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燕王朱棣与三个大学士 > 第2章 诵经礼佛马皇后

燕王朱棣与三个大学士 第2章 诵经礼佛马皇后

作者:小巷书生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24 15:25:03 来源:文学城

2,诵经礼佛马皇后

进得京师,满眼都是挂着纯白布幡的吊丧气象,各类官员均穿圆领纯白色吊丧制服,只官帽及官靴革带末变。

各处商铺虽是照常营业,然商铺老板和上门客户的接洽,均没有往日的喧嚣热闹情调。

道衍是单身一人入京,得直接去宗泐禅师的住所,好在他早已熟知宗泐禅师的安身所在。不然在这到处是嗡嗡作响的诵经声中,你到那里去寻得他到。

“来啦,”一脸慈祥的宗泐禅师笑着和他打招呼。

“大师好,”道衍亦恭恭敬敬的向宗泐禅师致礼。

“开了眼界了吧,皇家丧事隆重而庄严肃穆,马皇后母仪天下的风范,可以说上至太祖本人,下至将帅兵士无不拆服,己是得道高僧的宗泐禅师对如此世间俗事,也有津津乐道的兴致。

“马皇后这场后事,太祖皇帝全权托付于我,我就不得不为他尽心尽力。”原来为禅师是在借机表彰自已。

“这些坐堂颂经的僧众,是我从各处寺庙里招来的,都是些年青人。不然一场四十几天的法事,整日里盘坐口颂,年纪大一点的会吃不消。”

难怪禅师本人没去坐堂诵经,原来有这么一层考虑在里面。道衍立马接话奉承了一句,“难为您想得周到,体恤僧众们。”

“应当的。虽然太祖指定我主事,但事还得靠大家辛苦来做。做好啦成绩是大家努力而成的,没做得好的话,罪头子就只老僧一个!”

“哈哈,”道衍听到妙处轻轻一个付和道“难得您如此潇洒随和,佩服,佩服!”

“也不是你讲的,老纳就如此洒脱自如。只是几十年来阳世间经历的事多了,看淡了的事就没得包袱,反而会把事情办得更加入贴。”这到是老禅师几十年经历所致的心得语言。

“有人想认得你一下。”宗泐禅师对道衍说。

“谁?我在这京师并无什么亲朋好友。”道衍听禅师言有人想认得他一下,有点不解。

“你可有一个叫袁珙的相士朋友?”禅师这下是转过身来同他面对面的问。

“这个有,怎么他也来京师啦?”听到有袁珙的信息,道衍有点小兴奋,还是好些年前在庐山上见过一面的。

“如此皇家盛会,江湖上五湖四海的各路朋友们那有不来凑热闹之理,即便是不为什么所得而来,至少也能享一下眼福吧!”.

“您说得有理,如此盛会又是在大明朝开国不久,甚至是说得上百年难得一遇,呼朋唤友结伴而行,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你就不想知道一下是谁在想着这么急要见你?”宗泐禅师并没打算跟他卖关子,而是当面直问。

“我急又有什么用,对方是何方神圣,出于什么目的要见我,能让袁珙兄如此看重的朋友,我和他之间并没有一个这样的人。”

“袁珙曾经当面恭维过你的长相,你还记得他当时是如何形容的不呢?”宗泐禅师在一步步的引导他。

“哦,这个容易记得,他当时就我的面相讲,长了一对好三角眼,虎虎有杀气,在僧人之中是难得一见的!”

“这回他当作这个人的面象三角眼改了个说法,说是难得一见的神角眼。并当面称道,你身上的本事,可比元朝的开国功臣刘秉忠。”

袁珙真的够朋友!道衍在心里默默赞许,这个朋友还真的一点都没交错。但是这个能让袁珙如此看重和向他推荐自己的人,决不是个一般人物。

袁珙之所以会来赶这场盛会,应该是由他自身的本事引起的,比如为马皇后择地宫。皇家人能邀他来测地宫,那么与他对话的这个人,应该就出在这个圈子里,谁会听了袁珙之话,就要急着见我呢?

