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喜结良缘 > 第1章 蓉蓉的奇妙婚

喜结良缘 第1章 蓉蓉的奇妙婚

作者:竹笋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03:11:57 来源:文学城

没出嫁前,薛蓉想过很多嫁到大家族后的日子,可能会被恶婆婆生吞活剥,可能会跟小妾斗得天翻地覆,也可能少年守寡暗无天日地过后半辈子。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真嫁到崔家后要面对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丈夫不是人要怎么办?

其实薛蓉能结下这门亲实在有些奇妙。

薛家在清河县算得上中等之家,父亲胡员外家里有几间小绸缎铺,几间小药铺,还有两三百亩良田。

薛蓉的母亲胡娘子精通算学,嫁了人以后跟着夫婿四处经商,没空相夫教子,年过三十方有了薛蓉这滴骨血。

后来崔家要给崔玉郎选姑娘冲喜的消息传到浣纱巷,附近许多街坊都租骡子租马想把姑娘带到崔家相看,但薛蓉一直在家里吃瓜、看花,做新衣,两耳不闻窗外事。

胡娘子抱着女儿跟薛员外道:“我可舍不得让姑娘去那么大的宅子里讨日子,还不如在门口要饭的小乞丐,初一十五还能自己歇一歇,到了大宅子里,给婆婆晨昏定省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薛员外掏出个毛绒绒的小老虎塞到蓉蓉怀里,又用绑了两颗珍珠的红绳给闺女编了个香包儿,赞同道:“对,那脏地方,我们不去。”

薛蓉闭着嘴不吭声地听,很快便从爹娘的闲谈里听到了一点内情。

这个要讨媳妇冲喜的崔家,是玉京台有名的大姓,家里出过公卿也出过王侯,如今没落了许多,但依然是庞然大物。

清河县是玉京台辖下的一处上县,依山傍水、繁华如锦,也是崔家起家之地,所以崔家发达后清河县依然留了不少不太受重视的旁支庶族守着祖宗基业。

需要冲喜的男人叫崔玉光,老百姓都叫他崔七郎,亲近些的则叫他崔玉郎。

崔玉光原来是玉京台主支的郎君,因为从小有弱症,他亲生父母便想借一借贱户的命把儿子藏一藏,只是格外割舍不下亲骨肉一直没有办这桩事,一直到崔玉光八岁那年,眼看着要不行了,才被亲生父母含泪过继到清河县一户崔姓庶支人家。

有了主支的郎君在,这个崔家慢慢发了家,如今摇身一变已成了清河县首富。

胡娘子很纳闷,这人得得什么病家里才会让亲爹娘把他打发到乡下来?她跟胡员外嘀咕:“许是脑子有病呢?”

别说大户人家了,就是寻常老百姓,家里生了个傻子都恨不得藏起来。若崔玉光是个傻子,那他被丢到清河县就说得通了。

至于崔公子的脑子究竟有什么病,胡娘子就没再打听,总归嫁过去的倒霉鬼又不可能是她闺女。

崔家对新娘子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八字吉利,还要家里往上数三代都儿女双全,单子女门户听说在户房带帽子的差爷便提笔叉了。

事关自家,这个胡娘子亲自去打听了一下,差爷一看胡娘子年过三十才生了一个女儿,薛员外除了这个女儿也没别的孩子,当场就要把薛蓉的名字叉了。

为了让老百姓放心,差爷叉之前不忘搓着手暗示:娘子可以亲自叉,自己来更放心。

胡娘子花了半贯铜钱,狠狠在纸上画了两笔,回家什么都不想了。

听见娘子嘀咕,薛员外嘴上不说,心里也这么觉得。夫妻俩又说了一阵,到了吃午饭的时辰,他把编好的香包儿给女儿戴在腰上,又取了一碟子寸长的炸猫儿鱼招呼蓉蓉吃。

清河县山丰水美,河里有一种银白色的鱼,只能长到一寸长,县里的猫儿常常成群结队在河面捞,人都叫它猫儿鱼。

猫儿鱼捞起来用油炸过,洒点儿细盐下酒格外好吃。

薛蓉苦夏,天一热就吃不下饭,只有炸的猫儿鱼能用一些,薛家也惯着,日日给她买鲜鱼回来炸了给下饭。

薛蓉取了一条放在嘴里嚼,鱼肉外酥里能,薄薄的油香,她吃得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一双桃花眼眯成一条缝儿。

