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相思歌白头 > 第30章 第二九章 静夜清光无边思

相思歌白头 第30章 第二九章 静夜清光无边思

作者:谢不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24 16:01:22 来源:文学城

【万历四十七年冬·雷峰塔】

檐下雨声滴滴答答,落在灯火阑珊的庭前阶下,无端勾起了人的凄凉忧思。

屋内的侍女皆被打发着去睡了,空荡冷清的抱厦内只剩杨连枝孤零零的身影。那一桌丰盛的酒菜还没被动过,便已慢慢散了热气,如今正冷冰冰地躺在白玉一般的瓷盘里。

杨连枝轻叹一口气,只得将那些菜又收纳在食盒里,只留下了几碟小点心和一壶酒。

暖阁那边渐渐有了声响、动静,没一会儿,玉竹便顶着一头微微乱的鬓发出了暖阁,脸上似乎带着些许羞怯怯的笑意。

然,这笑意尚未全部浮上脸颊,她便在抱厦里见到了端坐于窗下的杨连枝,脸上不由慌张起来。

她不曾想到,夫人会一直守在这儿。

“累了吧?”杨连枝见她呆呆的,甚至有几分惶恐不安,起身拉着她坐到窗下的食案边,“本来为你准备了热菜的,都凉了。酒我烫过了,这是补气养血的酒,你喝一些补补身子。”

玉竹只觉自己不配接受这份关心爱护,慌忙起身跪了下来,眼里洒下几滴清泪,悲悲戚戚地说:“夫人,婢子做了错事,您要打要骂,婢子都会受着,只求您不要赶走婢子!婢子不是成心的!婢子只是进去给老爷送醒酒汤,没料到老爷会……夫人,婢子对您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对不住您的事……”

杨连枝笑道:“我没有要赶你走啊,自然也相信你。这酒,我是替老爷向你赔罪的。男人嘛,喝了酒就会见色起意,错的是他,和你没有关系。你如花似玉的年纪,应当配个好人,如今却被他毁了……”

玉竹仍是哭哭啼啼的,不肯起身,直说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

杨连枝无奈,只得起身扶起她,将杯中尚温热的酒送到她手中,柔声道:“喝了这杯酒,回去好好睡一觉。今夜的事,我会替你做主的。”

面对杨连枝的温声细语,玉竹只得含泪喝下了这杯温酒,随后便行礼退下了。

过了许久,杨连枝才慢步向暖阁走去。

她并不进屋,只是打起帘子,瞅向屋内已端然而坐的人。

那人目光坦然无波,就那样直直地注视着她,好似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般。

杨连枝只觉心凉如水。

她还记得他初迎薛氏进门前的犹豫困惑与愧疚难安,也还记得他瞒着她,悄无声息地为卢氏落籍,将人迎进家门时的欣喜快畅。那时,她便意识到,这个她自幼跟随的男人,早已变心了。

他既变了心,她也当收了自己的心。

可这颗心,不是她想收就能收的。

这些年,她也早已习惯了薛氏和卢氏的存在。

她敬重薛氏的品性才学,若非薛家家道中落、人丁流散,似薛氏这般的闺中才女,又怎会沦落到与人为妾?

而卢氏,虽是乐籍出身,可性情温厚纯良、柔顺可亲,从不与人争气,又怎不令人怜惜爱护呢?

男人变了心,是男人的错。她何必要学那些争风吃醋的妇人,为难这些身世不幸的女子呢?她们同自己一样的可怜可悲。

眼下发生了玉竹的事,她不想追究谁对谁错。然,身为妻子,她却不得不出面处理此事。

此时的杨连枝,看着眼前的男人,心里转过了千万个念头,只觉身心无力。

最后,她轻轻开了口,淡漠说道:“玉竹的事,出来谈谈吧。”

金鸡初鸣时,魏子然便已收拾齐整,正喝着热气腾腾的白米粥时,魏子焘便前来寻他了。

映红将人引进屋内,这少年便与魏子然端端正正施了一礼,方才道:“见过大哥哥。我将将从母亲那儿过来,她说,父亲还在睡觉,我们要趁天亮回书院,让哥哥不用过去请安问候了,让你用了饭,收拾齐整了便和我一道回书院。”

“好!”魏子然应了一声,又问道,“你吃了么?”

魏子焘点头,看了看忙进忙出的映红,道:“哥哥先喝粥,我帮映红姊姊将你的书箧搬到车上。”

魏子然并不推脱,安安心心地喝着粥。

临出门前,他还不忘对映红叮嘱道:“你闲时,将我**岁的冬衣归置归置,只要还能上身的,你便留着给乡下的熙哥儿送去。”

映红不解道:“看来你去乡下的那几日,同这位哥儿处得不错,时时刻刻都想着他,天热天冷,都想着给他送衣裳去。年年换季,家里也没少了他的衣裳银钱,你送这些他穿得完么?”

