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想与太子分手 > 第53章 望梅

想与太子分手 第53章 望梅

作者:喵梦见了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0 22:27:39 来源:文学城

*

初春时节,朔风依旧。

长亭驿。

一场别开生面的送别正在进行。

送的是谁?

当然是送奇葩的裴大胖兄弟善新出炉靖安王 诚听调前往西北关峪守边巡关。

前来送的人,都有哪一些?

有礼部郎中顾玉昭及诸办事胥吏,宗人府一小管事,还有就是跑来敲热闹的姜向阳。

然而,还未等顾玉昭见到那新靖安王的面,说上几句客套话,城里方向就来了一阵滚滚黄烟,靖安王府家人带着一中家丁,以及皇城司几侍卫,紧追猛赶的拦截住了他们。

任谁都以为,会是一场亲人离别、难分难舍的感人催泪大戏。

但实际呢,确实是十分催泪的了,没见急赶来的继王妃,被疾驰的马车摇的鬓发松弛,涕泪直下,哭得可委屈了。

而另一边,大胖兄弟整个人扑在驴车上,也干嚎大哭了几声:“这几车金银财宝都是俺爹的,俺爹死了都是俺的,俺全都带去边关有什么不对?!”

“爹啊,你死得太早了,你活过来做做主啊!”

新出炉的靖安王双手大张,冲着身后追来的“亲爱和睦的王府一家人”大声嚷嚷着,坚持不让他们带走这几大车的财宝。

靖安王太妃坐回了车里,对着顾玉昭哭诉:“半夜听见库房着火,急匆匆赶去才发现王爷偷了府里的库房钥匙,把所有御赐之物全都装车带走,那里面还有妾身的嫁妆……”

“这可让妾身怎么活啊!呜呜呜……”

顾玉昭无奈,上前小声劝:“王太妃,那些上赐的金元宝,除了供在家庙,并无用处……还不如让裴世子带去边关?至于那几箱子古玩珍画,金器银瓶,以及……您的‘嫁妆’,您列一个单子,下官保证都替您要回来?”

小白花王太妃哭兮兮的抬头:“当真?!”

顾玉昭:“比珍珠还真。”

于是,顾玉昭去了靖安王那边。

远远见她过来,急忙迎上的来是裴家老仆丁山,老仆人可能心事去了一大半,原本病怏怏的脸上,褶子似乎都少了几分,他感激涕零的对着顾玉昭大拜了下去,顾玉昭上前两步、赶紧扶住,道:“说过很多次了,老人家,别多礼。某只是应了良心,做了该做之事。”

顾玉昭微笑,小声道:“善诚兄,昨夜之事顺利罢,如今一切可安好?可满意?”

“啊呀,顾兄弟唉!”那裴大胖兴奋的说:“还是你出的这个主意够意思!不过,我能不能不要还回去啊,直接一大车拉走多好,刚才睡在草丛中等了快一个时辰……毒蚊子又多又咬人呐!”

顾玉昭连忙竖指:“嘘。”

于是一老一胖两人,赶紧做了一个捂嘴的姿势,然后几人找了一僻静处。

顾玉昭说:“王爷此番主动请缨,前去西北边关,为陛下守望回纥各族动向,陛下得知后,甚为高兴。”

“然某有几句需要嘱托,虽王爷之责只是守关,并无刀戈之忧,然西北边境民风彪悍,抵达边关之前,可四方多游历一番,多见识民生百姓,特别是途径龙虎山之时,王爷多盘旋两三月,习得一两手正经功夫,以防万一。”

经过此事,这一老一胖两人,彻底信服了顾玉昭,

自然她的话也都完全记在了心里,并一一施行。

接着顾玉昭又向裴善诚介绍了家仆铁马,言:“铁马身携云泉观贺真人的名帖,一路会为您和丁老伯打点。”

“等送您到了边关,他再返回。”

“切记切记,一路多看多行,凡事不明白,多请教铁马。”

“此为锦囊,内已请高人卜算,遇事不决可拆开,有神佑,便可逢凶化吉。”

裴善诚一一答应,扯着袖子,大胖兄弟依依不舍,:“弱鸡兄弟,您好像我娘~除了我娘、丁叔,就从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

