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乌夜啼——大唐凝视 > 第24章 忧虑

乌夜啼——大唐凝视 第24章 忧虑

作者:玄时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05 16:11:38 来源:文学城

我守候在白露居门前,等着服侍王妃起身。她见到我,眉间露出一丝笑意。我连忙动手为她更衣。今日宫女备好的是水蓝色宽幅大袖抹胸襦裙,绣着王妃夏日里喜欢的缠枝芙蓉,优雅大方。上好的帛绸垂感极佳,像清风荡漾的水面,柔软自然。

我为她挽上披帛,整理裙摆,又为她登上鞋履。这一切,我每日都会做上几遍,轻车熟路,但我极为认真,仿佛雕琢一件艺术品。

她在我眼中是一直都是极美的。不过经历了这些事,我倒多看重她的智慧和威仪,她的志向和胸襟,甚至她果敢决断的一面。的确,这府中就算千花开遍,也只有她能正配秦王。

她手中正捏着秦王刚刚差人从幽州前线送来的书信,倒足以让她眉头紧皱。战况消息不时地送进王府,但书信却弥足珍贵。她走到案几前,却没有坐下,又向中庭的方向走了几步。

我轻声问道:“王妃,是殿下送来的书信吗?殿下在幽州一切可还顺利?”她抬眼看着我,没有做声。我以为是我不该问,便连忙躬身低头。

“幽州连日大雨,军队阻滞不前。关中运粮之路时有阻断,殿下现在与敌对峙,勒兵将战。”王妃低声说着。似乎是对我,又似乎自言自语一般。

我望着窗外阴霾的天色,这几日长安也在下雨。毕竟这是雨季,谁也难以预料天气什么时候会转晴。听到王妃的话,我感到秦王这一战不会那般顺利。

“王妃,殿下久经沙场,自然随机应变,想必大雨也奈何不得。不如暂且宽心吧。”

“今日不同往常,胜也不是,败也不是……”

“王妃……?”我叹道。上前搀扶着她,坐在琉璃屏风榻上。我头脑中迅速闪过这句话的涵义。

若胜,秦王还需要再大的功劳吗?或许这就是迎来陛下或太子临门一脚的大好时机。若败,损了秦王的脸面,是要朝野之人议论秦王今不如昔,看透人心向背?

…… 的确,这很难。

“想明白了?”王妃看我入神,便突然一问。

“王妃……奴婢……奴婢愚钝。”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推脱,便只好如此先应答。

“所以,我真是担心。思伽,你若有什么想法,亦可说来我听听,无妨,都是为了殿下。”

我倒从这句话中听出了几分真诚。毕竟长孙无忌也随秦王左右出征,她无人商议。这军事战略我不懂,便说道:“是胜是败,是战是和,想来殿下和将军们自有分寸,岂是我一个宫女能胡乱言说的……王妃莫要打趣奴婢了。”我缓和了一下氛围,也实在不想多说。

但王妃却如同听到了什么灵感,重复了一遍:“是战,是和?”

“王妃的意思是……”

“若殿下能与突厥议和,岂不是不胜不败,居于其中,立于不倒吗,你这随口一句,倒是提醒了我!”

“王妃所言极是,那王妃可要与殿下修书一封?”

“不可,你速速唤颜雷来见。”

王妃与颜雷密语,交待清楚。颜雷化妆一番,轻车从简,扮作客商,前往幽州之地。

“王妃,那殿下临行之前,是如何打算的?”我见她主意已定,行事果敢,便追问一句。

“剿灭突厥是他多年的心头之愿。如今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幽州一带连连丢失城池。秦王是奉了急诏前去征讨。他的性子,一见国家有了战端,便顾不得那许多恩怨,只想领兵横荡,保卫家国。我虽已劝他此次征战不比以往,必得里里外外,多加考虑。但战场千变万化,却不知他在前线如何运筹。”

“若因大雨僵持住,议和怕也是迟早的事。”

王妃摇头:“你可知晋阳起兵之时,行至霍邑,也遇大雨。陛下下令班师,是殿下坚持冒雨作战,才得以取胜。这雨,外人看来是延误战机,但殿下……却总能从中生出奇迹……”

“王妃的意思是,若不提醒殿下,殿下便会在大雨中攻击突厥,想必会大获全胜。但获胜之后……”我吃了一惊。原来用兵如神,胜券在握也会如此凶险。

王妃点了点头。她看的的确通透。以往战役,关联国运,举国上下,都盼着秦王得胜归来。而如今却是各处观望,各怀心事。秦王无论胜败,都身在险境。这险境并非来自突厥,而是来自朝野。若能议和,无功无过,便能好些,至少,还争取了时间。

无论如何,王妃派颜雷前去幽州送信,也算尽了全力。剩下的事只能靠秦王决断了。我也只能连日里祈祷,盼望着传来秦王能与突厥议和的消息。

王妃也回到了府中的日常生活,照料府中诸子女,时而带了承乾、丽质入宫看望陛下,请安、欢宴。

“王妃,再过几日,便是贞小郡王满月。王妃可有什么打算?”

