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窗沿,路希还陷在混沌的梦境里。王女士打电话的声音像隔着层薄雾飘进来,“行呀,没问题”的字句搅得他睫毛颤了颤,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试图抓住最后一点睡意。
等他揉着眼睛换好衣服走出房门,院里的枣木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饭。粗瓷碗里的胡辣汤冒着热气,油星在表面浮成细碎的金斑,旁边堆着刚从巷口张记买回来的油条,芝麻粒沾在焦脆的面身上,在晨光里闪着诱人的光。
“小希醒了,赶紧来吃饭。”王女士正用抹布擦着桌边,把醋瓶往他面前推了推,“刚刚乐乐妈打电话,说她认识个指导志愿填报的老师,经验老丰富了,好多学生经他指点都走了好学校,吃完咱们就过去看看。”
路希拿起一根油条咬了一口,面香混着芝麻的香气在嘴里散开,他含糊着问:“乐乐也去?”
“那可不,”王女士笑着往他碗里舀了勺胡辣汤,“你阿姨说乐乐这分数能走公办二本,高兴得昨晚都没睡踏实。中午咱们出去吃顿好的,给你俩好好庆祝庆祝。”
“对了妈,我爸什么时候回来?不是说月底吗?”路希吸溜着热汤,辛辣的味道呛得他鼻尖微微发麻。
“你爸昨天说已经买好票了,明天下午就到家。”王女士擦桌子的手顿了顿,眼神里带着期许,“正好他回来能跟你好好商量商量志愿的事,多个人多份主意。”
吃完饭,叮嘱弟弟妹妹“中午准时回家,别在外边野”,转身就看见王女士拎着帆布包站在院门口。巷子里传来乐乐妈的大嗓门,还夹杂着问候声:“…… 可不是嘛,公办二本稳稳的,比他爸当年强多了,我这心里头啊,踏实!”
“王姐!”穿碎花衬衫的乐乐妈后面跟着王乐乐正啃着苹果,看见路希就笑着挥手:“路希,咱这就出发?”
“刚正说你呢,你就到了。”王女士笑着迎上去,眼神里满是真诚,“乐乐这次考得是真不错,这分数实打实的。”
“还是路希厉害,能挑个重点本科呢。”王乐乐把啃剩的苹果核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拍了拍路希的肩膀。
乐乐妈在一旁叹了口气,带着点羡慕说:“王姐啊,我真羡慕你,小希这孩子啥都不用你操心,省心着呢。要不咱换换孩子?”
“都好都好,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出息。”王女士摆着手笑,转而问道,“你心里有没有啥想法,想让乐乐学个啥专业?”
“我想让他学个师范,”乐乐妈不假思索地说,“回来当个老师多稳当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还有寒暑假。”话音刚落,王乐乐就急了,提高了嗓门说:“才不当老师呢,天天管着一群熊孩子,多没劲啊!”
“那你想干啥?”乐乐妈瞪了他一眼。
“我跟路希去一个城市就行。”王乐乐挠了挠头,眼睛瞟向路希,带着点不好意思地说,“到时候能常找他玩,也有个伴儿。”
“这主意倒是不错。”乐乐妈立刻转头看向王女士,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俩孩子在一个城市作伴,互相也能有个照应,遇事能搭把手。”
王女士刚点头应着,巷口就传来汽车的喇叭声。乐乐爸探出头喊:“快上车了,早去早回,别耽误老师时间。”
车后座堆着给老师带的礼物,一箱苹果,还有两盒包装精致的保健品。乐乐爸一边开车一边笑着说:“小希这分数,在咱们这儿可是相当不错的,肯定能选个好学校。”
“谢谢叔叔,乐乐也考得挺好的,都发挥出水平了。”路希望着窗外掠过的白杨树,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心里忽然想起修泽佑所在的首都,还有那句“心之所向”,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老师家在县教育局家属院,防盗门刚打开,一股浓郁的茶叶香就扑面而来。戴老花镜的中年人正翻着厚厚的志愿指南,见他们进来,开门见山地说:“两个孩子这分数,在咱们县来看,都算拔尖的了。”他推了推眼镜,目光在路希和王乐乐身上转了一圈,“家长们对孩子以后有啥规划,想让他们学什么专业?孩子们自己有啥想法不?”
乐乐妈刚说出“师范”两个字,就被王乐乐响亮的“不想”打断了。老人笑了笑,转头温和地问路希:“那你呢,孩子?”
