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燕王朱棣与三个大学士 > 第3章 跟随燕王爷进入北平府

燕王朱棣与三个大学士 第3章 跟随燕王爷进入北平府

作者:小巷书生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24 15:25:03 来源:文学城

3,跟随燕王爷进入北平府

从皇帝的金銮殿上下来,宗泐禅师和道衍相伴着走了几步,话语不多只是嘱托了一句话“望禅师勿忘所托,另有一言相告,当日想要太祖皇帝换太子的高人,他们亦有高徒在世遊历,届时你的一份英雄帖,定能召来他们相助的。”

道衍一听兴奋得立刻回复的说“我一定会在太子那颗本命星落下之前,发帖邀他们来共商大计!”话不在多言,彼此心知肚明了,宗泐禅师见道衍如此重诺,自然是放心的飘然而去。

末出午门前,燕王朱棣对着道衍一不作言语上的问候,又或是临时扯几句子可有可无的闲话,只是一付淡淡的笑脸相对,这笑里分们有一种欢喜,也有几分得到后滿足的笑。

道衍的心思恩师宗泐禅师是知道的,今天他归在燕王麾下,并由他领回北平,是刚刚在金殿上太祖皇帝亲口批准的?那个郑重其事的嘱托,让道衍心里有许多说不出的感概,总的来说,这步棋算是走对了路。

多年来博采众长的学识积累,由此而在心中刻划的蓝图,不立足在皇家的基础上是无法实现的。如今选好的事主就在眼前,他是豪情万丈的少年王爷,辅佐他的成功之日,就是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之时。

行不多时脚步就迈出了午门,燕王憋不住的抢先开口问话了“道衍禅师,贵僧道门中对您多有赞誉,今后一起共事,还望多多赐教。”看来这些天小王爷的功课没少做,自己在僧道两门得心应手的际遇,他己知晓。自己本就没打算在他面前充什么大尾巴神,不如干脆坦率一点,让他彻底放心,便于今后更好相处,免得一些无端的小人言语,影响彼此的心境。

“一出午门皇帝远。这里现在是王爷大,

.太祖皇帝在金殿上讲得明明白白,我是北平庆寿寺里做主持,亦有协助王爷工作之责,我的简单理解就是,太祖皇帝指定你是我的主,我呢就是给王爷您打工的,有事您尽管吩咐。”

“日前和袁珙等一众朋友小聚,每每提到道衍禅师您,个个竖起大拇指夸。尤其是袁珙先生道得最是明白,一对人世间少见的神角眼,透着深邃而智慧的灵光,尤其是心胸开阔豁达,今日一照面果然名不虚传。”

“王爷您过奖,道衍这些年到处游历,身上难免一些无拘无束的村野习气,但有不适,您尽管直言。”

“道衍师付,您也莫过于自谦,我从小在军营里长大,跟随父兄们摸爬滚打,临阵冲锋杀敌自是免不了的事。只是这书本的道理还有好多没参得到位。日后但凡有一丝闲暇,还烦先生把这些年的遊历感慨,及僧道两法门学问中的所悟所得,传授于我。虽然读书资质不及先生,自信一点,得先生教后绝不会辱及师门。”

“王爷您过谦了!”初次会面这几句话讲下来,透着与燕王爷年龄不相称的沉稳豁达,到底是在战场见惯了生死的战将,任你好大格局的名家儒僧长辈,绝对不敢在他面前轻易的托大装圣人。

说话间一行人就己经出了京城大门,摆在面前两条路,一条是到船码头,到那里可以乘船北上。坐船平稳舒适,但是要多费好些时日。

燕王随口问了一句就站在自己身边的道衍“您看是坐船还是与我们同行?”很显然他是巴不得快走,一个坐镇北平的燕王爷,心里一肚子事,那会有闲功夫到船上去磨牙。

“我一直就在王爷身边站着,只要您一声令下,就和众弟兄一起,飞身上马追着王爷步伐奋勇向前。”

刚开始上马还是由着马匹踏着碎步子行,这样也方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说话,燕王问“先生以前到过北平吗?”

“到过,只是没进过燕王府。”道衍随口回答。

“这回进去看看,我给您当向导,好好介绍一下这个曾经的元太子府。”

“这一进您的燕王府,就不是只看看了。平寿寺就在您西边不远,白天我在您燕王府上班,随时听候您的差遣。晚上我就回平寿寺去睡觉。这后半辈子我就安心跟着您燕王干了!”

“好,这话我爱听!不过我还有句可能会让您不愉快的话,想问你一下,您以为……?”燕王一付笑脸的在试探他。

“我和王爷您相交自今日始,好话歹话但说无妨,您既己认得我那些朋友,想必也知道我决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道衍亦爽快回了他的问。

“这个自然,不然没了解您这一点,我也不敢贸然开口问的。”

道衍接口就一句回了“我洗耳恭听!”

“我那里今后无论有点什么事,您都有个专奏权,您的用法……?”

