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里五日一休沐,陆泽遣人留了口信,说是要请大家同聚倚梅园,赏红梅残雪。
钟离早在诗赋课就撸够了全院的威望,此刻的赏梅宴总不过是再吟几首诗,对她也没有什么益处,便直接骑马回了家。
锦绣坊前面的那家书坊,掌柜还是那个掌柜,招牌却换成了“宣墨居”。自从小光分析出能量源之后,钟离便出钱盘下了这间书局,她原本的计划是,自己造纸印书,降低成本,将纸和书便宜的卖给读书人,因而又买了下附近的几间小院,改成了造纸坊、印刷坊。可现在,她却有了更好的主意。
她先是问了掌柜,这才知道她的宣墨居也是存了些传抄的邸报的,还有一些民间流传的小报。只是因为书局易主,掌柜不敢给她惹麻烦,才放下了这门生意。钟离看了看积存下来的邸报,和徐佑钺说的差不多,都是些法令、上谕还有些各地的喜报,间或夹杂着几条边事,但用词古板平正,连与邦交的父子之国改称兄弟之国,每岁赠送十万银钱、绢帛都没有提缘由,只是用一句皇恩浩荡一笔带过。而小报,则内容比较繁杂,有内探的未曾昭告的旨意、官吏的任免、战事的奏疏,还有一些平京名人的八卦,真假难辨。
可见,若没有官亲指点,寒门子弟就算拿到了邸报和小报,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何论献策?
如官家的起居,一眼看上去就是吃了什么菜见了什么人之类的,他们顶多能看出官家节俭不爱奢靡,见了御医可见身体抱恙。
但钟离不一样,她出生在信息爆炸的星际时代,她吸纳信息、整理思维、分析事件的水准,和熙和朝的土著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同样是起居注,她能通过菜品来预测出官家身体缺了那些微量元素,有哪些健康隐患。见了多少次御医,不仅能看出身体有恙,还能看出官家是否有余力亲自处理朝政。官家每日见的是皇子还是权臣,便可以看出朝政是由何人把持,官家支持的是哪一方。再多看几年的起居注,别说预测储君是哪一位了,她连新皇登基的恩科开在哪一年都能推算。
还有各地的灾祸——
如上原出了山匪、南湖出了水匪,寒门子弟们献的策不外乎是先剿匪再招安。而贵族子弟经有名师官亲指点,则能看出两者的不同。上原的太守去年被问罪,罪状是纵容劣绅侵占田亩,劣绅们也判了流放,这群山匪就是劣绅们的亲眷豪奴,恶习难改,不通教化,实在不宜招安。而南湖的水匪则不同,南湖上游的罗布县前年发了水灾,这些水匪不过是灾区的流民,生活无以为继,若官府适当安抚、妥善安置还是可以教化过来的。
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都牵扯着其他事件,若能追本溯源,便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钟离打算出自己的小报,教学子们如何梳理材料、分析实务。
掌柜只听到小报两个字,精神一抖,“原来东家也好此道,不瞒您说,咱这书肆,以前卖的最好的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话本画册,而是暗地里的小报啊——后妃留子去母、郡王和宰相夫人的二三事、冷面将军夜探女学士府、侯门千金相亲被拒只因不会作诗、公主甩驸马耳光泼婆母茶水……这些全是当年的热闻呐,您猜猜卖的最好的是哪一期——是冷将军和俏学士,因为啊,那期小报上面有两人的画像,一个貌若潘安,一个弱质纤纤……”
钟离:“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另外,她好像知道为什么小报会被官禁了。
“主人,”小光突然出声,“麻烦你端正态度。根据统计,这些逸闻趣事囊括了十岁至七十岁读者的兴趣,你要扩大小报的影响力,就不能轻视文人的喜好,要做到内容丰富。”
“我有设计诗赋版面、书画版面、刑法版面不够丰富吗。”
小光表示,“既然有这些版面,题材也该丰富些,不能总是高山流水,你也画一些将军和宰相当街对骂,亲王和女官月下弹琴这样的题材。还有诗赋,思亲忧国、借古讽今固然好,但加一些青楼女子与戍边将军鸿雁传书、赶考书生与糟糠之妻恩断义绝这样有矛盾冲击的题材也很赚人眼泪嘛。还有刑法版面,书架子上有本古今疑案三百例,都是没破案的,你出个悬疑破案题材。”
钟离:“容我想想。”
小光不满,“纸成本高吗?印刷费时间吗?书院的课业累到你了吗?”
