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谁还记得】
军训第一天,知道要早起不能睡过头,意识在起床哨吹响之前已逐渐恢复,六点一到,楼底的哨声冲破天际。大家一边感叹昨晚小声嘀咕的“吹哨叫起能听见吗”是多余,一边掀被子翻身坐起,梳头叠被,从阳台收下昨晚刚洗的军训服换上,“居然这么快就干了吗!”“要不是夏天也不敢昨天就把刚发的衣服洗了啊。”
丹丹在宿舍门口隔着防盗网推开玻璃窗,探头望进来:“大家都起了吗?”
2号床的女生没来报到,1号床的妹子赶紧下来开门:“老师好早啊。”
“来看看你们,大家都会叠被子吗?啊,这谁呀,快起床了,六点半下楼集合。早训之后吃早饭,再集合前得把内务都收拾好,昨天分配的每个床的任务大家都记得吧?”
“记得!”
“行,我们班有个宿舍在楼下,刚看过也都起了,我先去602看看,一会儿楼下见。”
“老师再见!”
六点二十七,匆匆忙忙下楼,周围都是不认识的同学,几位老师朝着楼道招手:“快快快跑步找到自己班的位置,跟着班主任走,就等你们了怎么这么慢呢!一会儿就锁门了!”
……谁让宿舍在六楼。
凌柒吐舌,站到丹丹身后的队列。
往后几天都是六点起床,六点半集合早训,早饭,收拾内务,训练,午饭,午休,训练,洗漱,晚自习,休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其中一天晚自习是英语测试,据说是为了开学后的分小班教学摸底。当年的小镇小考不考英语,小学只注重语文和数学,凌柒在招生考试时全靠语数拉分才被格丁中学录取。为了开学能跟上进度,原本应该放飞自我的六年级暑假被用来恶补英语,所幸努力没有白费,军训时的摸底考试都会做。后来一次计算机课程,老师拿那次测验的成绩单作例子讲解excel表格工具的筛选功能,凌柒瞥见自己考了103分(满分120),虽然还是倒数,但已经比睁眼瞎要好很多了。
军训时最希望下雨,也的确下了几场雨。南方夏季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是偶尔中断了训练,给人休息和喘息的机会。好不容易撑完一周,拍集体照留念、家长撑着伞在高了几级阶梯的篮球场围观验收军训成果,就各自回家休息两周,准备正式开学。
开学后,凌柒的床旁边多了两个小柜子,分别用红色油漆标着9和10,凌柒在10号柜子里放入自己的东西时,谷芙言对“柜子居然离床这么近”表示羡慕嫉妒恨。
“怎么感觉你们这两个柜子比较大?”
“没有吧,错觉啦。”
谷芙言眼里闪着狐狸的狡黠:“我们换个柜子怎么样?”
“……不换。”
毕竟新的柜子就在床边,重点是“不用下床就能拿到东西”,就距离上来说,9号床虽然距离比6号近,但因为是上铺所以也仍然麻烦了点。
说到这,601宿舍与军训时的另一不同是,原本9号床的舍长兼班长范范开学后外宿,而且原来的2号床的“杨瑜瑾”同学没有来格丁就读,于是有两个女生从楼下的506搬了上来。
军训时,各个宿舍多少都有些闹腾,尤其是休息时间聚在一起,除了3号和7号舍友是小学同校之外,大家来自不同小学,有过不同经历,有时候提到一件事情,九个人能有不同的联想,常常七嘴八舌哈哈大笑。有交流便会相互熟悉,也就与其他宿舍的人分了亲疏。想来那两位女生也是这样,所以和601“原著民”们有些隔阂感。
凌柒在军训期间和舍友们互换了□□号,因为离家距离远,所以回家路上花的时间也长,等到能用电脑登陆□□的时候,又被在群里说“好啦最后一个进来啦”。
……军训报道那天我是第一个到宿舍的好吧。
住宿其间无法使用手机,凌柒将手机上交给班主任,开始了第一天晚自习。主题是分发课本和选课代表。
第一个是语文课代表,凌柒身体不动,仅头微微偏向左边,四周无人举手。聪哥在台上准备教育“你们一个个的不该说话的时候老说话,现在让你们说话了你们怎么又一个个不作声了”的时候,凌柒举起了手。
凌柒自忖语文还不错。而且对语文足够喜欢。
——她的选择凭据是能力与喜好。
因为没什么人竞争所以轻易拿下,这也太简单了吧?