魏子然笑道:“姊姊莫心疼这些衣裳!我一年年长高了,这些衣裳再也穿不上,与其放着生霉长虫,那就送给需要这些的人,这也是做善事,佛菩萨都会记下你的功德的!”

“有我什么功德?”映红红着脸,轻轻笑道,“我也不是舍不得这些衣裳,是舍不得……与你说了你也不明白,我照做就是,你快些走吧。”

杭城今年的冬日较之往年似乎更冷一些,也少见雨雪,更难得一见晴天白云,天气总是阴冷干燥。

在这样沉闷乏味的冬日里,书院学子也少了出门游玩的心思,每日除了读书作文,便是聚在斋舍谈天说地。

说起辽东局势,有人愤慨激昂,直骂朝中之人皆是酒囊饭袋,只有经略辽东的熊经略有些智慧谋略。说到激动处,这人竟放声大哭,恨不能亲赴辽东上阵杀敌。

魏子然对这人有些印象,正是祭孔大典那夜,紫阳山顶江湖汇观堂里与人争执到险些大打出手的人。

然,魏子然却不认识此人,只知此人并非崇文书院的学生,而是万松书院的学生,只是与斋舍里的某位年兄来往密切而已。

此次书院会谈后,他便再没见过这人。

后来,他听那位年兄说这人自当日一会后,便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孤身一人远赴辽东,打算投靠在那位辽东经略麾下。

魏子然不曾想到这人如此血气方刚,有些敬佩他的勇气,却也觉得这人行事太过轻率鲁莽,不值得自己效仿。

今日,是除夕假前在书院度过的最后一天,书院各学政教授对学生们耳提面命了一番,便早早下了学,他们自己也准备收拾书箧箱笼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魏子然与魏子焘回到斋舍时,尚攸已将两人的书箧箱笼收拾好了,家里也遣了车马仆从来接,魏子然便同尚攸商议:“能晚些时候回去么?我得去一趟罗宅。”

尚攸道:“那便让家里的车马送您去吧,日落西山前再直接去那儿接您回去。”

魏子然却道:“不用了,他家派了车马来接。”

他也不耽误,匆匆忙忙收拾了一番,出了书院便坐上了早已等候在此的罗家马车。

车马行至桃花巷罗宅,魏子然照例先去拜访了罗明生,又去小阁楼见了罗衡与文卿。两人见今日晴光漫天,便决定去西湖边走走。

车马绕到夕照山下,罗衡便喊停了车马:“就在这儿下,西湖边人太多了,我们上去吊吊古吧。”

车夫只得停了车。

魏子然当先下了车,只觉今日阳光喜人,晒得人浑身懒洋洋的,便不愿挪动步子了。

他在日光底下站了片刻,环顾着四周景致,果见西湖桥上行人与湖上游船已挨挨挤挤的了,似乎皆想趁着好日光尽兴游览一回。

而夕照山上,那座被入侵杭城的倭寇用大火烧毁、仅存赭色砖塔塔芯的雷峰塔①却孤零零地伫立在这草木衰败、老树婆娑的寂静世界里。

三人登上这座低矮的山峰,径直朝那座残塔废墟走去。

如此近距离地瞻仰触摸这座被遗弃在热闹喧嚣中的残塔,魏子然在心中一遍遍低吟着前人吟咏此处风景的诗词,实难想象当时此地繁盛热闹的景象。

他问身边的两位友人:“那话本小说里说‘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②,如今这塔虽被大火烧毁了,塔基与塔身却仍然不倒,那镇压在这塔下的白蛇与青鱼何时能见天日?”

罗衡道:“那禅师的偈语里不是说了么?除非‘西湖水干,江湖不起’,这塔才会倒。”

文卿却道:“贤弟想让那妖孽再次出世迷惑世间男子么?男子爱色,便会被色迷,贤弟还是要警惕为好。”

“你又开始念经了!”罗衡皱眉道,“表嫂也挺可怜的,自嫁给了你,便日日独守空房。你也是铁石心肠,不怜惜人家便算了,还劝人家抛弃这红尘,与你一同修行,亏你说得出口!”

文卿神色微顿,并不回应他的这番嘲讽,只道:“此塔被毁,是兵祸,并非天灾,想来更令人唏嘘。”

说起兵祸,罗衡便想起了日渐吃紧的辽东战事,便道:“朝廷在募兵援辽,听说这些新兵纷纷都逃散了,你们觉着辽东能守住么?”

文卿道:“你这是不吉之言。不久前,飞白先生③向朝廷上书的辽东战事方略里,陈述的守边方略,获得了皇上批准。若朝廷无小人作怪,边关无佞臣发难,经抚和谐,各参将、守备亦能以家国大事为重,同心协力,要收复失地、击退敌人并非难事。”

罗衡笑道:“哥哥陷在佛陀梦里不愿醒来,恳请你睁开眼看看这世界吧!”