顾玉昭啼笑皆非。

如此这般,在顾玉昭的调度下,靖安王府诸和睦的家人,距上次大闹礼部之后,再次破天荒的坐在了一块儿,诸亲密家人现场坐地分银,又如此这般,再次撕扯了小半个时辰。

终于把几堆金器和白银都分割了一个清楚。

期间顾玉昭居中平衡,功不可没。

待这场闹剧结束。

裴善诚一行三人的背影越走越远。

靖安王府的裴二郎君,这才打马上前,彬彬有礼的向顾玉昭代表的礼部表达了自家的感激之意,然后就转身护送继王太妃的车架返回城内了。

顾玉昭望着远去的车驾,摸了摸袖口中厚实的一沓银票,暗想:自己也算和光同尘了。只是想不到第一笔贿银,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怪不得人人挤破头,想要当官、想要实权。

就这么不到七日的公差之便,便赚取了过去画十斗春宫扇面也赚不来的钱。

顾玉昭摇头感叹,与礼部诸人道了个恼,就策马往皇觉寺方向走去。只因第二日休沐,与姜向阳有约,一同前往皇觉寺,为正与主持辩经讲义的书院老师,充充场面。

姜向阳在路旁等她有一会儿了,两人汇合后,一同沿着官道策马慢行,时不时闲聊两句。

姜向阳:“昭哥儿,你到底做了什么事?”

顾玉昭:“不过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罢了。”

她越是说的这么风轻云淡,姜向阳就越是好奇,一个劲儿催促她快点讲讲。

两人驱马打闹了一番,顾玉昭骑技不如姜向阳,无奈,只得捡一些不要紧的说了。

顾玉昭:“此事,皇城司、宗人府、礼部诸位大人难办及掣肘之处……相信我不说你也明白。”

姜向阳心有余悸:“是啊,最开始一听你就任礼部第一件事儿竟然是办这个!兄就为你捏了一把汗。”

顾玉昭又道:“这事,首要难办的就是确定上官的态度,究竟是站裴大,抑或裴二?”

姜向阳赞同:“我明白,刚入职,着手这第一件事,如果不顺着上峰的想法办,怕是隔天就要被扔回翰林院。”

“不过——”

“这事不很清楚吗?对两位侍郎大人来说,无论那位郎君袭爵斗无所谓,只是不想烦扰到更上面……”

顾玉昭笑笑:“表面看是这样,但实际呢?只要是人,哪有不偏颇的,更何况……”

更何况,她更想知道——

以中立纯臣面目著称的礼部两位侍郎,是否偏向太子、是的话,又偏有几分?

在家里,顾玉昭就与顾老头分析过,礼部七成七是太子党大本营,

但事有万一,

因而鉴别两位上官的成分倾向就显得相当重要。

她原本只打算慢慢观察,却没料到就职第一天就碰到那等要命的事;

“所以,我先试探了两句,便发现对礼部两位上官来说,竟然是更希望裴大袭爵!”

“这下,这事如何办理,也就清楚了。”

试探的结果,竟然两位侍郎太子党的成分超标!

这、这下就好办了。

姜向阳若有所思:“……”

“那你是怎么说服裴二和继王太妃的?”

顾玉昭:“简单,我先问她,她所要保住的,究竟是裴二郎的靖安王府,还是王太妃的靖安王府?”

姜向阳不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顾玉昭笑:“当然有区别,这两者难度不一样,出发点也不一样。固然争取到裴二郎的王府,对王太妃来说,百年后都能一劳永逸。但施行的难度,大家都看到了,施行的利弊,我也跟她好好讲了讲~”

“我告诉她,就算这事闹上了金銮殿,也不会如她所愿,裴世子袭爵是陛下亲口应承了的,陛下怎么可能会改口呢?”

“即便陛下改口了,以后陛下对为难过自己的新靖安王府,还会有抚恤之心吗?”

“然后,关于此事办成之后,有何隐患?我也直接告诉她了——

福王这么热心的帮助她,背后所需她考虑过了吗?”

“按福王的做事风评,就算裴二郎顺利袭爵,今日的帮助,福王会如何连本带利的讨回来呢?”

“若她选择‘王太妃的靖安王府’嘛,这个很简单,就如今日一般,我承诺给她的解决办法~~”

“让那裴大离开上京,十年八年不得回京,那她的忧患,就能完全解决了。”

姜向阳听明白了,哈哈大笑:“昭哥儿啊!真有你的啊!两边都忽悠,偏偏两边都对你感激不尽!!”