“我想去一个发达点的城市,长长世面,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路希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划着,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我跟路希走。”王乐乐立刻接话,语气十分笃定。
老师点点头,拿起笔在纸上沙沙地写着。等他们离开时,每个人手里都多了一张志愿表,上面列着六个精心挑选的学校。路希的前两个志愿,和王乐乐的一样,都填在了中原省的首府——郑市,分别是中原财经政法大学和郑市师范大学。后面四个志愿则是外省的学校,有苏南的苏市理工大学、粤市的莞城大学等,专业也主要是法学相关的,像民商法、经济法等,这是他深思熟虑后觉得比较有前景的领域。而王乐乐由于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就随着路希报了法学和金融相关专业,想着先试试,不行再转。
车窗外的阳光把玻璃晒得发烫,路希捏着志愿表的指尖微微泛白。中原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名在纸上洇出浅痕,民商法专业那行小字像根细得他心口发闷。“发达城市”四个字在脑子里转来转去,郑市的霓虹与首都的灯火在眼前重叠,忽远忽近。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了一下,是班群里班主任发的通知。他点开屏幕时,指尖鬼使神差划向了微博。昨晚发的分数截图下面,新跳出条回复,头像是片深蓝色的海,还是上次的那个账号。
路希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他盯着那句“考的挺不错的”看了很久,屏幕反光映出自己紧绷的嘴角。老师给的志愿表里,外省的苏市理工学院、莞城学院都在法学专业后面画了星号,可他总觉得心里没底。
“哥,你好。”他对着输入框发呆,删删改改终于敲下一行字,“我这个分数想学法律,有什么学校推荐吗?”发送的瞬间,手心突然冒出层薄汗。
修泽佑是被窗外的蝉鸣吵醒的。晨光透过宿舍窗帘的缝隙,在考研资料上投下窄窄的光带。他揉着太阳穴坐起身,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微博私信界面,那个叫“夏天”的账号头像亮着。
“这个分学法律,建议选理工科院校。”他指尖在屏幕上敲得飞快,思维还带着刚睡醒的钝感,却依旧条理清晰,“避开政法类热门校,竞争小些。”发送后忽然想起什么,又补了句:“这是我企鹅号,加了细聊——4972xxxx。”
路希盯着那条回复,反复读了三遍。他点进修泽佑的主页,最新一条微博是昨天发的:照片里的男生穿着白衬衫,脖子上挂着烫金的参赛证,站在“全国大学生***竞赛”的背景板前,手里的奖杯映出细碎的光。笑起来时眼角有浅浅的纹路,像把锋利的刀突然裹了层暖意。
添加好友的申请刚发出去,就被通过了。
“你好,我是修泽佑。”对方的消息带着点公式化的简洁。
“路希。”他回复时,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
路希盯着修泽佑发来的“有没有目标院校?”,指尖在手机壳上蹭了蹭。他把志愿表平铺在膝盖上,借着车窗外透进来的光,对着表格拍了六张照片,每所学校的校名、专业和往年录取线都拍得清清楚楚,发送前还特意检查了一遍,生怕模糊不清。
“这是老师推荐的六所。”他附了句说明,指尖悬在发送键上顿了两秒才按下去。车厢里的颠簸让手机屏幕晃了晃,心跳莫名快了几分。
修泽佑刚把考研真题摊开,手机“叮咚”一声响。他点开照片,指尖在屏幕上放大,目光落在苏市理工大学那一行。“苏市理工大学的法学专业,依托理工科背景,知识产权法方向很强。”他快速敲下一行字,脑海里闪过去年帮导师整理的院校资料,“他们跟当地的科技园区有合作,实习机会不少。”
路希看着屏幕上的回复,咬了咬下唇。车窗外的树影飞快倒退,像他此刻纷乱的思绪。“老师也说这个稳妥,”他打字时,能感觉到指尖微微发紧,“但我总想去更发达的城市,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发送完,他又觉得这话有点矫情,想撤回时,修泽佑的消息已经过来了。
“发达不代表适合。”修泽佑的语气依旧简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列的几个外省校里,莞城大学的经济法专业在珠三角认可度高,那边商贸活动多,学经济法能接触到不少实际案例,只是竞争比苏市大得多,往年录取线都踩着一本线往上走。”
路希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着 “莞城大学”四个字,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去莞城,离梦想的发达城市更近”,一个说“选苏市,稳妥点更安心”。他犹豫了半天,才慢慢敲下:“那……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发送后,他盯着屏幕,连呼吸都放轻了。
手机那头沉默了几秒,聊天界面上方的“正在输入”闪了又灭。路希的心跟着悬了起来,直到新消息弹出:“看你想走学术还是就业。学术选苏市,他们的知识产权法研究在业内很有名,适合深造;就业去莞城,那边的市场需求大,实践机会多,能更快积累经验。”紧接着,又一条消息跳出来,“不过我建议优先考虑城市资源,法律这行,实践比课本重要得多,见过的案子多了,比在教室里啃书本有用。”
路希反复读着这段话,忽然想起修泽佑微博里的那张照片——他站在学术竞赛的舞台上,手里的奖杯闪着光,眼神明亮又坚定。这个人说话就像他做事一样,精准、利落,却又在字里行间藏着不易察觉的耐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总能精准地剖开问题的核心。他低头看着志愿表上被自己用红笔圈住的莞城大学,忽然觉得那行之前让他忐忑的小字,没那么刺眼了。
“谢谢哥。”他翻出王乐乐昨天刚发给他的鞠躬表情包,犹豫了一下还是发了过去,觉得这样能表达自己的谢意,又不会显得太拘谨。
“不客气。”修泽佑回了个简洁的句号,紧接着又发来一条,“有具体学校的招生简章可以发给我,帮你看看课程设置,有没有实践学分要求,这个很重要。”
车刚拐进熟悉的巷子,路希就把手机揣进了兜里。阳光穿过槐树叶,在志愿表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郑市学院和莞城大学的校名在光影里明明灭灭。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仿佛还能感受到屏幕的温度,修泽佑那句“实践比课本重要”在脑海里盘旋,像有人在迷雾中递过来一根火把,不算明亮,却足够照亮脚下的路,让他对未来多了几分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