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乌烟碧 > 第64章 秋千

乌烟碧 第64章 秋千

作者:善建的咸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6:57:47 来源:文学城

是日,风清气明,晴空万里。

东宫后院里,卫枢挽着袖子,蹲在地上,正在研究如何将长木条的一端切出榫卯的形状。

当年在乡下,经常见村里的木工做这种活儿,看着轻巧简单得很,未料到自己上手,倒是犯了难。

这几日,他翻遍书阁中所有的营造书籍,又传了几个老内侍询问,终于有了大致的思路。

终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这么敲敲打打,从天未破晓开始,足足做了三个时辰,卫枢终于勉勉强强搭出一个木架的雏形。

见卫枢顺着木架往上爬,孙公公站吓得直哆嗦,“殿,殿下,您有什么事儿吩咐老奴干就好,千万不可以身涉险啊。”

卫枢淡淡道:“这里没你什么事儿了,退下吧!”

孙公公无奈,只好去请任知宜。

等到任知宜到来时,丈高的木架已然立起,扎于深土之中。

两侧各三根粗木条,立成三角爪状落地,中间置一根横木。

她以手撑额,仰头望去,太子身着粗布衣,踩在高高的横木上,日光洒下来,落成一片鎏金色,看不清神情,只能看到他手中拿着把铁锤,不停地敲打。

好一幅不可思议的景象!

“内侍省近来缺工匠?”她觉得好笑,问道。

孙公公气得跺脚,“哪里缺了?是殿下死活不让别人插手,说是要亲手落成这个架子。女史你快劝劝殿下。”

任知宜站在下面绕了一圈,突然伸手,握着木架轻轻摇晃了一下。

“啊啊……”,孙公公倒吸一口凉气,颤声道:“快住手!快住手!女史怎地这般不知轻重,这么高,若是把殿下摔了该如何是好!”

任知宜笑笑,“孙公公,您别害怕,我只是试试这架子稳不稳固。”

孙公公急了,“您别光看热闹啊,快劝殿下下来啊!”

任知宜也不理会,仰头迎向刺目的光,朝卫枢笑道:“这架子挺稳的,殿下手艺不错啊!”

“你来了啊!”

听到她的夸赞,卫枢站在高处,望着下面笑了笑,明朗的笑容似融于秋日朝阳,温柔和暖。

“殿下今晨几时起的?做这个很麻烦吧,做了多久?”任知宜继续喊话道。

“不长,两个时辰。”卫枢淡淡应道。

他没说实话。

自从前几日起了心思,整夜里都睡得不踏实,不愿假手于人,只好自己苦思如何搭建成形。

为了给任知宜一个惊喜,白日里还要瞒着她。

过了半个时辰,卫枢自架上下来,问道:“猜猜看,这是什么?”

任知宜轻笑,“殿下小瞧人了!我灵州虽地远,却也不是荒蛮之地,我幼时进出山林,经常以藤为千,嬉戏至日暮方歇。”

“打秋千”,原本是大胤民间极盛行的一种游乐,这几年,渐渐流传开来,勋贵家中也开始玩乐。

“这木架已成,找两根粗麻绳挂上去,再找一块踏板,就可以打秋千了。”任知宜眼睛亮亮的,一脸的跃跃欲试。

瞧见她欢欣雀跃的样子,卫枢的声音愈加温和,“麻绳易断,不够稳妥。”

“那用什么?”

“之前秋猎,孤得了不少猎物,以兽皮作绳索,想来更结实一些。”

任知宜赞道:“好主意。”

二人合力,将秋千固牢。

任知宜一跃,跳上踏板,笑得轻快,“殿下不要推得太用力,太高了我会害怕。”

卫枢依言笑笑。

她脚下一蹬,慢悠悠地荡入空中。

和煦的风将浸了薄汗的轻衣吹干,天与地似乎近了,变得不再苍茫飘渺。

“还要不要再高一点?”卫枢问道。

笑声迎着风吹过来,“不用!这样就好!”

…………

叶蕴之进到后院,望见卫枢一身的粗布麻衣,扶着千绳悠来荡去,面色倏地一沉。

方才孙公公向他抱怨,说宫里能工巧匠多的是,殿下非要亲手置架,过于危险。苦劝殿下不听,少不得要请他再劝劝。

原来,竟是为了哄这女子开心。

叶蕴之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殿下!”

