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端木氏有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宫闱,明光帝一下朝就偕了裴后一同前往贤妃所住的长春仙馆。因着宫里太久没有嫔妃有喜之事,裴后更是着意添了一倍的赏赐送了过去。
纵使众人心情各异,也不得不做好表面功夫,连日往来恭贺的人更是踏破了长春仙馆的正殿大门。为了让贤妃高兴,裴后特意批准贤妃家中封诰的女眷入宫探望,长春仙馆一时好不热闹。
一日闲来无事,裴后起了烹茶之兴,邀了德妃、归海言润至金鱼池水榭一起烹茶品茗,正巧良妃公冶氏在裴后宫中请安,裴后想起她擅长“活火分茶”,便邀她一同前往。良妃素喜品茗,忙命宫人找出当年带进宫的一瓮泸溪山泉水,德妃也把宫中收藏的一套汝窑“十二先生”带了过来。池中数头或金灿或朱红或雪白的各色锦鲤自在悠游,宫人奉来冰轮,五人沿池围坐,自是舒适不已。
良妃一手点茶技艺炉火纯青,不一会盏中就浮起厚厚的白色**,裴若若和归海言润更是目不转睛,直想当场向良妃拜师。裴后笑道:“煮茶烟暖浮新竹,洗钵泉香带落花。宫中茶艺莫有出良妃右者,你们可得好好和良妃娘娘学习。”
良妃先斟了一杯敬给裴后:“谢娘娘夸赞,臣妾技艺不足为道,还是娘娘宫里的茶叶好,才煮的如此清香。”
德妃闭眼轻轻一嗅,点点头:“娘娘宫里的碧螺春极香甜清润。”
一轮清茶饮毕,宫人又奉上新湃的瓜果,良妃喜食甜,边吃樱桃边连连夸赞:“娘娘宫里的果子清爽可口,臣妾忍不住多吃了些。”
裴后满含笑意地睇了她一眼,轻摇罗扇:“这有什么,妹妹爱吃,等下本宫让玛瑙再送一份去你茹古涵今宫里。”
“那就多谢皇后娘娘了。”良妃更加开心了。
德妃却一眼看见池对面的一群人,微微眯起眼睛:“皇后娘娘,良妃姐姐,你们瞧。”
众人望去,只见宫人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贤妃端木氏向着御花园去,贤妃身侧跟随着数位衣着华丽的贵妇人,应当是贤妃母家的女眷。
良妃毫不掩饰的艳羡道:“终究还是贤妃姐姐好福气。”
德妃也不由地有些向往:“都说十月怀胎不易,可我瞧着,贤妃姐姐的气色反倒是更好了。”
裴后笑而不语,只静静饮茶。裴若若和归海言润对视一眼,也不敢多语。
待各回宫殿,裴若若陪着裴后梳妆洗面,替裴后摘下护甲,取下头上钗环,轻轻松开发髻。裴后见她神色平静安宁,笑着问道:“今日是怎么了?这么安静。”裴若若摇了摇头。
裴后一眼看透她的心思,抚着她的手背:“姑姑知道,你在为姑姑担心。”
裴若若咬着唇,抬起头,目光澄明地看着裴后:“娘娘,您心里不难过吗?”
裴后一下一下梳着长发,笑容宽和:“若若你记住,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足挂心。人生一世,不如意之事何其多,需得自己泰然处之。”眼神柔和淡定,不见一丝一毫忧色。
裴若若郑重点头:“是,若若明白了。”旋即,她还是忍不住依偎在裴后膝头:“娘娘······”
裴后听出她语气中的眷恋与担忧,知她对自己感同身受,见小小的人儿如此贴心,不由地抚了抚她的头发,心下生出一片感动与怜惜,忽然想到一事,便问道:“若若,你觉得元启哥哥怎么样?”
裴若若微惊,转瞬想到了那只菩提手串,忙不迭的回道:“太子殿下文武双全,侍奉陛下与娘娘都至纯至孝,足为天下表率。”
裴后见她保守有礼,知她定然不会说出其余的话,也不再勉强。知子莫若母,元启对裴若若是何心思,裴后这么些年都瞧在眼里,自然是一清二楚。但是裴若若对元启什么想法,她却拿不定主意,见裴若若年岁还小,陪伴在自己身边这么些年,她反倒添了些慈母心肠,有不舍女儿出嫁之意,决定再等等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