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闫铮来说,分手是大半年前的事情。
闫铮还在整理思路,他其实也不知道该问什么。
他也是五六岁开始在夏晓蕾老师那里学琴,都是一对一的课,基本没怎么遇见过曲嘉楹,可是从开始学琴就听闻过她的名字。
闫铮的父母总会讲她有多么厉害,很快就能学会高难度的技巧,从来不需要家长盯着练习。
因为了解父母就是这样的人,学业上也有类似的“别人家的小孩”,他并不嫉恨曲嘉楹,只是有些好奇,而且他清楚自己的天赋在拉琴上没那么高,在升初中时改学了中提琴。
随着长大一点,他也对曲子和作曲家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才靠着演绎冲入了比赛的决赛圈,也终于见到了曲嘉楹。
临近比赛,夏晓蕾老师要多指导他们的演奏,可她的时间就那么多,还有大学的本职工作,所以把他们俩都叫到家里同时教导。
他没想到的是曲嘉楹也知道他,可能是父母或者夏晓蕾老师告诉她的,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刚认识时她的态度不是很友好。
曲嘉楹先上课,闫铮立刻就被她的技巧征服了,音准到位,音色很美,穿透力很强,她颇为得意地看着他。
接下来是闫铮,他技巧上欠佳,可是他把每一处的变化扣得很细,夏晓蕾老师夸了他一两句,曲嘉楹一脸不服气。
决赛的排名出来后,曲嘉楹的态度缓和了不少,因为他得了中提琴组的第二名,她是小提琴组的第三名。
曲嘉楹大概是认可这套游戏规则的,但闫铮知道自己是取了巧,中提琴手本身人数很少,所以他才能名次更靠前。
后来几年两人经常一起参赛,赛前一起在夏晓蕾老师家学琴。
高三的一天,两人都在夏晓蕾老师家备考音乐学院,闫铮在旁边的房间练琴,曲嘉楹在上课,休息的时候,他听到了夏晓蕾老师对曲嘉楹说的话。
“你一个师姐谈了场恋爱后,整个人都变了,演绎上更有感染力了。”
没过几天,他向曲嘉楹告白了。
闫铮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喜欢上了曲嘉楹,也许是听过她名字许多次后的第一次见面,也许是每次一起练琴一起比赛的陪伴中生长出的情谊。
他觉得曲嘉楹大概会听从老师的话,那自己就要抓住机会。
闫铮一边唾弃自己的卑鄙,一边心生暗喜,她接受了自己的告白。
可他低估了曲嘉楹对音乐的热情,或者说误判了她在恋爱上的投入,一旦发现恋爱对演绎没有多少帮助后,就提出了分手。
曲嘉楹不是一个爱向后看的人。
更别提对她来说这段恋情已经过去了几年,她早已经放下了,可闫铮的沉默,让她回忆起过去。
夏晓蕾老师有很多学生,但和曲嘉楹同龄的当时就只有闫铮一个,更别提他们俩家庭情况相近,闫铮父亲是省交响乐团的成员,母亲是音乐教育专业,在古典乐界来看这种家庭更标准,更容易出独奏家。
曲父曲母不太爱比较,夏晓蕾老师只是提过有这么一个男生,可曲嘉楹自己的竞争意识很强,她很在意。
不过一直碰不到他,哪怕是在考音乐学院附中初中部的考场,也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音乐学院附中上半天文化课,再上半天专业课,曲嘉楹的学习成绩一般,从夏晓蕾老师那里听说闫铮考进本市最好的中学后更是郁闷,她更加不想在拉琴上输给他。
终于在一次重要比赛前见到了对方,虽然他改了中提琴,但这不影响什么。
夏晓蕾老师还夸闫铮细节处理得好,曲嘉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后来他更是凭借细腻的演绎不停在大赛上获奖。
至于谈恋爱,曲嘉楹一直没这种想法,音乐学院附中的男同学也不少,当然有追她的,可在她这里,同乐器演奏不好的都入不了眼,演奏还不错的不分男女都是竞争对手。
至于其他专业的男生,演奏有符合她标准的,就答应了约会,但后来都没有成,因为她要练琴,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分给其他事情。
所以就连朋友也只有不同专业且水平不错的高莹。
夏晓蕾老师建议她恋爱的时候,当时为了备考音乐学院,她格外拼命,却越拉越僵硬。
她也想改善这个问题,音乐学院非常难考,正发愁怎么办的时候,闫铮向她告白了。
“也许我能帮到你。”
曲父曲母经常让她劳逸结合,再说闫铮琴拉得不错,学习也好,长得也是一表人才,两人也有共同语言,她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曲嘉楹说:“好。”
她觉得和闫铮谈恋爱还蛮开心的,闫铮练习也很勤奋,所以都能体谅对方,练习结束之后再一起约会,聊聊今天练琴遇到的难关,偶尔也会在KTV定个包间一起合奏。
曲嘉楹这才发现了闫铮的一个能力,他有绝对音感。
她当时兴奋又惋惜,随口调侃道:“你练中提琴实在是浪费了,如果交响乐团里有谁音准不对,以你的性格,肯定要说出来,甚至在音乐会中频频看向那个方向,那太明显了,还不如直接当指挥,在最前面盯人。”
闫铮无奈:“到了演奏现场音准还出错,那不得气死我啊?”
