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洲见闻录 > 第8章 第八章 桂花街

西洲见闻录 第8章 第八章 桂花街

作者:测试测试123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1 22:49:07 来源:文学城

几人特意避开了官道往南边小路走,行了许久,终于在日落之前寻到了一座小镇,镇子不大,瞧着富庶,行至镇中,四处可见牌坊林立,个个皆是高大恢弘。

赵灵竹下马寻了个路边卖菜的农夫打听消息,原来此处名为大芦镇,镇中“特色”便是街上的那些牌坊。

“可都是官颁的呢!”

赵灵竹将那农夫的得意之色学得活灵活现。

“说重点,客栈在何处?今日要睡牌坊底下不成?”姚闻莺忍不住去捏她的脸,

“唉我正要说呢...”赵灵竹扯开她的手,“此地离官道远,又没人会专门到这儿瞧这些个牌坊,因而少有外人来,全镇只前头桂花街有一家小客栈。”

赵灵竹走在前面带路,方才那大爷说到桂花街时,神色有些奇怪,可她又说不上来怪在哪,便决定先过去看了再说。

一路打听着往前走,到能嗅到桂花香味时,四周已是少有行人,打眼望去街边人家几乎都在门前院内种上了一两棵金桂,现下正是花期,越往里走香味越是浓郁。赵灵竹不自在地揉了揉鼻子,她的嗅觉灵敏,这味道对她来说有些过于甜腻了。

不出意外此处就是桂花街,只是走了许久,却未见到有客栈。

就在赵灵竹怀疑卖菜大爷给她们指错了地方时,菱儿眼尖地在街尾的巷口看到了客栈的招牌,这客栈从外头瞧着与附近的人家无二,也未挂揽客的旗幌,难怪她们找了许久。

赵灵竹率先进了店,其余人牵着两匹马在外头候着,这客栈连个拴马的地方都没有,能不能住人还未可知。

进到店里再看,这客栈还真就是拿寻常人家改的,前院做了大堂,估摸着是在后院开了几间厢房用来供客人住宿。

大堂里倒是像模像样地摆了几张桌椅,一个客人也没有。柜台靠着右墙,掌柜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子,袖子挽起,正埋头写字,她的手边放着一大叠写满字的纸,柜台上还晾着好几张墨迹未干透的。

习武之人脚步轻,走至跟前那人还未察觉,赵灵竹心里好奇,便探头去看柜上的那几张纸。

“‘翎公子将小蝶逼到墙角,叫她无处可逃,低头望她的眼神里一片深情......’”

赵灵竹读书有念出声的习惯,写得入神的少女被她惊醒,满脸通红地搁下笔伸手去遮,那本就是刚写好的,一掌拍下去字迹已是糊了一片,细白的手上也沾满了墨汁。

“哎呀。”

“对不住,我不是有意的...”赵灵竹见人辛苦写好的一页纸因着自己被毁了,赶忙道歉。

又朝她眨眨眼:“你写得挺好的,不比我看过的那些话本差。”

小掌柜正拿了帕子擦手,听闻此言脸更红了:“这些并非是我写的,我只是在帮人抄书。”

赵灵竹嘿嘿一笑,看着她将坏了的那页纸折好了收到台下,还是有些过意不去:“是我耽误你事了,要不我抄一页赔给你吧。“

说完又改口:“不...让我师姐抄,人就在外头,她的字比我的要好看些。”

赵灵竹在写写画画这种事上没什么耐心,写出来的字虽不至于说张牙舞爪,到底还是有些潦草的,她自称是“豪放派”,小掌柜的字迹工整清秀,跟师姐的好像挺相似。

也没想过师姐愿不愿被她抓来当苦工。

小掌柜连连摆手,见赵灵竹满脸笑意,眼神还在偷偷往柜台上瞟,忙问:“你们是来住店的?”

赵灵竹这才想起来正事,点了点头:“我们一共四个人,你这可住得下?对了,还有两匹马。”

“马可以牵到后院牛棚里去,不过...”小掌柜有些发愁,“能住人的屋子只有两间。”

她和两个师姐幼时睡在一处,有了自己的屋子后也常常挤一个被窝,自是无事,就是不知曲元惯不惯与人同睡,不过就算不习惯也没办法,镇上客栈只此一家。

赵灵竹招呼几人进来,小掌柜也从柜台里绕出来去门外帮忙牵马,姚闻莺带头随便寻了张桌子坐下。

不多会儿小掌柜提了壶茶水出来,她生得白净纤瘦,连带声音也细声细气的:“各位先喝些茶水,厢房许久没用,婆婆正在收拾,需要些时间。”说话间给几人都斟了茶,又回柜台去了。

她没再继续抄书,将晾干的纸张叠齐了,与边上的那一沓收在一起。

一行人从新野驿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吃午饭,罗婶拿油纸包了些早上做的包子给她们,在路上对付过一顿,到现在早就饿了,姚闻莺先喝了几口茶解了渴,提声朝柜台问:“你这可有吃食?”

