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九零创业致富后带飞全村 > 第9章 买机器

我在九零创业致富后带飞全村 第9章 买机器

作者:爱吃什么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1 08:40:25 来源:文学城

小兰想,这要是回来肯定赶不上午饭了,泉哥也不一定舍得买饭吃。她就特意留出些香椿鱼放锅里温着。

汪老爹吃完饭说要出去砍些柳条,编一个鸡笼子,篮子可防不了老鼠。

直到下午四点多,汪泉这才回来!

“泉哥!吃饭了吗?锅里有香椿鱼,还热着呢!”

小兰急忙上前推车子,汪泉笑呵呵的从车把上解下口袋。“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兰妹,我买了果子,咱晚上吃。”

汪泉有好多话要和小兰说,不过他真的又累又饿,得先吃口饭。“你说你,哎!”小兰有点怪他不爱惜身体,都买了果子,吃点咋了。

见汪泉去洗手,她忙把香椿鱼和馒头端上来,还从不太保温的暖壶里倒了杯水,不凉不热的,喝正好。汪泉长得就有点斯文,吃东西大口大口的,不像崔大壮那样,吃相难看。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吃了个馒头后才放缓速度,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本旧书,里面还夹着一个作业本和铅笔。

“兰妹,我在集上发现,炸果子用的面剂子是最重要的,咱也不知道里面放了啥。这炸果子估计跟做豆腐一样,人家估计都有秘方,肯定不外传。我想着,或许书上有呢,就骑车去县城书店看看。”

他年轻的脸上意气风发,“你猜怎么样?还真让我找到了。”

掀开本子,上面抄了很多字。“这些是炸果子的方子,一矾二碱三盐。这些材料我都买了,一会咱就照着做,看看做出来果子,和我从集上买的比一下。”

“这书是干啥的,里面也有方子?”

小兰不识字,不过她看着书里有有画,虽然是黑白的,但也能看出是面点小吃。

“这本书是我在旧书摊上买的,叫《面点大全》,里面有油条,包子,馒头等的做法,我看着有个油炸糕,也很不错。都是用油炸,我觉得可以和你果子一起做。”

汪泉翻到油炸糕那页,书中的油炸糕圆圆的跟平常做的火烧差不多,就是中间有点鼓起来。

“油炸糕里面是啥馅啊?”

要是每天需要调馅可不行,一是太麻烦了,二是成本上去,价格贵,大家还不一定喜欢吃。小兰觉得不成。

汪泉喜欢吃甜,却极力推荐,“里面放的是糖,白糖红糖都行。”

红糖,白糖,小兰都不敢想。多贵啊,一块多一斤呢。她现在卖豆腐,一天也就挣十块。这油炸糕用面,油,糖做出来,卖便宜了赔本,若要是卖的贵,会有人买嘛?

小兰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汪泉想了想,哎,的确是他考虑不够周到。俩人决定只制作果子(油条)。

现在家家户户吃的油,普遍都是卫生油(棉籽油),价格相对便宜。面粉也是自家麦子磨的,不用花钱。俩人就参照汪泉抄写的方子,结合书中的技术描述,炸果子!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的确挺残酷。直到天黑,俩人做出的果子,不是太硬,就是颜色不好,要不就是吃起来味道有点怪!

彻底浪费了半锅油,俩人也没有做出口感和卖相俱佳的果子。

小兰没想到这么快,她就吃到了失败的滋味,“唉,泉哥,看来也不是谁都能炸果子啊?”

汪老爹恰好拎着柳条编制的鸡笼子走进来。“当然了,这就跟做豆腐一样,有的人即便是知道方子,也做不出好吃的豆腐。心急啊,吃不到热豆腐。”

两人点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还是先卖豆腐,在研究炸果子吧。

此后的日子如白驹过隙,悠然而过,小兰依旧每日早起和汪老爹做豆腐,她去卖豆腐,而汪泉除了每天做农活之外,也是把挑水的活包了。

现在家家户户还都吃井水,而做豆腐,需要大量的水。汪泉每天清晨,雷打不动的去挑水。汪老爹则会在小兰走后,顺手把棚里的卫生打扫了。日子虽然平凡,然一家人劲往一处使,即便是清贫普通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蒸蒸日上。

小兰卖豆腐的小生意,除了她走街串巷叫卖,邻里村里也有直接到家里来买的,红白喜事家里请客提前来家里订豆腐的,林林总总折算下来,平均每日约一百斤豆腐,收入维持在15~18块左右。

当青绿色的桑椹变成深紫色,红艳艳的石榴花如火般开放时,小兰的豆腐生意已经从二月做到了五月,家里的存款,也达到了一个可喜的水平。她决定在端午节前,去一趟县城!

