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萧昱,一路都没能想明白表妹让蓁蓁帮忙递信的用意,及至回宫,满面肃冷的下车,也不往政殿去,直接回了东宫。
得了女儿央求的谢学士虽很好奇女儿给太子的书信内容,却是强忍着没拆阅,只等见了太子就转交。
按说今儿是太子忙完顺天府一应备灾事务头一次上朝,忙完该早早回东宫的,毕竟东宫属官也有好些事需得汇报请示,可不知为何,早朝结束都快一个时辰了,东宫不见太子人影。
谢学士都犹豫要不要去打听一下太子行踪窥视圣迹乃大罪,太子虽不比皇上,可也是一国储君,打探太子行踪,一个不慎被误会别有用心可就不好了······
他正踌躇着,不想听东宫下人回禀殿下回来了,连忙踹起信笺出门。
实际上,谢学士是有些不大好意思的。
虽然太子妃遴选明面上还未开始,可家里小女儿算是在太子殿下、皇上皇后这里过了明面,日后嫁入东宫**不离十,可一想到闺女主动给太子殿下写信,谢学士就觉着女儿不大委婉含蓄。
以至昨晚应了女儿请求后,还跟妻子嘀咕了一回“闺女向”外。
先时女儿多不待见太子呀,自己踢脚受伤都要赖到太子殿下身上,现在知晓自己与太子亲事板上钉钉,这不立马转了态度,还主动给太子写信,嗯······
谢学士绝不承认心里酸酸的,是有些嫉妒了。
萧昱一向心细,今儿却是没察觉到未来泰岳的别扭心思,注意力全在上了蜡封的信笺上。
“小女无状,还望殿下海涵。”谢学士正委婉地替女儿粉饰一二,就被塞了一个盒子。
萧昱直接道:“整理库房看见了几个有趣的小玩意,给蓁蓁解闷。”
盒子不算大,可也不小,入手有些沉,谢学士躬身道谢,心里却是暗喜:殿下能这般上心,看来女儿成亲后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若是往常,萧昱还能与未来泰岳寒暄一二拉近关系,可今天着实没心思,只提醒了一句,“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小玩意罢了,下衙时莫要忘了就成。”
得了谢学士的保证,萧昱自己去书房。
他以为表妹给他写信,最不济也是诉情思求一个名分,可当看到一张白纸时,心沉了下去。
秦家几位表姐妹,各有各的心计,他虽接触的不多,可这两年适龄的表姐妹为了进东宫后院可谓是手段百出,因此,他对各人的脾性也算有了些了解。
以往就觉着六表妹虽有心计,可到底嫡出,涵养气度超出其她庶出表姐妹多矣,现在看来,他属实看走了眼。
这位六表妹,远没有平日所表现的那般大度宽和,至少在太子妃遴选博弈中,有着非同常人的野望。
这不眼下知晓进东宫无望,便在宫外早早给他挖坑使绊子么。
就这一张白纸,一封了口的信封,便挑得蓁蓁觉着他俩郎有情妾有意,还傻乎乎上赶着当信鸽,日后若是知晓情字一事,怕得拈酸吃醋斤斤计较翻旧账了。
不过蓁蓁拈酸吃醋什么的,萧昱想象了一回,心里沁出了蜜意。
看着桌上白纸,哂笑着拎起凑近细看后屈指弹了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他不喜秦家表姐妹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各有各的盘算,各有各的小心思,说话隐晦曲折拐弯抹角,行事走一步看十步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种性子的人,多是野心勃勃。
萧昱自己就是这类人,因此最是明白这种人的通病,当然,也可能是“同类相斥”,相较于拥有一个野心家知己,他更希望与稚子之心的人相伴。
京城闺秀何其多,百花争妍各有芬芳,独一人入了眼,占了心,无可替代!