“道衍,袁珙之所以如此推崇你,我想他应该和我对你看法是相通的。你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不应该被埋没,朋友们都在一力的举荐你,想必该你出头的日子,应该要到了。”宗泐禅师话到这一层也还没直接把谜底揭开,看样子他是要道衍自己去悟。

“以我和袁珙的相识相知来看,他虽然名声在外而且还蛮响亮。但是他没有皇家这个圈子里的人。因此袁珙兄为我讲的这番话的初始,应该是找我之人,先问袁珙兄,此时袁珙应该知晓了对方身分,如是便有了如同您一样的举荐之语。”

“言之有理,找袁珙问话的是一位王爷。而他之所以去找袁珙问话,原于太祖皇帝对我的一番嘱托。这次以为马皇后诵经礼佛为由,邀请众多佛门高僧来此,就是太祖皇帝想在这些高僧中选出有真本事,能干实事,能忠心事主辅佐自己这二十几个番王来一起治理天下。”

“道衍在这里谢过禅师了,”道衍起身施礼,恭恭敬敬的谢过了宗泐禅师。

“你想见这位王爷吗?”话己讲穿,就没得必要再去躲躲闪闪的来,他干脆直接了当的开口问。

“谜底既以揭开,见面也就不急在这一下。顺便问您一句,这当初有人要求换太子的事,现在还有那些人会知晓呢?”道衍借此转过了话题。

“当日在场的人,现在一个也不在了。”宗泐禅师回告他。

“不知这其中是否有人漏话出来给自家人?” 道衍补问一句。

“这些人平日里自是遊历各处名山古刹,探访名师追求学问,却无家室之累。”宗泐也只能如是答了。

转回头他又和道衍扯起原来的话题“行,不讲这些没用的了。我这里正想让你多陪我几天。不然这场大事一完,大家又得各分东西,再见面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自即日起,两人食则同桌,夜则一屋相伴而眠。白天分上下午时间宗泐裨师要往各诵经堂督促检查,道衍则紧随左右相伴而行。高僧宗泐的这份额外眷顾,自然在僧众中引起哄动,一众王孙公子却也以礼相待,尤其是那位一直想见一见他的燕王爷。有认得道衍的僧人当即告王爷,那就是您一直想见的神角眼道衍禅师!

“果然名不虚传,一付完全与众不同的神采。待母后的事情办完,即找父皇要人,将他带回北平去。”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就为她制定了严格的礼仪规定,祭奠法事要办四十九天,其中包括“京禁屠宰四十九。”此外还规定“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道衍和宗泐禅师在这几十天里谈文说诗,评经论道实是获益匪浅。

眼看着就要临近出殡的日子,京师里这些天的气候显得闷热难当。他们俩位刚洗过澡不久,又是闷得一身大汗,宗泐不由得对道衍说“后天就是出殡的大日子,倘若天公不作美,就会有大祸事来!”

“天变一时的事,谁又把得那样准?”道衍随口应付了一句。

“我们这位太祖皇帝自1352年与马皇后成亲,到现在1382年,整整三十年恩爱夫妻,相儒以沫。平素日太祖爷发雷霆之怒,众部下畏之如虎,也只有马皇后好言相劝,方能息事。后天如果天有大变,太祖怒起来,谁人能挡……?”

天老爷那说不准的变化还真被宗泐和道衍这二人给言中了。

出殡这天,所有参与的人都排到了连绵数里的队伍之中,只等司仪的一声令下,就得浩浩荡荡的起程,就在此一时刻狂风骤起,紧跟着就电闪雷嗚,天也黑将下来,倾盆大雨泼天而下。

整个送葬的队伍都被这倾刻间的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大家谁都不敢动,尤其是身在送葬队伍中的众将领和王爷们更是木呆呆的立在那里,动都不敢动,颤都不敢颤。这个时候朱元璋肯定会泼天大怒,这个他看谁不顺眼,谁就必然遭殃。

好在司仪的没发启程的号令,马皇后的棺椁还停放在大堂之中没有启动,朱元璋一双怒目直盯上天,右手习惯性地向腰间伸出,那是他平时标准的拔剑杀人的动作 2,诵经礼佛马皇后

进得京师,满眼都是挂着纯白布幡的吊丧气象,各类官员均穿圆领纯白色吊丧制服,只官帽及官靴革带末变。

各处商铺虽是照常营业,然商铺老板和上门客户的接洽,均没有往日的喧嚣热闹情调。

道衍是单身一人入京,得直接去宗泐禅师的住所,好在他早已熟知宗泐禅师的安身所在。不然在这到处是嗡嗡作响的诵经声中,你到那里去寻得他到。

“来啦,”一脸慈祥的宗泐禅师笑着和他打招呼。

“大师好,”道衍亦恭恭敬敬的向宗泐禅师致礼。

“开了眼界了吧,皇家丧事隆重而庄严肃穆,马皇后母仪天下的风范,可以说上至太祖本人,下至将帅兵士无不拆服,己是得道高僧的宗泐禅师对如此世间俗事,也有津津乐道的兴致。

“马皇后这场后事,太祖皇帝全权托付于我,我就不得不为他尽心尽力。”原来为禅师是在借机表彰自已。

“这些坐堂颂经的僧众,是我从各处寺庙里招来的,都是些年青人。不然一场四十几天的法事,整日里盘坐口颂,年纪大一点的会吃不消。”

难怪禅师本人没去坐堂诵经,原来有这么一层考虑在里面。道衍立马接话奉承了一句,“难为您想得周到,体恤僧众们。”

“应当的。虽然太祖指定我主事,但事还得靠大家辛苦来做。做好啦成绩是大家努力而成的,没做得好的话,罪头子就只老僧一个!”

