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绣坊来了个男绣娘 > 第19章 第十九章

绣坊来了个男绣娘 第19章 第十九章

作者:水天溶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1 06:50:19 来源:文学城

“我会给师姐写信的。”

怕她不信,林非晚扬起了笑脸举手对她保证,又狠狠地点头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还算你有点良心。”

赵桑榆轻哼了他一下,眼底的难过倒是诚实地减少了许多。

*

翌日,早早到来的就是来接林非晚的马车,他只带走了些许必备生活用品和书籍,大部分的东西都留在了这里,简单和赵春娘打了招呼后才离开。

还让行风移动物品的时候放轻了动作,没敢惊动赵桑榆,虽说昨晚她俩将话已经说开,但他仍不确定自己可以从容地应对分离的场面,不如悄声离去,只当从未离开过,也许就能少些分别的伤感。

今日是赵桑榆月信的第二日,她仍是照例赖了一大早,起身后才发现,家中除了她的行李已经都装上了马车,只剩她一人吃好收好就能够出发了。

“怎么都没有人来催我啊?”

赵桑榆又急又气,很是委屈,但又因为是她自己疲惫赖了床,大家只是顺着之前的习惯没有打扰她而已,怨不得别人,便就更加气恼自己。

师弟早就出发离开了,家人们也都在等着她启程了,只能敛了心思,憋闷地坐上了回老宅的马车。

“师姐,你看,下雪了耶。”

春柳坐在她的身旁,撩开遮挡车窗的绸布向外望去,细小而又稀疏的雪花如同盐粒般,从灰蒙蒙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只化成了对大地滋润的雨露,初雪易逝,她原本就是知道的。

春柳将胳膊伸出窗外,冬风吹过,便有雪花摆脱了回归大地的宿命,飘飘洒洒地落在了她的袖间。

“师姐,你看。”

春柳的情绪高涨,语气中难掩兴奋,今年虽有些波折,却是让她格外心安的一年,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回家过年。

“好美。”

赵桑榆细细看了看春柳接下的雪花,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微小难辨,也有的形状清晰,能够窥见精美的形状和结构,她忍不住伸手触了触,点点凉意染上指尖,令人精神一振。

“好凉。”

来了兴趣,便从春柳的袖间转移了一片完整的六角雪片到自己的衣袖上,每一角都有着一样的分支延伸,好生精致。只是雪瓣沾染上了她怀中手炉的温度,便化成点点水气,转而不留一丝痕迹了。

凭着印象,赵桑榆赶忙从随身的绣线包中拿出了一把小小的手绷,箍在了自己手帕上,一针针静静地绣了起来。

到了老宅的院门口时,一片雪花已经烙在了帕子的角落。

*

林非晚一大早走后并未出城,而是直奔了城东距离青云书院最近的客栈,马车停下,行风又是一番忙碌,直至雪花洒落,才收好得以休整。

午间,林非晚约了一直联系未断的书院同乡,两人亦是许久未见,见着林非晚的气色好上了许多,那人竟有些红了眼眶。

“林兄,许久未见,看上去身体倒是好上了许多。”

“郭兄,好久不见,你这倒也是比之前更有儒雅气质了。”

林非晚上前迎了迎那人,两人又对着互相行了一通礼,才一起进了雅室。

郭逸安是林非晚的同乡,两人年龄相近,又恰好在同一个书院开蒙,便认识了对方。后来林非晚因病休学,才发现两人的家也只隔了一个巷子,来往便比别的同窗多了些。

加之郭家做的是药材生意,两家的来往走动就更频繁了,郭逸安算是林非晚除了行风最亲近的玩伴了。

而林非晚进绣坊以来,私下让行风经常送信往来的便是这位好友。

他只知林非晚另寻了师傅学习手艺,需要他帮忙打掩护书院的学习,据他的了解,林非晚并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他便也就应了下来,和他的书信往来交将书院的各种情况和安排交代得清清楚楚,甚至一些自己学习书籍记录也都送与他看了,但是他并不知他是进了绣坊学习。

所以当两人浅酌两口话至兴头时,林非晚提及此事,他震惊异常,声音也提高了些,还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林非晚!你,你,你…学那女人家的活计作甚。”

“分什么男人女人的,那针线上还标了男人用不得不成。”

林非晚平素因为身体差,不善饮酒,只有和郭逸安同席时偶有兴致,才会稍饮上两口果酿。只是喝上几口,他就会话多一些,此刻便开始畅所欲言了起来。

“这倒不曾。”

郭逸安一时语塞被他堵了回来,但仍觉此事不妥,他家中明明和自家一样,希望他们登科及第,早取功名。

“但家中……”

“是,所以才寻你打了掩护不是,暂时也就只有你能知道这些了,你若有什么想问的直说便是。”

他想问的林非晚岂会不知,正是想到了,今日才先从他这里开始,给自己一个缓冲,若连同龄的友人都无法说服,日后谈何向家中坦诚。

“此事你当真是打心里愿做的吗?”

