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一场婚姻 > 第4章 第三章

一场婚姻 第4章 第三章

作者:黑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1-06 23:48:42 来源:文学城

林世平从香港带回来的丝绸只有两匹上等货。

一匹珊瑚红早早地被一位常光顾的大太太订下了,在年前她要做好两条绸面旗袍与四条长披肩,分别送她的亲姐妹。那匹靛青的除留二尺给玉生做帕巾,和为爱乔做第一件旗袍外,其余的都会制成几件丝巾,供来年夏季可供挑选的不多的成品样式。玉生将那二尺布望了又望,然后去到话厅,拨了一个电话。只听电话那旁有人接起来,而后懒懒道:“喂,您好,我是孙曼琳。”

玉生道:“孙曼琳,你好——你知道我是谁。”

孙曼琳道:“玉生小姐,你在做特务?”

玉生道:“特务可不会给你做帕巾。”

孙曼琳去年做的方巾还是为送她那时的男友,也是她在金陵的同窗,一个扬州人。他擦手或者擦汗都会扔掉一张新的方巾,后面孙曼琳觉得他太过女性化,便与他分了手。

玉生并不立即回她的话。

她又道:“你的电话能不能打到兰西的教堂去?你帮我打去,说我近期不能见他,我爸爸不知什么时候得知兰西的名字,他甚至要找人将兰西抓起来。”

玉生笑道:“为什么。”

孙曼琳语气中带了嗔怒,回道:“他说兰西犯了恋童罪,在兰西的国家那是禁忌。”

也就是此刻孙曼琳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比玉生还小上一岁。而且要到两个月后,新年前的最后一日,正是孙曼琳满十七周岁的生日。

玉生几乎可以窥见孙曼琳半倚在那张西式长圈椅上,轻捏自己眉心的神情,她那张艳丽又从不落俗的长脸微微垂下,仿佛只是在看她养的一只鸟、一只猫,或者一只狗。她和最时髦的女学生一样,又或者说她便是最时髦的女学生,是全南京最早在家里养外国宠物的。

玉生道:“我待会会经过教堂门前,但并不进去,我要去金小姐家。”

孙曼琳听见“金小姐”这个称号,仍然会冷笑起来。

接着,她问她道:“金莉三十六岁了,算什么小姐呢?她做了什么,难道又是那种老式的像是一百年前的款式,宽腰宽袖,又选橘红色做底,而图纹要做黄杜鹃,穿在她那具瘦又扁长的身子里,就像一串纸皮灯笼上了颜色而已。”

即便孙曼琳全揣测对了。玉生也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回她道:“金小姐只不过说了一句“曼琳身上的洋装我似乎见过许多一样的”,而你记到现在。”

孙曼琳冷声道:“她信口雌黄,我穿的那一件紫洋装,我真要她在南京找出第二件她绝不能找出来。”

她挑了一挑尖锐的红甲,忽然,仿佛有人在门外唤她。

玉生听见孙曼琳不知回谁道:“不要敲门了,进来。”

电话中传来另一道声音。

一个柔柔的女孩声音,道:“曼琳小姐,车子在外头等着。”

孙曼琳今天的火气大了些。她不耐地回道:“难道我是一樽花瓶,没手没脚的,要被抬着上车么?我说了我会去,怎么催了三四遍还不罢休。”

那女孩是新请的佣仆。孙曼琳家中有许许多多个,只有三两个她记得住名字。

孙曼琳软下声来,唤女孩道:“妹妹,你去房里帮我取条毛领出来。天那么冷,偏要为一个从没有见过的人去赴会,我孙曼琳竟沦落至此。”

说完,长叹一声之后,孙曼琳还记着她与玉生通着电话,她便对着电话注道:“玉生,你要记着,姓李的和姓金的一样,都是多事之人。”

“姓李?”

