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佑哥,我超级喜欢你那首《午夜告白》,每次听都感觉心被狠狠击中,那深情的调调,还有你独特的嗓音,简直绝了!” 小曾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崇拜地看着江安佑,语气里透着按捺不住的激动。
江安佑嘴角微微上扬,礼貌地回应道:“谢谢,能得到你的喜欢,我很开心。”
“房间里要是有什么缺的,你可一定得告诉我,千万别客气。” 小曾一边手脚麻利地帮江安佑整理着行李,一边热情地说道。她走到门口,手已经握住门把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猛地转过身,眼睛里闪烁着关切的光,“对了,您刚刚电话打不通,是不是这边没有信号啊?”
“手机掉河里了,真是倒霉透顶。” 江安佑无奈地耸了耸肩,脸上露出一丝懊恼,“刚刚开了个新号,有什么事你打田甜电话就行。”
江安佑走进房间,便听到浴室里传来 “哗哗” 的流水声,显然陈安琪正在洗澡。他轻手轻脚地把行李安放好,随后缓缓走到窗边,抬手推开窗户。窗外,夕阳的余晖如一层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阵带着初春暖意的河风扑面而来,轻轻拂过他的脸庞,撩动着他的发丝 。这熟悉的场景,瞬间将他的思绪拉回到小时候在南方生活的日子。他的第二张专辑《南方的童年》,便是以那段纯真的儿时心境和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为灵感创作的。专辑一经发行,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风靡两岸三地,让他一夜之间声名大噪,成功奠定了在华语乐坛的地位。那时的他,年仅十九岁,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巨大的荣誉和财富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他整日被闪光灯包围,年少轻狂的心也随之飘浮到了云端,大有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的狂傲。
记得那时,他还与当时乐坛的一位大佬进行过一场激烈的钢琴自弹自唱歌曲串烧 PK。舞台上的他,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不羁,手指在琴键上灵动地跳跃,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他向世界宣告主权的武器。他火力全开,毫不留情地展现自己的实力,把前辈的面子狠狠踩在地上摩擦。好在那位大佬也是豁达之人,自我解嘲地笑着说:“我们这些老骨头就该让位给年轻人来复兴乐坛了。”
二十岁时,江安佑又发行了第三张专辑《华丽乐章》,小曾说喜欢的《午夜告白》就出自这张专辑。凭借深情的歌喉、动人的唱词以及那张英俊帅气的脸庞,他成功收获了 “情歌王子” 的称号。
想到这些过往,江安佑不禁微微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这些辉煌都已是十年前的事了。七年前,他发行了第四张以中国风风格为主的专辑《江湖听雨》,专辑也大受欢迎。可那时,用 R&B 风格编曲的歌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音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他再难以复刻之前的荣耀。不过,即便如此,他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在乐坛的风头依旧无人能及。
那年他二十四岁,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突然宣布和超模陈安琪恋爱结婚。这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娱乐圈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好在他并非走偶像路线,粉丝大多都送上了祝福。婚后,自命不凡的他依旧沿用之前的创作风格,然而在音乐圈曲风日益雷同的大环境下,他渐渐陷入了创作瓶颈,再难有所突破。
《雾乡》的导演黄维无意间听过他的那张专辑《南方的童年》,歌曲带给他的那种惊艳感,让他坚信有着这般创作实力的音乐人,一定能体会到《雾乡》这部小说的独特意境,创作出与之完美契合的歌曲。
本来江安佑可以等电影前期拍摄完成,根据提供的影像素材,再结合原著进行创作。但黄导是个极其严谨的人,他希望江安佑能亲自来看看《雾乡》里的小镇,亲身去体会原著所蕴含的美学意境。
江安佑已经丢开创作很多年了,本不想再涉足这个领域。毕竟创作这事儿,弄好了能名噪一时,可要是弄不好,那就真的一败涂地了。然而,有两个人给了他极大的鼓励。第一个是他年少时的好友,作词人张著。张著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反正都已经这样了,试试又何妨?总不能每年开演唱会都是那几首老歌吧,出去走走,说不定还能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江安佑曾好奇地问过张著,对创作有什么心得。张著挠了挠头,一脸坦诚地说:“我也说不上来,每个人创作的动机都不一样,我就是个俗人,不过有点天赋罢了,对我来说,创作就像是一份得心应手的工作。”
江安佑多希望自己的创作也能像张著说的那样,成为一份得心应手的工作。可他心里忍不住犯嘀咕,灵感这东西,难道真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流逝吗?