旁边的伺候的婆子看了都忍不住疼爱地说:“蓉姐儿才五岁,老婆子瞧着,满县里竟无一个好女儿能比得过她。”

这话不是胡说,薛蓉确实在同龄女儿中相貌极为出众。可美貌就是平头百姓最大的祸端。

薛员外听见便有些忧心,他还没告诉胡娘子,尽管女儿年纪尚小,可周围已经有不知羞耻的人家托了媒婆探自己的口风,看能不能订娃娃亲。

好在来问的人家目前还局限于左邻右舍的小儿子小孙子,熟人是可以轻松打发走,要是等到崔家这类人来……

薛员外听着外头崔家选亲的动静,吃着炸猫儿鱼想,或许自己应该早点给女儿定亲。

但要想避祸,把女儿嫁一个平头百姓也无济于事,达官贵人指名道姓要薛蓉走,再多平民也不过血溅三尺。

想明白这个以后,薛员外开始资助周围的穷学生,广行善举,帮着衙门修路、赈灾、春夏免费送行人解暑汤和驱虫香包儿,薛蓉也很少在外露脸了。

美貌和有钱都瞒不住人,到了薛蓉七八岁,来提亲的人家不出所料地从开酱油铺的李老三变成了要娶第十八房小妾的老赵举人。

可薛员外这边资助的学生却连秀才都还没考上,幸好他还赚了些名声,仗着这个,薛家略感委屈地回绝了老赵举人美意。

老赵举人显然不觉得薛家的拒绝也是美意,很快薛家药铺的乌头就吃死了人。

买药的边吐血边说要告薛员外把生乌当熟乌卖,薛家没办法,跟找事儿的人说理是说不通的,薛家唯一能做的就是砸钱,砸比老赵举人更多的钱。

慢慢的薛家花了很多银子出去,县里人也回过味儿了,受过薛家恩惠的读书人都帮着薛家一起骂老赵举人。帮腔的学生太多,最后终于惊动了县太爷,他不得不跳出来做了和事佬,——让老赵举人认薛蓉做干女儿。

干女儿和干爹有违人伦,有这个名头在,老赵举人彻底死了心。

但他也没给薛家好日子过,逢年过节经常给薛家送用过的纸片儿,穿烂的衣裳,说是要教导干女儿要勤俭持家。

薛蓉甚至在生辰上收到过一大竹筒的偷油婆,一打开竹筒虫子就满地爬。老赵举人振振有词说‘我以为是蟋蟀呢!’

不管怎么说,老赵举人的坎儿总算过去了,理所当然,薛蓉的美貌也传得十乡八里人尽皆知。

自然而然的,这个美貌的姑娘便成了一支价值连城的花瓶,有些权势的男人都想把人叼回来摆着,表示自己权势显赫。

薛员外想过很多法子来维护小家的安稳,比如:卖铺子卖地划烂闺女的脸,一家子去外乡讨生活。

虽然薛蓉年纪还小,但她也知道这样差不多就算家破人亡了,本乡都混不好的人逃到外乡只会往下走。

薛蓉已经做好了自己会被狼叼走的准备,所以劝爹娘:“再生一个吧,生个弟弟或者妹妹都行,让他们替我陪陪你们。”

胡娘子不是没有这个打算,她甚至躲过女儿几天,为的就是到了不得不分离的时候,自己的伤心能少一些。

然而母女之情,朝夕相处……女儿一说破,她根本受不了了。

胡娘子抱着女儿不停地掉眼泪,两只眼桃儿似的,她说:“这辈子都不生了!有你一个都要了命了!”

