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乌烟碧 > 第58章 暗局

乌烟碧 第58章 暗局

作者:善建的咸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6:57:47 来源:文学城

风起,乌云遮日,天光渐淡。

烛台燃起,明暗交错,清和殿内灯影幢幢。

冷风窜进衣领中,李氏瑟缩了下身子,颤声道:“民妇因为嫉妒二叔得到家主之位,又恨他将我们孤儿寡母赶到乡下,一时迷了心智诬陷于他。着实没有人指使我。”

柳德捋着短须,笑道:“为了这点恩怨,你便甘愿冒着杀头的罪名,犯下欺君之罪?”

李氏神情激动,不住地磕头:“民妇但求一死,但求一死……”

皇帝失了耐心。

“刑部尚书席白!”

“臣在!”

“事关大理寺、御史台清誉,你将这妇人和她身边之人全部押入刑部大牢,三天之内,给朕一个结果。”

“臣遵旨!”

李氏闻言,吓得魂不附体,“这事情和我儿无关啊!我儿不知情的!”

大胤非重案不入刑部,所以刑部大牢为了震慑犯人,设计了三十七种刑具,进去的人只求速死,不愿苟生。

皇帝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内侍将她拖走。

“不!不!”李氏像是突然清醒了一般,猛地磕头,“陛下开恩!我儿全不知情……民妇说!民妇说!”

“懿靖郡主!”她满眼惊惧,涕泪横流,“是懿靖郡主指使民妇陷害二叔的,我儿真得什么都不知道。”

此言一出,众皆惊然。

其中,最惊讶的莫过于叶蕴之和林居正。

柳德和郑家费尽心机,设了这么一个局,最终却不是剑指太子,而是针对一个毫无实权的郡主?

“是真的!”李氏颤声道:“懿靖郡主约民妇在吉祥酒楼见过两次,分别是八月初二和八月初八。”

内侍得了令,立刻将宫门出入所记的册子呈上来。

懿靖长住宫中,这两个时间刚好与她出宫的时间都对得上。

柳德瞥了卫枢一眼,“只要审一审懿靖郡主身边的丫鬟,真相便可水落石出。”

“或者问问郡主。”有人提议道。

“慢着!”叶蕴之突然问道:“李氏,懿靖郡主与你素不相识,你为何要听命于她?”

李氏垂着头,“郡主位高权重,民妇不敢不从。”

“荒谬!一句位高权重,便能让你舍命欺君?”叶蕴之冷笑:“到这个时候了,还在砌词狡辩!再不说实话,第一个下狱受刑的就是你亲子郑吉!”

话音刚落,只见李氏猛然站起身来,飞奔着将头撞向殿外立柱。

殿前侍卫的动作更快。

没有传来意想中的疼痛,李氏被侍卫制住,动弹不得。

她浑身战栗不止,突然情绪崩溃地掩面痛哭。

“她说……”,李氏声音抖颤,“要将我夫君的事儿说出来。”

发髻松散,眼窝深陷,李氏的面容比她的年纪显得苍老十几岁,她像是被内心的纠结和惊惧折磨了很久,终于倾泻而出。

“我夫君郑松二十年前离家之后,改名为郑鸿泰。”

“郑鸿泰!”

有人失声喊道:“难道是当年嘉以之乱,逆贼盛齐月手下的第一大将郑鸿泰?”

李氏神情凄惶,低着头不答话。

郑鸿泰当年是盛氏第一猛将,骁勇善战,常于阵中斩杀大胤将领首级,令人闻风丧胆。

当年他为先锋,一路杀入皇宫,逼得懿华宫玉妃和一些妃嫔宫女自缢,又放火烧了懿华宫。

盛齐月不但没有怪罪,还大加封赏于他。后来,嘉以四年,郑鸿泰突然急病离世,被盛齐月赐封王,以“忠勇”为谥号,正是十一年前。

任何人也想不到,郑鸿泰居然是百年世家柳州郑家的长子,郑家家主的兄长。

皇帝面目阴沉,“李氏,你说得是真的?”

朝中上下皆知,懿华宫是皇帝的一块心病。为了修缮懿华宫,皇帝还与景相争执过数次。

因为玉妃是二公主的生母,传闻当年皇宫陷落,玉妃等人惨遭盛齐月的凌辱,郑鸿泰为了替盛齐月遮掩丑事,一把火烧了懿华宫。

听闻旧事,皇帝怒不可遏地瞪着郑檀。

郑檀面色煞白,双目茫然,亦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陛,陛下息怒!臣着实不知!”

眼见此景,韩少初突然冷笑道:“郑家主若不知情,为何要将寡嫂和侄子赶到乡下去住?”

郑檀平稳住气息,“那是家兄在信中嘱咐的,臣当年也不明白,只是遵照而已。”

李氏点了点头,低声道:“夫君身染疫病,恐不久于人世,寄信嘱托我们母子去乡下居住,且绝不能将他的身份告知二叔,还让我把所有的信烧掉。”

众人心中了然,郑松和郑檀之间本就没多少兄弟情义。郑松野心勃勃,不满于郑家家主之位,想要跟着盛齐月逐鹿天下,又担心身份暴露,不得已假死脱身。郑檀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家主之位,二人各取所需。

郑松担心郑檀若知道真相,恐怕会对李氏母子不利,所以自始至终没有告诉郑檀他的身份;而郑檀亦心思深沉缜密,这么多年,始终将二人的信件保存得完好无损。

若是如此解释,倒也说得过去。

不过,经此一事,郑家出了一个逆贼,皇帝旧恨难消,恐怕不会再将盐权交予郑家。

韩少初默默垂首,唇角轻勾。

柳德突然问道:“你说郑鸿泰是十一年前染疫病而死?他究竟死在哪里?”

