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121章 耳环

小宋腾龙 第121章 耳环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吴芍药率着三艘楼船,再拽着一条小船,直到申时末才赶到了东平渡口。

从峡口到东平渡,全程水道只有三十五里,但她们走了足足半日之久,赶到这里时天色已现暮气。

一到渡口,吴娘子便与守着东平寨的五十个御营司侍卫打听陛下的消息。

原来九哥带着人午时便从东平渡出发了,顺着清河东岸去了韩州。

地图在吴娘子的手里,她赶紧和扈三娘、王妟在地图上比量着看,然后得出结论:娄室的话也不准确,因为从东平渡到临津倚是三十里,从临津倚到韩州城还有八十里呢。

吴娘子说,“这个死娄室,话也没一点准的,少给九哥说了四十里。”

其实她不知道,自己量的是从东平渡到韩州城的距离,匆忙间也没想一想,如果宋室的这些人都关在韩州城里的话,九哥那两百人如何救人。

她认为九哥到此时没返回来也算正常。

不正常的反而是马统领,如按奉集县的老船夫说的,东平渡往上游还有五处小渡口,马统领带去的人先回来了三十个,拉回了八条小船,说还有四个渡口未找到。

远望,辽河在东平寨的位置向正南急拐下去,一直消失在几十里外的一片山脚下,而清河往北,同样消失在渐渐朦胧起来的地平线上。

东平寨就设在辽河北岸、清河东岸的相交处。

吴芍药听说已有总共二十六条小船去了临津倚,马上委托船师下了楼船,乘着奉集县那条船在前边打头测水。

六十个穿着金军服装的河北流民极为配合,帮忙划船、打下手,后边的三艘楼船慢慢往临津倚的方向走。

吴芍药想尽量往前靠一靠,一旦九哥人到了,还可以提前一段上船。

测水在飞快的进行,船师眼下不讲究那些仪式感。

他站在船头,把系着铅坠儿的绳子挽在手里,也不必提起来,小船几步一停,船师看一眼绳子上浸水的标记,说道,“可行!”

小船又往前去,流民们则大声往楼船上报,“可行!”

清河在这一段河面很宽,几乎与辽河无异,除了马统领没到,别的都算正常,吴芍药于是在楼船上又开始想邢秉懿的样子。

后来她伸手从怀中掏出那只金耳环,郑重的戴上。

扈三娘问道,“娘子,你是怕天黑邢娘子认不出你么?奴婢知道她应该也有一只这样的耳环。”

吴芍药道,“你怎么这么聪明。”

又向前行驶了大约有五六里的光景,楼船再往前就走不动了。

船师上来同吴娘子禀报说,水深倒算勉强,但这一带地势平坦,再向前走,只有河心够深,但船进去就掉不了头了。

吴娘子说,“我们在这里先掉了头,然后退着进去不行吗?”

船师说,“行是行,但离着岸边太远了,跳板搭不住岸,人到了也无法上船。”

吴娘子只好命令船队停下,天已经黑了,回望来处,只有东平寨的位置有一点灯光,四周都是黑黑的。

她说,“我们等吧,只点一盏灯,都不要喧哗,把眼睛盯住北边。”

很快,北边出现了车轮声和马蹄声,吴娘子跳起来往岸上看,有两驾马车从临津倚的方向驰过来,几名骑兵在马上问,“吴娘子可在?”

吴芍药在船上问道,“我是,送来的是谁?”

骑兵说,“送的是昏德公的郑夫人、乔夫人、韦夫人,还有曹串珠、田倩云……”

吴芍药有些吃惊,心说人都接都到了此处,你们怎么还昏德公,昏德公的大口叫,那便是九哥仔细、特别关照过他们了。

此处是金国,接来的人里女子和孩子都有不少,谨慎一点总没坏处,于是吩咐马上往岸上搭跳板。

还问,“康王府的人送到没有?我是说邢秉懿,”

骑兵们忙着将马车停到近一些的地方,回道,“邢秉懿和田春罗在这趟车上。”

吴芍药心头狂喜,九哥最想接的人先赶到了,那不用猜都知道他在韩州注定很顺利。

她带着扈三娘和王妟亲自下船上岸,女侍卫们上前,从马车中一个一个往下扶人,先下来的是三位年长的,吴芍药不认得她们,挥着手对王妟道,“在爵室上找个干净敞亮的舱室安顿下来,你在那里认真守着,再吩咐船上弄饭。”

再下来的人脸上可就都是黑的了,看哪个都差不多,但她知道邢秉懿就在里面,直到最后,两个年轻的女子互搀着下来。

吴芍药一眼看到,其中一个人的左耳上戴着个一模一样的金环子!

她上前亲自扶了一把,对扈三娘道,“把这两个送到我的舱室里去!”

两驾车空了,骑兵们再忙着将马车转头,吴娘子叫住一个人,低声问他,“陛下如何?”

骑兵低声回道,“在后面,和高张两位将军护着所有人正赶往临津倚乘船,太上和渊圣二人也接到了,韩州人都接到了,马上后边车也到。”

说完,两套车子往北而去。

吴娘子按捺着心跳返回船上,不叫撤跳板,接下来到的可就是大批的人了。

她安排将自己这艘船的第二层——整整一层的飞庐舱室全部腾空出来。

骑兵走的匆忙,只对她说“韩州人都接到了”,但到底有多少人可没说,八百?一千?当年从汴梁走的可远非一千啊。

于是又吩咐后边两船做同样的准备,尽量压缩出多余的空间来。

除了第一批到的两车人被她安排到了爵室,然后太上和赵大哥到了也得上爵室,其他人只能挤一挤了。

别忘了九哥还有不少人呢,马车自然不必再要了,但连人带马两百骑兵就得一艘半的楼船来装。

如果人再多,那么骑兵只能沿河去下游登船,所有人只能委屈一下,等到了平安地带再妥善往后面的两艘巨舰上安顿。

不久,又到了十驾马车,这次装来的人可不少,连大带小不知多少,一下子在岸边站满了,女子们无一例外,人人都是一脸的灶烟子。

吴娘子猜这一定是九哥的主意,不但宋军此时还隐瞒着身份,还提前预料到了登船的时分,必须一视同仁,谁都不能讲身份乱耽搁功夫。

所有人都送上了飞庐,过跳板时有女侍卫扶着,个个小心翼翼,抱着的孩子没有一个哭闹的,不须抱的孩子蹦蹦跳跳自己就上去了,过程忙而不乱。

很快,岸上空了,马车急急的返回,吴娘子又开始翘首盼船。

她没有回自己和九哥的舱室,一直在飞庐上安顿人、舱,但心头却一时时闪现那只金耳环。

吴芍药在马车边去扶邢秉懿时,邢秉懿注定也看到她的耳环了。

因为邢秉懿匆匆的往吴芍药脸上瞥过一眼,目光还在吴芍药的脸上停了一瞬,这才走过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