之后是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美术、体育。
选到美术课代表的时候,凌柒悔不当初。早知道就选美术了啊!
——喜欢之上有更喜欢。
正式上课的第一周,班主任日常巡堂,语文课前让凌柒和语文老师打了照面。
语文老师姓李,是位中年长卷黑发的女老师,温和中透着严厉,作风端正老练,教学经验丰富。别问凌柒怎么感觉出来的,问就是和小学五六年级的老师感觉相似。
课上文尔亭为首的几名同学说着网络流行起来的“火星文”“有木有”和模仿外国人口音的中文,正沾沾自喜,却被李老师认真纠正:“你们说话就要好好说,写字就要好好写,不要说‘有木有’,‘有没有’就是‘有没有’,你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习惯与素养,发正确的读音,写正确的字。”
李老师未说完时,文尔亭连连撒娇不耐烦:“好了好了老师我知道了我以后不讲了有没有就是有没有,谁再说有木有就是跟我过不去了啊!哎呀老师就一句话你至于说这么久嘛?我们上课吧好不好?”
凌柒觉得,这就是上课啊。
语文最基础的字与音,细节需要从日常语言交流中注重与积累,否则一时图趣,不知不觉间就会被影响,忘了原本正确的读音与字形,等到要纠正的程度已经多此一举,一开始就不错不就好了吗?
细节无小事。有些细节不能囫囵吞枣和稀泥。
而且打断长辈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凌柒心里对文尔亭的印象分又低了一点。
周三的语文课连上两节,默认的作文或习题课。因为习题不多,又想摸清大家的写作水平,李老师让大家写作文,主题就是刚经历过的军训。
班上同学炸开锅。写作文无疑是语文课的最大考验,尤其是下课就交的限时作文,威力仅次于考场作文,略在周末作文之上。
所幸是刚经历过的真实事件,总有东西可写,不至于现场胡编。需要解决的是选哪两件事来写——凌柒写作文惯用总分总标准套路,开头结尾大概分别占两三行一段,中间预留空位比较大,可以写两件甚至三件事情,还可以点面结合。
结构确定,剩下的就是填空了。凌柒开始回想军训的事情。
大家相互不认识,彼此礼貌而客套,用着过往从家人或电视剧、小说中学到的拙劣社交技巧,和陌生同学尬聊。
宿舍内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天没水,需要每人用盆桶从食堂接水回到宿舍,凌柒和谷芙言拎着桶跑上跑下爬了两次六楼。
写出来虽然能反映条件艰苦,但内容为停水,只是发生在军训时间范围内的事情,多少有点与“军训”脱节。同理其他宿舍内的小事也不可取,凌柒转而读取军训场上的事情的记忆。
教官身着不一样规制的迷彩服,说年龄仅虚长几岁。训练第一天站队跑圈,早饭后站军姿,各班分开训练。从转体、蹲起、齐步到正步,一行一行纠正,有同学闹了左右不分的迷糊笑话。还有人不严肃不认真,被教官塞了一片桂树叶子禁止发言,在训练休息前都得叼着。
“这叶子能泡茶的啊,给你们叼着浪费了。”——来自教官的科普。
越是一本正经越让人难以相信,尤其是教官居然真的认真掰着手指计算:“你看你们几个每人叼了一片叶子浪费了到底多少钱,茶叶好贵的咧!”