另一个给了他很大鼓励的人,是他的外婆。他原本没打算把要到内地的事告诉外婆,可外婆还是敏锐地猜到他要去外面工作。外婆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外婆年轻时特别害怕漂泊,所以一直不敢出远门,现在老了,回想起来,满是遗憾。你可不一样,别害怕人生中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要勇敢去尝试。我知道你担心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但别总是只盯着结果,要问问自己的心,这件事情本身是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
虽然外婆的话,他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但那句 “勇敢去尝试”,却像一束光照进了他心里,给了他莫大的勇气。
晚饭时候,黄导和剧组其他成员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陆陆续续回来了。大家匆匆吃过饭,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讨论会。
黄导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头发已经花白,穿着十分朴素,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搭配一条黑色的长裤。他说话时语气很温和,每说一句话前,都像是在脑海里仔细斟酌过,语速也很慢,完全没有很多大导演那种疾言厉色、雷厉风行的做派。但跟他合作过的人都清楚,黄导看似柔弱,实则内心无比坚定,是个很执拗的人。
“我和老向讨论过了,小说原著里有很多精彩的联想、比喻以及细腻的内心描写,这些都必须用精妙的声画语言来呈现。他也出了几个版本给我了。你们呢?有什么想法都尽管提出来,只要是对拍摄有利的点子,都可以畅所欲言。” 黄导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缓缓展开笔记本,目光温和地环顾了一下屋子里的人。
“我想借助光影的独特效果来表现,在色彩和构图上多下功夫,着重凸出主体,营造出独特的氛围感。” 摄影师老孟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镜,一脸认真地说道。孟章在国内影视摄影界可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在业内备受赞誉。
其他人也纷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了独到的意见,就连后勤的小曾也积极发言:“要是大家在山上拍摄,提前一天告诉我,我好跟厨房说,第二天把饭菜做好,准时送到山上,保证大家能吃上热乎的。”
“小江,你刚刚来,可能对各方面都还不太熟悉,但也别拘束,说说你的想法无妨。创作上要是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什么帮助,都尽管提出来。” 黄导终于把目光锁定在了坐在窗边的江安佑身上。
江安佑心里想着,还是先好好了解一下他们的拍摄风格,再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这会儿还是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吧。可他又在走神想一会怎么找回自己社交软件的账号,突然被黄导点名,他一下子有些尴尬,脸上微微泛红,结结巴巴地说:“我…… 我想先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找找灵感,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那一会让小曾给你联系一个向导,明天带你到山上村里四处转转,好好感受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说不定灵感就来了。” 黄导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理解。
回到房间,陈安琪正敷着面膜,慵懒地躺在床上看手机,连头都没抬一下,丝毫没有理会江安佑。
江安佑也很识趣,默默收拾了一下,轻手轻脚地躺在另一张床上,两人就这样互不干扰。
过了一会儿,江安佑想起《雾乡》那本小说的电子版这个手机上没有,便起身看了一眼陈安琪。陈安琪大概没有注意到他,正慢悠悠地下床去卫生间取面膜。
两人这样的相处模式,他们早已习以为常,江安佑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随口说道:“你让田甜发一下《雾乡》小说给我。”
陈安琪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眉头微微皱起,但还是不情不愿地打了田甜的电话。
江安佑这晚又把小说仔细看了一遍,看完后,他不禁陷入了沉思,心里琢磨着:这作者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思,才创作出这样一部充满独特韵味的小说呢?
第二天,剧组要出一天的外景,人员和机器都浩浩荡荡地上了山。厨房要准备一天的伙食带往山上,酒店平时不常准备这么多饭菜,人手明显不够,小曾和田甜都赶忙加入帮忙。
江安佑下楼时,小曾正急匆匆地往后院走去,手里还拿着几个土豆,准备去帮忙削皮。她一看到江安佑,立马停下脚步,脸上堆满笑容,热情地说:“安佑哥,向导给你找好了,一会他就过来,你稍等一会啊。安琪姐没和你一起下来吗?餐厅有早餐,你们先去吃点吧。”
“她有些累了,让她多睡一会。” 江安佑刻意把声音放柔,努力表现出一副体贴爱妻的模样。
小曾却像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些别样的意味,脸微微一红,笑着说:“安佑哥,你和安琪姐感情真好。”
江安佑看了看手机,一早上手机就一直 “嗡嗡” 响个不停,各种信息弹窗不断,搞得他想发个信息都差点发错人。他一阵烦躁,忍不住嘟囔道:“这是什么破烂手机,我真是搞不懂内地的系统,而且只有拼音和手写两种输入方式,我又不会拼音,只能用手写,这速度也太慢了。”
他拿着手机走过去让小曾看,小曾手上正忙着,瞄了一眼手机屏幕,见有个输入身份证的界面,就说:“你在这,在这儿输身份证,完善个人信息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我没内地身份证啊。” 江安佑无奈地摊开双手,一脸苦恼。
“你开通这个手机号的时候用的证件就行。” 小曾边说边继续削着土豆。
“该死。” 江安佑忍不住低声骂道,这个号码根本不是用他身份证办的,这不是还得去找那个胡子男人吗?可那男的连手机都没有,他也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这可上哪儿找人去啊。
