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后一开始是失望。很忙,要搬送买的各种快递,上海很热,空气中是热浪,头上又是一览无余的大太阳,上海的湿润还没感受到,它就用高温给我上了一课。宿舍暂时没有空调,可以感到身上的汗不间断划过脊背,本来我所处的小县城就是热的,快乐地飞往南方的湿润与阴凉,结果被泼了一身开水。自行车的座椅烫得可以煎蛋,骑行在避无可避的紫外线下,我被笑称为“花钱买罪受”。
这引出了我失望抱怨的第二个因素,物价。我是医学院的学生,学费本身比大部分专业要贵,又因为我是上海就学,学费和住宿费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来自小县城,加上我平时也不怎么花钱,不常在外面吃,对学校食堂的饭价一时难以接受。对于我的室友来说,虽然她和我是一个省的,但她家在省会,那里的物价据她说和上海差不多(省会发展不咋地,物价还怪高),所以她接受良好;另一个室友是本地人(家在上海有两套房,家境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像我这种 ,物价消化不良的人应该是少数。
第二个心情是迷茫。选课搞不明白一点,但是又觉得它很重要,又找不到资源对不同的课进行深入了解,感觉想做到对课程的喜爱与绩点兼得怪不容易的。虽然才大一,但学校的各种项目诸如PRP等,市奖国奖等各种奖学金,满绩、GPA、雅思托福、年级前百分之三十的保研率、学生会等各种名词已涌入眼前,此类信息充斥在手机上造成我大脑过饱和。想取得好成绩又对未来的激烈竞争感到怯懦,估计这种情况到大一下学期就好了。
第三个心情是期许。学校作为985高校,资源还是不错的,虽然物价贵,但各种商店,图书馆,餐厅,体育场等接待应有尽有。徜徉在学校有沙发,茶水间,小组活动室,电脑桌,各种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类型的书的图书馆真的很满足。同时,学校的绿化环境也很优越,这当然也得益于上海的好气候,到处是在北方很少见的高且直的树?,在公园才能见到的蓝天白云,湖泊,莲花池,以及设计前卫的大楼。
第四个是暂时的焦虑。这焦虑是由军训引起的,不过它总会结束,这也是我安慰自己的一个点。我比较爱上厕所,今天看了一下表,大概半个小时一次,这也许和我紧张的心情有关(怕啥来啥)。对我来说,可以渴死,但不能憋死。如果一个地方能有离我很近且干净的厕所,那它绝对是个好地方;如果它还有棒棒的茶水间(一个能接热水和凉水的机器),那它绝对是个人间仙境,极幸运的,我找到了这个地方——图书馆。
第五个是现在的坦然。虽然我的性格测试是E,但我觉得我的外在行为指向是I,我觉得这是因为性格测试偏重内心倾向。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好朋友(这也很正常,鉴于我的初高中经验和我军训默不作声的行为),但我相信总会有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一点耐心。另外我联系上了一个本校(高中)的学姐,在选课方面她给予了我一些建议,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棒的开头吗?
一开始看我喜欢男生的课表,我还没觉得有啥,看了我的课表,两相对比,才发现学校对医学生格外偏爱——学的课巨多,果然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雷神从大一就开始教育我们这帮医学生了,不让人从交大变“交绿”誓不罢休。加之班里过半学生都是上海理科生,少数外省是文科生,面对课本上大量早在高中就出现过的化学知识,竞争压力还是有的。但好在我的专业重实操,理论再强,不会上手也白搭,所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至于现在…,意会一下吧。
大学,充实的生活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