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野闺秀与权臣七八事 > 第19章 璇花篇·十九

野闺秀与权臣七八事 第19章 璇花篇·十九

作者:寒星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21:39:18 来源:文学城

悬在床边的风铃被大力摇动,俞沅之无奈将其握住,并向七皇子摇摇头,接连高热两日两夜,少年在第三天终于清醒,状态有所好转,一边喝药一边玩起铃铛。

她将汤碗递给侍女,嘱咐照看好殿下,自己需前往永寿殿,向太后回禀情况。

待俞沅之离开后,侍女端碗的手有些颤抖,小心翼翼靠在墙边,少年瞥了一眼,啪唧躺下并转身以棉被蒙头。

风华将她带进殿中,刚巧遇到病愈的越国公夫人,据闻其被蜜蜂蛰了满头包,话都说不出,足足闭门休养小半个月,用尽各类名贵药材,还是落下不少红印,难以消退,见女子入内,妇人神色不屑。

“民女参见太后娘娘,见过越国公夫人。”

太后抬手示意起身:“可是七殿下有事?”

她微笑回道:“得太后娘娘庇佑,殿下好多了,已能正常用膳安枕,太医说殿下暂不可见风,还要休养三五日。”

太后缓缓点头:“如此就好,你也辛苦了。”

“此乃民女分内之事。”

越国公夫人冷眼旁观,见她得太后夸赞心生不悦,阴阳怪气道:“这就是那罗家二小姐吧,得皇后与罗女君教诲,果然与众不同。”

俞沅之蹙眉,好端端提什么皇后与罗女君,摆明要太后迁怒于她。

“太后娘娘,妾身听闻罗二小姐已住在永寿殿多日,您说这罗女君怎么也不着急,任由她女儿在宫中久留,看来是惦记着太后娘娘这儿的好运道,让女儿跟着沾光呢。”越国公夫人剜了一眼俞沅之,咬紧后槽牙狠狠道。

太后低笑两声,换了个姿势靠在软垫上:“俞丫头怎么成罗女君的女儿了?”

俞沅之察觉到太后在打量她……

“太后娘娘,民女阿娘出身山野,曾得到您的赞许,现居旁处养病,民女日夜挂心,罗女君乃国公之女,金尊玉贵,民女不敢高攀。”

“倒是个孝顺的。”太后低声道。

“能入宫随侍七殿下,皆因太后娘娘提拔,民女对太后娘娘既敬重又感激。”

她聊表内心,但太后既未反驳也未应允,端起杯盏品茗。

越国公夫人嗤笑:“真是会说话,伶牙俐齿,一点瞧不出是乡下长大的,听说淑妃娘娘曾在陛下面前夸她写字好,皇后娘娘更是盛赞其模样身段,不输襄京城中世家闺秀,妾身都糊涂了,不知这背后……是否有高人调教啊?”

还是被蜂蛰得不够狠。

俞沅之抬眸看向太后,见其无欲插手,思量片刻转身面向越国公夫人:

“夫人对沅之的夸赞,实在受之有愧,相貌不过是爹娘所给,沅之少时曾和村中老先生学过写字,入宫后随侍七殿下身侧,始终记着太后娘娘教诲,读书明礼,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借来古书夜夜翻看,得空便习字,只盼不辜负太后娘娘召沅之入宫的美意,夫人见多识广,若连您都觉得沅之有进步,那真是意外之喜……”

太后的笑声打断谈话。

回过头,只见老太后正饶有兴致看着她,伸出食指点了点:“这丫头甚得哀家心,瞧着柔柔弱弱,骨子里却是个上进的,不错。”

俞沅之脸颊泛红:“民女唐突了……”

太后面露欣赏之色:“自古英雄不问出身,不卑不亢,方能长久进益。”

“是,谨遵太后娘娘教诲。”她恭敬道。

越国公夫人强忍怒火,扬起下巴皮笑肉不笑:“太后娘娘,妾身记得六皇子曾经请婚,求娶罗国公府女眷,不出半月,罗国公就命人从乡下接回这对母女,罗二姑娘很快就会成为太后娘娘的孙媳妇,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恩典,余侍郎若地下有知,赘婿一辈子,死后却成了六皇子岳丈,大概也会含笑九泉吧。”

俞沅之垂下眼帘,她对越国公夫人暗损余侍郎并无过多反应,甚至颇为感激,将此话直接向太后挑明,但若太后对这桩亲事无意干涉,接下来又要怎么办……

“老六……”太后迟疑半晌看向她,“哀家倒觉得,老七很是依赖你,再过两三年他定了性,不妨由哀家做主,将你指给老七如何啊?”

