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遑论燕儿与赵四围上的皮制挂玉蹀躞带,更是与赵四凭添了一股英武的气息。
“莺儿,咱们这房内可有什么铜镜?”赵四前摸后看,好奇异常。
莺儿得令,立刻将赵四带到了一面等身的铜镜前。
镜内人影朦胧,赵四认真打量了片刻,心底无端觉得镜中面庞算不得熟悉,仿佛她本不该长成这个模样。
不过,镜中这张脸,除了略显硬朗,倒也算得上中人之姿。
但想想云倾那惊世的美貌,赵四不禁感叹,端是看她这张脸,也是差云倾太远了。
好在这世上并非人人都有云倾那样的绝世容颜。
赵四宽慰过自己一阵,又低眉偷偷扫了一眼莺儿。
赵四昨日初见莺儿时,莺儿只是穿着与其他婢子相同的翠色衣衫,埋在云倾身边竹叶堆里,极其不起眼
想来,谁能在一片竹林中,瞧到一片竹叶呢。
今日,莺儿换了一身鹅黄色半臂,蔚蓝色带团花的三涧裙,举手投足间,都是管事的气场。
赵四心底黯然。
是了,便是云倾身边随便一个丫头,也胜过她这姑爷三分。
这还有天理吗?
赵四闭上眼,心灰意懒地坐回到莺儿与她备下的太师椅上。
莺儿见状,招招手,燕儿当即上前,招呼人与赵四净面、修面。忙忙碌碌折腾过一炷香,燕儿才将赵四肩头扶正,麻溜将赵四垂地的头发刮起来,快速盘到头顶,扭成一个团子发髻,扣上一个花纹细密的鎏金发环。
燕儿忙罢,莺儿又快步上前,与赵四添了一条玄色抹额。
添罢,莺儿急着拉赵四往镜前站。待铜镜中,恰好能看清赵四的全身,莺儿抚掌讨巧道:“姑爷这一身全是小姐提前想好的。姑爷且看看,多俊啊。待会儿姑爷若是出了楼,定要戴上一个幕遮,可不能让旁的小姐抢去。”
“真的吗?”赵四不自信。
“怎么?姑爷竟不信我家小姐的眼光?”莺儿从赵四身侧探出脑袋,冲着铜镜做了一个鬼脸,“姑爷放心吧。我家小姐眼光是一顶一的好!就是柳侧妃,也常与我家小姐书信,央她帮着挑选衣衫呢。”
“这你也知道?”
“怎么不知道。”莺儿得意道,“那柳侧妃虽是爱读圣贤书,但及笄前就知晓她不是读书的料子,所以早早拿月钱,开了一间布装行。布装行里,最好的配衣师傅就是我家小姐。”
赵四暗暗记下,她的妻子不但精于丹青,还善于搭配,委实才貌双绝。
至于布装行。
赵四看了看莺儿,见其手舞足蹈,似是全身上下都在说,快来问我,我家小姐的事儿我全知晓,遂含笑问:“这般说,你家小姐还有产业?”
“那是自然的。”提及云倾的产业,莺儿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我家小姐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便是占卜这等异事,她也不在话下。更别说是画眉补妆。那真是手到擒来。”
莺儿说得牛头不对马嘴,赵四却听得仔细。
依赵四之见,她家娘子是玉露楼头牌,精通琴棋书画无什么稀奇。
占卜这等神鬼之术,听上去倒有趣,奈何虚实难断,保不准是莺儿没见过世面。
至于莺儿最后说得画眉补妆。这等女子寻常技艺,当真算绝技吗?
赵四暗思,莫不是此间有故事,忙与莺儿追问道:“画眉补妆有什么特别的吗?”
“这个呀!姑爷还是留着亲自问小姐吧。”莺儿与赵四卖一个关子,转身欢欢喜喜引赵四去寻云倾。
赵四跟着莺儿,被燕儿扶着下到一楼,再穿过曲曲折折的水上连廊。那连廊上爬满了紫色的藤萝。藤萝枝蔓上,小小的紫花一朵一朵堆积在一起,攒成了大串,风铃一般密密麻麻挂到了连廊尽头。
赵四被那如瀑的紫色,遒劲绵缠的枝蔓吸引,不自觉放慢了脚步。
莺儿在前方引路,未顾及赵四。早前留下举贡盘的女婢,却是颇有眼色。
女婢三步并作两步,从燕儿身后绕到身前,双膝跪地,将托盘举过头顶,阻住赵四去路,谄媚道:“姑爷若中意那紫藤,攀折了便是。这长廊是小姐的私产。廊内一草一木皆属小姐。况且,奴记得,小姐说过,她曾翻过的李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这紫藤花活该配美人。”
莺儿反应过来,帮腔:“是呀!是呀!摘一串吧,姑爷。我家小姐,即便是在美人入云的玉露楼,亦是美人堆里的首屈一指的美人呀。”
“竟是这般。”赵四折了一串紫罗兰花放在贡盘上,额头微微发痛。
好在赵四自知,她打睁眼便时不时头疼,已是顽疾,索性不理。
赵四挥手将女婢扶起,一边跟着莺儿继续往云倾那处走,一边琢磨着赠花与云倾的说辞
是该俗套的告诉云倾,她们之间,犹如藤萝,相伴相依,还是要单夸云倾姿容卓群,胜这藤萝三分?
是要和云倾亲真意切说上几句大白话,还是要像方才那女婢子一般,拽上几句诗文?
料想云倾定然不喜欢粗鄙之人,赵四绞尽脑汁开始回忆,她脑海里有无什么诗云。
赵四憋着一口气,想了五十步,确定她也有个天生的、“九岁就知道自己不是读书料子”的榆木脑袋。
罢了。
赵四选择不和自己较劲。毕竟这世间不是什么人,都张口闭口“诗云”。
说来也巧。
当着赵四一松劲儿,心底无端浮现出了两句诗文。
“紫雪半庭长不扫,闲抛簪组对清吟”。
赵四琢磨着那两句诗,脑海里竟是再次浮现出昨晚看到的那间书房,这次书房外没有下雨,房窗大开,窗外是半庭院的紫藤萝落花,约合半寸厚,观同紫雪。
紫雪上有一男一女。男子二十有余,广袖华服,端得是皇家气度,面露郁色。女子正当二八年华,绾了新妇发髻,朱钗满头,仰面正抚紫藤萝,朱唇开合,似是在说什么。
那女子在说什么呢?
赵四盯着那女子,越看越眼熟。眼熟到赵四下意识听到了脑海中传来了一声“云倾”。
瞬间,赵四脑海中的画面斗转星移,迅速从那一男一女移回到书案上。
这次,书案上无人写字,只是摆着一封信封。
赵四聚神去看,看罢,登时被那信封上“休书”二字惊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