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姐送给我一份很陈旧的笔记。说如果要去第一基地生活的话,多懂点其他外语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她当年摸索时自用的笔记。
她说她离开那里很久了,对如今的情况也不大了解。
那里当初就是很混乱的地方,人们各怀其志。据她的经验,自己的同胞要比用其他语言的人更可信些,但也不要太信任自己的同胞。
我觉得那是因为,大家都熟悉同样的文化语境,对语言的解读更敏感,互相欺骗要更难。
兰姐教导我,要保存好在探险队获得的酬劳。不同于四号基地内将光珠子作为集体资产的做法,一号基地里普遍将光珠子当做私人所有的交易流通物,但每人必须按标准在每月缴纳定量光珠子供奉巢母,否则会失去基地的庇护。
据她了解,新人在进入基地的初期,需要缴纳的光珠子数额并不高,也可以在基地内从他人处获取报酬,所以哪怕新人在初期能力不佳,也能靠提供基础的劳动服务,在一号基地内生存下来。
难怪,当初梅姨也说,那些被判断为无法通过试炼的新人,都会被分配去一号基地。
可这真的是对新人的关照吗?
兰姐又提醒我,在一号基地的缴纳额会随着年资的增长而提升,而且,光珠子在一号基地内有其他消费用途……所以,若想要在那边长久地生存下去,一开始就要做好财务管理和工作规划。
我点点头。这些事物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无非就是要想法子打工、存钱、交房租而已,就好像回到了过去眼花缭乱的都市牛马生活。
兰姐遗憾地说,她在一号基地认识的老朋友也大多都不在了。
我想起主持分组的那位持光者。梅姨后来说过那是兰姐的熟人。我不记得当初我告知死讯时,兰姐是否曾表现出悲伤。
大概是没有的。
兰姐现在也用平静稳定的语气告诉我,我去到那里,可以试着去找找某个叫做星火基地的小团体。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那里聚集的都是华语工作者。
那些人试图利用简陋的条件重现过去的一些技术手段,也有野心研究末世的种种现象。
到兰姐出走时,那个组织的很多项目都已宣告失败,偶尔取得的成效也很难说是鼓舞人心。在这样荒凉的末世里,连技术领域都是一片荒芜模样。
兰姐给了我几个人名,说我可以试着去找他们寻求庇护。如果星火基地的项目还在继续,或许能帮我解决一下我迟迟没有发现自身能力的问题。
我能感受到她的好意,沉默地点点头。
兰姐从始至终都没有问我是否还要去一号基地。我今天站在了凌云的身边,我猜在她看来,我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我也没有问她当初为何要离开一号基地。
她到最后才忍不住提醒我,最好不要太信任一号基地的领导者。他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圣人。
我忍不住想笑。
凌云在我心中的形象,大概与圣人背道而驰。
……可能没有人相信,但我并不是自愿接近凌云的。我从未和他谈过这件事,但我隐约能感到,他不会放我走。
兰姐说完这些就离开了,屋内又只剩下我一人。
我很感激她没有过问大哥他们的下落。
兰姐可能错估了我对一号基地的看法。凌云大概也不会给我选择的自由。我看着这座原来的屋子,心想,若有人问我的想法,我愿意留在四号基地吗?
可能也是不愿意的。
但支撑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念究竟是什么呢?
我躺到床上,不愿意熄灯,但又要用被子蒙住脸。我想起有人曾对我说过,子涵,好好活。
他为什么要对我说这种话呢?
现在想想,大哥小妹他们的信念崩塌得比我更早,因为他们习惯相信某种秩序。当从兰姐口中得知关于末日的部分真相时,他们可能就失去了存活的信念。
在离开四号基地前,他们是否会有预感,隐隐感受到自己回不来了呢?
许多当时的细节浮现出来。
原来我有那么强的观察力,却不愿意去想。我还记得他们作出决定时的眼神,他们作出那个离开的决定,不是因为我,但可能有部分是为了我。
他们或许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他们寄希望的人类社会,从来都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他们对所处环境的文明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我的期待值更低,我只需要一个能给我未来的社会。
可是,在他们抵达终点之际,会降低对生活的期待,会为离开四号基地而感到后悔吗?
他们的牺牲也未能成就我。我并没有活得好。一直以来,我的奋斗目标都只是拼尽全力活下去,只能在心底暗自希望着能越活越好。
我过去从未考虑过终点在哪里,那太虚幻了。
直到我抬头看到了世界的尽头。
我劝慰自己,如今再怎样,都不会比我的童年更糟糕,至少我已努力将越来越多的能力和筹码都抓到了自己手上。
虽然我已看清那些都是指间沙,道路通往虚无。
可是,我会活下去的。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会坚持到最后。
那绝不仅仅是兰姐所说的,因为本能、因为惯性而延续着自身的存活。
一本书只有读到最后一个句点才算完整。哪怕世界即将迎来末日,哪怕成为世上最后一个活人,我也会活到我所能坚持的最后。
只有抵达那里,我才能找到我这一生是为什么而活。
离开四号基地后的第一次夜宿,人们聚集到凌云周围,将收获到的报酬换成了更加现实的能力。
就如同提取怪物们的能源中枢一样,凌云用光珠子强化着众人的能力。
我远远看见,那些光珠子被吸透能量后,只剩下干瘪的茧,轻轻一搓就会散成苍白的余烬。
我忍不住比较,凌云和吞光者在对能源的转化利用上,谁效率更高呢?
这很难说。吞光者每回吃光珠子,是贪婪得连灰都不剩的。但它所谓的吞噬,也只是将光珠子置入体内,我无法观测到吸收结果。
吞光者不就曾从自己体内剖出过,因裹着黑皮袋而未能完全消化掉的光珠子吗?
完成交易的人在道谢后,心满意足地从凌云身边走开。
这种传统能持续这么久,他们一定已经想办法验证过,自身的能力确实得到了增强。
我不得不思量,对每个人来说,这种能力的提升有极限吗?
在光珠子到增强能力的转换中,凌云又会收取手续费吗?
因为营业者仅此一家,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人们也会宽容对待这位唯一的经销商,毕竟能找到方法利用这种能源已经是个奇迹,所有差额都是合理的损耗。
用光珠子来增强自身能力,或是供奉巢母以获得庇护,到底哪种方式能获得最大化的生存保障呢?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更重要。
但我想,兰姐当初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一定已经做出过深思熟虑的计算,并且将除了她自身以外,更多人数的均等利益都放上了天平。
我跟在队伍的最后,走到凌云面前,除了留下必要的照明外,将所有的光珠子都交给了他。
我并非轻视兰姐的教诲。我猜测,在一号基地里,所有的光珠子消费最终都会抵达凌云这里,所以,这大概就是性价比最高的交易,也是人们不断积累提升生存能力的立身之本。
至于每月攀升的缴纳定额,我倒是很好奇,如果我一开始就交不起,凌云是否真的会将我赶出去。
这是一个就算出错也很容易弥补的试探。在初期紧急筹钱,肯定要比在中后期解决断供问题简单得多。
我不知道凌云是否看得出这种伎俩。反正我在明面上还不知道一号基地的那种规矩。
……他也未必关心人间琐事。
他只问,“你的能力?”
他的语气里甚至没有抓住我破绽时该有的嘲讽,只是简单的确认。
我回答说,“我想知道,若被强化后,我的能力能否显现出来。”
就算投币即启动的机器般,他伸掌接住了我放下的光珠子,另一只手稳定地按住了我。
圣诞节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