顾玉昭谦虚:“承让、承让。”

姜向阳:“你说的这些,她都听进去了?她就这样立刻下定决心啦?”

顾玉昭摇头:“这么一言两句,她即便听进去了、相信了。但事以至此,要立刻放弃,也是不能立刻下决定的事。”

姜向阳:“那你如何促使她下了决心?”

顾玉昭笑得十分自谦:“我只是重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姜向阳:“啊?”

顾玉昭摊摊手,一脸‘你懂的’的表情看着姜向阳,姜蠢蛋愣了半响,突然明白过来,大笑!

“你啊你,顾太尉府和你九叔,知道你拿他们做筏子吗?”

“嗯,确实。如今圣上一月有半旬都在闭关修行,除了近侍同修的顾贵妃,也就身负百官监察之责的顾都尉,最为亲近圣上了。如今朝中,若顾氏都不明白圣上心意,就没有人能明白了。”

“慎言啊,向阳兄。”

顾玉昭策马缓缰而行,言:“我可没加油添醋,只是实话实说。她自动联想为,我这里有比她还要内部的消息,更明了上意。”

“我甚至还跟她聊了聊,于万梅岭上,我曾与裴世子有过龌龊。”

“然后跟她一起说了不少裴世子为人如何不堪的坏话……”

顾玉昭狡然一笑:“你知道的,有什么能比一起背后讲人坏话,拉近关系,取得信任,来得更快呢?”

姜向阳:“……”

姜向阳摇摇头,笑:“我明白了,搞定了王太妃,剩下的事就轻松多了。”

“裴善诚体胖无脑,想必也就你三言两句之事。”

顾玉昭却说:“非也,反而是搞定裴善诚颇费了我不少心思。此人你一看粗鄙,二看还是粗鄙,但接触过几次,却发现……”

姜向阳:“发现什么?”

顾玉昭感叹一声:“蠢人也有蠢人的利害之处啊,你不觉得他母家出身低微,在上京除了一老仆,就再无支持,竟然能与扎根上京权贵圈的王太妃及福王等人,战了一个平手,这还不厉害么?”

姜向阳不以为然:“只是机缘巧合,运气好罢了。”

顾玉昭笑:“啊呀!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嘛……”

姜向阳哈哈大笑,附和:“是极!”

两人就这么一边走,一边聊,前往皇觉寺的山道就在眼前。

到这里就需要下马步行了。

远远的,皇家仪仗开道而过。

顾玉昭与姜向阳赶紧下马,拜服在地,顾玉昭还心里吐槽:这该死的封建帝王制度,这么远人影儿都瞧不见的距离,也不得不跪啊,可今日可没戴跪得容易,这大野外的,阿秋!太容易着凉了罢。

待仪仗过去,顾玉昭才发现那是太子的车驾。

紧随太子车驾后的,是公主的仪仗。

姜向阳抬头看了看,八卦道:“应该是十二公主,据闻公主身世存疑,顶不住压力,便自请和亲,陛下允了,太子体恤,言可多留几年。这是来找寺里的大和尚,批文算姻缘来了。”

姜向阳叹道:“太子仁德,此番一路护送十二公主,连请高僧卜卦都亲自前来,便是为公主撑腰的意思。”

或是登山梯蜿蜒漫长,一路山行,姜向阳嘴里叭叭叭的,把这件事儿知道的所有八卦周边都聊了一遍,他谈性高昂,并没有注意到顾玉昭的反常沉默。

关于这件事啊,其实顾玉昭也听说过了。

但她的注意力却不在‘太子如何仁德’上面,而是为这个事件中那个身世存疑、自请和亲的女子而叹息。

十二公主和她的猫,她都认识的,还曾为他们画过小像。

她还记得,坐在画像前的十二公主芊秀文静,甚至还有一点怯弱怕生,一看就是深宫里规训教养出来的孩子。

行至半山亭中休歇,姜向阳还在叨叨个不停。

顾玉昭却心不在焉的想,不知道那个孩子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对永昌帝提出‘自请和亲’的话语。

