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638章 挑米

小宋腾龙 第638章 挑米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34:08 来源:转码展示1

金州和房州虽说接壤,可是去竹山还是太远了,还真有一条河从竹山经过,并且蜿蜒着北流汇入汉江,它叫作堵水河。

可是堵水河的入江口比甲水河还要远呢。

斡勒妹落水的地点距离竹山就更不止一百里,余丽燕说,“今天恐怕来不及了,我们明天起大早去竹山。”

吴芍药说,“谁会挑着满满的一担子粮食从金州走到竹山?”

余丽燕说,“对啊!路远无轻担!”

讨好。

吴芍药看着她。

余丽燕不好意思了,说道,“我能给三太子摆十面埋伏阵,可是足足找了斡勒妹二十天也没见个踪影,你回来才用了不到两天便把她划到了圈子里,只能说尹先生测的太准,而你太聪明了!”

吴芍药点着头说,“只能说姐姐你已经老了,脑筋转不动了。”

余丽燕说,“我老么?大王可没这么说过我,还夸我年轻。”

她看吴芍药好像突然不高兴了,赶紧道,“当然我怎么跟你们比,造纸的地点在竹山,买纸用的人可不一定住在竹山,也许就住在南城根儿外。”

吴芍药说,“错!余姐姐你又说错了!如果住的离金州城这么近的话,他何苦跑到竹山去买纸,金州城没纸吗?”

余丽燕故作恍然领悟,主动分析说,“我们按着斡勒妹在江北落水,所以一直派着许多人去江北各州县搜找,其实她被救到了汉江南边,具体位置要在南岸的哪条岔河附近,而且船只可以从这个地方通往汉江,他的住处大约在金州和竹山中部,去竹山的路程一定近于来金州的路程。”

吴芍药板着脸说,“错!”

余丽燕,“……我我我……我又哪里……”

吴芍药扑哧一下笑出来,耐心说道,“要辨他位置远近也没多难,按着常情去想就是了——”

余丽燕怔怔的看着吴娘子,想常情?我就知道要想在康王府住的好,最大的常情就是就万万不能得罪吴芍药。

常情就是好人也不能放在一起比,一比就分出高下了。

吴芍药说,“你说是挑米赶路轻松,还是买几张纸轻松?他刚买了米是确实的,纸却不一定,也许家中原本就有呢?所以我断他住的离金州近,离竹山远。但不至于就住在南城根儿底下,斡勒妹失踪后我们大规模在城北和江北找人,他若住在南城根下岂能不听到些风声?因而不可能这么近,但必在挑着一担子米走一天的路程之内——如果买一担子米一天都挑不到家、半路上还要住店的话,一个普通人舍不舍得花这个钱?舍得花钱何须费这个体力?那他正该撑船来,城北几步远就有汉江码头。”

余丽燕知道吴芍药在九哥心慕中的份量,知道她在府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刚刚随着康王离开临安北上汴梁时,余丽燕在心理上同吴娘子还有些不短的距离,对她敬而不近,从陕西回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忽然又拉近了。

吴芍药既然回来了,有她在府中主事,那余丽燕可就有了这份闲心,刚才对吴芍药半是推崇,半是是故意讨好。

可是听了她这一番话之后,余丽燕是真的震惊了。

余丽燕说,“常情就是经常和你在一起,我就会变聪明了。”

吴芍药被她恭维,明明知道余丽燕是故意,但也不掩饰高兴,问余丽燕,“那你说说看,接下来我们怎么找人?”

余丽燕说,“就找个四十岁的人,也挑着一挑子米,我们出城往东找!”

想不到吴芍药竟然大为赞同,“真是好主意!”

尹待檄正在城西操练持剑士,很卖力气,头一次兵援陕西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明,他的三三制练兵之法是非常非常之成功的。

斡妃失踪时康王、吴娘子、王妟和燕妃谁都没在金州城,就老尹在,他总觉着这事儿和他有脱不开责任。

好在康王回来后对尹待檄并无嗔责之意,尹待檄无官无职,再说有官有职也管不住斡妃娘子去哪里。

他对自己的预测半信半疑,但一直往好处想。

感觉这么好的一位小娘子刚刚苦尽甘来,事儿又发生在安康治安这么好的地方,斡勒妹不该这么快玩儿完。

因而尹先生这些日子焦虑感并不怎么高,白天用心做事,晚上回府后该喝酒喝酒,该睡觉睡觉。

金州作院又铸出铁剑八百把,潼川府通泉铁监、嘉州犍为铁监按着金州送去的铁剑样式昼夜开工铸剑,头一批不到两千把铁剑已经送至了安康。

尹待檄听说左都提刑官去了潼川,便断定四川铸剑的进度一定还要加快,文人同文人之间虽然不一定见面,但彼此都有个掂量评价,老尹非常看好老左,这与谁坐多高的位置拿多少的俸禄无关。

你看看秦会之和徐丙则,都是拿官钱的人,可是老子想想都要呕出来了,再看看老尹,虽然无官无俸,却管着几万预备役。

等吴娘子回到安康之后,尹待檄又放心了些,关于通泉和犍为的铸剑钱该怎么开付,因为金州现钱还是不多,尹待檄专门给吴娘子出了主意,就从四川该上缴的精绢中代付。

吴娘子同意了,写了给道君的信,抄报户部。

尹待檄就去了康王府一次,府中诸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回来后他一边组织着操演,一边支着耳朵留意康王府的动静。

吴娘子回来才第二日,午后,有两名康王府的女侍卫跑到城西来找尹先生。

吴娘子让他选一名体格健壮的预备役卒,要求四十岁上下,带他一起去到康王府,然后一起出城找人,想着拿上扁担。

尹待檄暗道,拿扁担找人。

难道四十这个数目字,以及木质而且狭长的扁担,在寻人之事上还有什么微妙而不能言传的易理联系吗?

他正色对操练者说,“此法乃是康王殿下首肯,又经康王殿下亲自试验过的!严格三个人一组都别放松,尤其刚分到铁剑的,要多和去过陕西战场的人请教请教打法。”

然后他起身来康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