郭逸安其实觉得面前这个林非晚有些陌生,他好像不曾见过真正的他。

“此心已决,不愿改之。若两月前,心中尚且有些松动,现却是定了心意。”

这是他先前寻不到的乐趣,寻到了变觉得过往的十五载都有些荒废了,虽与旁人看似不同,若都一样,反倒索然无味。思及此,望向郭逸安的眼神就更加坚定了。

“若你真心,我自是敬服你,但这路却要你自己走下去的。”

郭逸安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他只能按照家中安排好的,一路走下去,不容偏差,心中烦闷,又饮了数杯。

与郭逸安的坦诚比林非晚想象中的结束得要快上许多,甚至都没有进行过多争论他便接受了他的不同,这不禁令他有些挫败,燃起的斗志熄了大半。

他倒不担心他会将此事泄露出去,两人相识数年,最基础的信任还是有的。

心中不畅,望向窗外,雪粒飘飘洒洒地落下,像是没有烦忧,才离开不足一日,便已经开始思念绣坊的生活了,不知师姐他们是否安全到达了。

*

赵家老宅,赵桑榆一行人下车的时候,祖母已经等在了门外许久,肩头已经积攒了不少雪粒。

“阿榆,我们阿榆回来了。”

赵桑榆一下就扑进了老太太怀里,甜甜地叫了声“祖母”,春柳紧随其后,乖巧地叫人,“阿祖。”

“快进屋,天这么冷,进屋里说话。”

赵春娘忙上前掸掉了老太太肩头的雪,把抱在一起的三人往院子里推。

堂屋里暖融融的,老太太将火塘提前烧得旺旺的,赵桑榆一进来感受到热气,便就将手炉丢在了一旁,坐到了火塘边的小板凳上,烘得脸上红扑扑的。

老太太年岁大了走得慢,还是春柳和她一起慢慢走着的,一进来边看到了笑盈盈的赵桑榆,惹得老太太也很是开心。

“塘底有蜜薯。”

老太太指了指左侧熄了的火塘,赵桑榆立马转移了阵地,取下了一旁的火钳,伸进塘洞中扒开了表层的余烬,里面果然埋着几个大大的蜜薯,表皮有些地方已经被烤成了焦黑色,有金色的蜜汁从裂缝中渗出,闪闪发亮,阵阵香气涌入鼻腔,引得口水泛滥。

她拿起一旁的火钳迅速稳健地夹出了两个看起来最甜的,放到了一旁的石板上,轻轻敲了几下,蜜薯表面的余灰便散落了下来,香气变得更加诱人。实在是烫手,赵桑榆又撅起嘴呼呼地吹了几口气,企图加速表面的温度降下来。

终于,蜜薯的表面降到了可以触摸的温度,赵桑榆拿起轻松一掰为二,便露出了香甜软糯的薯肉,美滋滋地分给了祖母和春柳。自己则独占了一个蜜薯,揭开了表面的焦脆的外衣,细细地品着内里的甜蜜。

见着两个孩子吃得香,老太太也胃口大开地吃完了半根蜜薯。

*

赵家的老宅在绮州的城郊的桑海村,此地盛产优质的蚕丝,春娘的绣技启蒙也源于此地,只不过位置稍稍偏远些,进趟城要花上足足半日。

赵春娘在文绣院存的月银,还寄给了家中一些,那时家中老爷子还健在,操持着给老宅重新修禅了一番,正屋东西厢房也都挖通了火塘,冬日变得再不难捱了。

只是还没热乎几年,老爷子便去世了,独留老太太自己一人住在这边,老宅宽敞,前后又都有熟识的老婶子,她便不愿在城中和女儿一起住,只逢年过节多回来陪陪她就好。

赵春娘担心她一个老人寡居没个照应,便给她请了一个丫头照顾,今日家人都回来了,便给那丫头放了假,随着马车回家去了。

只是老人家节俭了一辈子,大家不在时便只烧一个火塘,和照顾她的丫头睡在一个炕上,火炕修的大,倒也算不上挤。

待到赵春娘回来后,才将正房厢房的火塘都烧热,春娘和老太太一起睡,阿锦睡另一侧的耳房,春柳则和赵桑榆一起睡西厢房。

这会离晚饭时间还早,赵春娘便赶了两个孩子去西厢房归置物品,自己则和母亲去了东屋说体己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