教官在忽悠方面做过的最过分的事情是,下午起床后站军姿,抬起手来对着空空手腕作看手表状,骗大家说“坚持住了啊,还有五分钟就结束了啊”,甚至还有一天当着身边同学的面低声问隔壁队友:“你刚刚说的几分钟?五分钟?哎!那我刚刚也说的五分钟!(扭头)你们别笑啊!我说五分钟就五分钟。”
“五分钟骗局”其实当天就被揭穿,到后来已经演变成相声,作转移注意力之用。
越到后期,累加的肌肉酸痛和精神上的疲惫越严重,班主任和教官都一改最初两天“站好了你们一个个的没精打采的!手贴紧!我要是看哪个手能被拉动的你就等着吧”的怒叱,变成“重心前倾放到前脚掌啊,不然脚跟撑不住的”的低声叮嘱。
军训第一天聪哥还带来了盐,让大家加在水杯里,“喝前摇一摇”。结果不少人加多了,整杯水苦涩难以入口,尝试之后果断倒掉。凌柒知道流汗过多需要补充盐分,而且不能浪费水,所以把水喝完了。凌柒把水杯举起来和身边同学求表扬时,聪哥的眼神里有种后来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意味。
然而凌柒只是个体力上的战五渣。第一天晨跑的时候撑不住,只跑了一半就和4号床舍友在旁边见习;第四天中午有些头晕,下午起床的时候额头发烫,和班主任请了假,在校医室休息两个小时,四点半恢复之后归队。
那个下午正好是最晒的一个下午。回宿舍之后大家纷纷表示怨念:“早知道这天下午这么晒我也请假了。”
第五天拍集体照,在黑成碳的同学中间有一个特别白的男生。晚自习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是军训过半才来,而且刚来第一天就胃疼,在校医室呆了一整个下午——没错就是第四天下午。凌柒后来想起来在校医室见过,当时就在想“军训怎么能有这么白的人”。而这个人因为皮肤白得太惹眼又招人嫉恨,开学后被取上了“小白脸”的外号,从此称号就变成小白。
军训下了几场雨。短的刚准备去避雨就停了,长的能让人躲到食堂并喝一碗绿豆汤,虽然凌柒和谷芙言因此被丹丹呵斥“全年级就等你们两个”,但绿豆汤是真的解暑。
彼时凌柒吐吐舌头就过去了。但算起来,是少数几次被老师当头呵斥的场面中,唯一一次没有放在心上的。因为请假的那个下午,丹丹在军姿队伍中拉出凌柒,到队伍前面的时候又折回去说了什么事情,凌柒那短短几秒站在全年级面前,登时体会数百道目光如剑,或好奇或嘲弄地看着自己是什么感觉。
本来是病号,弄得跟被犯错被揪出来一样,凌柒都在思考要不要直接就地晕倒算了。
相比之下后者的印象更深刻。毕竟带着强烈情感的记忆会占据更重的分量,回想时最容易被记起,最让人在意。
现在想想,自己军训其间也太给丹丹找麻烦了。
眼下的问题是,作文写什么呢?把这点经历写出来太做作。也不知道为什么,真情实感认错悔过的作文看起来都没有诚意,而且会让读者觉得作。凌柒想了想自己的小学作文水平,确定自己没有能耐将作文写得声泪俱下让人感同身受,不如写些好玩的事情。阅卷过程枯燥,千篇一律不讨喜,反增疲惫与厌恶,写点开心的事情让看的人开心一会儿,也是好的。
凌柒作文思路落定,写得迅速,字迹潦草。交卷的时候觉得太随意了。课代表当成这样可能要被拉出来批斗吧。
……结果没想到是写得较好的。
就是很普通的作文套路,写的是都经历过的事情,当时或许一笑而过,事后再写出来分享,竟然能引起班上大多数人的共鸣。
李老师念到吃叶子那一段,班上已经笑得不行,“哦,我记得”“啊写的是XXX吧”“怎么没写后续啊后面也很好笑啊”(凌柒:那你倒是告诉我后面发生了什么啊- -)“别说话了先听下去嘛老师快念啊”。
凌柒觉得不好意思又小小地骄傲。
——原来作文可以写得随心所欲,写出来会有人想看,有人喜欢看。
李老师评讲完作文后总结:“我觉得你们可以把这三年,两年——初三你们就分班了,到时候不可能你们五十六个人还坐在一起,绝对不可能了。这两年间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无论是有趣的,还是难过的,包含着你们的感悟,都记下来。可能你们以后再看,会觉得当初的自己怎么那么幼稚,你甚至会难以相信这是你能做出来的事情。但有些事情,也只会在你们这个年纪才会做,你们以后的心态都会不一样。往后回头看时,可能也像今天这样哈哈大笑,也有可能你会觉得尴尬和懊悔。这些,都是你们一起经历过的事情,都是你们的曾经。谁都没有办法再次经历,可以说是大体相同,细节处独一无二。凌柒可以记下来,你们也可以,多年以后还可以看看谁记得多记得好。真的有些事情不记下来就会忘掉,虽然时间是过去了,谁都没有办法回头,但你可以回忆。如果你想不起来你经历的事情,那么这段时间,是彻底白费了。”
李老师或许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或许没有。凌柒也记不清楚了。
虽然她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并没有把每天每段话都记下来的时间与精力,大多数时间用作记有趣的、难过的、想要记下来的事情和感悟。凌柒将李老师的话落实到行动,却记不住她曾经具体说了什么话了。
这章四千六百字。不好断开更,索性一起发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