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639章 一网便回家

小宋腾龙 第639章 一网便回家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34:08 来源:转码展示1

等他们赶到时,看到吴娘子和余丽燕已经准备好了,两人一身戎装,五十个全副武装的女侍卫都在待发。

尹待檄问,“这么快就有斡妃的确切消息了?”

余娘子道,“尹先生早就胸有成竹,怎么还问?”

尹待檄不好意思再问,神色之中果然就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女侍卫中有的已经听说过尹先生起卦之事,便有人问,“先生可曾料到今日我们随吴娘子出行?”

尹先生眯着眼睛,话不能太满,“天机不可泄露!”

在城南米铺以现钱买米,又是满满的一挑子,四十岁的持剑士将它挑起来,吴娘子摆摆手,“走。”

出城四望,群山如皱。

往东!

今日选来的持剑士也有一种使命感,挑着一担子米大步如飞,扁担在肩上吱吱的叫,女侍卫们在后边还要加快脚步。

尹待檄说,“以易经推断过程要看互卦,当时我起的那个睽卦,它的互卦中有‘坎’,坎就像一副挑子,左右是货物,中间那一长画就是扁担!”

吴娘子出马,女侍卫们十分兴奋,又有人问,“有什么结果呢?”

研究易理全在于有心,尹待檄半是给侍卫解释,半是给自己提振信心,“互卦上水下离,乃是水火既济。既济者,以大水去扑灭火势,我很看好结果!”

出金州城往东是一条大道。

只要遇到岔路,吴芍药便叫侍卫去打听,正好让挑担者休息一下。

然后再往前走,在黄洋河畔近处有三个小村子,听说黄洋河也通汉江,吴芍药派出大半人入村打听,有没有医馆,有医馆的话治没治过箭伤。

人多力量大,女侍卫很快回报,只有一家医馆,五年没治过箭伤。

吴娘子挥挥手再往东走时,尹待檄有点儿明白过来了,心中暗赞。

大路变小路,从午时末一直走到申时末,天色渐黄昏,挑担的剑士也现疲态时,这支小小的队伍停下来了。

坝河,也通着汉江。

河在坝上,河堤外便是幽深的山谷,傍河只有一座避世的小山村,有几十户人家,居然有一处医馆。

坐馆的一位老先生说,两旬前他刚刚救治过一位中了箭的重伤小娘子,当时人事不知,最近她醒了,可是口风很紧,对救过他的那对中年夫妇也不肯透露一个字。

他招手唤小童,“你速给贵人们领路!”

尹待檄大呼,“你看看让我猜着了不是,坎离既济者,坎是中男离是中女,不就暗合了这对中年的夫妇!”

女侍卫们说,“简直太神了!”

尹待檄昂然道,“始皇不焚《易》,汉、唐立国之初也都秉承过老子的无为之道,你当这是玩笑?实话对你说吧小姑娘,四年前老夫远在山东,便预知了江西百万梅庄此刻的结局,我不说是怕你不信。”

扎着一支短髻的小童蹦蹦跳跳在前边走,余丽燕感慨不已,再看吴娘子时眼睛里有满满的敬佩,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

平利县是金州城东最近的县域,这里隶属该县,却远离平利县的县府,在县治的最东边界,只有一个耳聋眼花的老村正兼族长管着事。

在村子的最东边有一座小院子,掩在一片密密的桔树丛里,篱笆外的河边系着一条小船……

院子外边来人时,女主人正搀着病人从床上起来在屋内试步,为了照顾她已经两旬没驶船了。

洵河从秦岭下来,在往南汇入汉江的地方与所有的地方都不一样,它在洵阳县的山谷间打了个大勾子,出河口逆着汉江东流的方向,是往西去的。

这样一来,别看入冬时洵河、汉江水面冷静的很,可是两股水流在江面下相会冲击,沉渣泛起,大鱼在别处也许会静伏江底,可是在这里不一样。

一般渔船在季节好的时候也不去江心,太危险。

这个小秘密被男主人掌握,入冬时夫妇二人也偶尔出次船,要去就去那个地方,撒下两网准可以回。

那日的第一网,男子兴奋的对妻子说,“一网便回家了!”

两人合力将网拉出水面,吓的脸色苍白。

有一个中箭昏迷的俊俏女子,合着数不清的大鱼一起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老中医说,“真算万幸,她昏死闭气,不然也就呛死了。”

男子在外边烧水,女主人给老医生打下手,起腰上那支箭就用了两个时辰,太深了,斡勒妹在江里泡的浑身冰凉,出血并不多,但老先生把了脉说,“幸而未断。”

上外敷,灌内服,先理气,再补温,再补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他们有一点点积蓄,男主人不出船,包了家中的事情,女主人把所有的杂事都放下,专心侍候病人。

女子虽然昏迷但伤口在后背上,她不能躺,还得半个时辰给她翻两次身,侧向这边或那边,以免生褥疮。

七日后人醒了,情绪很不好,问什么都不讲。

十日后,男女主人在外间低声说,“这些日子延医请药,没出船,粮食该没有了,买药更得花钱。”

男子说,“可是我出船了,怕你院外有事脱不开手啊。”

斡勒妹在里面虚弱的说,“大哥……这里离着可以买米买药的地方哪里近?”

男子道,“买米随处,买药要去平利县城,再远就是金州城了。”

斡勒妹说,“大哥你去买米吧,也买药,我给你钱。”

女子说,“你哪儿来的钱,不能让你卖那个东西。”

斡勒妹摸了摸脖子里的那枚金质的小印,这东西黄灿灿沉甸甸的,在偏远的山村可以算是巨大的财富了,可人家没动过它。

她说,“你有纸有笔,我就有钱。”

这种人家纸和笔都没有,借纸笔好朝人开口,一会儿连朱砂印泥都给她从族长那儿找来了。

斡勒妹写了两张条子,一张三十文,盖了印信交给男子道,“大哥去金州城买,别处不能用。”

男女主人看着两张条子,“钱三十文”,四个字都认得,还没有印纹上的字儿多,但印文个个像红绳儿编的万字结,一个都不认识。

女主人说,“从没一下子买过一担米这么多,好用吗?金州是大地方,别把他当骗子抓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