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20章 刘郁离的上策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第20章 刘郁离的上策

作者:宿云微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17:00:11 来源:文学城

对于刘郁离的夸奖,马文才面上矜持,内心却十分受用。“你有班超之志?”

他见刘郁离哪怕身上有伤,依旧坚持用左手练枪,还经常夜读兵书,猜出他有意效仿班超弃笔从戎,投身沙场。

刘郁离毫不遮掩自己野心,朗声道:“愿效陶公。”

马文才听懂了刘郁离的言外之意,他不仅要学班超弃笔投戎,还要像陶侃一样位极人臣。

刘郁离清楚按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自贬两句,然后再表示自己的进步之心。

但自她打来了这里,心中一直念叨着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她的流民身份,能进祝家当丫鬟已是极致。

刘郁离怎么可能愿意久居人下,乱世将至,横竖不过一个死字,折腾一下,最起码死了不亏。

因此,刘郁离连流程都懒得cue一下,直接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像陶公一样当大将军。

陶公指的是陶侃,陶渊明的曾祖。此人的经历尤为传奇,他是寒门出身,仕途艰难,后投身军中,靠着军功被封为太尉,死后追赠大司马。

刘郁离的出身,马文才多少能猜出来一点,没落士族。家中已无能教导、扶持他的长辈,一身武功全靠自学。

若是刘郁离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刘家说不定会就此跌出士族行列,永无出头之日。

这般出身,以陶侃为目标,军功起家,无疑是明智的。

第二日上午第一场书艺比赛,常无名对阵王复北。

一个月的时间,王复北已经能下床了,虽不能自由走动,书写却是不成问题的。

说来也是巧合,两人书法选择的皆是王右军(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全文四行,共二十八字。

王复北微微弯腰,一手揽着云袖,一手往砚台中注入些许清水,捏着砚石,不紧不慢地研墨。

待到汁浓墨匀时,提起一旁的紫狼毫笔,神闲气定,落纸如云烟,一笔一画,酣畅淋漓。

王家子弟谁不曾在这幅字帖上下过苦功,常无名想以此胜他,做梦!

刘郁离:“王复北人不怎么样,字却写得如此出众,常无名悬了。”

马文才向来自负,提起王复北的字,也是大加赞赏,“他最出众的就是书法,书院无人能及。”

祝英台看着挥毫洒墨的常无名,隐隐担忧,“常无名真的能赢吗?”

六场笔试,已过三场,他们两负一胜。抛开书法,还剩下御艺、数艺。

数艺,以山伯的实力,必然能取下。御艺,没有人是郁离的对手。

换言之,寒门与士族的比拼结果取决于书艺。一旦此局输了,剩下的没有再比的必要了。

梁山伯:“英台,尽人事听天命,别太担心了。”

常无名的字写完后,被一旁的侍从接过,连同王复北的,一并送给各位夫子传阅、品评。

“行笔流畅,圆劲古雅。常无名书艺天赋惊人。”孙夫子将作品递给一旁的张夫子,又取过王复北的,“龙飞凤舞,气势如虹。王复北的字已得王右军(王羲之)真意。”

李夫子将两幅作品同时置于桌上,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看得仔细,“若论心境,常无名的更贴合。”

常无名的前半部分写出了大雪初晴时的喜,后半部分藏有“未果为结。力不次。”的忧。

王复北的尽是酣畅淋漓,少了一点情绪变化。

张夫子一看常无名的便觉得此书应得第一,等看到王复北的,心中犹豫,惊叹连连,“不分伯仲。”

书法课的赵夫子有不同见解,“王复北的字只能看到王右军,常无名单论技艺不如王复北,但他的字已有风骨。”

四位夫子各有意见,难以达成一致,纷纷将视线投向山长。

山长沉吟许久,说道:“我选常无名。”不自矜故长。王复北在书法上天资过人,唯独太过自傲,希望借此挫折能让王复北有所长进。

评选结果一出,众人震惊。

王复北在写完后就一直从容坐在椅子上,志得意满地等待结果。听了山长的话,当即站起,踉跄间差点跌倒。

书童王安赶紧扶住人却被王复北用拐杖狠狠打开,“死奴才!滚!”紧接着大声叫嚷道:“我不服!”

