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120章 坚强

小宋腾龙 第120章 坚强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村中剩下的两三百人一起踏上了向南的大路,人们穿过长满了豆秧的土地,不时往道两边看。

他们亲手播下的豆子正在微风中晃动,一棵都带不走了,好好长吧,等秋天结了黄橙橙的豆子,便不必由一双双卑微和耻辱无力的手去收获了。

有几个人还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村子。

赵桓扶着父亲夹在人堆儿里往前走,赵佶步履还算跟的上,腰也直了些,他问长子,“三哥和凤英回来了没有?”

赵桓对父亲说,“还没有,他们二人去接王婕妤了。”

赵佶脸上没有一点反应,还重重的哼了一声,“哼!连三岁的娃娃都敢去淮河,偏偏就只有她病的起不来!三哥和凤英又何必去强拉她!”

赵桓说,“王阁分是真病了。”

赵佶不再说王阁分,扭身往回看了看,金军分成了两下,一下有四十来人押着他们往南赶路,领头者是那个拿斧子的。

还有一下人多一点,那个拿大铁枪的领着他们留在原地等村中人。

自从离开汴京,这几年来赵佶时时处在惶惑和惊疑之中,但很奇怪,此时他心底却坦然了许多。

他和赵桓一直保持着用靖康纪年的习惯,靖康三年八月十一日,金国狼主吴乞买下诏,让被贬成庶人的赵佶父子穿着白衣到金太祖庙拜谒,等同于戴孝,之后父子二人再入拜吴乞买。

吴乞买在这天封他为昏德公,封儿子赵桓为重昏侯,当月下旨迁他们至韩州。

靖康三年十月二十七日,他们抵达韩州入住此村。

到今日,也就是靖康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也许是二十五日离开,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九个月。

总算该解脱了,原来赵佶对死怕的要命,但此时此刻想的却是,将来他怎么去见列祖列宗。

淮河是故土,能死在故土上是人生一大欣慰之事,和列祖列宗都能见上面,将来也有人祭祀,拔他坟上的草。

……

赵构骑马走在人群的最后,不时的往身后看。

高宠带着不足六十人、牵着五花大绑的娄室在原处等着张宪和三哥他们,等三哥和朱凤英一到,后边那些人应该很快能赶上他们。

人虽然安然出了村子,但只要一时登不上大船,赵构的心里便一时都放不下,此刻他想的就是临津倚。

只要能走到临津倚。

那么从东平渡缴来的十几条船,加上上游大概能凑出来的七八条船只,加上奉集县那一条大的可抵得上三条,合起来可就是近三十条船了,每条船能载六至八人,几乎一趟就可将这些徒步者都装走了。

眼下赵构抢的就是个功夫。

这支船队进入辽河之后,即便行驶在树木最茂盛的地段,那些高高的爵室和桅杆也遮挡不住,他不得不招摇而行。

宽旷的河面上从来没走过这么庞大的船,也许沿途各县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娄室已被他拿下了,赵构这时才开始担心完颜宗弼,希望他在淮河上只是拿韩州开了个小玩笑。

然后赵构才好带着人顺顺当当回去,拿韩州给金国开个大玩笑。

此刻唯一让他放不下的是三哥和朱凤英。

……

村中,东南那片茅屋区。朝南向的那条街筒子里,刚才还聚集过惊慌失措的人群,这时已经沉寂下来了。

往里走,南街左右各连接着两条伸进去的小巷子。

从左边最靠里的那条六七步宽的巷子走进去,一直走到最里边,巷南有个破败的院子。

张宪领着四个人在巷口等候,朱凤英和赵楷急匆匆到了巷子里,院子没有大门,两人直接就走到了茅屋门外。

从宋军午时过了临津倚,未时入的村,又足足在村中耽搁了一个多时辰,此时已是申时了,茅屋里很不亮堂。

朱凤英进了屋,伸手去拉炕上躺着的那个女子,她身上盖着一条薄被,露着青筋的腕子很细,身边睡着个三岁的女婴。

朱凤英问,“阁分1,你还能走么?”

被问者二十五六岁,有气无力的道,“凤英,我要往哪里走呀。”

赵楷道,“我爹爹、大哥和全村的人都要去淮河了。”

朱凤英说,“你还能动么?”

女子道,“我动不了了!就让我死在这里吧。”

朱凤英道,“但你还有孩子呀,我们都走了,整座村子可就剩你们母子了,你不害怕?你看马上天都黑了!”

女子缓缓的说,快死的人还有什么可怕……难道到了淮河我就不会死了?

赵楷知道时间紧迫,在旁边急匆匆的说,“到了淮河就不必死,因为领着人来这里救我们的是赵九哥!”

朱凤英闻言大吃一惊,消息是到了此时才从赵楷嘴里听到的。

她无暇多问,拉着王阁分的手有些激动的道,“你听到了吗,快随我们走吧。”

女子说,“原来是九大王来了……我说刚才街上怎么那么乱纷纷的……我就更不能拖累你们了,但这里还是狼窝呢,你们两个快走吧,快走,不必管我……凤英……我和你的未尽缘份还有来世可待呢。”

赵楷急得直搓脚,但他不好上手,这个王阁分是父亲的婕妤,辈份比他长。

靖康二年四月初一他们从汴梁北行时,这些贵人,才人,美人,婕妤们人数众多行动迟缓,经过青城、刘家寺两座金军大寨时,多数人都滞留了下来。

直到她们第五批才被押解到燕京时,人已减了大半。

到了燕京,金人只将五人还给了太上,包括两个王婕妤和周、狄、邵三个才人,而这个王阁分便是年长的那个婕妤,村中人管另一个叫小王婕妤。

五人之中只有这位大王婕妤靖康三年正月在上京生了个女婴。

太上对大王婕妤母子一直都是不闻不问,迁到韩州来以后,一直都是朱凤英在偷偷的照顾她。

朱凤英催促道,“阁分,你一向都是很坚强的,我们能一同走的!”

谁知不听这个还好,王婕妤一听这个,竟然要来扒脱朱凤英握着她的手,显然是不想走。

此时,屋外腾腾腾大步走来大将张宪,他站在门边道,“三殿下,王妃,我们耽搁太久了!”

他看了看屋中几人,大步上前,单膝跪着炕、探着身伸两手托起大王婕妤,对三人道,“陛下有命,一个人不许丢,末将得罪了!”

说着已抱着人大步出去。

赵楷连忙小心抱起熟睡的孩子,和朱凤英追了出去,她在赵楷后边对他道,“已经好久没听人叫我王妃了!”

赵楷道,“这要托九哥的福,我们总算可以离开这鬼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