这世道,女子,即便曾经尊贵如公主。

也过得草芥不如。

*

但此刻,自身尚且还是一个渡江泥菩萨、处处小心谨慎的顾玉昭,并没有生出为此世间的女子做出什么改革事业的念头。

现在的她满脑子都是,如何让自己这一家子人过上一种安稳长久的生活。

此来,顾玉昭和姜向阳的皇觉寺一行,颇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

先略过不提。

从皇觉寺回来,顾玉昭就算在礼部正式当值了。

经过靖安王府之事,她在礼部俨然小红人一个。

她那比强迫症还强迫症的文档归类法、甚得左侍郎大人的欢心,不但打破了以往给副手转正的最快纪录,辜大人甚至还乐呵呵的亲自前往调取了她的档案,表示顾郎中已经是礼部田地里的小白菜了,其余部门不要再打主意。

刚开始吧,顾玉昭还挺开心,这表明她在礼部算是稳了,不是吗?

而辜大人和吕大人都表示,一个月之后的例行吏评,给她提半级,从五品升到五品郎中。

但工作这个事儿吧,大家都懂。

领导认可你的工作能力,是好事儿,但一群咸鱼中,只认可你的工作能力,习惯之后严重依赖你的能力,事事都只想到让你去办,就是特别痛苦的事情了。

特别是,当工作狂属性的卷王上司,还是一个

强迫症 洁癖患者

的时候!!

咸鱼昭痛苦不堪。

她严重怀疑辜侍郎是处女座,还是上升星座在处女,月亮宫在天平的极品中的极品。

如此一个月下来,咸鱼昭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懒散惯了的她自觉快撑不住了。

而且礼部郎中的事务吧,主要是一些流程管理方面的,对天性跳脱的顾玉昭来说,简直就是强迫兔子去学钻洞嘛~

比她写一百首马屁诗可累多了!

实在不行……黑眼圈的顾玉昭想,再拦一次太子车,这礼部,没法儿呆了!连每日的道家功课,都无法让她恢复精力、平心静气了……

顾老头心疼,但还是提醒她:“不过,昭昭啊,你怎么也得咬牙干出点成绩之后,再去找太子。不然给太子的印象,过于无用,不是给自己之前塑造的形象……抹黑吗?”

顾玉昭一想,也对,是这个道理。

于是她迅速思索了一圈,决定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内卷,不如众内卷!

一旦开动脑筋,开始使坏,顾玉昭就当即恢复了精神劲儿。

顾老头在一旁摸着胡子笑。

当晚的顾玉昭就洋洋洒洒的写满了三大页纸,以策论的功力,详述了礼部工作流程改进的三大建议,郑重按上自己的小印,打算第二日提交给领头上司辜玉眠。

SOP流程管理法、礼部人才六西格玛管理法、卷宗归类按横竖纵三个维度打标签的内部文档提交规则……而已。

她并没有把KPI管理加入进去,没必要,实在没必要。

昭昭想:唉,我还太仁慈了。

这套东西提出来之后,相当于把礼部原本略显粗放的流程更精细化……也更‘辜玉眠’化了……

昏暗的灯光下,赶活儿赶得一头呆毛纷飞的顾玉昭一脸冷酷的想:

‘对不起咯,诸同僚,要卷就大家一起卷,没有让我一个人痛苦的道理啊~

哈哈哈哈……!’

窗外,端着甜汤的田惠娘,一脸担心的看向顾老翁,问:“阿翁,昭昭她……”

笑得……好疯啊!

顾老头说:“没事儿、没事儿。昭昭恢复了活力,这不挺好吗?”

然后高兴的踱步走了。

*

顾玉昭这边,全心全意、铆着劲儿要在礼部干出点成绩,再去抱太子大腿。

但从太子这边来看,对于她下一步动作的期盼,却与顾玉昭想象中的……

不太一样。

从安喜公公的角度来看,接受了那支梅花的太子、跟以往的太子,那更是——

十分的不一样。

以至于每时每刻都在琢磨太子心思的安喜公公,陷入了一种,拿不太准,就干脆两手准备的保守应对之策。

至于太子,如何‘不一样’法儿呢?

