂亮的马,她喜欢它,但又不得不怕它。他转念立即打了第二个电话,约她到新街口一家新开的西洋餐厅吃晚饭,但她偏偏是最不爱吃西餐的,所以她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日子没有和孙曼琳一同吃饭了。

第二个电话没有挂下,最后李文树记起来,说道:“那么我去玉生小姐家吃饭。”

挂断电话之后,玉生思索了一会,将电话转到另一家,不是安平的饭店去。她并没有在电话中叫任何菜色,只吩咐请两位厨房嬷嬷,然后她轻轻呼唤爱乔,爱乔正在前厅门外怔怔地望她。

玉生道:“爸爸呢?”

爱乔道:“在店里呢——晚上有一位是苏州老家家里人介绍来的师傅,爷在店里等他,要看看那人怎么样。”

玉生淡淡道:“爱乔,去请爸爸回来。”

爱乔却重又注道:“爷等那位师傅的空,好像等很多天了。”

玉生道:“你去说李先生要来。”

爱乔低着脸,踌躇了一阵,又徘徊了一会儿,原来只是等大门外的人力车。爱乔是见过李文树的,李文树见到爱乔的第一面,就送了她一盒极其精细的金针。

玉生母亲逝世后的十年之中,家里一次也没有再请过客。她只是记得,请客人到家里吃饭穿靛青和宝蓝这两个色自然是很不适合的,母亲从前的嬷嬷,虽然如今已回了苏州老家,但玉生总也会想起嬷嬷常说的话:“摆宴,穿淡红最好了,我去拿件新的您穿。”

长衣柜里头只有一件淡红颜色,是红的发了粉的银红。玉生拿下来时,突然又想起那个偌大的马场和金小姐那一个东西交杂的院宇,正如青衣换上粉面一般吊诡又艳丽。她将长镜子转过来,立了立领子,觉着那件流苏白披肩真好似上个世纪的穿着了,她换了下来,另一件白貂毛领子只围上脖颈,仿佛这样与李文树站在一块儿,便不像是一个时代的男人与另一个时代的女人了。

爱乔回来了,在将要入夜之前。她匆匆地爬上高梯,换了烛火,家里全部安了电灯也不要紧,门前的烛火是永远不灭的。

爱乔的脸在朦朦的火影里仰着,唤他道:“李先生。”

李文树的脚步是无声的。下了雪之后他披上了一件短绒外衣,深不见底的黑色直盖到他的双膝下,只露出一双棕皮革马靴,仍是洁净的没有一点灰尘和雪渍。

“这是一百年的宅门。”

爱乔笑了笑,回李文树的话道:“我刚来时,要每年修一次门梁,现在要半年修一次。”

前厅门上的琉璃瓦新刷了灰漆,又有一只黄鹡鸰停住了,飞走之后便带走一片灰,同细雪一起落在门前。

爱乔道:“白的灰的,两朵小花儿一样。”

李文树笑了,他道:“那也是一百年前的百花屏。”

他望着前厅正中那扇绒面的百花图屏。接着,他说自己来到一副东方的名画之中,画里是最上流的东方景色,白雪覆住的常青树之下深埋了这座大宅百年来的风云变幻,接种开花之后才生出青石地、白花墙,和一扇扇彩绘般的如意窗屏。爱乔只听见“风云”,只觉得云里雾里,她向来是这样的,如果听不懂,就只是笑着,然后道:“您说的好极了。”

“爱乔,你是玉生小姐的妹妹?”

“不是,玉生小姐是独生女儿,没有姐妹。”

李文树坐了下来,不再问话。

爱乔端了茶上来,低脸道:“请您用茶,李先生。”

李文树双手接过来,喝了一口,道:“不像是红茶。”

爱乔笑道:“我听曼琳小姐说,我还不信——她说外国人不喝白茶、绿茶、不知道普洱、碧螺,只喝红茶。”

李文树微笑道:“爱乔,我不是外国人。”

爱乔道:“是吗?”

李文树道:“我是上海人。”

爱乔道:“李先生既然是上海人,为什么从英国回来,又留在南京呢?”

李文树只是笑了笑,不回她的话了。

忽然,林世平的声音从那扇百花屏后,亦是从前厅另一个门后响起,他道:“李先生如果再留在南京,上海的报面恐怕又要登上一则你在南京结婚的消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