萧昱起身净手,细细擦拭水迹后又重新回到书桌前,拿出麒麟镇纸下的奏折细细翻看。
若谢学士在场,定能认出这是女儿当初的谢恩折子。
其中内容萧昱早已熟记于心,不过看到熟悉的隽秀字迹,嘴角仍是不自觉上扬。
他也不知何时这人就入了眼,只是察觉时才知,早已情根深种。
三位皇兄年长他许多,儿时还能与三哥一道在宫中念书,及至三哥入朝历练后,宫中只剩他一位皇子进学。
讲学的翰林个个都是大有学问,可三年的光景都是他一个人读书,何其苦闷,实在不耐烦了便磨父皇恩准他去宫外书院上学。
闻道书院不算京城最好的书院,却是最包容的书院,他有幸与谢树兰做同窗。
彼时,谢芝兰已是闻道书院的风云人物,更是各家官宦子弟的榜样。
如谢芝兰这般才学卓绝品貌超逸者,同龄人多是难以望其项背,更何况时常要被家中长辈拿来与自己作对比,可想而知与谢芝兰同龄属实不算幸事。
对谢树兰而言,有这么一位惊才绝艳的兄长如高山般矗立在前头,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哥哥的陪衬,不仅得时时接受周围人“你远不如你哥”的失望眼神,还要被书院夫子叮嘱不能堕了兄长名声,谢树兰都有些讨厌兄长了。
舞象之年的少年,颇有些逆反心性,彼时谢树兰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与惊才绝艳的兄长“背道而驰”。
兄长科举连中两元,才情堪称“谪仙人”,谢树兰就门门功课考倒数,打架逃课聚众赌博样样拿手,可谓是书院的“鬼见愁”。
当时他入学也没特意隐瞒,高门大族子弟偶尔参加宫宴见过他,自然知晓他身份,因着三位皇子已参与朝政,宫中又未立太子,各家不想被误会站队,因此结交他的人少之又少。
唯有谢树兰不担心,还主动交好他,成日与他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恨不能把酒言欢对月结拜。
回想当时书院情景,萧昱笑着摇头。
现下想来,彼时谢树兰也非真心结交,只是想特立独行而已!
先时书院休沐日,谢树兰邀他去做客,一来二去与谢家人相熟,后来去的次数便多了,尤其夏日昼长夜短,傍晚下学先去谢府用膳,然后与谢树兰或京郊跑马,或内城逛街,直至太阳下山才回宫。
那时他知晓谢树兰还有一姐一妹,却没见过面,还是有一年元宵,他出宫看街上的花灯才见到了谢家女。
谢静姝明艳倾国,他却没多大感觉,唯独觉着与谢树兰同胎的谢敏姝好玩。
说话慢吃东西慢,连走路都慢,但要是气急了脸蛋必像烤红的包子,眼里恨不得喷火,当时他便觉着逗这小妹妹玩儿可有趣了。
初时他还纳闷,为何这小姑娘一见他就生气,后来才知晓,他八岁那年将人小姑娘当成谢树兰男扮女装非要拽人裙子看是男是女!
萧昱只觉耳垂又开始发烫,不自在地捻了捻耳垂,摸着鼻子放下谢恩折子起身往窗前去。
要说何时对小姑娘动心,他现在也不确定。
待得立太子搬入东宫后,总有闺秀对他暗送秋波明抛媚眼,更有甚者,同窗以赏花鉴画的名义约他给自家姐妹牵线。
他不耐烦应付,加之东宫有主后朝中局势颇是诡谲,后宫也不大安稳,后来更是发生一些事,以至他不大喜欢对自己别有用心的人。
谢树兰却从未变过,甚至觉得他被立为太子简直是走了狗屎运,言辞间羡慕又嫉妒,很是酸兮兮。一看就是家有优秀兄长珠玉在前,自己不得长辈器重,同为“狐朋狗友”的好友却得了长辈青眼,心里嫉妒罢了。
只是那时他再去谢府,谢家人态度大有转变,甚至他隐隐察觉人不乐意他登门入府。
尤其谢夫人,不知从何知晓他喜欢捉弄闺女,便不让谢蓁蓁出来见他,初时他并未在意。
京城天子居,最不缺的是高门大户,皇家虽是高高在上,可总有些人家的宴会需得他到场,一来二去,与小姑娘每年总能见个几次面。