常无名的书法怎么会胜过他?一定有问题。

马文才、陆时等人走到山长面前,定睛细看,桌上的两幅作品,一眼便能看出哪份是王复北的。

相同的字体,但左边的那幅优雅闲逸,笔锋圆润,颇有一种内敛气质。右边的遒美健秀,飘若游龙,内蕴锋芒。

马文才眼中燃起火焰,明明是王复北的更好,山长却判常无名胜出,实在不公。“山长,学生不才,认为右边的这幅笔精墨妙更胜一筹。”

陆时审视了半晌,若以私心论,常无名的比王复北的更得他意,书法不是临摹,太过相像反失了自己的味道。

但他身为士族若是为寒门讲话不妥,干脆闭口不言。

此时,王复北在书童的搀扶下也来到山长面前,说道:“常无名一介寒门庶子,哪里比得上我太原王氏在书法上的家学渊源?”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山长就是为了留下那些贱民故意打压他。

山长坐在上首先是打量了一眼刚走过来的常无名、梁山伯、祝英台等人,见他们神色镇定,隐有忧色,没有说什么。

又看向一旁忿忿不平王复北以及欲言又止的马文才,说道:“要不我的位置,你们坐。”

见山长动怒,马文才拱手道:“学生不敢!”

王复北则继续梗着脖颈,愤愤道:“我只是想求个公道。”

“公道!”山长瞥了王复北一眼,“什么是公道?是你纵奴行凶是公道?苛待书童是公道?还是只许你赢是公道?”

山长看着王复北,吹胡子瞪眼,继续说道:“你的公道是公道,别人的公道就是狗屁吗?”

第一次见大儒风范的山长爆出粗鲁之语,不少人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世事岂能尽公平,书院也不是桃花源。”山长看着众学子,意味深长道:“公平有时候别人会给,当别人不给时,你们又如何?”

“清凉书院能教你们的不过是如何争,以权压人是争,以德服人也是争,以武制人还是争。”

“王复北,论权你不如我,论德你比不过梁山伯、论武不及马文才,你告诉我,你如何争?”

山长看着沉默不语的王复北,扭头又看向人群后的一人,问道:“刘郁离,你来答。”

众人将视线投向被点名的刘郁离,自动分开一条道。

太敢了!我的老山长。刘郁离原本正吃瓜吃得津津有味,冷不防被抽查提问,顿时蒙了。

不多时,她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回话道:“请山长先恕学生无礼之罪。”

怕什么,山长尚且老夫聊发少年狂,她是真少年,更无所畏惧。

见山长点点头,刘郁离开口了,“论年纪学生比山长年轻。”

靠年轻熬死山长的司马郁离之心昭然若揭,众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见山长面色平静,没有中风之象,刘郁离放开了胆,“此乃下策。”意外与明天,谁知哪个先来,她就一定能熬过山长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殊不知学生没有位高权重的一天呢?此乃中策。”因为耗时长、难度高。

不少人抬头看向刘郁离,没想到她年纪轻轻,野心却不小。

更惊讶的是在这个名利放心底,道义挂嘴边的时代,刘郁离竟如此坦然的说出自己的权欲之心,他难道就不怕被人唾骂吗?

山长压下翘起的嘴角,面上一副淡然表情,静静看着刘郁离。

刘郁离摸摸鼻尖,脸上难得涌出一丝羞红,“学生现在的武功略胜山长一筹,此乃上策。”报仇不带隔夜的,怎么不算是上策?

山长坐不住了,抄起一旁的毛笔扔向刘郁离,“就你会武是吗?”没有一点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之心?他就知道这小子不是个好的。

为了保全山长面子,刘郁离一把抓住毛笔,上前一步,恭敬道:“山长,您掉的毛笔,学生捡回来了。”

众位夫子相视一眼,无言以对。

梁山伯看了一眼身旁的祝英台,说道:“没想到刘兄.......是这样的刘兄。”他想了很多词,但觉得没有一个词够合适,只好含糊地说是这样的。

祝英台:“她向来随心所欲。”

陆时决定今晚就先送过去一本孤本,他看着一旁怔怔出神的马文才,推了他一把,问道:“文才兄,你怎么了?”

“没什么。”马文才回过神,摇摇头。他总不能说第一次觉得刘郁离对他还算客气的。

山长适时宣布数艺比试,两刻钟后开始。

马文才与陆时脸上同时涌上忧思之情,数艺是许昌明对阵梁山伯,若是此局输了,寒门就赢了三场,锁定胜利,剩下的御艺无须再比。

面对马文才、陆时齐刷刷看过来的目光,许昌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原本他很有把握的,现在连王复北都输了,忽然没有信心了。

刘郁离走过来,说道:“数艺,我来。”士族的输赢她不在意,但她不能接受自己还没出场,比赛就提前结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刘郁离的上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