“一是先让王爷您看过,二是直接夾在您奏本里一起发,您以为如何?”道衍接话是随口而出,亳无半点犹豫之想。

“好,道衍禅师,您真是敞亮人!”燕王听了高兴得扬起马鞭,一声吆喝“得……驾!”这支几十人的马队飞一般的腾起来,后面揚起好大一片尘土。

这马腾飞起来如腾云驾雾一般,耳边的风刮得务务的叫,脸被飞沙打得生痛。道衍如今已是四十七,八年纪了,真要以这样的阵式跑上三天,只怕一身骨头都会散架。

好在燕王心细,痛痛快快的策马揚鞭好一会后,眼见旁边的道衍动作有点不太利索。正好前面一片秀丽的田园景色,便随即勒住缰绳停了下来。燕王一停,一众人等纷纷问他靠拢,这些随行人员就是燕王爷平日的贴身护卫,无论他走到那里就跟到那里的那种。从他们现在悄悄把燕王围在他们中间的那个熟练动作来看,就晓得这些人不单只是训练有素,还特别的贴心。燕王刚邀请道衍一块在青草地上坐下,一杯温热的水和吃食就要递到手边来。

“马和,先给道衍师付斟上,这一路回去,他就全归你照顾。照顾得好,先生满意了。择过好日子,拜他为师,好好的跟先生读几年书看。”

“谢谢王爷!”马和还真有股子乖巧劲,马上茶水和点心就端到跟前来了。并主动的开始自我介绍“我是个太监,从小就被王爷收留,现在是这支亲兵队的队长,以后多跟先生读点书,更好地为王爷办事。”

“马和这个主意好,你们在坐的这些,愿意多读书为王爷办事的,我都欢迎。”

“先生,我们读书要交学钱不呢?”

“我跟你们一样,平常的工作生活都在燕王府,自然自己这张好吃嘴巴也就丢在王府里了,还要钱做什么用呢?”

“哈…哈…”道衍的滑稽解释引来大家一阵欢快的嘻笑声。各自在心里运神,这个上了点年纪的老道士,还真有一点点零碎味,没得一点架子,是个好打交道的人。

就这样轻松愉快的欢笑着,一行人马不几日就进了北平城。

平寿寺以东不远的地方,那一片大大的建筑群,就是燕王府,它是由元朝太子府改建而来。尽管朱棣身为藩王而住在前朝的太子爷府中,曾被某些人视为僭越,但他的父亲朱元璋一句话总打,帮他解决了这个麻烦。即现在的燕王爷改建如此,是经过了他的首肯。在旧建筑上改燕王府省去了大量钱财。前朝的太子府在我大明王朝面前算个屁,要不是因为省钱,就会干脆拆了他。朱元璋还对其他藩王规定,就此一例,任何人不得超越。太祖皇帝下了板上钉钉的决定,任何人就都不敢再放半个臭屁。

燕王府建筑规模宏大,气家雄伟,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典型特点。

燕王府的建筑规制因为朱元璋的一句话,其正殿承运殿面阔十一间,次殿圆殿,存心殿面阔均九间。这种僭越不仅体现在建筑规模上,还反映了燕王府在明代建筑中的特殊殊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它的木构架艺术的发展,对称与平衡的美感,重视空间布局以及风水观念的应用等,使其成为了明代建筑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燕王这次会以军师之礼接道衍来北平,燕王府里上下早就知晓。因此当前哨马报燕王此时己和道衍并马缓行而来时,直至道衍在门前下马,迎接他的大门才缓缓打开,由燕王陪他并行入内。燕王妃徐妙云身着华丽高贵的宫廷服饰,领着一众宫内侍女,在正大厅里等候,旁边轻响着丝弦乐的轻曼之声,燕王大踏步的伴着道衍进殿,徐王妃一个万福礼送上。搞得道衍手忙脚乱,这个仪态万方美丽女子,就是将来的主母,自己行走江湖几十年,那里见过这样的阵仗。自己平常用的礼节不外乎与朋友见面双手抱拳的拱手礼,双手合十是见同门或师长用的,还有就是秀才见礼是两手交合一个躬身弯腰向对方施过去,可怜的天呢,对方王妃娘娘,这三个礼形式那一个都套不上。徐王妃是见过大世面的聪明女人,看出了道衍的窘

态赶紧抬脚一步上前,左手作托式,右手伸出纤纤玉指,引道衍往堂中客位上坐,托茶盘的侍女随即把香若奉.上,然后与王妃一同退出大殿,这才算是解了道衍的围。

饶是这短短的一点点时间,今天晚上他如果不去洗澡换衣服,明天进王府来上班,侍女们肯定闻得他身上的汗酸臭。

“王爷,贫道想先告个假。”道衍面对燕王倒是放得开,试着跟他开口告假,反正这几天一路策马而行,一路上还是相谈甚欢蛮融洽的。

“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让马和为您去办。”言毕燕王爷作状要喊马和来。

“不必啦,他也一路劳顿过来的,让他先去休息吧。”

“那您的事……”燕王讲到这里停住了,让他自己阐述一下也要得,反正现在大厅里只有他们俩,侍女们也都跟徐王妃进去了。

“不是别的什么事,刚刚徐王妃那样隆重见面仪式,贫僧平生头一次见到,一时心慌意乱的,连个简单的还礼都没得,惭愧之至。等下徐王妃必定还会出来,贫道却不知如何应对。与其在这里尴尬,不如让我先回寺里去,好好的梳理一下心情,明天再来面对,自然也就好了。”

“也行,依你所说,到这里就是到家了,后半辈子一起相伴度过,不急在这一时一刻的。至于王妃那里尽管放心,我会跟她说明白,她是非常豁达的女人,心胸宽广眼界开阔,好说话得很,尤其是对您。”

“那就好,那就好,”话说过之后道衍就想起身走,正好一个侍女端了两片冰镇西瓜进来,便也不客气地接过来,三下两下就进了肚子,抬起衣袖子把嘴一抹,然后拱手躬身地从王爷身边自然的退出回寺庙去了。旁边侍女看见道衍那个马虎样子,想抿嘴偷笑一下,燕王把眼睛一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