景相双眸微动,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的话,提醒了众人。

嘉以四年,云门镇染疫。盛齐月派兵杀害云门镇染疫的百姓,一夜之间,血流成河,哀嚎遍野。

没想到,时隔十一年,这一桩旧事会以这种方式,被人再度提起。

李氏嗫嚅道:“我夫君他,他死在安州。”

云门镇正是在安州。

她这句话即是间接承认了当年带兵之人是郑鸿泰,残杀者最终染疫病而死也是因果报应。后来云门镇之事被幸存之人公之于众,盛齐月不愿承认,所以故意隐瞒了郑鸿泰的死因。

柳德继续问道:“此等秘辛,郑檀尚且不知,懿靖郡主如何得知?”

“陛下!”他跨步走出,颔首行礼,声音高昂,“此妇人之言未必可信,事关懿靖郡主声誉,须得查实。”

皇帝沉声道:“宣,懿靖郡主!”

“父皇!”突然,一道清冷的声音缓缓响起。

几簇烛火跳动,灯影下长眉清隽,薄薄的眼皮微微上抬。

“不必问懿靖了!”卫枢轻声道:“这件事,是儿臣告诉她的。”

满殿静寂,殿外淅淅细雨,一滴一滴落在宫檐的瓦当上,声音清脆而明亮。

吏部尚书秦洙踌躇半晌,缓缓道:“启禀陛下,有人向臣密报,言太子与安州王结党,臣不胜惶恐,伏启陛下圣裁。”

“一派胡言!”叶蕴之冷声道。

“告密者声称东宫有二人往来信笺,说安州王为太子献计,笼络朝臣。”秦洙偷偷地觑了卫枢一眼,继续道:“臣,臣原本也是不信的……”

言外之意,太子得郑鸿泰之秘辛,未告知陛下,却转而告知懿靖郡主,可见关系匪浅,让人不得不生疑。

若是为了盐权一事,懿靖郡主只需揭露郑鸿泰的身份即可,可是她绕了一圈,宁可找李氏诬陷郑檀,也不肯将这个秘密说出来,可见还有更大的图谋。

姑且不论是否是太子授意,太子与安州王的关系,可见一斑。

“今日秋雨霏霏,众卿陪朕去东宫看一看景色吧。”皇帝缓缓道。

“陛下!”叶蕴之骤然失声。

皇帝犹在盛怒之中,拂袖起身,众臣尾随离开清和殿。

细雨绵绵,落在一把把莲叶芰荷油纸伞上,好似连成一片青色的雨幕。

叶蕴之挥开内侍擎在他头上的伞,跪在雨地里,“请陛下三思!”

皇帝面沉如水,唇角含着一抹冷笑,“连叶卿也不信太子是无辜的?”

卫枢伸手扶起叶蕴之,双眸淡静无波,“父皇息怒,儿臣无罪,亦无惧!”

……

行至东宫门前。

任知宜率东宫众人谒见皇帝,伏拜于地。

她身着绛红色圆领窄袖官服,头戴黑色双幞乌纱帽,端庄贞静,落落大方。

细雨如丝,落在她的面上,眼睫微湿,肌肤像是蒙上一层薄薄的水气,晶莹剔透。

“臣任知宜拜见陛下!”

皇帝目不斜视,“从书房开始找,朕就在这儿等着。”

禁军领命。

此举无异于搜查东宫,东宫诸人闻言,皆浑身一颤,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任知宜维持着跪拜的姿势,眼皮微垂,任细密的雨滴落在眼睫上,静然不动。

柳德捋着薄须,微笑着望向任知宜。

好极!

这是他与任知宜早就定好的一场局。

郑檀已知晓郑松的身份,因为郑松之子懦弱无能,数年来安分守己,所以他便留了李氏母子一命。

后来韩家欲借李氏母子攻击郑檀,却不知李氏因为害怕,第一时间就将此事告知郑檀。盐业经营权固然重要,可一举重挫太子的机会更为难得。

柳德明着是要帮郑家夺盐业经营,实际上是要设局构陷太子,以助安王上位。

郑檀故意露出破绽,任知宜误导韩少初和叶蕴之,这些都是明局;柳德引懿靖郡主揭开郑松身份,将太子和安州王陷于结党之嫌,是暗局。

诸人各怀心思。

在这个局中,柳德利用任知宜苦恋太子之机要她襄助。一旦事成,懿靖郡主声名狼藉,必不能成为太子妃。

但是,在柳德的心中,其实他从未真正信任过任知宜。

此时,禁军走出来,双膝跪地。

“启禀陛下,搜到两封安州王写给太子的信笺……”,他顿了一下,双手向上托擎,“另外,还搜出这个东西。”

雨水顺着伞沿滑下,皇帝借着微明天光,看清楚他手中的东西。

一方黑色檀木长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