孙曼琳冷冷道:“安平的四楼,昨天住下了一位贵客,我要去见一见,怎样矜贵的人物才配得上我被强迫取消和兰西去剧院的安排,去赴他的接风宴。”

玉生握着电话机的手更紧了些,她正要问,孙曼琳却匆匆地挂断了电话。

她最后一句道:“玉生,如果你也来了。”

孙曼琳仿佛还没有说完。

玉生听见了另一个声音,是她哥哥,或是她父亲,高昂地唤了唤她。

“曼琳!即刻出来。”

玉生放下电话,起身开了前厅门,门外她望见了爱乔,她在那里等着她。

爱乔道:“去金小姐家的车叫好了。”

那件白围领,是在入冬前做好的。玉生将他送的那颗珍珠坠子别在了上面,然后系在脖颈,她的衣柜中仍是靛青、雅绿两个颜色,只有白衬上去,便照出真正年轻的光彩。即便是金小姐说过,不会有比玉生更正派的小姐穿着,朱红柳绿流过之后,只余下一片碧水间正微微映出她花白的脸、手、与细长浓黑的双眉。

金小姐最爱玉生的长眉。玉生再见到她,她已将自己那道厚重的眉修去,只留下又弯又细的一条长桥,她拱起那条长桥,在虚无的镜像之中望着玉生。

金小姐笑道:“我早就想见你。”

玉生低了低浓睫,即便尊敬她,但玉生是从不垂首低脸来笑的。接着,玉生在那灰白的天光下走到她的镜前,她房中的幔帐常年不拉起来,惨白的床帐垂到冰冷的地面,猫毛一样拂过玉生的双脚。

玉生道:“您叫我来,是为了看那朵爱乔绣不好的绒花。”

金小姐终于仰起脸来。她仍将自己的脸擦得十分干净,没有沾一丝白的红的色泽,她深刻的肌肤纹理犹如刚刚下过细雨的大地,湿润之中可以窥见细纹。

“关那朵花什么事?”

金小姐嗤笑了一声,注道:“她唤我太太。”

她瘦骨嶙峋的双手伸出来,但细看,上面依然附着细嫩的皮肉。在那皮肉之中钳着一个小小的宝石戒指。

“我没有结婚,算什么太太呢。”

她将那颗戒指举高些,望了又望,道:“这是卖棺材的罗先生送的,他追我,我没有答应,难道就不能戴他送的戒指?”

玉生回道:“爱乔现在起会知道的。”

她又笑道:“知道什么?”

玉生道:“您没有结婚。”

她却只是茫然地注了最后一句道:“不,是我不会结婚。”

金小姐的房间从来没有门。折扇一般的孔雀风屏外走过摇曳的臃肿的影像,停下来,有男的女的低语,推搡着,冷哼着,仿佛是做赌局,最后是一个女人输了。

她被推到屏前,轻轻地呼唤道:“金小姐,您在?”

金小姐并不立即回她的话。

她又问道:“您在?”

“在。”

金小姐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屏外去。她瘦的有些脱像的身躯有时却如伟岸的佛像,玉生常常望见她们恐惧地望着她,然后不知为什么又即刻将头几乎低到地上去。

“金小姐,有人来了。”

“谁?”

“他姓李。”

玉生终于听见金小姐的笑声,她的笑在许多时候都是无声的,并不露齿。一旦齿牙露出来,便显得上唇更薄了,倒像是嗤笑、冷笑的神色。

金小姐唤她道:“玉生。”

玉生转过那扇孔雀屏。

屏后是金小姐家的一整座院落,金小姐最爱种花,她的院中常年开不合时节的百花,即便入了冬,廊前也有木槿、夏菊、紫薇、桔梗这样绚丽的色泽。望清了,也分不清是真相或是假面,只有叶片是鲜绿的,绿的泛青紫色,露珠滴水成冰,细嗅之后只余金小姐身上淡淡的松叶香。但走得更近了,玉生方记起来,金小姐从不抹孙曼琳爱的那一种外国香水,柏木与雪松糅合在淡淡的皮革味之中,她仿佛曾闻过。

于是她闻见他,又望见他。在不像是中国的前厅,也不像是西洋的客厅,只是金小姐家的茶厅之中,珠黄与暗红交缠相融的长绒毯面上,他那双上等的皮鞋正无声地踱着步。

玉生平静地唤他道:“李先生。”

随后,她看见他笑了一笑,如同早见过她许多面。

他望着金小姐,又像是只是在望着她。他脱下了自己的另一件白西服,挽在手上,他穿着另一件皮革,一件赤褐皮革马甲。这时玉生相信他确有一匹马,他就像刚刚赛马回来。

李文树走近了金小姐,然后他握起她的手——他竟吻了她那只瘦的几乎没有肉的手。

玉生一怔,接着李文树便真正地注视她道:“我知道玉生小姐在这里。”

金小姐重又拱起她那对长眉,道:“难道你不说,就不能做一场巧合?”

