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122章 一船上千的人

小宋腾龙 第122章 一船上千的人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在飞庐将第二批到达的人都安顿好了,吴娘子缓步往爵室上来,她有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见见邢秉懿和田春罗。

走到舱门边,她看到王妟一个人在门外守着,便止了步,舱门虚掩,有低语声从中传出来。

要不是王妟在这,可能吴芍药会上前听一听里面在说什么,顺便也就进门了,此时便一转身往爵室的女墙处走来,和王妟都没说话。

王妟搬过来一只凳子放到女墙后,吴娘子坐下,从箭垛口眺望远处的岸上,决定还是不去见她们了。

骑兵在河岸上都在大声叫“昏德公”,那一定是九哥有安排。

吴芍药怕见了邢、田二人,说话客气也不是、不客气也不是,会不会和九哥的安排有冲突,她和那个骑兵可不一样。

等回到了临安,骑兵一归队也就没人知道他是谁了,而吴芍药想躲都躲不开她们,以后还要朝夕相处,她想还是等着九哥到了再引见吧。

唯一让吴芍药想着的还有个姜郡君,也许她就在另几个脸上涂黑的人中间,可是如果专门再到飞庐中去找一趟姜郡君,那动静就又大了。

北方居然长久不再有动静。

吴娘子悄声对王妟道,“你总陪着我干嘛,我对这船比谁都熟,不用你。”

……

完颜宗弼分出来的五百骑兵天亮时已经赶到了辽河。

一路上他们跟着四太子连说声歇歇的人都没有,四太子真有急事了,而他们是西路元帅派出来的,万一误了大事,生气的可就是两位大元帅了。

他们跑的不慢,很快在河堤上看到了娄室宿营的遗址,但营址的规模却比先前小了,连马粪都干了。

从锦州经辽阳府、贵德州去上京才是正路,娄室和王妃们走的没错儿。

而四太子去东平渡的路走的人很少,因为日常往来韩州的公事太少,路也缺乏修缮,很明显不适宜王妃们的马车。

他们沿着辽河往前,一上午都碰不到个人,中午在河堤外的草坡上见到两个放羊的少年,赶着十几头羊,领队的金军把他们叫上来一个,指着河问他见没见到北去的船,少年说没见到,前几日一直下雨,羊吃了沾雨水的草会拉肚子,他们也是才来的。

手下有人道,“我们该吃些好的,不然跑不动了。”

领头者算了算时间,跑的不算慢,一路上尽吃干粮了,他说,“元帅在这里吃羊都要掏钱,我们也别搞例外,谁带钱了,快点拿出来!”

有人下马去草坡上逮羊,很快捉着腿抬上来三只最肥的,咩咩的叫,两个少年眼里转着泪花儿,不接他们的钱,只是说,“把羊皮留给我们就行。”

两天后,他们一无所获,对岸又发现羊群,只有一个人在放,但河面太宽了,喊的什么听不清。

“难道根本就没过什么船?但那些变小的营地是怎么回事。”

“加快走吧,总能遇到个人的。”

又两天后,他们到了辽阳渡口,一天后到了奉信县桥,地图上画的大桥不见了,但对岸却站了两名县里的公差,好像是专门守在这里的。

这里的河面不算宽,金军拢着嘴朝他们喊,“嘿——这里是不是——奉集县——?”

两名公差隔着河对他们很是不敬,只答了个“是!”

金军道,“桥呢——?”

两个公差都穿着崭新的行头,帽子也是新的,大声回道,“拆了!”

金军问,“为什么拆了——?”

公差很不耐烦,“你管得着吗?县令说拆了旧的才会有新的。”

金军说,“我们是西路国相元帅驾下的亲卫马队——管得着你不??还不快去把奉集县的县令叫来——!我们有紧急军务!”

两名公差一听这话上马就跑,很快县令萧三山带着随从赶到了。

萧县令衣冠楚楚,挺着身子朝对岸道,“船是过去了五艘,都往上游去了,但敝县能帮军爷们什么事呢?没船又没桥。”

总算打听到真实的情况了,四殿下推断的可真准,头目马上点手叫过两个手下,让他们赶紧去给四殿下报信。

而且这个位置碰的也是太巧了,奉集县桥连着山前朝西去的大路,要是再往北走到山谷里,也就没有近路可抄了,只有翻山越岭。

听了对岸金军的话,萧县令恭敬的说,“西路大军的军务小县不敢不听,前些天,西路副元帅也是卑职接洽的,小县这就立刻招集民役,连夜到山谷中勘察,但是要在哪个河段截河,还得凭军爷发一句话。”

四百九十八名金军长吁了一口气,下马吃着干粮,等到黄昏时对岸来了一百多号人,县令没到场,领着民役的是两名官差。

辽河两岸军民,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往山谷里开拔——拦截河道。

头目说,“看看我们西路,就是比东路人做事牢稳!”

手下说,“再把河道一截,我们可就立大功了!”

头目边走边道,“这个不用说,你们想想,四殿下亲自领兵下江南,可他捉到赵构了么?”

手下道,“赵构都跑到金国来了,四殿下还到哪儿去捉他!这回我们能叫国相元帅、东路元帅和吴乞买皇上都瞧一瞧西路的本领。”

说是山谷,但两边的山都离岸太远了,两名县差好像是故意,领着民役走出去没几步,便跑到平坦的岸边朝他们大声请示,“军爷,看看这里行不行?”

金军急躁起来,大声喝斥,“你自己看不到这里行不行?”

县差不能恼,嘻嘻笑着道,“萧大人吩咐的明白,每一步都要听西路大军的,不许可我们自做主张。”

对岸奉集县的民役天黑就地宿营,萧县令还派人给民役们挑来了夜饭,隔河看到每个民役手里都掐着两只又大又白的包子。

金军吃干粮,吃过了干粮谁都不许宿营,都继续走。

后来金军在对岸选定了一处,两个县差领着民役们沿着罕见的一条缓坡爬上去,很快,震天响的号子就从对岸的山头传过来。

金军蹲在河对岸看了一阵,一块石头都没下来。

头目说,“算了,还是我们自己干吧!”

他们抛开奉集县往上游走,看到对岸的树下蹲着个饥寒交迫的老头儿正在烤火,问他,老头儿也说有大船,

“五艘大船!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桅杆能捅到天!船舷有铜山县的城墙那么高!每艘船上总该有上千的人马!已过去两天了”。

金军连忙再派两人,向四太子报告船队的人数,四百九十六人又往上游走了。

凌晨,老船夫听到北方有大石碰撞着、轰隆隆的滚入河中,溅出很响的水声。

他吃惊的站起来,听着不久又滚下来一块,再一块,一块比一块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