首先,乐水轩当值的小内侍们都知道,太子书房南窗下,有一老梅枯枝,梅花虽谢,嫩芽略长,虽有点点新绿,但搁这处处雅致精细的乐水轩,显得是那么的突兀丑陋。

安喜发现,太子每感疲累时,时常望着南窗的方向出神,不知道是看那南窗景,还是看那南窗梅。

安喜摇摇头,他资质驽钝,每每用力琢磨,也琢磨不出太子的想法。

幸而太子宽容耐心,日常办差偶有差错,都一一细细教诲说明,从不轻易责罚众人。

因而,安喜愈发上心,愈发关注太子的喜好。

但他始终牢记守福公公的错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再不会擅自替太子做任何不必要的决定。

某日,圣上御赐了一盆青松盆景,太子命安置乐水轩。御花房又遣了一位巧手花卉的小内侍来照顾这盆御赐青松,头一回来太子府的小内侍,安置好青松之后,瞅着南窗风景上佳,便打算扔掉那枝丑不拉几的老梅枝干,换上娇艳正当时的新鲜花卉。

安喜赶紧拦住,叠声吩咐:“慢着,慢着。虽太子不曾言语,但这几枝梅呀,先给杂家好好儿的、清水养着,务必养好。”

小内侍一头雾水,但还是照办了。

*

时光如水,就在顾玉昭秉承着‘独内卷、不如众内卷’的原则,在礼部大肆祸害同僚、惹得小吏们怨声载道的时候,乐水轩时光廊下的日历匾额,已划过去了五日有余。

因查往年都灵渠北段工程款,查出一批不太好处理的烂账,于是海康平来乐水轩找太子商议。

太子眉头紧锁:“不管这账怎么查,都灵渠南段开工一事,必须在来年春之前完成……反之,则贻误时。目前,虽与北齐各自休战,但快则三年、慢则五年,这硬仗!是必须要打的。”

“在与北齐开战之前,南陈的隐患必须在三年内悉数解决。”

海康平应和:“殿下讲得对,可南陈方面,至少十年……难以向其伐之兵戈……”

乐水轩的两人无奈叹气,这个中原因,全都是因为永昌帝他亲娘还活着,在南陈享大长公主之位尊,因而无论是道义牵扯,还是‘孝治天下’的根基,大豫在明面上都是绝不可能发兵的,只能这么一点、一点的磨……

啊,这糟心的现状。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海康平进言:“殿下,需尽快敦促礼部,遣使前往南陈接同慧郡主北上完婚,以尽早接手界河渡口三角地带十五县……”

原本战略秘议,是通过太子娶同慧郡主,取得渡口七县三角地带,开通南北的运河,非战时,可闭渠养堰以沃良田;若战时……则开渠放水,大豫便可兵力直下……直取南陈的心脏宁州。

海康平顺着话题,就说到了迎娶南陈同慧郡主之事。

“情报官自南陈宫廷传来的消息,不容乐观。南陈宫廷今日变化颇多,若婚事再拖延,恐生变……太子,礼部那边,您得尽快催促办理此事。”

太子默然,叹息,道:“孤知晓,此事会办。”

点到即止,海康平也不再多说,他能理解太子心情,任谁把自己的婚事当做一桩阳谋买卖,都是会十分不开心的。

可这是大豫国策,太子承兆之重,也只能生受。

海康平受人之托,又提到了郭守福,言:“那郭守福虽仗着资历,办事有些逾制,但忠心不二却是不容置喙的,多年出使往返南陈宫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守福也是昔日皇后身边的旧人,太子……您……”

太子道:“舅舅放心,和光知晓轻重。”

海康只能言尽于此。

一时之间,舅甥对坐喝茶,无话。

海康平顺着太子投向南窗下的视线,略诧异的说:“这新当值的御花房小子,是如何办差的?这梅已过季,何以还岁贡?”

太子闻言起身,来到南窗下,手指轻抚老梅枝头的绿芽,微微出神了一会儿,才笑道:“这老梅历雷击而不倒,如今断枝生根,应春时而发芽,是好兆头……便让他们留下了。”

海康平虽略觉怪异,但想到万梅宴一事,又觉得太子留旧梅枝,警醒自己也好。

便点了点头,欣慰的抚了抚美髯。

又扯开话题,闲聊一番后,海康平才告辞离去。

关于这几枝乐水轩的南窗梅,只有一旁伺候的安喜清楚前因后果,他知道自己做对了,越发勤恳的换水伺候这梅老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