李文树微笑道:“难道我说了,又有什么。我就是为了见玉生小姐来的,因为我到太平南路第108号去时,一位童工说你在金小姐家中。”

玉生知道他见到的是爱乔。

只有在他刚刚漂洋过海离开的那个国度,才有这样时兴的词,“童工”一说。玉生看着李文树和金小姐落座在那张巨大的牛皮长椅上,身后一个女人正悄然点上一个暖炉子,云烟升起之后,更映清那长毯之上,一张西方女人画报下摆的那尊玉像观音,四不像的厅桌正中,挂下一条长垂至地面的红榴珠帘,从前是挂在金小姐的脖颈上。

玉生又见到了李文树的烟草盒子,只是他仍不抽烟。接着,他递给了金小姐。

“从英国带回来的?”

“是。”

“这是我的礼物?”

“不是。”

李文树仿佛永远是笑着的。他浓郁的眉眼弯起,笑道:“表姐,你的礼物怎么会是一只烟草盒子?是那几顶羊皮女帽,还有几只黄金做的烟斗,那艘洋船不能载许多东西,我已托了大洋的船回来,你的礼物和波斯后天会一起到南京。”

玉生结识金小姐,仍只是结识她的名、她的人、与她在浦口的住址。于是玉生自然不知道她有一个亲表弟,姓李,是刚下英国船的李文树。

金小姐却问他道:“你为什么要给一匹马起名字?”

李文树道:“在英国,马和人一样是有身份的,不只是一匹动物。”

玉生望向金小姐,她正也望向她。如果爱乔的布绒花没有刺错叶的话,玉生此刻便要离去了,只是忽然她记起孙曼琳的接风宴,多事的李和金都在这里,那么孙曼琳还要去赴谁的接风宴呢?又或者孙曼琳是赴了一场鸿门宴。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孙守业开始为她寻谋姻缘,孙曼琳曾说她父亲孙守业恨不得她尽快地离开南京,最好嫁到广州、香港这两个地方,她的祖母在广州,香港那里就有两个极好的人选,其中有一个是造纸商,潮州人居住在香港,孙曼琳拒见之后,孙守业曾执意要玉生去见上一面。后来玉生送回了孙守业送来去香港的船票,上面附着那一句话:“他生产的纸在半个南京都流通,就像钱币。”

金小姐忽地道:“为什么走?”

她是问她,或是问李文树。他穿上手中的西服之后,随着她出了厅门,他的皮鞋轻踩过柔软的地面,如履薄冰地停住了。

玉生回了金小姐的话,她淡淡道:“我走了,明天会再来见您。”

金小姐冷笑道:“为什么等明天?”

玉生道:“您那件短绒披肩,明天才做得好。”

金小姐道:“玉生,我等着你。”

她仿佛又问了问李文树。李文树回了她的话么?玉生听不见了,出了门时,那阵淡淡的雪松香始终没有散去,她无声地回过脸去,李文树正在她的身后。

“李先生。”

“我跟着你,是为了那张戏票。”

李文树走出金小姐的宅院,她的大门前常年不曾点烛亮灯。晦暗的天光照不清他面上的神色,只知道他是望着她的,正如昨天在港口。

玉生道:“从这里到秦淮,要乘车。”

李文树道:“那就乘车。”

玉生朝他笑了笑,接着她忽然将手挥向一个即将驶去的人力车车夫。宝蓝的车篷底下只能坐两个瘦小的女人,两个男人坐不得,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坐不得。即便玉生的肩头是扁平的、小巧的,也仍与李文树宽阔的肩头忽地紧抵。她从前见过男人与女人坐同一辆人力车,但女人要紧挽住男人的手臂,才不至于在跌宕之中落了车。

李文树道:“玉生小姐坐过马车吗?”

