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落日西沉,余霞如血。
临近酉时末,邺城内,因是上元佳节,街道上挂满五颜六色的灯笼。
街上热热闹闹的放着烟火,商贩叫卖吆喝,无数盏明灯缓缓从河道边,桥上,各个地方缓缓升了起来,它们在夜幕之中似是璀璨星辰,熠熠生辉,如同白昼。
鹿霖郁按着江宴的指示,把亲手扎的明灯藏在一处商贩的摊位上,而她则是拉着宋琬瓷的手穿过拥挤的人群,朝着反方向走向“望明月”酒楼。
许是心中藏了事,宋琬瓷面无表情,忽然,她停了脚步,盯着眼前的人。
今夜的鹿霖郁如那日梦中那般,身形清瘦,肤白似雪,身着一袭月白色狐裘大氅,玉簪束发,牵着自己手的手温热,没有松开的意思。
鹿霖郁见身后的人不走了,心生了慌,回头望她,关切地问道:“娘子,你怎么不走了?”
周遭仿佛静了一刹,直到眸中冷淡的宋琬瓷开口。
“你要带我去哪?”她盯着她,想挣开她的手:“府中还有些事需要我回去处理。你自己去找江宴她们玩吧。”
这一语,晚风轻轻吹动二人的墨发,鹿霖郁自然不愿意她离开,便急迫道了声:“府中之事我已经交给阿雾去打理了,娘子可否陪三岁去一个地方?”
“都怪我说错了话,惹娘子不高兴了。三岁是傻,是笨,是没有......没有......”鹿霖郁突然哽住了声音,眼眶微红,委屈巴巴看着宋琬瓷,过了半晌都没有道出接下来说的话。
得了这话,宋琬瓷心下一紧,不忍心她这般难过,便点头回了她的话:“好了好了,我陪你去就是了。”
“好!”鹿霖郁牵着她手穿过人流,许是得了她的指示,街道两边的商贩停了叫卖,换上娄兰的服饰,五颜六色的灯笼上写的全是“生辰吉祥”四个字。
望明月酒楼下,商贩们在街道中央点燃篝火,尽情跳着前三日彩排好的娄兰舞蹈,他们井然有序地朝中间围拢,双手缓缓向上托起,边上的女商贩吹骨笛,拉胡琴,氛围极像是在娄兰一般,身临其境。
“这是......”宋琬瓷站着不动,浑然不知身边的鹿霖郁已经不见了,待他们散去时,一条灯火通明的路出现了。
“王妃。”众人让出了这条道,低着头,齐声祝福道:“生辰吉祥。”
“今日不是我的生辰。”
宋琬瓷正纳闷,一个穿着娄兰服饰的女孩童从人群里走出来,想也没想,牵起她的手,稚嫩的童声传进她耳里:“王妃姐姐,您跟我来。”
她们走在这条明亮的街上,宋琬瓷望着这孩子,问道:“你这是带我去哪里?”
“去找霖王殿下。”
“找她做什么?”宋琬瓷才恍觉鹿霖郁不见了,四处看:“她去哪里了?刚才不是在......”
话未讲完,她便瞧见了站在桥上的鹿霖郁,她拿着毛笔,蘸了蘸墨,在一盏明灯上写着什么。
“她在做什么?”
女孩童道:“殿下在给王妃您祈福。虽然今日不是您的生辰,但殿下因生了病,失了心智,没能给您过去年的生辰,她想给王妃补过生辰。”
得了这话,宋琬瓷唇瓣含了难得的笑意,心里是明白鹿霖郁的意思,嘴上却说:“定是江宴给她出的主意。”
女孩童带着她到鹿霖郁身边:“殿下,我把您的王妃带过来了。”
鹿霖郁刚写完字,便从腰间拿出一两银子,递给了她:“你拿着这钱,去买糖莲子吃。”
“殿下,我要吃的是糖葫芦。”女孩童接过她的银两:“糖莲子你就买给你的王妃吃吧。”
待女孩童离开了,宋琬瓷轻声训斥她:“你不听话,又到处乱跑。”
“我......”鹿霖郁支支吾吾半天,才将一只扎得不太美观的明灯递过去,小声道:“娘子,对不起,三岁再也不惹你不高兴了。”
得了这话,宋琬瓷面带笑意,望着这只明灯,愕然看到了上面有字,写的全是祝福自己的福语:“这些字,你写的?”
鹿霖郁点头道:“嗯!三岁心中有两愿。”
一愿,宋琬瓷,长命百岁。
二愿,宋琬瓷不离开鹿霖郁。
“可是,这还有位置能写,你为何不写?”
鹿霖郁道:“留给娘子写自己的福语。”
“这样啊。”宋琬瓷嘴角噙着笑,拿起商贩递过来的毛笔,在灯面上写下:“鹿霖郁,长命百岁。”
又趁她不留意,在这七个字下面又写了一行字。
写完字,搁笔,宋琬瓷牵着鹿霖郁的手,二人一起托着这只明灯,缓缓送它悠悠升上满是明灯的夜幕。
鹿霖郁看着它,笑着:“娘子,生辰吉祥。”
“吉祥。”
宋琬瓷看向她,想起她名字下面的那行小字,心道,最大的福语,倒是想你能够忘记宋琬瓷这个人。
我非良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5章 岁相思(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