薛员外不是个心软的汉子,但再心硬,这个也是亲女儿,他也红了眼睛。

所以当嘴边生着大痦子、戴朵大红花、穿着绿绸衣裳的官媒就跑到薛家来提亲时,胡娘子一点都笑不出来,这个年头能请得起金牌官媒的人压根不多,如果再来一个老赵举人,薛家实是无力承受。

胡娘子经的事多,心里再为难,脸上也还沉得住,她亲自把厨房刚做好的猪肉大葱饼塞到媒婆手里,笑着问:“刘妈妈,是谁家的好孩子呢?”

刘媒婆咬着肉饼子吃得满嘴流油,道:“我刘婆子出马还能给你找下三滥的玩意儿?当然是崔家七郎崔玉光崔大少爷了!”

胡娘子当即唔了一声,总算觉得事情还不算太坏,崔家的公子哥起码不是什么脑满肠肥的老头子,女儿嫁过去至少眼睛不会太难受,只是转眼想到崔七郎体弱多病的传闻,她又怔住了。

这时也不用问为什么名字叉掉还被选中的事。胡娘子很识趣,她只是问:“崔七郎时常晕厥在床,一年到头也醒不了几回,刘嫂子,你给我个准话儿,外头说的是不是真的?”

刘媒婆剔着牙花子笑:“哎呦,我的好娘子,以薛家的门第,要不是崔大少爷有这弱症,这门亲也落不到姐儿头上!”

胡娘子听了心如刀割,还是一直低着头在旁边玩泥巴的薛蓉小声地安慰她:“娘,你要想开些,短命不是崔七郎的缺点是他的优点呀,等他死了,我不就能回来陪你了吗?要是他死得快,说不得我还能趁着双十未过再嫁一回呢?”

胡娘子让女儿逗得一笑,她想,要是寡妇真这么容易改嫁就好了……

不管胡娘子再如何不愿意,这门亲也成了,除非——崔家主动说不要薛蓉。

婚事定下来以后,薛蓉的生活完全改变了。

首先是以前为难过薛家的举人老爷秀才公纷纷登门谢罪,老赵举人又送了一大竹筒偷油婆,这回是银竹筒金油婆,薛蓉躺在床上挨个用牙咬——都是真的!

接着崔家那边送了几个婆子丫头。

这些人坐了两辆马车过来,一车装人,一车装绫罗绸缎、金银玉器。

丫头婆子们来薛家特意换过衣裳,一群下人总不能穿得比新娘子全家上下都好吧?

她们一下车就对胡娘子薛大郎说‘以后薛姑娘就是崔家的人了,一饮一啄自有郎君在’,说完了便将薛蓉家常的旧衣全挪得精光,只让穿她们做好的衣裳,之后人也顺势留在薛家教薛蓉学规矩,让薛蓉了解崔家有什么人,有哪些产业,见着什么人该行什么礼。

这些对薛蓉不难,鹦鹉学舌而已。难的是,崔家是玉京台的土皇帝,主支郎君娶媳妇跟宫里选秀也不差什么,这些丫头婆子不愿意薛蓉在亲朋好友家串门,她们把她关了起来,除了爹娘谁都不让见。

市井长大的姑娘家都知道怎么阳奉阴违,薛蓉嘴里答应着,回头照样想法子翻墙溜出去到处跑。

后来为了防止薛蓉溜出去,丫头婆子把薛家近邻的房子都租了下来。

“她们本来还想买下来。”胡娘子跟薛蓉抱怨:“我没让,真买下来等你走了咱家岂不是成空巷子了?”

薛蓉瞠目结舌,在肚子里对崔家也有了怨念,但自从发现自己的举动会给家人带来麻烦之后,她也真的没有再往外跑过。

写点不动脑子的阴间爱情,但这个先缘更,等韵韵完结了再来说这边的事,大家随便看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蓉蓉的奇妙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