她大惊失色,咣当一下跪在太后面前:“太后娘娘,民女绝无非分之想,民女只愿为随侍女官,护七殿下周全。”

乱点鸳鸯篇,好像被人当头一棒,心都险些蹦出来!

越国公夫人拧眉,不屑冷哼,毫不掩饰厌恶之意。

太后则淡淡笑道:“那就等等再说。”

风华识眼色,将俞沅之搀扶起身。

“先莫回,哀家还有些东西要给七皇子,你一并带着。”

“是……”她低眉顺目,随风华同退,站在门边。

太后让王公公端来一盒千年人参,赐给越国公夫人,说是越国公近来心浮气躁,偶犯咳疾,太后惦念兄弟。

“妾身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你们夫妻不必着急,皇帝前几日也与哀家提过霍琅的亲事,总不至于耽误了他去,皇后有推举之人,哀家瞧着还不错。”

俞沅之目不转睛盯着对面角落的春兰盆栽,萼片宽大厚实,长势喜人。

越国公夫人轻叹:“若说眼光独到,自然是太后娘娘挑选那两位大家闺秀更合适,县主典雅大方,周氏端庄贤良,娶妻娶德,虽然霍琅非妾身亲生子,到底也是霍家人,妾身终归是疼他的,这挑的夫人啊,既要品行贵重,更要家世适宜,皇后娘娘举荐之人,不过就是个侍郎之女,即便侥幸进了霍府,也只能为侧室,她母亲又是皇后堂妹,就一个女儿,少不得沾染些娇惯脾性。”

“你有何主意?”太后点破。

越国公夫人眉眼带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既然皇后开了口,贸然拒绝怕是让人家心中不舒坦,妾身以为太后娘娘不妨将三位小姐都邀进宫中,小住几日,哪位得了您的眼,便赐下婚事,如此一来皇后也无话可说。”

霍琅可以明拒皇上赐婚,却无法拒绝太后。

这一点,俞沅之心知肚明。

“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太后微微颔首。

越国公夫人得意:“福郡王可是皇亲,女儿自然是不会错的,昨儿个妾身还遇到郡王,叙旧一二,郡王可是极其看重霍家。”

身为霍琅嫡母,她更中意县主,福郡王除爵位,并无官职在手,子嗣凋零,空有名声,最紧要的是县主生母,虽已过世,却曾是越国公夫人闺中密友,私交甚笃。

太后挑眉看向王公公,命他将灵芝捧上来,俞沅之从太监手中接过红盒,谢恩离殿。

越国公夫人喋喋不休,大都是夸赞县主之语,或许越国公也是同样的意思。

-

俞沅之忙于照料七皇子,多日来疲惫不堪,得空窝在鹤兰阁内看书,尚算安逸。

太后既不曾许诺由她任掌事官一职,也未再提及与六皇子婚事,这令她坐立难安。

“二姑娘。”风华带着两名侍女入殿,她将书合上,起身相迎。

“风华姐姐怎么来了?”

风华招呼侍女将赏赐放在桌上,眉眼带笑:“太后娘娘新得了些南域宝石,觉得颜色鲜亮好看,便让奴婢送过来三枚。”

俞沅之抿唇道:“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风华笑道:“二姑娘这段时日辛劳,赏赐都是您应得的,太后娘娘想再留您住上半月,待七皇子彻底康复,已命人去罗府报信。”

她求之不得,眼下尚需良机,绝不能轻易出宫。

“再过几日永寿殿更热闹些,太后娘娘邀三位世家小姐入宫小住,二姑娘也能有说话的人。”

三位世家小姐……

看来太后赞同越国公夫人所言,有意为霍琅定下亲约。

俞沅之轻声应是,手中书册微微皱起。

“那奴婢便不叨扰二小姐休息。”风华福礼告退。

木门关紧,阁中寂静,她靠在门沿看向那几颗明艳宝石,璀璨清透,绝非凡品,但心中空落落的,竟无半分欢喜之感。

天黑前,照旧前往七皇子寝殿探视,魏太医端来新配汤药,称需趁热喂下。

女子接过瓷碗,哄少年服用,却明显心不在焉。

七皇子伸手压住汤匙,比划道:你不开心。

她微怔,摇了摇头,不是与平常一样吗?

然而七皇子并不相信,眼前人明明很是沮丧。

俞沅之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意,示意少年喝药。

她不开心吗?