“哈哈,”道衍听到妙处轻轻一个付和道“难得您如此潇洒随和,佩服,佩服!”

“也不是你讲的,老纳就如此洒脱自如。只是几十年来阳世间经历的事多了,看淡了的事就没得包袱,反而会把事情办得更加入贴。”这到是老禅师几十年经历所致的心得语言。

“有人想认得你一下。”宗泐禅师对道衍说。

“谁?我在这京师并无什么亲朋好友。”道衍听禅师言有人想认得他一下,有点不解。

“你可有一个叫袁珙的相士朋友?”禅师这下是转过身来同他面对面的问。

“这个有,怎么他也来京师啦?”听到有袁珙的信息,道衍有点小兴奋,还是好些年前在庐山上见过一面的。

“如此皇家盛会,江湖上五湖四海的各路朋友们那有不来凑热闹之理,即便是不为什么所得而来,至少也能享一下眼福吧!”.

“您说得有理,如此盛会又是在大明朝开国不久,甚至是说得上百年难得一遇,呼朋唤友结伴而行,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你就不想知道一下是谁在想着这么急要见你?”宗泐禅师并没打算跟他卖关子,而是当面直问。

“我急又有什么用,对方是何方神圣,出于什么目的要见我,能让袁珙兄如此看重的朋友,我和他之间并没有一个这样的人。”

“袁珙曾经当面恭维过你的长相,你还记得他当时是如何形容的不呢?”宗泐禅师在一步步的引导他。

“哦,这个容易记得,他当时就我的面相讲,长了一对好三角眼,虎虎有杀气,在僧人之中是难得一见的!”

“这回他当作这个人的面象三角眼改了个说法,说是难得一见的神角眼。并当面称道,你身上的本事,可比元朝的开国功臣刘秉忠。”

袁珙真的够朋友!道衍在心里默默赞许,这个朋友还真的一点都没交错。但是这个能让袁珙如此看重和向他推荐自己的人,决不是个一般人物。

袁珙之所以会来赶这场盛会,应该是由他自身的本事引起的,比如为马皇后择地宫。皇家人能邀他来测地宫,那么与他对话的这个人,应该就出在这个圈子里,谁会听了袁珙之话,就要急着见我呢?

“道衍,袁珙之所以如此推崇你,我想他应该和我对你看法是相通的。你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不应该被埋没,朋友们都在一力的举荐你,想必该你出头的日子,应该要到了。”宗泐禅师话到这一层也还没直接把谜底揭开,看样子他是要道衍自己去悟。

“以我和袁珙的相识相知来看,他虽然名声在外而且还蛮响亮。但是他没有皇家这个圈子里的人。因此袁珙兄为我讲的这番话的初始,应该是找我之人,先问袁珙兄,此时袁珙应该知晓了对方身分,如是便有了如同您一样的举荐之语。”

“言之有理,找袁珙问话的是一位王爷。而他之所以去找袁珙问话,原于太祖皇帝对我的一番嘱托。这次以为马皇后诵经礼佛为由,邀请众多佛门高僧来此,就是太祖皇帝想在这些高僧中选出有真本事,能干实事,能忠心事主辅佐自己这二十几个番王来一起治理天下。”

“道衍在这里谢过禅师了,”道衍起身施礼,恭恭敬敬的谢过了宗泐禅师。

“你想见这位王爷吗?”话己讲穿,就没得必要再去躲躲闪闪的来,他干脆直接了当的开口问。

“谜底既以揭开,见面也就不急在这一下。顺便问您一句,这当初有人要求换太子的事,现在还有那些人会知晓呢?”道衍借此转过了话题。

“当日在场的人,现在一个也不在了。”宗泐禅师回告他。

“不知这其中是否有人漏话出来给自家人?” 道衍补问一句。

“这些人平日里自是遊历各处名山古刹,探访名师追求学问,却无家室之累。”宗泐也只能如是答了。

转回头他又和道衍扯起原来的话题“行,不讲这些没用的了。我这里正想让你多陪我几天。不然这场大事一完,大家又得各分东西,再见面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自即日起,两人食则同桌,夜则一屋相伴而眠。白天分上下午时间宗泐裨师要往各诵经堂督促检查,道衍则紧随左右相伴而行。高僧宗泐的这份额外眷顾,自然在僧众中引起哄动,一众王孙公子却也以礼相待,尤其是那位一直想见一见他的燕王爷。有认得道衍的僧人当即告王爷,那就是您一直想见的神角眼道衍禅师!