正烦躁不安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昨天那个叫陈风的青年,说有事找胡子就通过他。他赶忙重启了一下手机,总算没有卡在那个位置,还能翻看通讯录,于是赶紧拨通了那个青年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昨天那个青年干净、清朗的声音,江安佑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青年听后,说道:“暂时我也联系不上胡子,但我这里有他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过我得找一下,一时半会还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就在他正要挂电话的时候,青年忽然热情地说:“要么江先生你过来我这里坐一下吧,我马上找给你。”
“过来坐一下…… 你在哪里啊?” 江安佑有些疑惑地问道。
“就在这里,你走出酒店就能看到。” 青年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江安佑走出酒店,就听到电话中和身后同时响起一声:“江先生,这里。” 他回头一看,就见青年站在不远处,正满脸笑容地冲他招手。他这才发现,原来青年就住在酒店隔壁。
“谢谢,真是麻烦你了。” 江安佑走上前去,感激地说道。
“没关系,举手之劳。” 青年的声音温和又亲切,领着江安佑进了屋子。这是一间敞开的铺面,看样子似乎是一家餐厅,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地面一尘不染,甚至没有一点普通餐厅里常见的烟火气息。
铺面后有个门通向后面阳台,房子是很旧的样式,墙壁上的漆都有些剥落了,但阳台很宽敞,打扫得同样干净整洁。阳台尽头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桌子边有个木头书架,是用几根硬木简单搭成的,乍一看显得有些粗糙,可再细细端详,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简约自然主义风格,十分有趣。
青年让江安佑在椅子上坐一会,自己则快步走入旁边的房间里。这房间有一扇窗正对着阳台的桌子,江安佑一扭头就能看见房间里的情形。
房间里靠墙的位置也有一排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满了书。青年正蹲在书架最下面一层,认真地翻找着。
“需不需要我帮忙啊,陈先生。” 江安佑站起身,探着头问道。
“不需要,你坐着稍等一会就行,还有别叫我陈先生,怪别扭的,你叫我陈风就行了。” 陈风抬起头,笑着说道。
“那你也别叫我江先生了,你可以叫我 Unik。” 江安佑也跟着笑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对这个青年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就好像两人已经相识许久。都说声音好听、长得好看的人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看来这话一点不假,在娱乐圈不也一直都是这样的规则吗?有些人光靠颜值就能在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就算已经三十岁了,不也还是凭着这张高颜值的脸和当年那几首封神的歌曲,在乐坛占据着一方江湖地位吗。
江安佑注意到桌边书架最下面一层,居然有一本书《雾乡》,而且那本书旁边还有一本一模一样的。
真奇怪,江安佑心里想着,伸手拿了一本下来。他翻开一看,竟然是出版社邮给作者的样版。
他回头看了看屋里正在翻找东西的男青年,陈风有着柔和的眉眼,黑黑的瞳孔里透着一股深沉的光,不知为何,江安佑觉得他似乎就是能写出书里那种阴郁缠绵情境的人。这么想着,江安佑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微笑,开始翻看起那本书来。
“找到了,江先生。” 陈风拿着一张 A4 纸,快步走了出来。
“叫我 Uuni 就行。” 江安佑微笑着纠正道。
“不好意思,Uuni。” 青年脸上露出一抹歉意的笑容,江安佑这才发现,他嘴角有个好看的梨涡,笑起来格外迷人。
江安佑把手机调到那个需要输入身份证号的界面,陈风微微凑近,开始给他念身份证号。
“怎么不行?” 江安佑看着手机屏幕,一脸疑惑。
“我看看。” 陈风把头凑过去,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一会儿,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怎么了?” 江安佑近距离看着他白皙光滑的侧脸,愣愣地问道。
“这是个小广告,你被套路了,差点注册一个支付宝。” 陈风边笑边摇头,“你这山寨机广告太多,套路也深,以后它要是再弹出什么,你就别管,注意观察页面右上角或左上角有个很小很小的 X,你点一下关闭就行了。”
江安佑听后,也无奈地笑了起来。他又想起那本《雾乡》,便拿起书,好奇地问道:“这书是你的?”
“嗯。” 陈风微微歪着头,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笑意,“不然呢?”
江安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真诚地说:“这本书意境挺美的,我看了之后感触很深。”
“嗯,就是故事有点单薄了,以小镇为背景,特意简化了人物和情节的枝丫,着重凸出氛围意境的营造,甚至最后突然而来的结局,就是想让读者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陈风认真地解释道。
“你很有创作思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很难得。” 江安佑赞许地看着陈风,眼神里满是欣赏。
“哪里哪里,过奖了。” 陈风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你能把这本书借给我吗?我想再仔细研读一下。” 江安佑满怀期待地看着陈风。
“你拿去吧,正好这一本没人要,就拿这本吧。” 陈风大方地指着那本出版样本。
“这本你不留着纪念吗?” 江安佑感到十分诧异。
“不用,我留着那本就行了。” 陈风抬头点了一下书架上另一本《雾乡》,脸上展露一点内敛的笑意,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的,像月牙一样。江安佑突然感觉,阳台上刮来的风,都带着春季特有的酥软和温柔。
“我们正在拍这本书的电影,我负责创作主题曲,可能会有对原著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能否以后跟你讨论呢?” 江安佑一脸恳切地看着陈风,眼神里满是真诚。
陈风愣了一下,随后凝视着江安佑的眼睛,看到他眼中的真诚与期待,便坦然地笑道:“随时欢迎,能帮上忙我很开心。”
江安佑拿了书准备告辞,就在这时,一个人大大咧咧地走了进来,声音粗声大气的:“陈风,你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