钟离:“没有没有。”
小光这才满意,“就这么办吧,我会时时监测你的威望值,如果有版面效益低下,我会指导你调整内容的。主人,一切为了奥彼淇,冲鸭。”
“好的好的。”钟离刚应了下来,小光就将拟定的版面做了出来,让她来填充内容。
翌日钟离回了书院,但她的手稿却陆陆续续送回了书坊。
掌柜捧着这些手稿,兴奋得夜不能寐,催促着伙计们日夜赶工,终于在下一个沐休日之前将第一批小报赶制了出来。
前几个月,因为他忙于造纸坊和印刷坊的事,又停了邸报和小报的供应,他这书坊门庭冷落了不少,以往的熟客也渐渐去了别家,若是换了旁人,这会儿指定要急得上火,可郑掌柜却没有,还有条有理地吩咐人扫地沏茶。
“掌柜的,来一刀宣纸。”进来的是个熟客,若水书院的许学子,今日放了沐休。
郑掌柜一面令人裁纸,一面请许公子进后堂吃茶。
“哪有功夫吃茶!”许公子将袖中一叠竹纸露了出来,“瞧着没,平京来的小报,我在羊角街的书肆里买的,人家都卖偏偏你不卖了,要不是看你做生意老实,宣纸也是不在你家买了的!”
郑掌柜赔着笑,“公子莫动气,原是先前那小报不好,某又寻了新的路子,进回来一批好的,第一个便是要让公子瞧瞧呢。”说着,带人进了后堂。
“这是小报?”许公子将那淡绿色的簿子拿了起来,“瞧着比以往的厚了不少——咦,竟还有经义和实务策。”
许公子虽爱看小报,但也是正经在若水书院读书的,每月都要买邸报回家看,因而,这经义和策论写得好不好,他还是能品出几分来的。这上面的词句,鞭辟入里,见解深刻,是他以前从未领教过的——怕不是哪位资政殿大学士写的,被奴仆抄出来卖?这可太难得了。又粗粗翻了翻,竟还印着美人图,发丝必现,着实精致。
许公子心痒难耐,估摸着,普通的小报得五百文,邸报得两贯钱,这次这个如此厚,只怕得五贯钱。若老郑开口要五贯,他是常客,兴许能饶个一二百文,便问道,“价钱几何?”
老郑笑呵呵的,“公子是熟客,给五百文罢。”
“你怕不是弄错了,”许公子瞪大了眼睛,“这么厚一本印刷版,还印着彩画,只要五百文?”
可不是贱卖了,老郑心里滴血,面上仍挂着笑,“东家说了,宣墨居生意都是靠熟客撑着,只愿熟客们不论贫富都买得起小报,咱家店就不靠这个挣银子了。”
许公子这下嘴巴张得更大了,“贵店这东家,真是高义。”
待许公子离开,书坊又进来几个文人士子,出门的时候,人人袖筒里藏一本小报。
若水书院
一个婢女模样的人从后门张望,然后将一个锦布包递了进去。
沈丹珠急忙打开包袱,眼睛一亮,“不错,果真跟那娥娘的八仙裙一模一样。”
婢女连忙凑了上去,“环儿按照小姐的吩咐,拿了那张图去云裳坊,让他们照样子做出一件,不拘多少银钱,环儿日日去催,今儿个总算做成了,这裙子还是江夏郡的头一件呢!”
“赏你的。”沈丹珠扔出去一块银子。
如今书院里不知刮什么风,男女学子都暗地里拿一本清禾小报,沈丹珠前几日夺了一本来看,这一看,立刻就迷上了里面的娥娘赋。这首赋讲的是一个叫娥娘的女子,嫁与一同乡书生,结果书生高中之后抛弃了她,另娶了相府千金。娥娘进京寻夫,却被丈夫绑住双脚扔进了水里。娥娘得上天看顾,被游湖的太妃所救,并被收为义女。等娥娘再与前夫相见,她是高高在上的郡主,穿一件八仙裙,高贵不可方物。
沈丹珠擦完眼泪,再看那画中美貌的娥娘——咦,裙子挺好看啊。
她二话不说撕下了那页插画,准备私下去订做一件。
那小报的主人——和她同住一室的女秀才,咬着背子流了一晚上眼泪。
不仅是女学子,清禾小报如今在男学子那儿也极为风靡,他们背地里将里面子游的诗、子鹿的画、子安的策、子非的经义、子玉的帖称为清禾五绝,因为这五人都是清禾的弟子,这清禾居士实在是当世奇才。昨日夫子讲易经,还引用了一段清禾小报中的注解呢,可见私下里也是读过了的。
钟离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威望值随着小报的销量一路攀升。
小光却没有让她喘口气的意思。
“主人,娥娘赋麻烦扩写成连载话本,另外加一些山村鬼话和悬疑破案元素。”
钟离:?
小光:“根据这段时间的统计,这是获取威望值最多的版面和题材,请再努力一把。”
钟离:“恕我直言,上期你让我讲易经,现在已经有同窗偷偷在房间里给‘清禾居士’立牌位,早晚上香了,还要再写狐仙鬼怪,只怕我要变成伏魔咒。”
小光:“谢谢主人提醒,沧澜界带的灵丹仙草小光还有少许,要是有人对主人的牌位发愿,建议主人帮他们解决,让主人文曲星降世的地位永不动摇。一切为了威望,冲鸭!”
钟离:告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农家女的科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