小姑娘年岁渐长,行事不似前些年慢吞吞,却也有趣得紧。
尤其碰见挤兑她的闺秀,可谓是得理不饶人尖牙利嘴,还特会借势,有好几次他就碰见小姑娘跟手帕交合力挤兑别的闺秀,看她样子是很想表现出气焰嚣张甚至是跋扈,可个头矮话音软糯貌相无辜又纯稚,像极了小孩子虚张声势。
每每见此景,萧昱就想出言笑一回人:“回家练练吵架再来出门。”
当然,这话他只是想想,并未真的说出来。
及至他过了十五生辰,父皇允他入朝历练同时提及立太子妃,恍然之下才察觉,原来不知不觉中早已有位姑娘深入他心房,再容不下旁人。
为此,他以“学业不精”为由推迟入朝参政时间,顺势婉拒了太子妃遴选。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除夕宫宴父皇再次提及立太子妃一事,他应了。
今年是她的及笄之年,正是说亲的年纪,父亲又是翰林院学士兼太子詹事,当在遴选名列,再说若继续推辞立太子妃,不说朝臣如何猜测,就是民间都得传他断袖或是身有隐疾了。
书房西窗正对莲池,时值夏末,莲叶接天荷花正盛,偶有蝴蝶蜻蜓飞舞。
萧昱心绪震荡,只觉胸腔鼓囊囊,踌躇满志。
“圣心难测”不止是说说而已,尤其父皇还是少时艰难非嫡非长的皇子登基继承大统,听母后说父皇登基初时,政事很是艰难。
随着权柄在握,父皇的心思越发令人捉摸不透,不过作为幼子,萧昱不知不觉中摸索出一套行事准则,那就是对父皇有什么说什么。
因为自幼时去御花园玩耍到少时出宫求学,他都是这般行事,父皇最后都答应了。
他尝到了甜头,便一直如此,也是近两年才真正懂了父皇为何会答应,甚至乐得见他直白坦诚。
这次遴选太子妃,他依旧直白坦诚,父皇约莫也想过他是否别有用心或是看透未来布局,不过那又如何,他心悦的人就是蓁蓁,就算谢学士并未得父皇器重,他也不会选别人。
令他意外的是,父皇竟然没有异议,甚至乐见其成。
萧昱不由深思,或者前两年父皇提及让他选妃参政是一次考验,今次亦然。
······
谢蓁蓁不知晓有人在担心她的亲事作不作数,甚至都不知晓她已经算是一只脚踏入皇家门的人。
给依依写完信交给小厮送去蒋家后,又开始串柚子叶。
没有别的用意,就怕今儿萧昱到访又带来霉运。
午膳后歇了半个时辰,在侍简的催促下开始“学习”。
待到傍晚往主院去陪娘亲,实际是为了等爹下衙回家,问问送信的事儿。
结果,没等来爹回家倒是先等来二哥气得娘亲跳脚要收拾他。
谢蓁蓁坐在榻上,一边吃葡萄一边拍手叫好架桥拱火:“我看你就是皮痒痒,大哥在你这个年纪都中解元了,你连县试都没参加,还去从军打仗,怕是一上战场就被吓得尿裤子嘞!”
才从娘手里救回耳朵揉着缓解痛意的谢树兰简直要气死了,觉着妹妹不是他妹妹,是他上辈子的仇人,见娘亲神色不善,气哄哄道:“那还不是爹娘偏心,谁叫他们把大哥生的那么聪明,我脑子有大哥脑子一半的好使,现在也是秀才了好不!”
小儿子倒打一耙玩得这溜,庄氏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女儿还在一旁拱火,生气道:“我和你爹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摊上你两讨债的,一点没你大哥大姐省心。”
谢蓁蓁吐舌头,起身去扶她娘,眨眼的功夫化身贴心小棉袄,“娘您别生气,等我爹回来收拾二哥,您坐着歇歇。”
她也是没想到,二哥好好的学不上闹着要去入伍。
好些人都说她家祖坟有文脉,倒是没听说还能出武将呢,不过二哥确实喜欢舞刀弄剑,不似大哥文雅。
也不知爹回来会不会暴怒?
谢蓁蓁倒不是担心二哥挨揍,就怕爹娘气坏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