文卿道:“你倒也不必如此悲观,只要人心不离,凡事皆有转机。”

而魏子然听两人谈起了辽东战事,便将万松书院里某位学生远赴辽东之事与两人说了。

“静缘兄的话不无道理,”他说,“新兵虽逃亡甚多,可仍是有心怀热血的人,罗年兄确实不应如此悲观消极。”

文卿听后,默然微笑;罗衡却低低感慨了一句:“朝廷若多一些这样的武将,辽东战事便仍有转机,可惜啊可惜!”

魏子然问:“那依罗年兄之见,辽东战事,有何制敌良策呢?”

罗衡道:“辽东之地已是元气大伤,只宜养气疗伤,固本培元。因此,固守才是上策,但愿表哥钦佩看重的那位‘飞白先生’能力挽狂澜吧。”

说着,他又幽幽叹了一口气,自我解嘲道:“我们这些从未亲历战场、又未曾涉足官场的人,谈论这些于家国大事又有何用呢?不过是纸上谈兵。”

文卿不欲他陷入这样的消极情绪里,宽慰道:“你欲对家国有用,有两条路可走——科场扬名,跻身文官武将的行列,将你胸中的经纶韬略施展出来,此是其一;或是学学万松书院的那林妙山,投笔从戎,固守山河,此是其二。你选哪条路?”

罗衡没好气地道:“你明知我身子底子不好,还给我指出这第二条路,是想让我早些入土么?你身体好,别成天‘阿弥陀佛’了,去走走这第二条路吧。”

文卿笑着没有理会他,转头问沉默深思的魏子然:“贤弟有何高见?”

魏子然谦虚道:“我见识短浅,不敢谈‘高见’,只是这几日在书院听了几位年兄的见解,倒想同两位哥哥探讨探讨。”

文卿笑着鼓励他谈谈;罗衡也颇有兴致地凑过了身子,催道:“快说说!”

魏子然腼腆笑了笑,方才缓缓道:“自萨尔浒之战④后,朝鲜背恩大明而与后金议和,此举甚失国人心,令人悲愤。但朝鲜是牵制后金的一大助力,因此,朝鲜之交不可断。我想说的便是——挽回朝鲜向明之心,联合朝鲜夹击后金,辽东战事或许还有一丝转机。”

罗衡鄙笑道:“如何挽回?此等背恩弃信的小人之国,即使回心转意了,也会再次背叛!”

文卿却道:“罗罗表弟这话有些意气用事了。家国大事,非是儿女情爱之事,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罗衡道:“反正我已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文卿无奈,与魏子然相视一眼,颇有默契地不再谈论此事,便将话题转到了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事上去了。

罗衡说:“魏小年弟假中若闲暇,可来吴县看看我与大表哥,我们带你在苏州好好见识一番!”

魏子然道:“我尚未去过苏州,这回定要去瞧瞧!”

三人如此商议了一番,眼见天色渐暮,便分手作别了。

注释①:据说,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杭州,他们怀疑雷峰塔内藏有伏兵,就纵火焚塔,最后就只剩赭色砖塔塔身了。清后期,雷峰塔因年久失修,愚民盗砖,塔基削弱,最终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倒塌。今人看到的雷峰塔是在原塔身基础上复原重建的。

注释②: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引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警世通言》里的故事,被镇压在雷峰塔下的是白蛇与青鱼,所以文中男主才会有“白蛇与青鱼何时能见天日”一问。

注释③:飞白先生,即熊廷弼,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汉族。明朝将领、军事家。

万历四十七年(1619)十一月二十四日,熊廷弼上书奏陈辽东战事方略:今日制敌之策有三:一是收复失地,二是出兵进剿,三是因守险要。收复、进剿为时过早,上策应是固守—……神宗从其言。熊廷弼“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亦有斩获功”。

文中谈话发生在熊廷弼上奏之后,当时战局是,凡是看清了形势的都知道“固守”才是上策,但是,明朝廷的党派之争,官员倾轧诽谤之习,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熊廷弼的制敌之策注定困难重重直至失败。作者不懂军事,只是稍微提及一下,说明一下故事背景~~~

注释④:萨尔浒之战,即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到三月间,明朝与后金在萨尔浒及附近地区的战略决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

当时,明朝战败后,朝鲜与后金议和,保持中立态度。天启三年(1623年),朝鲜国内发生政变,仁祖李倧夺权成功,恢复了积极支持明朝与后金战争的外交策略,并同意明朝总兵毛文龙驻扎皮岛对抗后金,拒绝将辽东逃亡而来的人交还后金,反而将其交还明朝。balabalbala……后面怎样怎样迫不得已降清及之后的各种操作就不多说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二六章 雷峰残塔紫烟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