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19章 投桃报李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第19章 投桃报李

作者:宿云微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1 18:07:52 来源:文学城

“弓弦断了,只能说明你们的刻苦。”刘郁离并非为了安慰周槐,信口胡诌,弓弦断裂是高强度、高密度使用的结果,足以说明在过去的一个月,两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刻苦到连坚韧无比的弓弦都自愧不如,羞愧自裁了。”

“说白了就是它感觉自己配不上你们,想请你们另寻高明。”

周槐快被刘郁离的逻辑整得哭不下去了,真的假的?他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你们这么努力,不过是想留下来读书,这有什么错?”刘郁离开始给周槐一步步分析是非对错,“如果要有错,那也是山长的错,不该把书院建得太小。”

刚走过来的马文才适时咳嗽了两声,刘郁离抬头睨了他一眼,没看正忙着给高中生做心理辅导吗?

“你知道真正的书院应该是什么样的吗?”刘郁离开始提问。

周槐摇摇头,清凉书院是他来的第一个书院,以前都是在家读书的。

“真正的书院应该是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应俱有,无论年纪,不分身份,人人都可以读书。”怕周槐理解不了,刘郁离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小学就是幼儿的启蒙教育,中学是少年的素质教育,大学就是成年人的高等教育。”

以前刘郁离总是有意无意回避那些过往,害怕被人看出自己是个异类,如今她不再心存忧虑、恐惧。

周槐擦了擦眼泪,说道:“我怎么从没听过哪里有这样的书院?”

“以前没有不等于以后没有,对不对?”刘郁离理直气壮道:“在孔子之前还没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说法呢。”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在变。从成均到虞庠再到辟雍,指代学校的名称换了多少个?你的思想不要狭隘,要长远点,最好志向也大点。”

“真正的学校必然是要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千万不能像山长一样,不思进取,一个学院才收几十人。”

咳咳!马文才的咳嗽声再度响起。

刘郁离抬头看向马文才,只见他眼睛转个不停。

她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左顾右看没发现山长的踪迹,刚松了一口气,就听到身后传来山长阴恻恻的声音,“你不用提醒他,我倒要看看他狗嘴里还能吐出什么象牙!”

刘郁离在纠结识时务与不畏强权的人设,她该选哪个?

“广陵刘郁离见过白兄!”最终她选择了装相,朝着刚扶起周槐的白敏中,拱手施礼。

“永嘉白敏中见过刘兄!”白敏中弯腰回礼,他与马文才一起过来时正听到刘郁离的那句“弓弦断了,只能说明你们的刻苦。”

一句话点醒了他,是他着相了。以他的经验早该预料到此事,但比赛在即,他不敢轻易更换弓箭。

箭手每换一把弓、一支箭都要重新磨合、校对,他与周槐好不容易找到最佳感觉,怎么敢冒险?

他心存侥幸,却没想到三箭齐发让本就脆弱的弓弦不堪重负,还没射出最后一箭就已崩断。

山长摸着胡子,看着眼前的一群孩子,心中得意,摆手示意他们无须多礼。

“孩子们,老夫为清凉书院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山长看了一眼白敏中、马文才说道:“老夫看到了你们的少年志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宏图壮志,无以至千里。

白敏中眼眶一热,“多谢山长!”

马文才嘴角翘起,“多谢山长!”

山长视线扫到周槐、刘郁离,“看到了你们的勇敢坚毅。”敢于做箭靶的人比射箭的人更难得。

话音一转,继续说道:“你们青春年少还有大好前程,今日这般冒险的事绝不许再做了!”

“是!”周槐、刘郁离齐齐弯腰施礼道谢。

此时匆匆赶来的梁山伯见白敏中、周槐二人恢复了平静,心中宽慰不已。行礼拜见山长后,扭头看向同伴,含笑道:“白兄、周兄,剩下的就交给我们。”

白敏中看着宽厚大度的梁山伯想说什么,顿了顿,没有多作解释,只是微微颔首。

周槐看着梁山伯身后的祝英台,脸上有些别扭,沉默了半晌,说道:“我不是防备你,我是防备所有人。”

说完想起山长还在,羞红了脸。

此计的关键在于攻其不备,一旦被对手知晓,有了防备,他们的先发优势必会荡然无存。

这就是为什么比赛在下午,他却选择在上午比赛结束后才告知对方规则的原因。

昨日,梁山伯也是如此安慰祝英台的,但祝英台一想到大家本是一个团队却不能上下一心,多少有些失望。

一想到周槐他们在赛场的拼命之举,竭尽全力却输了比赛后的崩溃,之前那些早就想好的打脸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最后闷声闷气说了一句:“我们一定会赢的!”