“今日不曾准备吃食,没料到会有客来,只有一些自家吃的...往南边走到吉祥街有几家馆子,几位可以去那里吃。”

姚闻莺却摇摇头,道:“随意做些能吃的来就行,省得折腾。”

这两三日在外头奔波,她们这些有功夫、身体康健的倒还好,曲元是个病人,虽不曾喊累,不过面色瞧着已有些不好了,眼看着天就要黑,还是不要四处乱走的好。

此处地偏,曲家的人应当难以找过来,她们可以在这儿休整好了再走。

晚餐在大堂用完,小掌柜关了门,领她们到后院去,院中也有桂花,只不过和别处不同,种的是丹桂,零星开了几簇橙黄的花在枝头,闻起来比外头的清爽许多。牛棚在靠后院院门的地方,两匹马并一头黄牛低着头慢悠悠地啃地上的干草,看起来被小掌柜安顿得不错。

姚闻莺到曲元房里诊脉,如今缺少药草,只能凑合着先给她扎上几针。

赵灵竹无事可做,在丹桂下摆了几张板凳,扯着菱儿和小掌柜说话,顺便打探打探这桂花街的情况,街中房舍众多,却没见几家有人烟,显然不太对劲。

她决意先从客栈问起:“阿宁,你这客栈是什么时候开的?”

“有近三十年了,原本是我外祖父开的,他走后,就由我和外祖母一块儿操持。”

小掌柜叫阿宁,她的外祖母方才吃饭时也见过,五十来岁,不怎么善言辞,身体瞧着很是康健。

又问:“我听人说你们镇上没什么人来的,为何要在这儿开客栈?”

菱儿在旁边嘟囔:“而且也太难找了。”

阿宁挠了挠脸颊,这可要从很早之前说起——

话说三十年前有位大名鼎鼎的刀客突然之间销声匿迹了,最后的行踪留在镜湖,后来不知怎的就起了流言,说刀客在世间寻不到敌手,久了就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干脆抱着他的宝刀投了湖。

这等荒谬的传言还真有不少人信了,大批的江湖人士从四面八方涌向镜湖,有些是来悼念刀客的,大多数还是来碰运气潜到水里寻宝刀的。

那些人在水底寻了数月,哪里找得到什么宝刀,倒是无意中发现镜湖银鱼的鱼鳞能够入药,用来治外伤效果极好,于是寻宝改作捕鱼,镜湖边上仍旧日日围着不少人。

大芦镇就在镜湖边上,镇上的人不敢去镜湖招惹那些江湖客,有些头脑灵活的就带头在镇里开了铺做他们的生意,一时间这座闭塞小镇也跟着热闹了起来。桂花街位置偏僻,也陆续有人开起了食肆、客栈,规模虽比不上镇中心的,但来大芦镇的人多了,也不担心招揽不到客人,小掌柜的这家客栈就是她的外祖父赶风头开起来的。

镜湖边上的人大多贪婪,不出几年竟将镜湖捞了个干净,别说银鱼了,就连小虾米都没剩下几只。眼看着镜湖已是无利可图,这些人轰然散去,大芦镇又再次恢复了冷清。

没有了外来人,镇上的大小店面关了大半,大家就又捡起原先的活计,种地的种地,砍柴的砍柴,有了前几年的进项,日子反而比之前过得好上许多。程家这间客栈本就是自家房子改的,干脆就留下了,偶尔也有几个外嫁妇人回来探亲时会来住店。

赵灵竹瞪大了眼睛:“那么大一个湖都捞光了?”

阿宁点点头,老一辈都是这么说的,如今镜湖里虽有些鱼蚌虾蟹,但也的确没人再见过银鱼了。

“照你说的桂花街应该也住了不少人家,为何我们一路过来都没碰见过几个人?房屋也几乎都是大门紧闭的。”

“我本也是要提醒你们的。”

阿宁挪了挪腿,坐得笔直,没有立即回答赵灵竹的问题。

“夜里若是听着什么声响,不要理会就是...不会有事的。”

她说得古怪,又讲得含糊,赵灵竹默默把板凳往菱儿身边移了移,颤声问道:“什...什么声音?”

她本就有些怕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如今又是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界,菱儿倒是淡定,只催小掌柜讲详细些。

阿宁也没打算瞒着,伸出一根手指往东边指了指,问她们:“你们来时可见到巷尾的那家了?”

来的那会儿大家又饿又渴,好不容易寻到了客栈,哪里还会注意其他。

阿宁见两人摇头,叹了口气,这事也算是她的一个心结。

街尾那家姓程,是户打铁为生的,三年前程家大女儿出嫁,没想到不出半月,丈夫就出意外没了。

那夫家倒是通情达理,言道她年纪轻轻地怎好守寡,不如另找人家嫁了,于是办完丧事就将人放回了家中。

可这程家女儿却是个痴心的,回家没几天竟点了房中的帐子**,将自己烧成了灰。其余的程家人还算走运,都逃了出来,只是家中烧了个精光,就连紧连着程家那户的院子也被烧了小半。

众人都叹程家姑娘痴傻,不过是跟人做了几日的夫妻,竟将自己的命都拿去陪他。

程家人无家可归,暂住在了小掌柜家的客栈里,街坊们瞧着他们可怜,招呼着帮忙重修房子。

只不过头天晚上就发生了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