卫枢放下挽起的袖子,搀扶他起来,笑道:“此处是东宫,没有外人,老师不必多礼。”

“礼不可废!”叶蕴之肃着脸,“殿下是储君,身系大胤之安,敬老臣为师,是殿下宽厚仁德。可是,君是君,臣是臣,君臣之礼必须恪守,若是有人荒唐僭越,失了分寸,那便是大不敬。”

这话夹枪带棒,含沙射影,卫枢和任知宜都听出其中真意。

任知宜敛笑,静立一旁。

卫枢眉心微蹙,“老师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叶蕴之看了任知宜一眼,似乎有所避忌。

任知宜识趣,“臣记起昨日在书阁外晒的书还未收,请允臣告退。”

人走远后,卫枢披上锦衣外袍,缓步走着,“老师是不是对知宜有所保留?之前种种,孤可以同老师言明,皆是误会。”

叶蕴之抚着指骨,跟上脚步,“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师于孤如父,但说无妨。”

“殿下是否有意纳她为侧妃?”

卫枢脚下一顿,转过身来,“老师何出此言?”

“请殿下解惑。”

卫枢拧眉,“无意。”

“老臣觉得,殿下不如认真地考虑一下。”

卫枢怔住。

叶蕴之缓缓道:“此女心思变数太多,她聪敏诡诈,且市侩凉薄。这一次郑韩争斗之机,让老臣看明白一件事,她对殿下未必能一直忠心,若被有心之人利用,将危及东宫。既然如此,殿下不如将其纳入东宫,成了东宫侧妃,她便再无可能背叛殿下。”

“……”

沉默片刻,卫枢轻声道:“老师不是也曾夸她是一把极利的尖刀!”

闻言,叶蕴之的面色并未和缓,“若尖刀反噬呢……”

卫枢打断他的话,“她不会!”

“听闻殿下与她有个三年之约,殿下可有想过,三年之后她会去哪儿。她得罪朝中重臣和江南世家,若无殿下庇护,她绝难在京城立足,会不会就此投效他人?”

卫枢想起,她曾说过,想四处行商,看看各处的风土人情,做点小生意。

以她的性子,绝不会愿意困于后宫。

卫枢轻捏眉心,看起来有些乏累,“老师,知宜帮孤良多,以她的才智和性情,入后宫实在可惜。”

“殿下不答应,真得是因为惜才爱才?”叶蕴之双眸直视,“殿下为任平之案亲下安州,又为她顶撞皇后娘娘。老臣觉得,殿下对她过于信任,宽忍,甚至已经超出了一个主上对下属的宠信程度。”

卫枢默然。

“殿下身系江山社稷,绝不能被一个女子所左右。”

或许,这才是叶蕴之心中,任知宜最大的罪过。

卫枢背转身去,目色幽幽,“孤知晓了。”

风吹起,几片黄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儿,飘然落下来。

察觉卫枢不想再说,叶蕴之缓了口气,“殿下,老臣今日前来,是想说户部尚书的位子一时之间恐怕难以定下来。”

眼下的三位人选,分别是户部侍郎苏叶,右补阙宋其臻,中书舍人薛畅。

“让苏叶退出来。”卫枢道:“近来父皇气性大,既然他想要宋其臻做这个位子,老师莫要因为此事再触怒天威。”

叶蕴之不以为意,“老臣无妨!只不过这样一来,江南和两靖的税账便不好再查了。”

卫枢道:“宋其臻在翰林院做了十几年大学士,对户部庶务并不精通,想来对苏叶查账影响不大。反倒是薛畅,为人精干敏锐,势必能察觉。”

宋其臻是皇帝的人,而薛畅是景相的学生。

户部掌大胤财脉,户部尚书一位,至关重要。如今,国库说不上亏空,却也有些捉襟见肘。不逢灾年,不遇兵祸,自当无碍;但是卫枢心中一直有隐忧。

之前,苏叶下江南,为的就是查茶税账务。

大胤施行茶业禁榷,征收茶租,并禁止茶户私卖。

自咸宁元年起,江南三道未遭遇大灾,茶租一直递减,茶价却逐年攀升,馥安茗茶甚至卖到一两三金的价格。

叶蕴之又道:“老臣会以御史台的名义查一下薛畅。”

“辛苦老师!”

“另外……”,叶蕴之欲言又止。

卫枢侧目。

叶蕴之缓缓道:“老臣当年是在成州找到殿下,从不知道,殿下还曾经在云门镇居住过。”

当年,卫枢的记忆遗失大半,义父死后,在附近的几个州又流落了几年,平日里靠支个摊,给人写字作画为生。

叶蕴之找到他的那日,恰是小雪。

他坐在街边,衣衫单薄,捧着半块儿干硬的馍馍,正准备吃。

突然,一个长者冲跑过来,猛地抓住他的手臂,跪在地上嚎啕痛哭,“老臣无能,……让殿下受苦了!”

这些年,叶蕴之常常遗憾自己没有早一点找到他,所以卫枢极少跟叶蕴之提及当年的经历,无谓徒增老师的负疚。

卫枢轻声解释道:“是住过几年,不是什么要紧之事。只是孤不明白何卢为何与云门镇的案子有关,所以孤想查清真相。”

叶蕴之点了点头,未再深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