“果然名不虚传,一付完全与众不同的神采。待母后的事情办完,即找父皇要人,将他带回北平去。”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就为她制定了严格的礼仪规定,祭奠法事要办四十九天,其中包括“京禁屠宰四十九。”此外还规定“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道衍和宗泐禅师在这几十天里谈文说诗,评经论道实是获益匪浅。

眼看着就要临近出殡的日子,京师里这些天的气候显得闷热难当。他们俩位刚洗过澡不久,又是闷得一身大汗,宗泐不由得对道衍说“后天就是出殡的大日子,倘若天公不作美,就会有大祸事来!”

“天变一时的事,谁又把得那样准?”道衍随口应付了一句。

“我们这位太祖皇帝自1352年与马皇后成亲,到现在1382年,整整三十年恩爱夫妻,相儒以沫。平素日太祖爷发雷霆之怒,众部下畏之如虎,也只有马皇后好言相劝,方能息事。后天如果天有大变,太祖怒起来,谁人能挡……?”

天老爷那说不准的变化还真被宗泐和道衍这二人给言中了。

出殡这天,所有参与的人都排到了连绵数里的队伍之中,只等司仪的一声令下,就得浩浩荡荡的起程,就在此一时刻狂风骤起,紧跟着就电闪雷嗚,天也黑将下来,倾盆大雨泼天而下。

整个送葬的队伍都被这倾刻间的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大家谁都不敢动,尤其是身在送葬队伍中的众将领和王爷们更是木呆呆的立在那里,动都不敢动,颤都不敢颤。这个时候朱元璋肯定会泼天大怒,这个他看谁不顺眼,谁就必然遭殃。

好在司仪的没发启程的号令,马皇后的棺椁还停放在大堂之中没有启动,朱元璋一双怒目直盯上天,右手习惯性地向腰间伸出,那是他平时标准的拔剑杀人的动作。只可惜他此时身着的是一身黑袍,腰间除了革带,没有佩剑在身。近在朱元璋身旁的人,个个都是吓得全身发抖,生怕一瞬间就丢了性命。

“老禅师,依您看,这天象作何解释?”朱元璋怒目圆睁了好一会,找不到发泄的点,就此默默地收场又不甘心,不总得有个台阶下吧。于是把话转向了宗泐禅师。

“雨降天垂泪,雷嗚众神哀,灵霄诸仙翁,恭送马如来。”

唸完这四句诗文,宗泐禅师自己也暗暗吐了一口气,眼睛就直往朱元璋看,要是这四句话没解得开他心头的怒气,这不又得和道衍一起临时再编排。

好在朱元璋此时并不是非杀人不可,只是要个下来的台阶。老禅师都把南天门里的一众仙翁都请来了,再不就势下台,自己也不如何去玩了。马皇后临终前还一再劝慰他,要善待部下,善待儿孙,善待黎民百姓。如今她正躺在官椁里看着呢,不息怒收场,又如何对得起她?。只可惜他此时身着的是一身黑袍,腰间除了革带,没有佩剑在身。近在朱元璋身旁的人,个个都是吓得全身发抖,生怕一瞬间就丢了性命。

“老禅师,依您看,这天象作何解释?”朱元璋怒目圆睁了好一会,找不到发泄的点,就此默默地收场又不甘心,不总得有个台阶下吧。于是把话转向了宗泐禅师。

“雨降天垂泪,雷嗚众神哀,灵霄诸仙翁,恭送马如来。”

唸完这四句诗文,宗泐禅师自己也暗暗吐了一口气,眼睛就直往朱元璋看,要是这四句话没解得开他心头的怒气,这不又得和道衍一起临时再编排。

好在朱元璋此时并不是非杀人不可,只是要个下来的台阶。老禅师都把南天门里的一众仙翁都请来了,再不就势下台,自己也不如何去玩了。马皇后临终前还一再劝慰他,要善待部下,善待儿孙,善待黎民百姓。如今她正躺在官椁里看着呢,不息怒收场,又如何对得起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