因此番变故,山长宣布下午的另一场书艺比试改到明天上午,给学生们留出调整心理情绪的时间。

并肩回宿舍的路上,刘郁离被马文才不住打量的眼光,看得不自在,“有话,你就说。”老用这么含糊的眼神看她算什么?

马文才凝视着刘郁离,眸若点漆,“我没想到三箭齐发,你竟然敢接。”

他与刘郁离认识的时间不长,却能看出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好亲近。

从枕头下藏着的匕首就能看出刘郁离心防极重,此类人谨小慎微、多疑猜忌,很难把后背交付别人。

射艺比试对他很重要,对刘郁离却不是,他会为一场无足轻重的比试冒险吗?

三箭齐发他马文才也能做到,但他不确定的是刘郁离愿不愿意或者说能不能信任他,所以问出了那句话。

当刘郁离的回复传来,他心神震荡,转瞬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白敏中有精妙绝伦的箭术,有生死相托的好友,这些他马文才一样有,这场比试他赢定了。

刘郁离心道,我能说我是被周槐刺激得头脑发热吗?那一瞬间,她好像真的重回年少,心中豪气万丈。

“我相信文才兄的箭术!”刘郁离又开始了新的表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前的恐惧、腿软全是错觉,她就是这么勇敢无畏的一个人。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马文才看着刘郁离好奇地问道:“郁离常有惊人之语,不知这些都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

他本以为那些惊人诗句是刘郁离写得,曾出言夸赞却被告知,是他从一些孤本上看来的。

刘郁喜好搜集孤本在书院众所皆知,名门世家常有不传之密,他只当刘郁离祖上曾经阔过,要知道刘氏可是汉朝王姓。

若是刘郁离知道马文才的这番心理,一定会说:“五千年的家底能不阔吗?”

刘郁离感叹道:“孤本难得,机缘巧合下窥得吉光片羽,已是幸运,哪里又能记得这么多!”

马文才懒得细究,两人一起回到房间。

刘郁离拿起银枪就要往后山走,见状,马文才从柜中取出一袋羽箭,跟着一起去了。

一把红缨枪在刘郁离手中飒飒生风,好似蛟龙出海。气流涌动下,带起山间落叶纷飞,草木尽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马文才忍不住出口指点道:“枪挑一条线,下盘稳如山。你的身法太差,跟不上手中的枪。”

刘郁离没有停,重心移于左腿,蹬地起跳,同时右手向前单手投枪,左手上架于头顶,向回亮势,任由枪尖自然下落,使出了一记回马枪。

“回马枪的精髓在于人没回头,寒光先到。”马文才一眼看出刘郁离的问题,步法不够灵活,头回早了。

被人挑剔了一通,刘郁离闭枪后,盯着马文才目光灼灼,“原来文才兄,除了箭法百步穿杨外,枪法也是一等一的好。”

枪是百兵之王,尤其适合沙场厮杀。这年头枪法精湛的不是家传渊源,就是有名师教导。

而她的这点枪法是东拼西凑来的,在这个门阀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不是你有钱就能请到好老师的。

清凉书院名声在外,授课的夫子也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刘郁离抱着有鱼没鱼,捞一把的心理来到此地,盼着能遇到一位高手指点一二,却一直没有如愿。

她心知此番是马文才投桃报李,有心指点,丝毫不吝啬甜言蜜语,“郁离眼拙,一直没发现文才兄文韬武略,有宣武公之风,当是书院第一人。”

宣武公是东晋权臣桓温的谥号,此人平定蜀地,北伐中原,加封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

桓温生前权势滔天,现任宰相谢安曾在他麾下任职,是东晋第一个敢废立皇帝的权臣,要不是他晚年得病,在七年前逝去,现在的皇帝姓司马还是姓桓,真不好说。

刘郁离不知道她将马文才比作桓温,恰中了他的心思。

马文才与桓温皆是不高不低的士族出身,他自幼以桓温为榜样,弓马娴熟,想着将来征战沙场,立不世之功。

桓温的那句,“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邪?”,马文才深以为然,大丈夫在世,当有鸿鹄之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