玉生道:“没有。”

李文树道:“马一直拉着人,但我不知道,也有人拉着人。”

玉生低了低眼望去,他那双干净几乎可说是漂亮的手摩挲着,那双手又碰过什么呢。他说起他在英国的十几年最爱赛马,手心长了茧子,那是握缰绳时磨出来的。

但他将手心一翻,在那细白的肌肤上玉生却什么也看不见。她只是问他道:“李先生在英国时念什么书?”

李文树道:“军校——但已是十年前的事情。”

玉生道:“李先生似乎没有参军。”

李文树又笑了笑,他反问她道:“我为什么要参军呢?”

玉生忽然无言。

她觉得自己失了言。但李文树笑道:“玉生小姐多么年轻,即便今年刚从金陵毕了业,难道来年就要去北平接着读大学么,你也可以做别的事。”

玉生抬起眼去望向他,道:“李先生知道我在金陵念书?”

李文树道:“全南京的正派小姐都在金陵。”

玉生笑了,她问道:“李先生管什么叫正派?”

李文树认真述道:“你这样的小姐,即是正派。没有看过电影,没有坐过马车,没有学最时髦的美国卷发,那样的头发我觉得并不好看——玉生小姐,中国女人的黑色长发本就像一条漂亮的长河,可以摸到细水长流。”

玉生的耳根霎时间红了。

这是她结识他的第二面。她仍在他究竟是个有礼,或者无礼的人之间反复揣摩,但他并不高扬着脸,他看向她时,将自己的眉眼低了低,仿佛只是在细细地望她散落的“长河”。

人力车也那样低,李文树却仍要伸出双手去扶住她的手。南京今天没有下雪,秦淮的水是昨日的残雪化冰,又滴成了水,甚至比不下雪更冷一些。玉生的手心一年四季都是冷的,乍握住他温厚的双手,自己的手心也被烧红了一般,立即滚烫起来,又立即挣开了。

玉生道:“秦淮的戏院在水上,我有一艘相识的船,请李先生搭船。”

李文树只是一怔,然后上了船。

刺骨的水中搭起赤红的戏台,绿绒朱帘拉起,高声曲调之后,一张张粉墨油面忽然登场。冲破天光的“咿呀——”声传来,玉生与李文树在摇摆的船体之中落了座。

李文树道:“女人叫做什么?”

玉生答他道:“杜丽娘。”

“她是男人的太太?”

“还不是。”

李文树看得愈发真切,他不再说话。即便是坐着,他的背脊仍是挺直无比的,船体仿佛因他变得平稳,不再飘浮,停了下来。

直至帘外高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秦淮上许许多多条船,偏偏有一条却撞上了红台,地覆天翻之后,是一段段笑声与嚷声的延绵不绝。粉墨飞快地散尽了,只余下一件蓝长褂子上了台。

“爷们,诸多抱歉!戏票明天再还各位。”

红台浮去,绿帘重又拉起。

李文树道:“玉生小姐,今天又算是谁欠?”

茶座在船体正中,小小的红檀木方桌动摇起来,原本平静的茶水染开层层涟漪。玉生在那里看见李文树的神色,他仿佛笑着看她,又或者只是看茶色中的她。

玉生将两个圆口茶杯递开,其中一只她用双手递过去,他比她大许多,整十二岁,况且他是她爸爸的相识,她谨记自己要尊敬他。玉生淡淡回道:“李先生,这里的票,每一天都买得到。”

“明天?”

“只有这个班子是从天津来的,如果明天还没有回去就可以买到。”

李文树道:“天津么。回上海的船还要十天之后,天津更远,明天他们回不去。”

玉生笑了笑,道:“不知道,那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李文树道:“我不能让玉生小姐亲自去买戏票。明天下午四点钟,玉生小姐如果愿意,就请在家门前等着我。”

玉生静默了片刻,而后道:“我记住了,四点钟。”

小船逐渐靠上了岸。如给那个车夫一样的酬劳,李文树也递给了船夫同样大小的一张钱票,但船夫不知从哪里学来了几句英文表示感激。李文树只是用一点南京口音也没有的中文回他的话道:“有劳你了。”

因周围的中国男人极少有拉开船帘下船之后,在原地伸出手腕去静静地扶着女人轻捏起旗袍一角下船的。李文树忽然将他送她的那颗珍珠坠子看仔细了,它被别在她的白围领上,好像充当了一颗宝石扣子。