曲嘉楹回想到这里,微微叹了口气。
她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自己先给闫铮提起有绝对音感的他可以做指挥,总之他去考了指挥系,可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她都不知道这件事。
还是曲父曲母和夏晓蕾老师都在她家里吃饭时,他们随口提起,她才知道的。
他们不是情侣吗?为什么不告诉她呢?就算是朋友也会提一句吧?
她提分手的理由只有这一个,可闫铮一直没有解释,她现在也不在意了。
曲嘉楹瞥了一眼身侧的闫铮,看样子还是不打算讲清楚隐瞒的原因,她忍不住问道:“你到底想和我聊什么?”
闫铮思绪百转千回,最后只是问道:“你说我不会同意是什么意思?”
曲嘉楹说道:“我是觉得你不欣赏我的风格,所以不会同意啊,你以为是什么?”
闫铮还以为曲嘉楹也对分手耿耿于怀,才觉得他不会答应,是自己想太多了,他抿抿唇:“没有不欣赏。”
“所以你答应我的加入了?”曲嘉楹立刻问道。
闫铮凝视着她,轻轻颔首。
乐逸第一时间获得了消息,把曲嘉楹拉进群里,立刻通知所有人集合见面。
曲嘉楹看了一眼地址,是在作曲系的教学楼里,她在男生宿舍楼下等了一会儿闫铮,他去取琴,他俩一起往过走。
闫铮拉开教学楼的大门一边道:“不知道学校怎么分的院系,把指挥系和作曲系放到一个学院里。”
“指挥不是更要理解作曲家吗?搞懂那些什么曲式结构的东西吗?更别说你们都是五年制,塞到一个地方也挺合适的。”曲嘉楹说道。
乐逸背着他的小提琴,从楼梯间冒出来:“我刚走到二楼就听到你们声音了。”
“所以你又下来了?在二楼或者上去等着我们不就好了?”曲嘉楹不解,又问道,“你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
乐逸笑了笑:“琴房都太小了,教室经常有人上课,大一点的排练厅都被大三大四或者硕博生占领了,这地方也不算是我找的,准确来说是向旻先发现的地方,我只是发现了他在这里练琴。”
曲嘉楹指了指闫铮:“那你在哪里发现他的?”
“小琴房,他没关紧门,我刚过去就听到了。”乐逸解释道。
“这个向旻也是大一吗?”曲嘉楹问道。
“他大二了,和你们一起毕业,到时候就剩我一个。”闫铮说道。
乐逸拍胸脯保证:“我们毕业了也会继续一起演奏。”
曲嘉楹和闫铮看了眼对方,谁也没有在此刻说些扫兴的话。
乐逸走在最前面,推开排练室的大门:“向旻,你已经到了啊,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曲嘉楹,你们一直没见面。”
向旻坐在第四把椅子上调音,闻言抬头看向三人中唯一的女生,有些惊讶地轻轻挑眉。
他先把大提琴靠在椅子上,站起身伸出右手,露出温柔的笑意:“你好,我叫向旻,你应该知道了。”
曲嘉楹绷着表情,微微点头,和他握手,吝啬地说了两个字:“你好。”
她收回了右手,掌心痒痒的,原来是旻(min),不是明(ming)。
向旻掏出手机:“我加你了,通过一下吧,毕竟以后都是一个乐队了。”
曲嘉楹顿了顿,才打开手机,通过了来自群聊的好友申请。
闫铮敏锐地感觉他俩有些奇怪,可这个表现好像又是第一次见面。
“哇,你俩好正式啊。”乐逸满意道,“向旻,还没问过你的意见,虽然没有用,你之前觉得她的演奏不够好,现在同意她加入吗?”
曲嘉楹拉长声音:“噢?你觉得我拉得不够好?”
向旻笑了笑,并不慌张:“你也许同样看不上我的演奏,但这不影响四重奏,不是吗?”
“你们三个在自己领域里大概很厉害吧,可在这里,最专业的乐手是我。”曲嘉楹点头承认。
她又看着向旻:“不过,我还没听过你的大提琴。”
向旻的笑宛如和煦春光,他回到排练室第四把椅子上,支起他的大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