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瞬间被紧张压抑的气氛笼罩,仿佛空气都凝固了。支持与反对叶澜朵的大臣们,如两军对垒,互不相让。
以宰相赵崇为首的反对派,昂首阔步向前踏出一步。赵崇身着绣着仙鹤的华丽朝服,头戴乌纱帽,脸上挂着道貌岸然的神情。他微微躬身,双手抱拳,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陛下,臣等所言句句属实,绝非信口胡诌。叶澜朵来自西域,与那赫宇关系非同一般。赫宇在西域拥兵自重,野心勃勃,妄图称霸一方。叶澜朵与这等危险人物交往甚密,谁能保证她没有异心?如今她身处后宫,若是对皇室血脉不利,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关乎我朝的千秋大业,陛下不可不慎重考虑啊!”
赵崇话音刚落,他的同党们纷纷附和。“宰相所言极是,陛下不可不防啊!”“为了皇室的未来,为了国家的稳定,必须要对叶澜朵采取措施!”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此起彼伏,试图营造出叶澜朵罪大恶极的氛围,仿佛她已然是国家的千古罪人。
然而,支持叶澜朵的大臣们也毫不退缩。大将军林浩如巍峨山峰般站出来,他身材魁梧壮硕,身披银色铠甲,腰间悬挂锋利宝剑,威风凛凛,气势非凡。“宰相大人,您仅凭叶澜朵与赫宇有过交集,便断定她有问题,这是否太过草率?叶澜朵来到我朝后,一直尽心尽力辅佐陛下,为国家出谋划策。治理黄河水患时,她提出的分流之法,巧妙化解水患危机,让沿岸百姓免受洪涝之灾,安居乐业;推行新的农桑之法,她不辞辛劳,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指导百姓,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生活富足。她的功绩,满朝文武有目共睹,百姓们也都感恩戴德。怎能因为一些毫无根据的猜测,就对她进行污蔑抹黑?”林浩声音如洪钟,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朝堂上久久回荡。
礼部尚书张若虚也上前一步,他面容和蔼,眼神透着睿智。“是啊,陛下。叶澜朵公主心地善良,聪慧过人。她带来的西域文化,如独特的音乐、精美的服饰、神奇的香料,为我朝增添了别样色彩。她在宫中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融,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情谊。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一点小事,就全盘否定她的一切贡献。”
朝堂上,两派大臣各执一词,激烈争辩。反对者们言辞犀利,不断抛出种种所谓的“证据”,试图坐实叶澜朵的罪名。他们指责叶澜朵的言行举止不符合中原礼仪,平日里行事作风过于随性,有失皇家体面;还说她与朝中某些官员的交往过于频繁,居心叵测,恐怕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支持者们则据理力争,为叶澜朵的清白和功绩全力辩护。他们详细讲述叶澜朵为国家和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从兴修水利到扶持商业,从推广教育到关爱百姓,桩桩件件,皆是她的一片赤诚之心。他们强调叶澜朵的智慧与才华,为国家带来的积极变革与发展,以及她对陛下的深情与忠诚。
萧昊面色阴沉如水,冷冷看着这场争辩。他心中对这些无端指责叶澜朵的大臣充满愤怒,但还是强忍着怒火,想要看看这些人究竟还能说出什么荒唐至极的话来。
赵崇见自己一方的观点似乎未能完全说服众人,于是又绞尽脑汁,想出新的理由。他眼珠一转,说道:“陛下,叶澜朵平日里行为举止多有怪异之处。就拿她主张的女子读书识字、参与商事来说,这简直是离经叛道。自古以来,女子就应遵循‘三从四德’,在家相夫教子。可她却要打破祖宗传承下来的规矩,让女子抛头露面,参与那些本不该她们涉足的事务。这难道不是她别有用心的铁证吗?长此以往,必将扰乱社会风气,动摇国之根基啊!”
听到这里,萧昊终于忍无可忍。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砰”的一声巨响,让朝堂上众人都吓了一跳。“够了!你们所说的这些,不过是你们守旧迂腐、不思进取的狭隘之见罢了!叶澜朵为朕分忧解难,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提出的治国之策,哪一条不是为了百姓的福祉,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女子读书识字,能提升国民素养,培养出更多贤良之才;参与商事,能促进经济发展,让国家更加富强。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们却一味守旧,顽固不化,只会阻碍国家的进步!”
萧昊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朕告诉你们,叶澜朵是朕心爱的女人,是朕认定的皇后。她的身份不容置疑,她的地位不可撼动。谁要是再敢恶意中伤她,朕绝不轻饶!朕将以欺君之罪论处,严惩不贷!”
萧昊的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让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反对派的大臣们虽心有不甘,但在萧昊的威严震慑下,都不敢再轻易出声。他们低着头,不敢直视萧昊愤怒的目光,心中暗暗叫苦,深知此次触怒龙颜,恐怕没什么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