直至走出水上戏院后,玉生从手包中拿出来一条帕巾。绸面的,柔滑无比,拆开来,他才发现帕巾之中放了另一条帕巾,更小更细,真正如同即刻吐露出来的丝,但又温软似肌肤。

李文树笑着望她道:“这是送我的。”

玉生道:“这样的帕巾,我也有一条,夏季用来擦额,但我觉得如今即便是冬天,李先生手心的汗也有许多,可能是爱赛马的原因,您——”

她笑自己,忽然笑出了声,轻轻地,又几乎听不见。然后方又注道:“请你收着,这一条是崭新的,我做好之后从没有用过。”

李文树道:“这条绿绣边是你做的,这个大小是你剪裁出来的?”

玉生道:“是。”

李文树道:“那我收着,从此我每一次骑马,都会拿来用。”

玉生笑了笑,并不回他的话了。

路面上远远地开来一辆车子,平静地停在一个梅花糕的摊位前,也不敢鸣笛来等他,玉生知道那是来接李文树的车。只是那个梅花糕的摊子,孙曼琳曾在那儿买过一块,或者买过许多块,有时是玉生为她买的,孙曼琳常说南京再不会有更好吃的梅花糕。

这时又记起孙曼琳,玉生忽地问道:“李先生,你为什么不在安平?”

李文树停住了,不立即往车去。

“我为什么要在安平呢?”

“今天他们要为你接风。”

“谁?”

“整个安平。”

李文树道:“哦,我忘记了。”

他笑了笑,不知为什么忽然坐近了,身上仍是淡淡的雪松香。玉生第一次不敢大胆地注视一个男子,明明她还在金陵读书时,也从没有这样怯懦过。

顿了顿后,玉生说道:“李先生,你现在去也不会失约。”

李文树道:“近六点钟了,再晚一些,我要先到高淳的马场看一看,后天我的马波斯到南京后要立即入住那里,直到我回上海的那一天。”

玉生道:“他们为你接风,你却要为你的马接风。”

李文树笑道:“波斯是一匹很漂亮的马,到时我要让玉生小姐见一见它,漂亮的小姐骑上漂亮的马,相得益彰不是吗——这个成语是袁瑞先生刚教会我的,这里用我想是合适的。”

玉生低了低眼,仿佛在看他手踝的表面。那块银白的西洋表就如同安平大厅中的巨大光铜摆钟,缩的很小很小,挂在了他的手中,然后便开始缓慢地转动。

重又乘上车后,玉生望了一眼那不止的时针。

“李先生,英国远不远?”

“不远。”

玉生又问他道:“乘船可以到的地方吗?”

李文树细细地回答她道:“可以,乘船的话要久一些,久也并非不好,有时夜里睡着了,海浪声像风笛一样吹到梦里,人睡在无际的海上,倒比睡在大地上更平静。”

玉生道:“多么好,可惜我是晕船的。”

李文树忽地又笑了,他道:“那你为什么还乘船在秦淮河上看戏?”

玉生淡淡道:“李先生,你要问那个班子为什么偏要在河上搭台。因为第一次来是我母亲陪着,她是苏州人,她总说苏州人看戏就是在水上。”

李文树道:“我见过你母亲。”

玉生道:“是的,十五年前她还没有离去。”

李文树声低了些,道:“她是如何离去的。”

玉生道:“肺病。”

只是玉生如今总记不得,她母亲是十年前离去的,或是五年前。又或者,她母亲真正卧床了十年,疾病纠缠了许久之后才终于在后来的某一日逝世了。总之玉生在那一日之后穿过许多时日的白,直至今日她忽然望见李文树身上那一件白西服,和他昨天穿的是一样的素白。

“李先生,你的母亲不久前在上海离世了。”

“嗯。”

他竟仍是笑着的,那笑是怅然,或本就是无谓的冷笑。

玉生忽地一怔,又听他注道:“我看了那篇讣告。”

他回过脸来,他面上的神色像是他身后在摇摆中逐渐变得虚无的车帘,又分不清那眉头是皱着的、是高扬的,只是那眼睫低垂着,冰冷地扫过他金黄的肌肤。

接着,李文树仿佛自说道:“那篇讣告登了一个错处——她的称呼,她离婚之后就不该被称作李太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