“对……亏得你提醒,我倒差点忘了。当时还答应燕如要好好操办,如今殿下不在,便不便繁复了。让王尚宫照例准备吧。另外,去我房中找些上好的衣料,你亲自送去给燕如。”

“是”。我应声。与旁的主母不同,那些心思伶俐的,王妃以礼相待,越省事越平淡的,王妃倒越惦记着。

几日后,天策府在万芸堂中摆宴庆贞儿满月。因秦王不在府,并未大排筵席,只有府中众人并几位亲厚的宫眷。陛下念秦王领兵在外,赏赐颇为厚重,又遣了万贵妃、尹德妃前来捧场,太子妃和齐王妃也自然带着孩子们前来。

承道、承乾、承业、李泰、李恪在马场玩儿得不亦乐乎。丽质和郡主们也在湖苑的一处花厅中尽得愉悦。这些误入皇家的孩子们,未来命运竟是如此迥异。

谁想到那马背上阳光灿烂的少年,此后都可称为“余生”。我恨不得每一次见到承道和承业,都把手边最好的东西给他们。

王妃对万贵妃格外殷勤。刚出了尹德妃买通白露居宫女一事,她虽然心中明白,但表面仍为亲厚。迎来送往、奉为上宾。茶点、菜色、果饮、酒酿都极尽迎和两人的口味,精致细巧,又根据她们的喜好备下各色礼品。我几番清点,忙得不可开交,生怕出一点儿差错。

来宾多是女眷,王妃备了清商相和之乐,精选府内数名乐伎伴宴,琴筝为主,配箫笛。皆因万贵妃和尹德妃皆是南人,不喜胡乐。

院中侍妾们平日无诏不入宫,天策府又不像东宫和齐王府那般喜好欢宴,难得有这样的场合,倒也收拾得齐整精神,乐得留连。

毕竟是前朝公主,杨孺人自然获得不少瞩目。她装扮华丽,对长安和余杭时下流行的裙样款式头头是道。再用王妃赠送的上乘衣料左右比划,恭维一番,尹德妃便心花怒放。

王妃不善饮酒,便吩咐杨孺人好好陪尹德妃多饮几杯。

尹德妃道:“好久不见杨孺人,见你如此这般精致华美,便知道在天策府过得不错。可见秦王待你甚好!”

“谢德妃,的确,秦王与王妃待妾身很好。只是久不能拜见德妃,心中实在想念。今日,妾身当与德妃多饮几杯。”

德妃不过是前朝不得宠幸撩在晋阳宫的宫女,而自己则贵为金枝玉叶。如今德妃一跃为尊,而自己只得作一亲王的孺人,还得曲意逢迎。若换作是我,我肯定推病不出做不来的。但杨孺人竟然心平气和,说明也不是凡俗之类。

燕氏虽然也面带笑容,但我能看得出,她内心失落。因为秦王不在身边,这满月酒办的再风光,不过是供他人行乐,又与她何干。她所渴望的唯有夫婿常伴。但这,却是这里最大的奢求。

我见王妃的眼神,不断在杨孺人和尹德妃之间徘徊着,还偶尔望向她们身后的宫人。

我突然猜想,那一日所查出的杨孺人身边也有宫女暗通府外一事,却还没有结论。难不成……杨孺人和尹德妃私下里有些什么?但王妃,又似乎洞若观火。这听着……更加复杂。我一日忙碌,实在也顾不得细想太多。

我想,依照王妃的风格,安分守己肯定能得长久,但若已被察觉有所图谋,那得以保全的最大可能就是——还有用处。

府中每有喜事,宴会结束后,都会准备赏赐奴仆的宴饮,是主人的恩遇。今日也不例外,司膳宫人已在南苑摆宴,让府中上下的宫女、随从、近侍痛饮,也可得些放纵,又不会惊扰了主人。

王妃也让我去。我见白露居中无人,便说道:“王妃,奴婢还是留下来服侍得好。殿下不在,奴婢自当多尽心。再说府中宫女平时辛苦,又拘束,难得一乐,还是让她们去吧。”

王妃点了点头:“也好,既然如此,你便陪我下盘棋便是。”

“坐吧。”

我依言而坐。我刚学不久,几下便招架不住。王妃愿意细细教我,一夜倒也很快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