她也不知道。

-

当晚,恍恍惚惚间,再度梦到前世。

宸妃故去六个月后,罗贵妃早产诞下一名男婴,徐鄞为皇长子赐名“稔”,取五谷丰登之意。

并在皇子周岁时,大赦天下,封罗贵妃为后,举国欢庆。

徐鄞不贪图美色,多年来后宫除了皇后,仅有两位妃子,皆为笼络朝臣之用,俞沅之记得其中一位,正是太后提过为霍琅选中的闺秀之一,少师之女周氏。

周氏乃名副其实的才女,不仅通读史书,还颇有慈悲之心,关切百姓祸福,被封为昭仪,她对帝王恩宠并不上心,故而终生无嗣。

另一位是霍家远亲,同封昭仪,可惜体弱多病,入宫不到三年便香消玉殒。

徐鄞崩逝的前两年,曾私下宠爱过一位侍女,痴狂程度令素来淡漠的罗皇后震惊不已。

他为新宠修建一座极其奢靡的殿宇,不许任何人靠近,也不许新宠见任何人,等同于软禁,赏赐却源源不绝,无人知晓这位新宠容貌如何,只晓得皇上夜夜留宿。

罗皇后懒得理会,全心照料皇太子,任由徐鄞胡闹。

直至某日,新宠有孕,罗皇后命魏医正前往诊脉,魏医正几乎是黑着一张脸走出殿门。

徐鄞得知后,立刻赶到悦仙宫,与皇后吵得不可开交,那架势仿佛要废了罗羡仙。

可惜不出七天,他便死在霍琅手中,废后之举未能成事,而那位新宠瑟瑟发抖,以为失去帝王庇护便会被皇后折磨,抢先一步悬梁自缢。

最终,她的尸身还是由罗皇后做主,归还本家安葬。

-

永寿殿内。

魏太医与俞沅之正在向太后回禀七殿下情状,王公公入内通报,称霍将军到了。

太后摆手,魏太医当即向左迈步,靠在墙边垂首而立,俞沅之恍神,在魏太医驻足后方才后退,彼时,霍琅刚好进门。

“臣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颔首:“不必多礼。”

霍琅素来寡言少语,即便在太后面前,也甚少主动求些什么。

“哀家召你来,三次有两次迟,难得准时。”

男子低头,自称知错。

太后随意笑道:“一切以朝政为主。”

俞沅之格外规矩,伫立不动,这次春兰盆栽与她同侧,没法子盯住发呆。

“哀家邀三位世家女眷宫中小住,也是你爹娘之意,如今年岁渐长,婚事不能再推迟,你爹与你一个岁数时,儿子都出生了,你还成日不长心。”太后叹道。

霍琅闻言眉头微蹙。

“这些天你勤着进宫来,瞧瞧有没有中意的,免得哀家所挑之人让你不顺心,反倒夫妻不睦。”

俞沅之眼皮发沉,许是昨夜没睡好。

霍琅抬头,墨黑眸子扫过迎面垂首的女子,她似乎全然不在意,还悠哉闭上眼睛。

心头有股火莫名燃起,他当即侧身向太后恭敬施礼:“是。”

太后欣慰:“这才对,成家有成家的好处,你日日在营里,什么箭场马场,人都拘僵了,也要体验何为新婚燕尔,其乐融融,闲时有妻陪在旁,性子也能柔些。”

男子面无表情。

“魏太医。”太后看向左侧。

俞沅之听到这三个字立刻清醒。

“下官在。”

“七皇子既已无恙,苦药便不必再服,还有什么需留意?”

魏太医拱手道:“启禀太后娘娘,皇子殿下卧榻已久,应当出门透透风,又或是多些行走,只要莫再着凉就是,强身健体可抵御病魔疼痛。”

太后缓缓点头,认可此言。

俞沅之记起昨日七皇子所为,上前一步轻声问道:“太后娘娘,七殿下想出宫逛逛,昨儿个就为此不愿用膳服药,怎么哄都不开心,听闻先前殿下也曾多次微服出宫,不知道这回能否允他所求呢?”

少年就差要钻狗洞了。

若非她机灵,院子里一把拽住人,怕是不知去了哪里。

霍琅瞬间抓住重点,“哄”。

太后思忖半晌,手指在桌角点了点:“出宫……”

邺国皇族对皇子公主并无严苛约束,偶尔换身常服,在襄京城溜达溜达实乃寻常事,只不过七皇子特殊,每次都要奏禀太后旨意,允许后方能离宫。

“霍琅。”

“臣在。”

“还是由你看着老七,带他到城中走走便罢,晚膳前要回宫。”

还是!

俞沅之手脚发凉,难道先前七皇子出宫,都是霍琅随行?

少年也没提这茬啊……

“俞丫头。”

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在。”

“既然魏太医说你处处周详,体贴入微,便与七皇子同行,要谨记太医之言,为殿下带件外衫,若是风凉就回马车里避着,不得再侵寒气。”

她低眉顺目:“是。”

几人同时跪安。

出门时,俞沅之无意抬眸,刚好撞上某人极度冰冷的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