“去县城干啥?”汪老爹有点不理解。

他一辈子都没怎么去过县城,只觉得那里啥也贵,路又远,去了还要花钱买吃喝,不是纯受罪嘛。

小兰指了指石磨,“爹,我想去买个机器!这样咱就不用推碾子了。”

每天做豆腐,俩人轮流推着碾子,吱呦吱呦的声音,让本就还有点困顿的人昏昏欲睡,可是双臂依旧机械般的推,一直推。小兰最开始胳膊疼,后来逐渐适应了。但她从书里得知,还有一种机器能代替石碾,小兰就动了要买个机器的心。挣钱为了啥,当然是为了生活的更好!

有了机器,她和汪老爹再也不用推碾子了。

汪老爹有点感动,他知道儿媳妇虽然不说,可做豆腐真辛苦啊,早起没什么,他本来觉少,而且还能补觉。可是这几天雨水多,他总是腿疼,的确有点受不了。

“机器得多贵啊?”

“不贵,爹,我都打听好了,司南县那边更便宜。明天我卖完豆腐,就跟泉哥一块骑车去司南县城买。”

这段时间家里挣钱了,生活水平也明显上涨,汪老爹觉得生活很有奔头。他本就是个爱折腾的人,也有想法,更乐于见自家孩子多折腾。种了半辈子地,他最清楚,靠种地只能温饱,人啊,一辈子不能只困在地里!

司南虽说是外县,可离汪家村更近些,只有四十里地。

小兰走街串巷多了,自然清楚了汪家村的周边环境。说起来汪家村所在的乡位置很尴尬,距离所属的县城非常远,而汪家村又距离所属的乡非常远,无论是小兰家的村,还是村庄所属的乡,都处于边缘地带。所以他们买东西,常去隔壁乡里和县城。

小兰把卖豆腐的工具暂时放金家村二婶家里。这段时间她和二婶三婶关系好了很多,甚至还通过杨毅得知了姚花和崔大壮的消息。他们好几次想在半路拦截小兰,都是杨毅给金家通风报信,让金家人及时告知小兰。

小兰和汪泉俩人骑车进了县城,宽阔干净的街道,两旁全是店铺。骑车的,骑摩托车的,还有开小轿车的,人很多。大街上的人们也很时尚,大墨镜,花衬衫的年轻人一群群的,热闹极了。

“泉哥,怪不得说咱村里人土。”

小兰站在大街上,都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她俩今天穿的很体面,找村里那个你别管嫂子做的小碎花衬衫,深色裤子,集上买的橡胶鞋。

“是啊,我上次去县城,最开始也有这感觉。你不知道,书店里老干净了,还有桌子椅子能坐着看书。”汪泉也是这样觉得。

“泉哥,等以后咱有钱了,也在村里开个书店吧,让咱的孩子,想看啥书买啥书,不用像咱们这样,羡慕别人。”小兰自己就几乎没有读过书,可她反而更加羡慕那些能读书识字的人。

俩人嘴里说着未来,心里热血沸腾。

进了县城反而心中淡定,直奔商贸街,据打听来的消息,商贸街上有很多店铺,起重机iu有卖各种机器的店铺。他们问路去了商贸街,那一大片都是二层小楼,规划的还整齐,一排的,每一个门店都做生意,二楼放货物或者住人。

俩人进去就看的眼花缭乱,卖啥的都有。“这里可比咱那集大多了,啥也有。”小兰边走边感叹,“怪不得人们愿意生活在城里,就是好啊,啥东西出门就能买到。”

汪泉握住她的手,“咱们以后也来城里。”

“咱来不了,就让孩子来!”

“哈哈”

整个商贸街买豆腐机的,只有两家店。小兰和汪泉来之前,提前打听了价格,带够了钱,最终根据两家店里的价格,机器型号等进行对比后,在第一家买到了心仪的豆腐机!

豆腐机到手,小兰和汪泉口袋里的钱就所剩无几,肚子也早唱起来空城计。俩人决定找个小面馆吃饭。

面肯定是最便宜实惠的。小兰和汪泉去的那家面馆,门头小小的,看样子是店主砸了自己房子沿街的墙,摆了俩个小桌,长板凳,就算是面馆了。面馆虽小,但是面条劲道,碗大量多,来吃饭的人还不算少。

小兰和汪泉把车子就停门口,这时候已经没啥人吃饭了,她俩坐在店门口的板凳上,大口吃面条。

店主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和小兰差不多大。她正坐在另一个桌子上,手里忙活着。桌上盆里放着煮好的米,旁边还有洗干净的红枣,还有一大堆估计是苇子叶,就看店主手指灵活的把苇子叶折起来,然后塞上米,又放入俩红枣,压实后用苇子叶把米包起来,然后用棉线捆起来!

别看店主年轻,手指像蝴蝶一样上下翻飞,小兰她们吃饭的功夫就包了一小盆了。

“老板,你包的是粽子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